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差一步直捣黄龙,秦桧和宋高宗杀了岳飞有什么好处?合理吗?

岳飞只差一步捣黄龙,却被赵构和秦桧"莫须有“罪名,钦死于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其实,赵构和秦桧根本没有光复梦,只是嘴上嚷嚷而已。南宋偏居一隅,对于赵丶秦来说半璧江山,能保住就可以了。要光复,谈何容易。首先要大量人力丶财力;其次还不想迎回先帝,届时难堪,自身难保;第三,十三道令牌才"请得动"岳飞,再这样下去,众将领如果个个"将在外,而君令有所不受“,怕骑虎难下,难以驭众。其四,岳飞既然"尽忠报国",可以愚忠帝王,可以拿来开刀,岳飞竟带长子岳云和爱将张宪一起来送死。

如此状况,岳飞"天日昭昭",也避免不了杀身之祸,一代名帅,冤死风波亭,殊为可惜!

怒发冲冠,凭栏栅,潇潇雨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满江红》竟成了诀别词。功名尘与土,漫长云和月,正是岳飞半途而废的悲壮写照。

岳飞差一步直捣黄龙,秦桧和宋高宗杀了岳飞有什么好处?合理吗?

傻子都知道,老皇帝一回来,儿皇帝和跟班都得下课。岳飞不懂事,象征的讨伐下,做给天下人看就行了,就可保地位,保小命。那他为什么还要抗圣旨呢?其实是有个人原因的。

其实岳飞虽然是个武夫,不懂政治,但在江湖官场混了几十年,也决知老皇帝若救回来,儿皇帝就没戏了。若救行老皇帝回来必丈功一件,跟着老皇帝混比跟着儿皇帝混,权利必更大。所以岳飞敢抗圣旨,就是拿生命在赌明天。

说白了,岳飞他也有私心想立大功,若救回老皇帝自己的地位决比现在高,权利更大。

所以岳飞想断儿皇帝的地位,也就是断了儿皇帝领导班子官员的政治前途,皇帝想杀岳飞,群臣更想杀岳飞,可以说拿岳飞是全票通过,没有一个愿帮他说话的。

江湖社会也好,商场也好,官场也好,你不要我好过,我也不要你好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先下手为强才是高招。

岳飞差一步直捣黄龙,秦桧和宋高宗杀了岳飞有什么好处?合理吗?

岳飞不死收复失地是可能的,但是宋高宗绝对不能让岳飞收复失地还二帝,这样影响了自己的皇位,这就是封建帝王时代的象征。

岳飞差一步直捣黄龙,秦桧和宋高宗杀了岳飞有什么好处?合理吗?

首先,直捣黄龙之说是不存在的。岳飞是在进攻朱仙镇时,被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宋金时期,朱仙镇位于现在开封市,黄龙位于吉林省农安县,两者相差1700公里。

当时岳飞还没过黄河,金朝京城还在东北,历史上所谓直捣黄龙至少当时是不存在的。至于说岳飞直捣黄龙,是因为后世觉得岳飞死的可惜,希望他当时不遭难,恢复北宋疆土。

那么为何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并且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处死。

有人讲的岳飞想要迎回徽、钦二位皇帝。如上面说的,岳飞当时还在黄河以南,两位皇帝被关在东北。虽然当时金朝一败再败,但实力还在。徽、钦二宗能不能坚持到岳飞到来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说这个说法不成立。

至于岳飞被杀,还要从他的一些日常应为上说起。

岳飞三十一岁时,因抗击金军有功被封为节度使。这时候岳飞当着部下的面说了一句,我今日之成就对比太祖宋匡胤如何。其实岳飞当时意思是想说,自己在统兵方面不比宋匡胤差,但这句话最后传到宋高宗耳朵里,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

岳飞作为一个武将,宋高宗对他还是挺信任的,但是他另一句关心国家未来的话,缺戳到了宋高宗的痛处。

宋高宗因为早年一直被金朝追着打,心灵和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其中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宋高宗不育,一直没有子嗣。

