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科学家刚被暗杀,又一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这是想干什么?
刚刚,全球著名的情报机构——以色列摩萨德的高级指挥官希纳维被枪击身亡。媒体预测此事可能与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有关。
最近这段时间,中东地区局势很不安稳。先是伊朗核武器之父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街头被暗杀身亡,紧接着被传出伊朗精锐部队的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沙赫丹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遭遇无人机袭击身亡,现在又轮到了以色列情报机构指挥官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街头被枪杀。
这种连环暗杀行动,连好莱坞大片都不敢这么演,却真实地发生在了中东大地。
从被暗杀的对象来看,都是以色列和伊朗的重量级人物。而最新发生的以色列情报高官被暗杀,被解读为伊朗已经开始了报复行动。
可如果没有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革命卫队指挥官被袭击,那么这位以色列高官或许就会安然无恙。说白了还是以色列及其背后的靠山美国一直在挑衅伊朗,所惹出的祸端。
那么美国和以色列究竟想干什么,为何就容不下伊朗呢?
从美国层面说:特朗普选举失利,任期还不到60天时间,但是特朗普一直不承认败选,妄图继续霸占着总统宝座。怎么办呢?
特朗普唯一的法子就是通过战争来达到留任的目的。早前特朗普曾私下询问过参联会主席米利上将、时任国防部长埃斯珀、国务卿蓬佩奥等人是否可以突袭伊朗核设施,虽然特朗普的想法被身边的幕僚否决,但至少说明了特朗普有对伊朗动粗的倾向。
而且这也预示着特朗普主动进攻的军事策略失败。那么不排除特朗普换一种方式,就是被动参战,逼伊朗主动发动战争,美军被动介入,特朗普同样可以达到以战争留任总统的目的。
要想逼伊朗发动战争,首先就要激起伊朗的愤怒情绪。果然,在特朗普主动提出袭击伊朗核设施意见被否决的整整15天后,伊朗的核武器之父被暗杀街头。
为了做好战争准备,特朗普特意把美军的"尼米兹"号航母开进驻波斯湾,甚至撤走大批美国驻中东的外交官,看美国这架势确实有与伊朗作战的准备。
然而,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确实一度引起了伊朗全国人民对美国和以色列仇恨,但是伊朗官方还是比较务实的,并没有立即启动针对美以的报复措施,意味着特朗普总统被动参战保总统大位的幻想也要破灭了。
从以色列层面说:美国大选结果基本可以确定,反伊朗的特朗普总统将要下台,走亲和伊朗路线的民主党拜登政府上台执政,届时以色列将成为反伊道路上的孤家寡人。
因为候任总统拜登已经明确表示会重返伊核协议,说明了拜登会延续奥巴马总统时期的伊核政策,执行与特朗普总统不一样的对伊路线方针。
这恰恰令以色列感到担忧。在特朗普总统时期,特朗普采纳犹太裔女婿库什纳的建议,美国亲手废除了伊核协议,使得美国站在了以色列立场上。拜登上台后,以色列在反伊问题上很可能就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了。
论对伊朗的态度,以色列甚至比美国还激进。美国对伊朗还有可进可退的余地,但是以色列不一样,他一直把伊朗当做头号敌人看待,视为以色列安全的最大威胁。
因此,以色列需要在特朗普总统下台之前,能好好教训一下伊朗,造成美伊关系紧张的局面,来延续美以共同反对伊朗的环境。
所以,以色列策划暗杀伊朗重要人物,就是想把美国拖入战局,到时候,即使拜登上台,一时半会也不会改善美国与伊朗的关系,这对以色列是最有利的。
总结:无论中东局势如何发展,美国和以色列都有一个最大公约数,那就是遏制伊朗拥核,这是美以的共同利益。如果伊朗继续发展核武器,无论是美国哪位总统上台,都会保持对伊朗极限施压的策略。
伊朗核科学家刚被暗杀,又一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这是想干什么?
在为核科学家举行葬礼的当天晚上,伊朗革命卫队一高级指挥官又被杀死。在两天时间内,连续有两名伊朗重要人物被暗杀,幕后操纵者到底意欲何为,伊朗会作出如何反应,中东火药桶会炸吗?
