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饭吧唧嘴的人不能说?提个醒也能被骂,是不是蛮不讲理?
先说个好玩的话。
我特别喜欢听别人吃饭时吧唧嘴。我觉得有了这个声音佐餐,让饭菜都顿时香起来了。原因是,我小的时候就在农村长大,在农村里有好多人吃饭都吧唧嘴。也没有人管他们。他们就是那样“天地自由之生长,万物仰赖唯阳光”的快乐的,吧唧着嘴!
当然这些习惯不符合城里人的标准。后来我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北京。在我周围再也找不到吃饭吧唧嘴的人了。餐桌上一片寂寥无声……
其实吃饭吧唧嘴是个天赋。真的!我曾经试图让自己无师自通的学习吧唧嘴,但是都没有学成。不知是怎么个发音,后来我在单位工作,和我同办公室的男同事老张交好。有一次吃饭老张吃的欢喜,一顿炙子烤肉一瓶莲花白下肚之后,便开始吃饭吧唧嘴了!东北来的老张吧唧起嘴来,显得津津有味,心满意足。我听得如醉如痴,然后抓住他的手说:“哥!原来你会吧唧嘴呀!真好听!”
老张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哦,我忘了,没太注意。老家习惯又出来了!”我连忙摇摇头说:“不不不,哥,实在是好听,你在来几下。”后来我和老张的感情进一步深化了,再仔细一盘道才知道,我们两家都是养猪的!
说完这个事儿,再说一件有趣的事。
我从前年开始留头发。只为什么,就是懒得剪了。把头发留得长长的。我一个大妈留了长长的卷发,说实话不好看。这个大波浪的发型,放在大妈的脑袋上,不像性感女星。简直就像路易十四(我的头发天生就卷)。于是我就把这个路易十四的发型又改了改,一左一右,随手扎了两个小辫儿。这两个小辫儿,我顶大概有三四个月。一个50大妈带着一顶毛线帽子,一左一右,从帽子里呲出两个小辫儿,我老伴见了直拍手。他觉得这个样子很俏皮,很有趣!别人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笑。后来冬天到了,我去上海的弟弟家,我弟弟一见我这个小辫儿立刻说:“你这样的发型影响不影响首都面貌啊?丑死了,丑死了。”于是就在到达上海的当天晚上,弟弟见我洗完澡之后,从浴室出来之后,他就拿着剪子找我了。这位心灵手巧的霸道总裁,其实是个托尼老师,洗剪吹手法很好。我以前经常让他给我剪头发。但这一次我是被迫的,于是我的小辫儿被剪掉了……
我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两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我是想告诉你什么叫社交边际!
吧唧嘴是一个很私人的,姑且可以称为缺点的缺点。在所有成人的正式的社交场合里,如果不是很熟的朋友关系,很亲密的亲人关系,我们无权去指导别人的私人品位,更不能去评判他人的私密行为。因为那是对他人的冒犯!
同理,大妈我梳两个小辫丑不丑?可能的确丑。但我其他的朋友都没有指出这一点。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和我的关系虽好,但也没有到可以评判别人容貌的那个地步。他们都是非常有分寸的人。所以他们对我的奇怪发型只是笑笑,或者说有趣有趣。但没有人直言相告这很丑,是个恶趣味。这个发型根本不适合大妈。
而我老伴儿属于那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情况。我就算是剃了秃瓢,他也觉得很俏皮,很有趣。所以他的审美指导可以不作数。惟一一个和我关系亲密的,平辈的亲人就是我弟弟。他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姐,你这个发型太丑了,丑出了边界,超出了极限。需要立刻改正。你已经影响了首都市容,不能再影响上海风貌。”于是拿起了剪子,咔嚓给我剪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一番好心呀!但是得到的却是一通白眼和言称欠揍的待遇,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掌握边界感。
我认识一个大妈。这位大妈到儿子儿媳妇的家去了。推门一看,呀!真乱。尤其是卧室。属这位大妈讲话:一开大 立柜的门,能砸死个贼。那衣服东一坨西一团的塞在里面,满满当当,这可怎么行呢?这位勤快大妈于是把立柜里所有的衣服都掏出来了。一件一件熨好,再一件一件叠好,挂好。再把抽屉里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再一件一件收拾好,就这样他足足忙了一天!
