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

实际上这是个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的概念问题。什么是书法?书法是艺术之一种。写字不是艺术,主要是让别人看明白是目的。书法目的不是让人看得明白就能说明白的,书法是用汉字表达书家灵魂的意识轨迹。你可以看不明白,总有人明白,但是必须是汉字,符合汉字书写的规律。如果打破汉字规律,就不是书法了。比如吼啊喷啊,解散了汉字就不是书法,你可能是艺术的东西,但不是书法。

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

写字的标准去评价书法,只能被称为不懂书法!

写字的标准只能停留在工整,漂亮的层面!世俗之人会觉得好,觉得养眼。

可是,书法不是那么认为的。书法认为或许工整如列算子,而漂亮是没有内涵,是媚俗!就像欧阳询的楷书,你把欧体的长横写成富有弹性的弧形,感官上确实是更合理,更漂亮了。可是,这确实欧体打破馆阁所必须得笔法,所以,反而是违反了书法的理论。

既然书法不是写字,写书法就需要按照书法的理论,书法的审美去学习书法。你如果一定按照写字的标准去理解书法,只能说你不懂书法,你在书法的认知方面是无知!

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

谢谢你的提问。写字和书法真的是大家又熟悉又陌生的话题。

说熟悉,写字和书法有区别吗?说陌生,难道写字就是书法?

其实,写字和书法又一致又不一致。这是对书法学习认识的一个过程问题。

如果按漂漂亮亮,颜真卿的《告身帖》也不算好字呢!

古代也没有书法的概念。所谓的书法就是写字。

并不是说,写字就比书法底一级,书法就比写字高一级。

但是,同样是写字,艺术高下这也是可观存在。不能说都是书法就都是艺术了。都是写字就没有艺术了。

古代一第个提出写字比较的,是南朝诗人庾吾肩,他第一次提出书法分上中下的等级。那么,不够等级的,只能叫字。

这个书法漂亮吗?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进一步完善了上中下的等级。有对上中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把每一种等级,又分成上中下。

这就说明,写字高下确实区别不小。

自从传统的写字进入艺术学习的范畴,那么,写字就不是用实用的眼光来看写字,而是要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写字。

很多人会感觉,哇!这才是好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写字要的就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

这就是现代写字,也是书法的新价值。

所以,用写字的标准看书法,肯定是不够的。

写字,主要是实用。比如学的干干净净,规规矩矩,工工整整,漂漂亮亮,这些都没有问题。

如果能够写得干干净净,规规矩矩,工工整整,漂漂亮亮当然也不错。

但是,书法是艺术欣赏的对象。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对艺术形式的要求和标准,就不仅仅是写字的要求和标准了。

所以,有些字,就不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但是有精神内涵。例如,像米芾的书法,就不属于“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字。而是富有精神个性解放的写字。

他的有些字,写得东倒西歪的,但是,仔细看有稳稳当当的,这就是艺术。

再比如说,颜真卿的楷书,也不能算规规矩矩,漂漂亮亮的书法。

因为颜真卿的楷书是大气磅礴的书法,是胸襟远大的书法。

有些魏碑,也是剑拔弩张的书法,这就需要我们有开放艺术思维去欣赏不同艺术成就的书法。

写字,无论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有艺术性好和艺术性不够好的区别。

我们 初学书法是不会体会那么多的,这不要紧,学习是一个过程。有了一定的学习体会,你会欣赏到书法的博大精深的。

所以,用写字的标准评价书法,只能评价一般的书法。

因为写字的要求,就是一般的要求。比如,写字不要求你有创新、突破,只能规规矩矩。

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

“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这个“写字的标准”的意思,我体会,是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要求写规范字,要按正确的笔顺来写,字要大小一致,整齐匀称,等等。

其实,写规范字,也在书法范畴三内,也可算初级的书法,如果是用圆珠笔、中性笔等来写,也可纳入初级的硬笔书法。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拿初级书法水平的眼光去评价高水平的书法作品。这样的评价肯定是不准确的。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假设书法水平分10个层级。刚会写规范字的小学生是第一个层级,书法泰斗大师是第十个层级。站在第十层上往下看,哪个书法水平如何,一目了然。站在第一个层级往上看,太高的他欣赏不了,他很可能对第二级、第三级的感兴趣。更高的他欣赏不了,就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拼命否定,二是从众,大家都说好,他也就说好。如果让他评判书法作品,很可能第八级的还不如第五级的得分多。

在真实的社会中,各等级书法水平的人都有,他们各自在自已的高度上评论书法。同一幅作品,评价结论各不相同,这就不奇怪了。

所以,很多评论都只传作为参考,不能成为定论。

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

题主所问“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我认为以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也有一定道理,并不能说这是对书法错误的认知,因为书法的起源和文字的起源是一样的,只是后来书法脱离了实用性,成为了独立的艺术门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书法的标准又有所不一样了,

把字写标准,这是书法最起码的要求,

书法三大要素“用笔、结体、章法”中的结体就是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点画搭配、排列、组合的关系,字的基本结构也是有规律可讲的,比如,点画线条之间要互相呼应,这样的字才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点画线条的长短、粗细与组合的疏密、斜正要形成对比,这样整个字才会参差有致;字的总体形态要重心平稳,这样让人看了才有愉悦之感,所以把字的结构规律写出来写标准,是要很大的技巧技术含量的,本身书法写的就是汉字,汉字的形状,字字相异,又各有各的形态,所谓把字写的标准,是把笔法写规范,这也是书法最简单的要求啊,

把字写的有神韵、有力感,就达到书法的境界了,

写字是一门技术,书法是一门艺术,技术到艺术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上段已经说了,把字写的标准规范,是为了让别人让自己都容易认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写字是一种技术,值得注意的是书法的基础也是书写技法,技法达到一定的程度了,就成为书法艺术了,

只不过,书法不只是把字写的标准规范就可以了,还要在书体中体现精气神,这就考验书法者的文化艺术素养了,古人所认为的书法艺术会随着人的性格、修养、志趣、爱好、心情、环境不同而变化无穷,所以评价一个人书法的高下,除了把字写的标准规范之外,书体中还要能体现出风格、神采,

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

首先,书法没有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有些人把自己的想法,认知,赋予了价值,来丈量所谓的书法。所谓书法必须有法,所谓书法之法,必须有度。

如果说有严格的标准,我想所有人写的书法也就千篇一律,至少向这个方向发展了,那还要书法干嘛。就拿盛行的田楷说个例子,比如说田楷就是标准,那全国人都把字写的跟田楷一样就完事了。那和全员写仿宋有什么不同。

书法只讲传统,只讲文化,只讲修养,只讲境界,没有什么标准。如果有,那就是有些人将自己认为的所谓的标准拿出来去丈量别人的出发。

下边举例子看看。

1.书法要有出处。在各类书法大展上都有这样一个规则,那就去你所做的书法作品中的每个字都要有出处,评委在关键时刻会哪些电子字典查不确定的每个字。这个规定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自己把自己的意愿赋予了权利。

2.繁简不可混用。这条规则就连根本不懂书法的人也能给你说出来,出处就来自大家作品展评,说看古贴没有繁简公用的情况,金文,籀文就没有简体,你说他们繁简不能混用。这规则谁定的。还是一些所谓的大家站在一定的位置将自己的意愿加于别人。

例子太多了,就不用一一举例了。这么多规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谁也不知道。反正自从有了对汉字评比展览之后,就出了很多规则,虽然没有形成官方文件。但是圈子里的熟的也都知道。

所以,再看看每一次的展览。可以说行草书如出一辙,就像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写的那样,什么都神似,有人开玩笑着说,这是全家上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