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为曹操立下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到死没有位列三公?

程昱为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曹魏的创立更是居功甚伟,其贡献虽然比不上荀彧,但是其地位在曹魏依然非常崇高。他先后历任过尚书、东中郎将、奋武将军、卫尉,可见其地位还是得到曹魏上下的认可,但是如此元老之人,为何没有位列三公呢?

这个就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比如要位列三公,哪种人才能够资格呢?他够格吗?等等几个方面来看。

何谓三公?哪种人才够资格位列三公呢?

三公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的职位不同,比如在秦朝时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使大夫;在东汉时期,三公就是变了,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被称为三公;然而到了三国时期,三公的称呼又发生了变革,太尉、司徒、司空则被称为三公。

称呼变来变去,其地位和职权也随之变化。在秦朝时期,三公的职权和地位非常崇高,特别是丞相的职位仅此于皇帝或者王,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是实打实的实权职位。

情况到了三国时期,三公的职位就变得有名无实,不再像东汉时期那样可以呼风唤雨,位高权重,可以开府置官管事,而仅仅只是一种荣誉式的官职。

即便如此,能够位列三公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反而能够位列三公的人则是“非道德崇重则不居其位” ,除了表彰他们的功勋之外,更多的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否则“无其人则阙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那种既具备功勋卓著又具备道德崇高的人,三公职位宁可缺着也不能滥竽充数。

因此,三公的职位总体来说,对于人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上要求非常高,否则很难位列三公。

作为曹魏开国元勋的程昱为何没有位列三公呢?

程昱为曹操确实立下不朽的功勋,特别是在兖州之变的时候,如果没有程昱鼎力相助,恐怕后来就没有曹操三国争雄中占据上风的机会,因此说假如没有程昱,也就是没有曹操创立的曹魏,也不为过。

可是如此重要的人物,在曹魏时期却硬是没有评上三公,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首先,程昱做事劣迹斑斑,德行有亏。

凡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这话用在程昱身上确实不为过。公元194年,陈宫趁曹操东征徐州之际,叛迎吕布,反对曹操。

原本固若金汤的兖州,在吕布和陈宫等人的策划之下,只剩下鄄城、范县、东阿三城掌握在曹操手里,其他的城池要么中立,要么倒向吕布。

辛苦了几年的曹操差点一下子无家可归,但是在程昱等人的协助之下慢慢的扭转劣势,一步一步的击败吕布。可是随之而来的大旱给吕布军乃至曹军带了几乎灭顶之灾。

因为严重的旱灾,导致千里无人烟白骨露于野,许多人饿死或者正在处于饿死的边缘,而曹军也处于断粮的境地。程昱为了保住军心,维持庞大的曹军,不惜杀死饥民,将他们做成肉干掺杂在军粮之中继续供给曹军使用。

此等违反人性的行为虽然帮助曹操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光,但是却不为曹操所喜欢,在他看来,这种行为完全是一种丧失了人性本能的行为,不是一般正常人可以做得出来的,因此其德行并不为曹操所认可,更是让当时许多人非议,这个就是程昱一大德行上的污点。

其次,程昱性格刚戾,与人多迕。

程昱的性格刚愎暴戾,与人多迕。刚愎就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而暴戾则是指凶暴残忍,因此他同僚,包括许多下属搞不好关系,以至有人诬告他谋反,要不是曹操袒护他,了解他为人处世的方式,程昱难逃厄运。

程昱居然混到被人告谋反的地步,可想而知,他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确实令人生厌,甚至恐惧的地步,否则也不至于有人诬告他吧。

程昱的性格固执不肯听从他人的意见,为人也非常残暴,如果别人无法说服他,甚至不服从他的命令,其下场应该是非常惨淡,这就导致许多同僚和他的关系非常不好,从而影响到他的风评。

一个人说你不好,大概是别人的原因,要是许多人都说你的不好,那么就是你个人的问题,因此在考虑三公人选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到众人,特别是这些同僚们的意见。

要是那么多人对程昱有意见,硬将他抬上三公的职位,恐怕众心不服,因此程昱位列三公的事情一再被耽搁,无法成事。

最后,方欲以为公,程昱会薨。

程昱去世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岁高龄,这是一个非常高寿的年纪。在三国时代,能够活到八十岁的年纪人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和程昱同时代的人,要想和他一样高寿更是难上加难。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封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先前分的,总共有八百户。这个时候朝廷上下正在商议让哪些人可以位列三公,并且提名程昱为三公之一的时候,却传来程昱去世的消息。

