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弹和中国导弹哪种射程更远?
这种问题还用问?肯定是日本装备的导弹射的更远啊,毕竟日本在中国有一大堆“吹日份子”的盟友。这些“吹日分子”,都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中国军队的实力无论再怎么强大,无论再怎么“超俄赶美”,在他们眼里中国军队的底蕴永远比不上日本。
航空母舰中国有了、第4代隐身战斗机中国有了、原子弹中国也有了、万吨级盾舰中国也造出来了。
但是在那些“吹日分子”的眼中,中国军队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它们的“日本爹”,甚至还经常用嘴炮帮日本造出了原子弹、航空母舰、隐身战机等等,面对这些“吹日分子”,我只想把他们按在茅坑里,淹上三天三夜。
那么,正经的讲,日本与中国军队所装备的导弹,谁的射程更远一些呢?咱们先说说中国军队所装备射程最远的导弹!
“东风5A”导弹,是目前中国军队所装备的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有人说东风41的射程更远)。最大能够搭载6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射程在13000公里左右,能够轻易打击到美国本土任何军事目标。该型导弹你的发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式的发射井发射,另一种是相对较为灵活的导弹发射车机动发射。东风-31A型、与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这两者的最大射程都在12000公里左右,能够搭载的核弹头数量为6~10枚。并且已经做到的误差在100米内的战略精确打击,
东风31A弹道导弹,早在2006年开始,就已经陆续装备第2炮兵部队,而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到了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才正式公开亮相。再来说说日本自卫队装备射程最远的导弹!实际上小编真的不想说的,怕憋不住想笑…
Asm-3远程战术导弹,是日本自卫队目前为止所装备射程最远的导弹,是日本根据美国“斯拉姆”远程战术导弹仿制升级而来的,也是日本国内目前装备的最具代表性的导弹之一。
至于这款导弹的最大射程嘛……280公里左右,对,你没看错,的的确确只有不到280公里的射程。还有日本的90式导弹,这是一款日本自行研发制造的反舰导弹,巨大射程在150公里左右。还有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美国“捕鲸叉”反舰导弹,最大的特征也没有超过150公里。
以上面的数据来看,拿日本与中国的导弹来比最大射程,真的是太小巫见大巫了,日本的导弹最大射程甚至连中国的零头都远远赶不上。不过这也很正常,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其组建的自卫队是不能拥有进攻性能的武器,更不要说像洲际导弹这样远距离战略攻击的高级货。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日本导弹和中国导弹哪种射程更远?
当然日本导弹射程远了,日本导弹有一大堆日吹给加成属性,自带核爆效果,加成5000公里的射程都是分分钟的事情,因为一些人眼里,日本的军工全球第一,宇宙第二。
日本导弹和中国导弹哪种射程更远?
导弹根据使用场景来选择的话,可以分为包括机载制空导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防空导弹等多种类型弹种,当然受限于每种类型的导弹使用场景的不同,对于导弹具体性能指标也是有所不同的,虽然简至来说导弹的射程当然是越远越好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导弹的体积和质量也会同步上升,所以对于某些使用场景的导弹来说,射程并不是唯一追求的目标。要问日本的导弹和中国的导弹那种射程更远?直白来说我国最新亮相的东风-41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和东风5B液体洲际弹道导弹都是妥妥的上万公里远的导弹,日本没有吧,所以单纯的这么说的话,肯定是我们中国的导弹射程更远了。不过既然是对比的话肯定不能这么对比了,毕竟对比对象不属于同一等级,所以不具备公平公正对比性。说起我国都有哪种类型的导弹的话,大家会第一时间想到很多导弹的名称,总结来说的话,我国研发装备的导弹海陆空每个军种/每种使用场景都有其不同类型的导弹,可以说我国在各种类型的导弹研发和装备上都是完善且自足自给的。