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即使没有失掉街亭,也无法灭掉魏国,原因是这次北伐的直接目的是占领陇右五郡,然后逐步蚕食魏国,增强蜀汉的力量,最后达到消灭魏国的最终目的。
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消灭魏国,那么他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根据他的部署情况来分析,先是让赵云和邓芝率领偏师出萁谷佯装攻打郿县,吸引曹真主力,然后亲自率领大军直扑陇右。
从这个计划来看,诸葛亮这次北伐的目的就是为了占领陇右地区,更加确切的说是陇右五郡。
曹魏在西部地区设立了雍州,雍州包含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等十二郡,其中长安则属于京兆郡。
在雍州十二郡中,陇右五郡如陇西郡、天水郡、南安郡、广魏郡、安定郡则是诸葛亮这次北伐行动的主要目标。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将目标放在陇右五郡呢?放在长安不是更好吗?直奔关中,占领长安,然后挥兵洛阳是不是干净利落?就如魏延所建议的那样?
还是回到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蜀汉的实力不够,没有办法如魏延提出的那样直捣长安。
就算侥幸占领了长安,也没法占领关中,因为关中太大了,需要的兵力太多,没法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魏军围攻,因此一步一步的蚕食,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才是最佳办法。
占领陇右有两个好处:
一个好处:陇右五郡是曹魏统治的薄弱地区,该地区情况非常复杂,少数部落杂居一起,还没有完全归附于曹魏,对于曹魏的认同感也不强。而且此时曹魏在陇右地区部署的兵力也不多,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该地稳定状态而言,都属于薄弱地区。如果诸葛亮此时突然出兵这个地方,很容易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果然,当诸葛亮大军突然出现陇右的时候,五郡居然有三郡如天水郡、南安郡和安定郡闻风投降,这对于诸葛亮北伐而言是最大的利好,也从侧面说明这次北伐将主攻目标放在陇右无疑是正确的。
另外一个好处:陇右地区虽然以少数部落为主,可是盛产三样东西:一个就是粮食,一个就是兵员,还有一个就是战马。
蜀地不产战马,因此军中缺马,没有骑兵就很难在旷野和对手发生野战,机动能力比较弱,如果占有陇右地区,就会拥有产马的地区,那么可以充实军事力量。
成都平原产粮食,可是距离关中太远,消耗太大,而且穿越崇山峻岭非常不划算。汉中人口太少,即使产出了粮食也很难运送到关中前线,因此如果在陇右种粮食,直接送到关中前线,那么就非常便利了。
三国后期,邓艾在陇右地区大力屯田,维持了一支庞大军队的开支。
除此外,陇右地区的兵员非常优质,邓艾除了种植粮食外,还在当地征募了一支精锐的部队,这支部队攻打姜维,偷渡阴平,击败诸葛瞻的战斗中立下显赫的功绩。
可见,如果占领了陇右五郡,蜀汉在兵员,战马和粮食方面都可以获得质的提升,进而不用千里迢迢从蜀地运送,直接从陇右地区直扑关中,那么就方便得多了。
因此,这就是诸葛亮将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地放在陇右五郡的缘故。
二、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魏国?诸葛亮应该是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只凭区区十万之众就想消灭魏国,这无疑是天方夜谭吧。
司马昭消灭蜀汉动员了十八万之众,司马炎灭东吴可是派出了二十六万之众,可见灭国之战的兵力必须足够,否则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比如李信只带了二十万之众打算消灭楚国,结果大败而归,最后秦国出动了六十万之众才干掉了楚国,看来人数对于灭国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街亭不失,诸葛亮就有机会占领其他未投降的郡,如陇西郡和广魏郡。
如果这些郡也被占领,那么已经投降的三郡能够被有效占领,诸葛亮在陇右五郡就可以站稳脚跟,然后诸葛亮统帅主力和张郃以及曹真等人决战于陇西,此时曹魏在陇右地区将不会再占优势了。
即使不在此地决战,可以打长期战和消耗战,凭借陇右地区的资源,诸葛亮完全有机会消耗掉曹魏的有生力量,从而可以达到彻底占领陇右地区的目的。
占领了陇右之后,再凭借该地的兵员,战马以及粮食,蜀汉就有机会占领毗邻雍州的凉州,进而促使蜀汉在曹魏西部地区站稳脚跟,那么东下攻占关中的胜算将会更大。
可见,诸葛亮即使不失街亭,也不会灭掉魏国,而是占领陇右,攻占凉州,然后蚕食关中,逐步扩大蜀汉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当蜀汉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之际就可以消灭曹魏,而不是直接带领十万之众就消灭魏国这种不现实的情况。
三、总结。
秦始皇花了十年之久消灭了东方六国,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他的先祖到他的父亲,奋六世之余烈的结晶,没有六世发奋图强的发展经济军事以及逐步蚕食对手的过程,哪里有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呢?