一、事件简要经过11月29日晚上,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附近,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穆斯林·沙赫丹乘坐的车辆遭到无人机袭击,沙赫丹与三名随行人员在袭击中当场身亡。
这个袭击时机,恰恰选择在伊朗为遭到暗杀的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举办葬礼的当天晚上,伊朗人的眼泪还没有擦干,悲愤的情绪还积累在胸的时候,背后的险恶用心令人警惕。
对这起新发生的暗杀事件,伊朗未确认也未否认,其他各方目前还没有做出反应。
二、今年发生的3起暗杀事件原因分析今年共发生3起针对伊朗重要人物的暗杀事件,分别是发生在1月份针对伊朗圣城旅高级指挥官苏莱曼尼将军的暗杀,11月27日针对伊朗顶级核物理科学家法赫里扎德的暗杀,11月29日针对伊朗中东高级指挥官穆斯林·沙赫丹的暗杀。
1.第一起暗杀。这起事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同意采取的暗杀行为,暗杀后伊朗号称针对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进行了导弹报复,炸死炸伤近100多人,事件随后慢慢淡化。对报复的结果,美国予以了否认,事后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升级行动。现在看,美国组织实施的这一暗杀事件,其目的是一方面试探伊朗的反应,为下一步行动做出铺垫;另一方面看重的是特朗普为了总统大选,争取美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这方面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
2.第二起和第三起暗杀。这两起事件衔接非常紧密,尤其是第三起暗杀事件,更是显现出对第二起事件未起到应有效果的补充,就是说要进一步加剧事态向恶化方向发展。在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后,伊朗政府高官直到总统的表态都没有做出激烈反应,特别是总统鲁哈尼表示会在适当时候进行报复,说明伊朗方面已经达成共识要继续忍耐。暗杀的幕后组织者见状后,迫不及待地立即实施第三次暗杀,就是要激起伊朗的强烈报复,以便抓到对伊朗进行全面打击的重要借口。当然,这两起暗杀的背后都有美国和以色列的影子。
三、伊朗方面的反应核物理科学家法赫里扎德被暗杀后,从伊朗总统到政府高级官员的表态看,伊朗在边忍受边等待时机。专家们普遍认为是在等待美国总统交接后,期待和拜登政府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不排除伊朗和拜登团队已经有了私下接触,否则不会这么态度明确地选择了忍受。
除了隆重举办法赫里扎德的葬礼,以此方式凝聚国内民心,再就是由圣城旅指挥官做出表态,发誓为遇害的核科学家报仇,对美国和以色列进行抨击。
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不会落入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陷阱,伊朗会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回应;伊朗首席核科学家被暗杀一事显示出“敌人的绝望程度”。
11月29日,德黑兰街头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伊朗民众群情激愤,要求对美国进行报复。
四、伊朗局势发展趋势近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国防部长及其他重要政府官员先后到以色列,美军"尼米兹"航母编队已经驶入波斯湾,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和以色列正在做出重要军事部署,中东局势异常严峻。这些迹象的背后,其实都是特朗普针对选举败选做出的反应。
可能1:特朗普想当战时总统。如果美国和以色列进攻伊朗,势必引爆中东火药桶,在美国和以色列与伊朗对抗的同时,美国主导的北约盟国必定要加入战争,伊朗的伙伴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等拥有共同信仰的国家会派兵支援,战火会燃烧到何种范围,谁也无法预料。这样特朗普可以继续当他的战时总统。
可能2:拓宽以色列的安全环境。特朗普和以色列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有太多的利益关系,连特朗普的爱女伊万卡丈夫就是犹太人,而伊核协议主要就是保障了以色列的安全利益。拜登政府上台后将改善和伊朗的关系,这是以色列不希望看到的。
可能3:阻止拜登政府改善对伊朗关系。当前局势越危险,对日后美伊关系的改善阻碍越大,这也是特朗普给拜登政府挖下的大坑,力图阻止拜登重返伊核协议。
结论伊朗重要人物连续遭到暗杀,既说明其自身实力太弱了,枪弹等危险品处于失控状态,敌对势力在伊朗国内畅通无阻,连本国重要人物的基本安全都无法保障;更说明美国的影响力太强大了,搞个本国的总统选举竟然都要拿弱国当牺牲品。特朗普对伊朗采取的危险步骤其实是兵行险招,就是为了挑起冲突,以图选举反败为胜。不知道伊朗能否忍受到拜登正式上任那一时刻?
伊朗核科学家刚被暗杀,又一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这是想干什么?