但是要说起日本都有哪些自研的导弹的话,说实在的类型并不是很多,毕竟在日本军队武器装备中,不光充斥着大量的美制武器装备,这些美制战机等也都装备着美国研发的各种类型导弹,再加之条约的束缚以至于日本自研的导弹类型并不是很多。这里简单举例来说几款这几年日本全新装备的国产导弹吧,首先从空中来说啊,日本最新研发的AAM-5机载近程格斗弹,主要装备于日本F-15J战机和一些F-2战机,AAM-5空空导弹是日本三菱公司研制的第四代也是最新一代近程空空导弹,这也是日本首次自研的近程制空导弹,毕竟上一代AAM-3属于三菱仿制的美版“响尾蛇”近程格斗弹,所以最新的AAM-5也算是能够真正体现日本真实军工实力的有力保障吧。AAM-5格斗弹最大的亮点就是其采用了国际领先的红外成像制导系统、推力矢量、高机动布局,具备较好的离轴发射及攻击能力,全新的红外焦平面成像制导组件与传统的点光源制导不同,红外成像制导系统采用的是线阵列或面积阵,利用敌机不同部位的温差绘制出完整的目标红外图像,大幅提高了制导系统的精确度,特别是在抗击敌方机载红外干扰弹时效果更为明显,而且该弹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批量装备部队。从日本公布的AAM-5格斗弹的性能参数来所,其最远射程达到了35公里,已经与美国的响尾蛇和俄罗斯的R-73这些著名的格斗弹相差无几,并且导弹无论是在体积还是在重量上控制的都相当不错,不过作为一款近程格斗弹来说,AAM-5还是有不少缺点的,比如其最大飞行速度只有3马赫,虽然这个速度与美制AIM9X已经相当,不过从实战角度来说特别是在五代隐身战机时代到临后,虽然双方格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在实战中速度更快的格斗弹能够更早的击落敌方战机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我国自信研发的霹雳-10E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近程格斗弹,其在拥有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机动过载能力下,也将最大飞行速度提升至4马赫,这是什么概念,比如两架战机分别装备了AAM-5和霹雳-10E格斗弹时,假设两款导弹包括射程/机动过载等参数相同,两架战机同时发射导弹时,飞行速度更快的霹雳10E借助更高的飞行速度能够更早将敌方战机击落,所以单凭最大飞行速度也能对比出两款导弹的性能差距。至于日本自研的机载中程空空导弹AAM-4中程弹,该弹早在1999年就开始批量装备服役,而我国过去20年不光装备了性能先进的霹雳-12中程制空导弹,而且更进一步装备了性能更加先进的霹雳-15制空导弹,所以这还用对比吗?说完了空中再说一说海上的反舰导弹吧,作为日本为数不多坚持自研的导弹类型,日本自研的反舰导弹包括88式/90式/12式在内的多款舰载反舰导弹,广泛替代美制鱼叉反舰导弹装备于日本海子各大军舰上,就拿最新的12式反舰导弹来说的话,该导弹的整体性能和美国的鱼叉基本相当,而在我国反舰导弹定位中大量装备的鹰击83系列导弹就是一款对表美制鱼叉和法制飞鱼的轻型反舰导弹。而且我国还大量装备有射程更远/速度更快的鹰击-12和鹰击-18系列重型舰载反舰导弹,这些都是日本不具备的。当然日本也装备有历时10多年研制的XASM-3机载冲压反舰导弹,这款导弹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最大射程达到200公里,并且采用全新的复合制导,而且采用机载发射模式,可以轻松挂载在F-2战机机翼下增强其突防打击能力,不过从整体发展来说,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虽然性能先进,但是这种导弹在整体设计理念上还是延续了冷战时期饱和攻击和高速度来突破敌方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模式,与苏联早期的反舰导弹发展思路很相似,但是与当今世界主流反舰导弹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而且从导弹家族族谱中来说,我国现役的反舰导弹类型太多了,而且每款导弹都有其杀手锏,更何况我们还有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总结来说,日本的导弹虽然有些在性能参数上还算是有亮点,但是总体来说和我国在导弹发展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就像是巷子口某些路边摊贩的小吃虽然好吃,但是和种类更加齐全/规模更大更全的五星级餐厅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的。而且因为日本国内首条约的限制,日本实际能自主研发并且装备的导弹类型和数量并不是很,当然这也就产生了很多的缺点,比如装备数量过少后实战经验不足,对于下一大导弹的研发立项就不那么先进了,最终在实际作战中败北也是很正常的了。
日本导弹和中国导弹哪种射程更远?