而岳飞上奏宋高宗早立太子,皇帝没有子嗣,怎么立太子,立谁为太子。谁都想将自己的家产留给自己的孩子,宋高宗还想着自己再努努力,看能不能有个自己的孩子。

其实这句话,南宋那些文臣也一直上奏,建议皇帝早立太子。文臣可以说,应为那是他们的职责。

但岳飞不能说,因为他是兵权在握,独掌一方的武将,自古武将干预朝政就是大忌,何况是皇位归属的问题。这个让宋高宗怎么想,难道不立太子或者说立得太子不合你的意,你就不干了嘛。

其实岳飞这句话也是出于公心,立太子,皇位延续,天下人心会安稳。但他没考虑清楚,这句话会造成听者那一方会怎么想。

自古皇帝统治依靠的除了满朝文武,还有就是各地豪绅,因为打仗的钱粮就来源于他们。岳飞取得大捷后,金国主动求和,这一举动满足了朝廷上的投降派、南方的豪绅。

同时加上宋高宗一直以来都是被金军追着打,如今对方主动求和,过几天安生日子谁不想。

所以宋高宗就命岳飞撤军,应该说一开始宋高宗只是想和金国谈,并不想置岳飞死地。但是前后一共使用十二道“金字牌”,才使岳飞撤军,这下可就不一样了。

当时岳飞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官至极品,且手握重兵,面对这样的属下,往往会造成功高震主的情况,皇帝最怕不服从命令,而岳飞硬是在皇帝好几道命令后才执行。这时候再加上秦桧等奸臣的添油加醋,宋高宗最终默许了“莫须有”的罪名。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岳飞一心想要驱逐金朝,恢复宋朝疆域,但却由于不善揣摩皇帝心思,最终落个含冤而死。

岳飞差一步直捣黄龙,秦桧和宋高宗杀了岳飞有什么好处?合理吗?

1,岳飞心中的直捣黄龙是一步战略设想,且很有可能设现,因为岳家军兵强马壮,纪律严明,战必胜,攻必克,受到人民的帮助和支持,还有当时所有抗金战场,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形成战略进改的大好形势。

2:高宗和秦桧害死岳飞,恰恰是看到了这一大好形势,対自己形成的不利。因为岳飞直捣黄龙,有可能接回二帝,而二位先帝回来,更兼有岳家军的拥护,自己的王位肯定难全。而秦桧跟金早己有染,若岳飞直捣黄龙应回二帝,自家如何还很难说。

所以害死岳飞对他们来说是合理的。同时也露出他们的贪婪与无情,也印证了古语: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词。

岳飞差一步直捣黄龙,秦桧和宋高宗杀了岳飞有什么好处?合理吗?

秦桧和宋高宗,杀了岳飞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当时政治现状的,也是符合他们一己私利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岳飞当时可以说是权倾一时 ,拥兵自重,宋高宗和秦桧必须高看一眼,毕竟是把握兵权的。岳飞战果不断扩大,使宋高宗变得更加恐惧害怕。他的担心与日俱增。而秦桧也揣摩到了宋高宗的这种心态,他的心也和他是站在一起的,因为毕竟是一朝君子,一朝臣。

二岳飞没有在意这些的原因是精力毕竟有限,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光复中原上,迎回二帝雪耻靖康。他一心筹划和设计如何打败金兵?如何直捣黄龙府?因此,当他全力进攻黄龙府而节节胜利的时候,他没有想到皇帝和秦桧会带来这样的阻碍,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而被陷害,身陷囹圄而被杀害。

三是内外勾结。当岳飞节节胜利的时候,也是金国恐惧害怕的时候,他们派权臣秘密勾结,给秦桧创造了卖国的机会,重金买下的秦桧,于是他的精力放在了如何策划宋高宗陷害岳飞上。因此他的阴谋得到的成功,是因为里通卖国的行为,既受到了金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也得到了国内最高统治者宋高宗的支持,所以达到了一己之私的目的。

岳飞被害是一个时代的政治产物,是也是一个历史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