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中国要把东方文明介绍给全世界,就如同中国也吸收西方文明一个样。这个世界,无论古今,没有中国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就是在全人类最黑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中国以一国之力拖住日本军国主义百分之50以上的武装力量,世界的走向是难以想像的。至少没有让日德夹攻苏联,拖住了日本陷于沼泽地,为苏美英反攻创造了条件。

这就是罗斯福公正地把中国作为四大战胜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而进入五常会。

今天,中国经济体跨入世界第二,与美国并列100万亿的GBD,中国的智慧丶文明和声音,已经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大背景丶大气候下,东方文明只有和西方文明互相融合丶互相交映,世界才会变的更美丽!

全世界只有互相扶持丶互相交流丶互相融入,才能战胜当前的疫情和免遭一切天灾人祸。东方文明中的精华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大有益处。孔子学院提倡仁义丶道德丶和平丶友好,是人类发展的精神食粮,多多益善!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之一。 建立孔子学院可以更好的传承传统的儒家文化。

建立孔子学院可以作为以后华侨的子女回国后或者是回国学习时的重要根据地,可以在此寻求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建立孔子大学可以作为全球华人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纽带,通过传统的儒家文化可以让大家精神上的互通和寄托

建立孔子学院更可以培养中国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据地 作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和桥梁,面对各国人民对科技进步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无疑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也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期。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今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分布在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一方面吸收借鉴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文化,充分利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另一方面仍然面临着所在国的基本国情、教育体制、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带来的挑战。充分尊重理解各国文化差异,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交流互鉴,服务当地社会,平等有效地推动多元文化交流,成为摆在孔子学院发展道路上的重大课题,孔子学院建设同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其主要目得是宣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让国人及世界能懂得中国的文化底蕴及忠孝廉耻对国家当权者理政起到很大作用,及家庭和谐,社会伦理,是非分辨,道德礼仪等等的行为规范能起到很好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对现行社会发展不适宜的章节。愿大家在学习中进行理正、提高。总的,它对安邦治国还是能起到很大作用。望大家能过理解学习,雅正提高,这是本人的粗浅理解。望网友雅正!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谢谢邀请!

近年来,建立“孔子学院”的热潮席卷世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设立了“孔子学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建立了五百多所“孔子学院”。

我国为什么要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为了应对哪些挑战?

一,是因为“孔子学院”能起到火车头的效应,带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国优秀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使中国在全球影响力和国际形象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实力的极大提升,中国已成为一颗耀眼的东方明珠,它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各国迫切地希望学习中国,了解中国。而要想学习中国、了解中国,就必须先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而“孔子学院”自然而然地成了不可替代桥梁。

三,一千多年来,西方文化通过炮艇扩张,通过殖民统治,通过宗教渗透,通过文化侵蚀占领了世界文化的统治地位,我们就是要通过建立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来弘扬、宣传“中华文化”,我们就是要用“中华文化”来打破“西方文化”的统治地位,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掘起的当下,我们要高举“中华文化”的大旗,去迎接各种挑战。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浪潮,去荡尽前进路上的污泥浊水。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孔子学院(英文:Institute),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 2012年5月,美国审查孔子学院学术资质,要求部分教师离境,此举引发舆论热议。2014年9月,、宣布,将与中国孔子学院停止合作。12月,外交部就孔子学院是否限制了学术自由做出了回应。2015年6月3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关闭。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1],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

以上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孔子学院致力于推进世界对自己国家的了解,推广自己的语言,推广语言的背后,当然是为了文化,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以和所有建立这类机构的国家一样,我们的孔子学院也是为了软实力的输出,这是完全正当的。除了语言教学作为基本任务,增进文化了解作为附加任务,孔子学院还要做的就是和在地国家进行一些文化交流,因为唯有沟通交流,增进了解,才会减少摩擦,加强世界的联系。

《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孔子学院的主要职能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

当下问题

就以中方在美国的孔子学院为例,首先,中美两国在法律、行政和管理框架上的差异导致建设和管理孔子学院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摩擦。比如两国的法律法规不同,中国汉办签发的正式协议就有可能对美国大学的律师造成困扰,因此就需要多做一些协商和修改,才能满足美国的法律要求。这一过程中需要沟通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处理。其次,中美两国对管理人员与教师的角色、责任设定方面的不同理解,也同样会引起误解。但是这并非中美双方,而是放在任何一个国家,放在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人事和职员行为方面的问题,所以如果人事方面出现紧张或冲突时,每个国家甚至每个机构都有自身的管理观念和法律程序方面的不同处理。

1.教育方式与课程设置上的实际问题

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教育理念,这来源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因此当孔子学院开设在世界各地时,当然会遇到教育理念或是课程设置等实务上的问题,这应当是歌德学院、但丁学院等所有的机构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不过程度不同而已。2.志愿者的才艺取向

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数量众多,但是报考分配到世界各国,每个国家都有当地的国情和文化,因此志愿者的体验差异性极大。但是近几年总体趋势有过于重视才艺而忽略实际语言教学本身的倾向。台湾的同学普遍对孔子学院不了解,而在台湾学习相关语言本体与语言教学的同学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就是“剪纸和做游戏”,这也正是孔子学院目前可以补足的缺口。因为这一取向直接导致了文化泛滥而语言萎缩的现状。

孔院的发展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138国(地区)共525所,其中,亚洲33国(区)118所,非洲39国54所,欧洲41国173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4国19所。孔子课堂79国(地区)共1113个(科摩罗、缅甸、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库克群岛、安道尔、欧盟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21国101个,非洲15国30个,欧洲30国307个,美洲9国574个,大洋洲4国101个

—汉办官网

从语言政策的基本观点而言,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一体两面,是国家全球战略推广的一环,最主要的就是推进国际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孔子学院它是一个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这些年它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合作的桥梁。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没任何挑战。咱投资建了座神农大学,就是现在的学生都不肯去尝百草。后改为青铜铸剑学院,关键是聘不到有冶炼技术的老师。又换了个招牌,叫珠算高级培训班,结果是,台上教算盘,台下玩计算器。没办法,就办起了孔子学校。学生校服,用唐装,行跪拜礼。老夫子们,着汉服,一律高冠危坐,全讲古汉语,不得用任何现代化的东西.....现在看来,情况还不错。只有两个问题难解决,一是师生间语言不通。学生中外国人比中国人多,说外语。不说外语的,老说家乡普通话。二是所有的人,包括老师,都藏着手机玩,居然还有人偷看爱情片......荒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