海军在中日两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就拿中国鹰击-12与日本12式这两款该国的最先进的主力反舰导弹来做下比较(为了使读者们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日吹和精日分子请自觉离开)
中国“鹰击”-12和日本12式反舰导弹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反舰导弹型号之一,其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导弹设计思路,中国走的是超音速系列反舰导弹路线,而日本则走的是高亚音速反舰导弹路线。
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鹰击-12反舰导弹从根本上体现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硬道理,鹰击-12反舰导弹搭载的推进系统结合了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液体燃料一体式冲压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推重比大及成本较低的优势,是超音速导弹理想的动力系统之一。
空射型鹰击-12反舰导弹
其中段巡航速度大约在1.5马赫左右,但是其恐怖之处在于其末段突防速度高达3马赫。对于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花里胡哨)而言拦截这种速度的目标基本只能凭借运气,并且其搭载的200kg半穿甲战斗部配合末端3马赫的时速在命中目标时将产生巨大动能,命中1至2枚足以瘫痪任何一艘主力驱逐舰,命中3-4枚将会对两栖攻击舰和中型航母类目标造成失去战斗力的重创。因此鹰击-12是一种非常适合执行攻击海上大型目标的武器。
日本12式高亚音速反舰导弹
与之相比,12式在设计上则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高亚音速线路。日本自卫队主要将12式反舰导弹作为其陆基反舰导弹主力使用,主要用途是防御敌方战舰抵近、或以陆基发射平台为据点进行海域封锁,在设计目的上更偏重于防御。即便是舰载型的17式其设计目的也是为反潜任务扫清敌方外围警戒战舰、以及攻击接近己方反潜舰队的敌方舰船,实际上12式反舰导弹更像是一种防御型而非进攻性武器。
日本路基型12式反舰导弹及其配属车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2式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空射型,这使得该弹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使用空基平台提升突防能力的可行性,这就更突出了12式的防御性色彩。随着现代各海军强国主力作战舰艇区域防空技术的发展,在面对类似于12式这种高亚音速目标时,其可以发射远程区域防空导弹从容应对,这也从根本上削弱了12式反舰导弹的攻击能力。
同时鹰击-12在技术水平上也大幅度领先12式。虽然鹰击-12和12式都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但相比之下鹰击-12控制面与弹体总面积的比例比12式更小,一方面是由于鹰击”-12作为超音速反舰导弹从根本上就要求弹体要具备更低的阻力,以此来减少与空气的摩擦,减少阻力和燃料的消耗。另一方面鹰击-12的冲压发动机设计十分巧妙、其进气道和机舱可以提供一部分升力,起到了“1+1>2”的效果。相比之下,12式的气动布局比较保守,总体来看与上世纪70年代的后期到80年代初的法国AM39-飞鱼、美国AGM-84鱼叉、中国鹰击-8基本相同,虽然设计上很成熟,但因升阻比相对略高效率确实较低。
但对于12式的潜在威胁,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虽然鹰击-12在个技术层面上对12式的技术优势十分显著,但12式几乎可以视为当代亚音速反舰导弹的顶峰水平。尤其是在该弹实现射程翻倍达到400千米之后,其在日本本土部署就能够对进出西太平洋的中国海军舰船构成威胁。而与12式同时期开发的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虽然并不成功,但仍然让日本积累了足够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以此为基础不排除日本开发新型进攻性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可能,介时日本的反舰导弹将形成形成攻防兼备、各自分工的局面,其造成的威胁绝对不容小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