这个大妈的工作,要是按如今时髦的说法叫做“归纳整理师”。听说很多大城市里都有这个职业。可是不便宜,出场费四位数。据说一天得¥1000。就是帮你收集整理衣柜书柜,抽屉箱子。要价真不低。
这位大妈一分不要,免费为儿媳儿子服务。她足足干了一天,累得腰酸腿疼。晚上回到家之后,美滋滋的她觉得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孩子们的幸福,自己干的有价值,有意义!
晚上,大妈坐在炕上,自己捶着自己那双酸痛的老腿,想着儿子回家之后会感谢自己吧!儿媳看到这么整洁的衣柜,会是一片惊喜吧!这时电话来了,一看是儿子的。大妈心想:“瞧,道谢来了。”于是她拿起了手机,在那里美滋滋地等着人家“主家”给她来个五星好评!
好评没等来,投诉等来了。
儿子没好气地对她说:“您以后上我们这儿来跟我们说一声。而且不要乱翻我们的东西,您把所有的抽屉衣柜都翻了个遍,而且还想什么时候翻就什么时候翻。小齐很不高兴,说要是再这样的话,我们就把钥匙收回了!”
大妈听了,不说是五雷轰顶吧,也是目瞪口呆。怎么自己费力讨好的干活,却还挨骂呀!气得当天晚上睡不着觉。既为自己那双劳累酸痛的腿,也为自己那颗委屈酸楚的心。大妈像一颗柠檬扔进了酱油缸里。想想自己挺心酸,看看周围也不是个味儿,格外难受!
第二天,大妈向我来倾诉。她说你看,这不是好心当了驴干肺。她絮絮叨叨地对着空气咆哮了一个小时,才渐渐平复下心情。这时我才能插进嘴:“你以后也注意点,孩子大了,成家了,就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他们有自己的隐私,在您看来是好心好意,帮他们整理衣柜,但在他们看来,是您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把所有的东西都换了地方。这是对他人隐私的一种侵犯。而这种侵犯在有的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是非常讨厌的。没有什么对不对的问题,主要是有人的边界感很强。但有人的边界感不强。这是一种新型礼仪,和以前的老理儿不同,反正就是一句话:你要尊重他人的个体存在 !”
大妈一脸不悦。但是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了。自己的儿子如今都已经“个体存在”了,想想也是无奈。还不如他小的时候总缠着我呢,那个时候他可不想干“个体”。成天想让我抱着,最好跟袋鼠似的,和妈妈是个“连体”!
“是啊!孩子们会长大呀!”我们俩一起感叹着。
看看,不尊重他人的社交边界,就是亲妈都得挨“塞的”。更何况是一个饭馆里吃饭的食客。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南辕北辙两拨人呢。又哪里有资格站出来,去评价别人的隐私瑕疵呢?
前一段时间看一个事件。地铁上有个多嘴大妈,指责坐在她旁边的女孩穿鱼网袜,大妈说:“这袜子是好人穿的吗?我要是你妈,根本就不让你出门!”
后来的结果呢?女孩满脸羞愧说:“我改我改,以后再也不穿鱼网袜了。谢谢您的教育!”
拉倒吧!
后来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大妈一下车就奔医院了,她得把掉了的那两颗牙赶紧镶上。而女孩的男友也被拘了15天。
其实这种治安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呀!我觉得女孩的男友打人固然不对,那位大妈也实在是多嘴。一个坐地铁的,您指责人家姑娘穿什么干嘛呀?穿什么袜子是人家的自由。只要不犯法就行。大妈真是太自不量力了!这种社交礼仪一定得补上啊!要不然以后还得吃大亏,保不齐还得镶牙!
所以为了您的牙,能够安全的呆在口腔里,有的时候,还是少张嘴为妙!
同样是大波浪,我弟说我留长发的气质是这样的!
为什么吃饭吧唧嘴的人不能说?提个醒也能被骂,是不是蛮不讲理?
吃饭吧唧嘴确实是一个不良的习惯,原因在于这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欠缺了家教这一环节。而本人毫无觉悟,他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男主角因吧唧嘴给妻子带来的痛苦,就很能说明问题。
你的好心提醒要看对谁了,不是好心就一定有好报。
古语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您既不是他的父母,又不是他的老师,再遇到类似情况还是省省事吧。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自以为是,哪听得进别人的善意提醒呢?