因此,消灭魏国对于蜀汉而言,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速胜伦站不住脚,只有持久战,花费数代人才能完成灭魏国的最终任务。
可惜的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到了蒋琬乃至费祎之后,蜀汉朝中再没有出现杰出人才,而皇帝刘禅也逐步堕落昏暗,从而导致蜀汉国力日趋下降,最后被司马昭一举消灭。
刘禅如果能够像秦朝历代王那样持续不断地励精图治,继承刘备和诸葛亮兴复汉室的遗志,消灭曹魏和东吴,统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可是刘禅是秦始皇历代王吗? 当然不是,他虽然是刘备的儿子,可是没有继承刘备杰出的才干,也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最终导致蜀汉失国。
可见,消灭魏国并不是第一次北伐的直接目的而是最终目的,直接目的就是占领陇右五郡,为蜀汉赢得一个新的机会。
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为了灭掉魏国,不现实。其最终目的是要夺取雍凉二州之地。
自关羽丢失荆州三郡后(南郡,武陵,零陵),蜀汉的领土就仿佛变成了一座院子,自己不好出去,别人也不好进来,且益州多山地,向前线输送粮食兵源也较为困难。魏蜀吴三国地盘和人口最少的就是蜀汉,长期和平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蜀汉急缺马匹,夺取雍凉二州就会拥有大量的马匹,钱粮。才能正真的做到可攻可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数次北伐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蜀国刚平定南方,魏国曹睿继位政局不稳,诸葛亮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诸葛亮让赵云出箕谷引诱魏军。自己则率大军出祁山攻取陇右,诸葛亮一路非常顺利,兵不血刃就拿下南安,天水,安定,正准备顺渭水直取长安,魏国拜大将张郃直取街亭,想切断诸葛亮的退路。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兵败而逃,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陇右三郡又被魏国夺回,赵云也从箕谷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第一次北伐结束后,魏国就对雍凉二州重点布防,之后诸葛亮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更使得蜀汉国力交粹。
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不能灭魏国。一出祁山即使获胜,也就是夺取了今陕西西部、甘肃一带,重镇长安依然在魏国手中,并不足以威胁魏国的中央地区。
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当然不可能灭魏国。
街亭只是一场阻击战,目的是为了阻止曹魏的新统帅,司马懿对蜀军战线展示的漏洞进行的穿刺攻击,如果街亭不丢失,也就是这场阻击战即便是胜利了,也只是阻止了曹魏对蜀军战线的破坏,蜀汉大军仍然要对新的敌人,司马懿大军重新进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的调整与布局。
蜀汉的北伐大军北伐中原,它需要面对的虽然只有一个敌人,曹魏,但事实上,它需要面对曹魏的四个以上的战区攻击,即雍凉战区,长安、洛阳战区,合肥、徐州战区以及冀州、幽州战区。
蜀汉北伐之所以难以寸进,因为它从岐山出来之后就陷入了曹魏的雍凉战区以及长安、洛阳战区的合围当中,也就是诸葛亮的北伐大军,不仅要面对雍凉的兵马,还得面对长安、洛阳的兵马,以及后续来自其余非接触地带的其余战区的兵马或者后勤补给。
第一次北伐,蜀汉大军仅仅是打开个局面,也就是遏制了雍凉兵马,准备打击长安、洛阳的兵马,也正是这个时候,曹魏重新启用了司马懿,司马懿立即重整了雍凉兵马,且遥控了长安、洛阳兵马,对蜀汉的攻击形成巨大的威胁。
街亭没有失去,仅仅是蜀汉大军挡住了司马懿重整旗鼓的雍凉兵马的快攻,防止了整条战线崩溃而已,但蜀汉大军注定得收缩战线,重新规划和调整战略战术,至于调整后是什么样子的,完全可以参考后来的几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斗勇。
司马懿就是利用雍凉和长安战区的兵马和其余战区的后勤补给活活拖垮、拖死诸葛亮,所以街亭即便不丢,历史还是不会被改变。
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天意,一切不由人做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蜀国灭不了魏国。实力不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