杖朝之年的程昱之所被人提为三公,一方面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元老,而且还是在世的,资格非常老的功臣。此时的曹魏朝廷,还有从兖州时代立下大功,并且能够活到公元220年的人确实非常少,因此即使曾经的那些政敌再也无法在朝堂之上攻击程昱的德行和曾经的劣迹,这样就出现了提议让程昱位列三公的事情。

可惜,程昱这个最好的机会却因为他的逝世而无法成为现实,最终只是一个遗憾,而无法记于他的墓铭志之中。

由此可见,程昱之所没有能够位列三公,一方面是他本人的德行有亏,污点实在太多一直无法成行,另外一方面却是最后的机会因为去世而无法变为现实,这大概就是他的遗憾吧。

程昱为曹操立下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到死没有位列三公?

谢谢邀请。

程昱文武双全,智谋过人,是跟随曹操集团很早的重要谋臣。而且对曹操忠心耿耿,一生为曹操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为什么他到死都没有位列三公呢?我想主要二个原因:

一“人脯”事件。曹操和吕布在兖州打仗的时候,仗打得非常辛苦,而且遇到了蝗灾,军队和老百姓都很缺粮。曹操没办法于是就向袁绍求援,袁绍虽然答应了,但是要求曹操把家属送到他那里去,其实是去当人质,曹操对此很犹豫。

程昱当时在外面给曹操办事,当他回来知道此事后,马上劝曹操不要答应袁绍,由他来想办法。兖州是程昱的家乡,他想尽办法鼓动门生故旧为曹操征粮,甚至挨家挨户全县去收刮,在本地家门口留下了很不好的恶名。

最恶劣的是程昱弄来的军粮里还有一种“人脯”的东西,就是“人肉干”,乱世虽然有人吃人的现象,但是弄到军粮里显然大违人道,这件事极大地影响了程昱的人品和历史评价。

二程昱的性格很急躁,脾气非常火爆,经常无缘无故和别人争斗,树敌太多人缘很差。有人甚至向曹操举报程昱谋反,幸亏曹操还是很信任他的,没有在意。

这是程昱没有位列三公的主要原因,后来在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称帝,程昱被封为卫尉,加封安乡侯。还是在这一年,当朝廷在商议准备封程昱为三公的时候,程昱患病死了。所以说程昱死前没有能够成为三公。

程昱为曹操立下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到死没有位列三公?

程昱作为最早追随曹操的肱股之臣,一生忠心耿耿,深得曹操信重,又多次在危难之中立下大功,却始终名气不算大、地位不够高,在曹操五大谋士(荀彧郭嘉贾诩荀攸程昱)中只是垫底,赤壁之战后更是上交兵权,闭门不出,魏国建立后,本来像程昱这样的功勋卓著、能力出众的元老,应该有更高的职位,贾诩董昭甚至王朗、华歆这些人都位居三公了,但程昱只官任九卿之一的卫尉,后还因与中尉邢贞争威仪,遭到罢免。总之,程昱的地位与其才能功绩严重不符。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在程昱的累累功勋背后,有一巨大历史污点:兖州之战时期,程昱曾为胜利不择手段,做了一件极过分的事。

郭颁《魏晋世语》载:“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程昱为了解决粮食危机,竟然从民间搜刮军粮,里竟还掺杂着人肉干!

这里面的血腥、恶心与无奈,就不多述了。加之程昱性情刚戾,是个货真价实的暴脾气、烈汉子,因而得罪了不少人,还曾被诬告谋反,要不是曹操护着早就被政敌弄死了,所以曹丕也不敢太重用他,仍只是让他当卫尉,以免影响团结。

公元223年,太尉贾诩去世,魏文帝曹丕终于准备让程昱接任,程昱却一病不起,最终病故,享年80岁。曹丕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程昱的后代大多名望不显,直到400年后,他的第13代孙程咬金继承了他的勇武和胆略,为大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程昱为曹操立下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到死没有位列三公?

曹操时代,程昱由于人脯事件,失去名望,失去了进入三公的资格;

曹丕时代,程昱有机会进入三公之列,可惜还没进就老死了。

具体说下(本文只探讨正史,不讨论演义)。

(1)曹操时代。

程昱此人,有勇有谋,文武双全,是一个奇才,受到曹操的极度信任,也为曹操集团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曹操信任他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告他谋反,曹操也不怀疑,仍然重用程昱。

昱性刚戾,与人多迕。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三国志·程昱传》)

程昱为了曹操集团立下多大的功劳呢?