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就在今天上午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位年轻时髦的女士,昂首挺胸阔步向前,从我的对面走来。我下意识的赶紧低了一下头,却猛然发现她一只脚的鞋带开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出于好心的提醒了她一声。
还好,我没有被骂,而她也只是哼了一声。
幸甚,甚幸。
为什么吃饭吧唧嘴的人不能说?提个醒也能被骂,是不是蛮不讲理?
因为你是陌生人,有多管闲事之嫌。吃饭吧唧嘴确实很不雅观,好像八辈子没有吃过香的喝过辣的那样,吧唧来吧唧去,声声难以入耳,很倒别人的胃口。没办法,这是人家的权利,也是人家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他人无权干涉。我进饭店就餐时也多次遇到过这样的人,我总是硬着头皮不知肉滋味、默默地把饭菜吃完,立即起身走人,没有必要去提醒一个陌生人,会影响到人家的用餐情绪。否则,会像你一样遇到一些不明事理的人惹得一身臊气。我儿子吃饭也有这个毛病,老婆听到后常常会骂他:吧唧唧,吧唧唧,你嘴里是不是吃屎啦?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在饭桌上我总是把嘴裹得很严实,决不会弄出一丝响声来,有的时候饭菜不好嚼碎,我只好伸伸脖子囫囵咽下,生怕弄出响声来让老婆责骂。我口太渴喝水有点急,一不留神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来,我老婆听到后会骂我:"你这是在饮驴呀,别把你呛死了"!唉,做人真难啊,吃个饭,喝个水也不能让人安生!
为什么吃饭吧唧嘴的人不能说?提个醒也能被骂,是不是蛮不讲理?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是最重要的,因为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人,或者事物。
小时候,父母都会教育子女们,吃饭不要吧唧嘴。
相术中,对吃饭吧唧嘴,称为猪食,也就是像猪一样,气息杂乱,嘈嘈切切,低贱愚笨。生活中遇过这种人,不可以委以重任,更不可以对之有期待,因为对方没大的志向,能力欠佳,难有成就。
一个人的品行如何是能够反映到他们的言行举止上的,因为一言一行都是品性素质的体现。所以我们从吃相上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的。一般人品好的人吃相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优先考虑他人的口味、在餐桌上会照顾他人的吃饭感受、吃饭时不会高谈阔论唾沫横飞、吃饭时不会狼吞虎咽发出令人不适的声音、吃饭时不会霸占自己喜欢的饭菜不放等等。而人品不好的人的吃相如下:吃饭时喜欢大声说话、吃饭时挑拣自己喜欢的饭菜、吃饭时不管他人发出不适的声音、吃饭时喜欢霸占自己喜欢的菜全部夹走等等。这些不好的吃相反映出此人自私自利的本性,而且缺乏一定程度的教养,尤其是在公共餐桌上,更是缺乏修养素质,这种人很容易贪小便宜、在背后挑拨离间等等。总结:一个人的细节,就是一个人的人品。有名的推理家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为什么吃饭吧唧嘴的人不能说?提个醒也能被骂,是不是蛮不讲理?
记得小时候在家里吃饭,说话,吧唧嘴,在饭桌上闯整齐两根筷子,还有向别眼前的菜盘子里挑菜,都会被父母骂。
因此,当我做了母亲,祖母以后,这些劣习,也不让在我的孩子,孙子,们身上出现。
吃饭吧唧嘴,用现代的语言说,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在公共场所吃饭吧唧嘴,只能说明,这个人劣习已经养成,个人修养差,但是,给别人造不成伤害,只能污染一下耳朵而已。
做为你,和他是同一身份,都是食客,在大庭广众下指责别人的缺点,虽是“好心”,也让人觉得下不来台,脾气不好恶语相怼,你是自找的。
这是公众场所,不是你家,不爱听也得忍着,你又不是人家的家长,凭什么管人家,大不了你可以走人,没必要为别人改正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惹来一肚子气!
你又不是圣母,还能丞救全人类!
为什么吃饭吧唧嘴的人不能说?提个醒也能被骂,是不是蛮不讲理?
养不教,父之过。吃饭吧唧嘴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这个毛病在我小时候,父亲就坚决不允许的事,吃饭吧唧嘴的人,登不上大雅之堂,没吃过东西,没见过世面,这种人已经养成的习惯,别人说也白搭,给他提个醒明明是为他好,但是多少年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次提醒就能改变过来的,蛮不讲理很正常,习惯成自然了。随他去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