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哪一句让你印象最深刻?

道法自然。大象无形。

老子的《道德经》哪一句让你印象最深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是宇宙一切万物必须遵循的法则(准则)。顺之者昌(获胜),逆之者亡(失败)!

老子的《道德经》哪一句让你印象最深刻?

悟空问答:读《道德经》,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谢邀请:《道德经》是一篇伟大哲理经文。经文的每一章,每一句的论述都是极其重要的,都有其令人极其喜欢的意义。因为《道德经》的经文精悍,为了论述宗旨的精华,其唯物的,辩证的,思维逻辑性的,都是以宗旨为纲而贯之。如果真要说哪句话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经文主旨之纲的话,在下只能以表愚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在:“成人之法在于地,成地之法在于天,成天之法在于道,道造化万物成法而自然”。《道德经》的宗旨以此“道法自然”而告白人类:有其物必有成其物之法,有其法必能成其物。观其事,观其物,万事万物无不如是也。

老子的《道德经》哪一句让你印象最深刻?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什么意思呢?水永远向低处流,而不象人们总想往向高处攀。而且它是任何生物之源。植物、动物、人类都离不开它,离开它谁也活不成。但它始终处于最低状态向下流动。人们用它洗脸、洗菜、洗澡、煮饭等;剩下的垢物全由它裹挟着带走,而它从无怨言,依然顺着它自性的本质朝着目标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它要遇到许多暗礁险滩,它依然不顾一切地靠着它柔忍的性情朝前奔流。见方随方,遇圆便圆;这样,不管任何阻力都动摇不了它前行的方向,乃至于归向大海。这就是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水的自性来看,启示着我们人类不管受到多少困境、磨难、曲折、委屈,均要向水的性质那样朝着即定目标前行,你的人生就是精彩的一生!

老子的《道德经》哪一句让你印象最深刻?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老子的《道德经》哪一句让你印象最深刻?

我最喜欢的《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飉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的感叹

在《道德经》全篇中,我们看到的是满篇的智慧、哲人的思考,老子用客观、冷静的角度在讲述一个又一个事实、道理,或站在君王的角度,或站在修身的角度,但是老子很少用他自己的角度来描绘他所感知的道。

道德经地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开始,明显带有相当的感情色彩在里面,这里运用的也是诗赋体的形式,如“兮”,如“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的对照,如“澹兮其若海,飉兮若无止”的艺术夸张,都让此章具有独特的美学色彩!

老子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凡俗的人生活在“阿谀和斥骂”,“非美即丑”,“非善即恶”的世界中,用简单的对错来分辨是非,没有人愿意沉下心去思考这“美丑”、“善恶”背后的根源,只是人云亦云,随大流的生活在世上。

“智者”虽然已经觉悟,却不得不畏讥忧谗,不得不附和众人的看法,将自己的智慧深深地埋藏在心中,因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麻木而无知的群众,是不会体会到这一切的!

而这一幕,又似永无止境那样,“荒兮其未央哉!”

沉沦苦海,流浪于生死之间的凡俗之人,他们的表现是怎样呢?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大家熙熙攘攘,好不开心,就像是在享用太牢之礼,参加丰盛的宴席一样,又好像是春天登上了高台一样,心情无比的愉快。

而身为智者的老子,又是怎样观点呢?

老子一个人淡然的看着这一幕幕,没有表露任何的喜悦之情,好像婴儿一样只是睁眼看着众人而无言,这一幕幕看得太多之后,老子甚至感到一阵疲倦,发出了“儡儡兮若无所归”的感叹,天地之大,没有同行之人,也没有真正的归宿。

众人一副有所得、志得意满的样子,智者却好像什么也没有,两手空空。

对比众人,智者却好像是一个愚蠢之人了!

老子发出了强烈的感慨:“我愚人之心也哉!”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凡俗的人看上去明白四达,我却浑浑噩噩似愚昧无知;凡俗的人智珠在握似能察见渊鱼,我却静默不言似无所用心。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只是我以“道”为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