在古代,臣子的最高荣耀就是能进太庙,曹操死后,能进太庙陪伴曹操的一共才26个人,而且是分批次分五个时间段完成的。

在这其中,第一批进了太庙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夏侯惇、曹仁、程昱,夏侯惇和曹仁是曹操的兄弟,而程昱只是一个外姓人,却是第一批进了太庙的,可见程昱功劳之大。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人却连三公都进不了呢?

由于人脯事件。

《三国志》引《魏晋世语》里说,曹操有段时间军队缺乏粮食,程昱为曹操供应军粮,掺杂很多人肉在里面,就此失去了名望,终身进不了三公之列。

虽然说古代人打仗不择手段,但是程昱这么做,实在是突破了人性底线,加上他本人性格暴戾,经常和人结怨,所以进不去三公。

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三国志》引《魏晋世语》)

(2)曹丕时代。

曹丕时代,不断地给程昱加封,有一次讨论准备给程昱升任三公,可惜的是,程昱在这个时候死了。

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分封少子延及孙晓列侯。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三国志》)

程昱为曹操立下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到死没有位列三公?

曹操之所以能消除群雄、统一中原,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帐下拥有一大帮能力出众的谋士。在这些人中,能力最出众、功绩难分高下的共有5个人,即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和贾诩。在五大谋士当中,程昱与贾诩都活到曹魏建国后,但只有贾诩当上宰相,而程昱却始终无缘相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还要从程昱的人生经历说起。

程昱剧照

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县人,生于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比曹操年长14岁。据正史记载,程昱是个标准的帅哥,不仅身材高大(八尺三寸,约合今天的1.92米)、相貌英俊,而且还留着一把漂亮的胡须,个人气质极佳。程昱不仅长得帅,而且足智多谋,在踏入仕途之前,便曾用计谋击退黄巾军将领王度,保得家乡父老的平安,由此声名鹊起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出任兖州牧后,征辟程昱为寿张县令,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却将他留在幕府参谋军事。曹操征讨徐州牧陶谦期间,奉命留守的陈宫和张邈选择背叛,并迎接吕布为兖州牧,一时间各郡县纷纷投敌。当时,唯有东阿、范县、鄄城没有叛变,为曹操保留了最后的根据地,而三城之所以能保住,程昱和荀彧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曹操剧照

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期间,因为连战连败,加之军中缺粮,一度想要率余部到河北去投靠袁绍。程昱闻讯后,赶紧跟曹操分析利害关系,鼓励他一定要坚持待变,千万不能投靠他人,曹操听后如梦方醒,就此打消投靠袁绍的想法。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程昱的劝谏,投靠袁绍的曹操将很快失去自己的一切,自然也就再没有逐鹿中原的机会。

作为谋略才能不属于郭嘉、荀彧的奇才,程昱追随曹操征战天下近30年时间,每每在关键时刻为主公出谋划策,帮助他消灭各路劲敌、度过重重难关,可以说立下赫赫功劳。平心而论,以程昱的才能和功绩,他完全有资格担任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宰相职务),但蹊跷的是,直到程昱去世也没能实现拜相的志愿,难免让世人替他鸣不平。

魏文帝曹丕剧照

其实,程昱之所以跟相位失之交臂,并非因为曹操父子的刻薄寡恩,而是有其不能拜相的理由。按照正史解释,程昱性格过于刚强、脾气暴戾,跟同僚很难相处,因此反对他的人很多。除此之外,程昱年龄过大,在曹丕称帝时已是80岁高龄,就算后者有心想让他做宰相,能否顺利履职都是个大问题。果不其然,正当曹丕准备任命程昱为三公时,后者却撒手人寰而去,令魏文帝惋惜不已

不过,按照《魏晋世语》(专门记载魏晋两朝的名人轶事,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时,经常引用此书的内容)的解释,程昱憾失相位并非由于性格缺陷和年龄劣势,而是因为他早年间曾做过一件缺德事,由此导致声誉大损,失去拜相的可能性。这件缺德事,还要从曹操跟吕布争夺兖州说起。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与吕布鏖战濮阳期间,兖州发生持续数年的大饥荒,严重的粮食歉收导致谷物腾贵,一斛竟能卖到50万钱,很多地方由此出现“人食人”的惨剧(详情见《三国志·卷一》。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被迫遣散新招募的士兵,但即使如此也无法养活剩余的士兵。士兵吃不饱就没有战斗力,而没有战斗力便无法对抗吕布,如此一来,收复兖州的前景便变得异常渺茫。