这是在挑衅文明。伊朗和中国一样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竟落到这般屈辱,是因为阿拉伯国家分裂所致。它们被一个个分而治之,治得服服贴贴,打得落地找牙。明知只靠某个国家抵抗是不行的,就是不能放弃世袭的仇恨团结对外。人类的可悲大概相似,其他亚洲国家不也是这样吗?如果亚洲团结还谁怕谁?好在中国体量够大,好在抓住了关键机遇,才有可能给无理的冒犯敬以老拳。古老文明唯余中国,且渐成大势,只要它继续强大,就会让人联想:人类的历史是“文明自净”的历史,有些大势是"恶"所不能阻止的。抱着这种希望,我们就可以在黑暗中窥见光明。我为伊朗写了一首诗,名为《墓志铭》:
这里安葬着一个人
一个儿子和父亲
这里埋葬着良知
安葬着呐喊
悲剧永远似曾相识
从过去到现在
不要哭泣 伊朗
眼泪不是最好的告慰
那是什么
那就是要苦苦寻找的答案
伊朗核科学家刚被暗杀,又一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这是想干什么?
让你出手,我就有机会打你了。 你选择忍让,我就继续刺激你,再暗杀几个,还不动手? 国内百姓不干了,造反游行甚至直接内部瓦解。 打或者不打都头疼,开打会有些血性,起码能得到尊敬
伊朗核科学家刚被暗杀,又一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这是想干什么?
细思极恐!大概率是以色列想在特朗普下台之前搞事情。现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1.伊朗的核能发展对谁最不利?一是以色列、二是美国,谁又最迫切要解决,当然是近在咫尺的以色列;
2.伊朗的高级指挥官身亡对谁最有利?这就比较多了,美国、以色列、沙特、叙利亚反动派等都有可能;
11月27日,有伊朗“原子弹之父”之称的法赫里扎德(伊朗首席核专家)在装甲车队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袭身亡,至于遇袭的具体细节也众说纷纭
有一说法是:法赫里扎德乘坐的车辆被子弹击中,误以为声音是由汽车故障所致便下车检查,此时安装在150米处汽车上遥控操作的自动机枪突然开火,三颗子弹将其击中,其中一颗击中脊柱,该车随后触发自毁装置爆炸;
另一说法是:在50人后勤组协助下,12人暗杀分队进行了现场狙击。当然也有另一说法是无人机空袭所致;
当然,不管哪一种说法,大概率都和以色列脱不了干系。毕竟!伊朗首席核专家死亡对以色列最有利;毕竟!以色列暗杀伊朗核专家也有前车之鉴。
据英国BBC报道,2010年至2012年间,就有四名伊朗核专家遭到暗杀,伊朗方面则认为,这四起暗杀事件的肇事者以及背后黑手均来自以色列,
2012年8月6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播出了一个节目,数名嫌犯供认曾接受以色列情报机构培训,暗杀多名伊朗核科学家。这些伊朗嫌犯属于一个恐怖团伙,他们从“美国和英国”那里接受暗杀指令。暗杀行动控制室设在以色列,不过指令却由华盛顿与伦敦下达。其中一名嫌犯供认,他曾在以色列接受培训,并指资金提供者是美国与以色列。
12月1日,路透社报道称:上周末,一辆载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和另外3名护送人员的武装车辆在从伊拉克一侧穿越叙伊边境后遭到了无人机的空袭,车上的4人均全部身亡
至于该名伊朗的高级指挥官遭到空袭身亡,背后的黑手就相对错综复杂了。毕竟!“树大招风”得罪的人和国家都太多了,受益者就不仅仅只是以色列一家了,美国、沙特、叙利亚反动派等都有动机、都有利益。尤其是美国和以色列利益最大,不能轻易就断定是以色列所为,也不排除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火中取栗”、肆意挑起事端。
最后,这是想干什么?
当然和伊朗国内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最有关系的应该是以色列和美国了。以色列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趁着特朗普下台之前先下手为强。当然,美国的动机会比以色列小,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毕竟!美国和伊朗“水火不容”,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威胁更大。
伊朗核科学家刚被暗杀,又一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这是想干什么?
美以间谍暗杀伊朗核物理科学家,紧接着又暗杀伊朗军事指挥官,伊朗的安全措施很让人担心,伊朗的反间谍能力太差,让间谍频频得手,伊朗的军纪不够严谨,有内部泄密的可能,才导致伊朗科学家与军事指挥官,招间谍暗杀身亡。敌人行为目的很明显,有意刺激伊朗军民,迫使伊朗出手报复,敌人在制造事端,制造开战的条件,这是美帝国主义,历来对他国开战前,所做的战略挑衅,寻找对伊朗开战的合理借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