程昱与曹操

为解决军粮短缺问题,程昱率军前往老家东阿县,强行把百姓家中储藏的救命粮全部抢走,好不容易帮曹操凑足3天份的军粮,令全军上下非常高兴。但事后大家得知,程昱抢来的粮食质地并不纯正,因为里面夹杂着不少的人肉干。真相曝光后,舆论为之大哗,很多同僚都指责程昱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简直跟禽兽无异

虽然曹操能体会程昱的苦衷,并没有对此进行责罚,仍然像往常那般信任他,但无论如何,程昱的声望就此大打折扣,深受朝野内外的鄙视。因此,当曹丕向臣僚流露出想要进拜程昱为三公的意向时,反对者大有人在,魏文帝无奈,只好就此打消这个念头(“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见《三国志·卷十四》注引《魏晋世语》)。

程昱死后,曹丕甚是悲伤

黄初元年(220年),就在曹魏立国还不满1个月的时间,时为安乡侯、卫尉的程昱病逝,享年80岁。获悉程昱的死讯后,曹丕流涕不止,下诏追赠他为车骑将军,谥曰肃侯,并允许程昱的子孙世袭侯爵。程昱虽然生前没能当上宰相,但死后却能从祀于曹操庙庭,也算是名垂后世、备极荣哀了

史料来源:《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程昱为曹操立下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到死没有位列三公?

这个问题应该是受郭颁《魏晋世语》一句话误导“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说程昱所以不能位至三公,并不是功劳不够,而是因为军中缺粮,程昱把死人做人肉脯供给军队,被人知道后,受到指责斥骂,朝臣大多看不起他,所以不能位至三公。三公在西汉时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则改为太尉司徒司空,曹操原是司空,后来又以丞相身份总摄百官,有点恢复西汉丞相集权的味道,其时应该是废三公职位了,而到曹丕称帝,采用九品官人法,才又出现三公。

陈寿评程昱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程昱与曹操意气相投,深自相知,原兖州刺史刘岱要任命他为官,被他以生病为由拒绝了,又却黄巾助刘岱解决一些重要事情,更受敬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刘岱被黄巾军杀死后曹操入主兖州,征辟程昱,程昱一听便接受了,乡人觉得奇怪,为何如此前倨后恭?程昱说非你们能够明白的。曹操接见交谈,才一席话,大悦,引为知音心腹。曹操攻徐州,后方被吕布所夺,程昱与荀彧在夏侯敦的配合下,守住三城,为曹操护住心脏,才有反击的机会。

曹吕交兵,曹操人马多,又值灾荒,生活过得艰难,袁绍在河北得知,派人跟曹操说,跟我混吧,以后听我号令,粮食我给你,但要把家人迁到邺城,我替你照顾。“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迁家居邺。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曹操人穷志短,打算答应这些条件,程昱阻止说,以曹将军你的才能志向,是做不来韩信彭越的,依附他人没有好处,应该图霸王之业。(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操听后便打消念头。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人肉脯的事。你总不能用一张嘴说服人家不吃饭吧?得解决问题。程昱便四处搜刮民间粮食,手段不堪入目,还不够,便用人肉凑。可说为了曹操毁了自己的名声。

程昱“性刚戾”,刚强暴躁,容易得罪人,人缘不好,不能上位更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而不大可能是因为肉脯,毕竟当时在那种白骨露于野的形势下,诸多军阀不知有多少人吃过人肉,不值一提。但他看事精准,目光独到,刘备在许昌时,程昱就力劝曹操杀掉他以绝后患,曹操怕失人心,也想收为己用不听。赤璧战前,传檄江东孙权,大家都认为孙权会屈服,杀了刘备归顺,只有程昱认为,二人必会联手顽抗,后来事情发展果如所料。更得到曹操的信任与倚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操不可能提拔程昱为三公除了政治结构的原因,还有另一个佐证,曹操封魏王时,有了自己的小公国,其时也只任命程昱当卫尉,卫尉是九卿之一,属丞相管辖,而不久,却由于与中尉邢贞摆谱,比出行阵仗而被免职,这不是对待三公人选的做法。何况,以荀彧居中执事多年,兼具张良萧何之能,后方无虞,他也只是当到尚书令,人称荀令君。程昱无论哪方面的功绩,都不可能和荀彧并列,荀彧都没有位至三公,程昱怎么可能有?曹丕称帝时,倒有打算让程昱为三公,更是答谢他当初保全自己的人情,可惜程昱不久就死了,“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