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应该诚实还是有所隐瞒?

一时的隐瞒,换来的是一路的被动。

笔者单位招了个新人。应聘时天花乱坠,“行业经验十足,沟通能力超强”,人也长得体面,就选择相信他了。

入职后不久,发现他除了不善沟通外(不太像是在职场长期锻炼过的),履历也有水分。

.

出于善良之心,单位的人没有揭穿他,继续安排他工作。

很快,他在行业上的短板就显露了出来,错误百出,认识粗浅,根本不适合这份工作,给单位造成了一定损失。

除了工作不行,他在人品、人际方面也显示出了不小的硬伤。

他会编造一些理由,去人事部门盖一些章。还会有意顶撞去帮他工作的别的部门的主任。

有次碰上冷天,的确很冷,北京最冷的那个时候非常折磨人,别人都来上班了,就他没来。他打电话请假,说自己“羽绒服洗了没干”,所以来不了。

.

虽然他还继续在单位工作,但人事主任及另一个主任对他的能力和人品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可以想见,他很快会被“和谐”掉。

一向宽容的人事主任表示,开离职证明的时候一定不会客气(他以前都会在上面说些好话)。

对于这个人,我们是非常失望的,理都不愿意理他。

单位人对他的态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虽然得到了工作,却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因为这单位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而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今天虚度了,就永远都没有了。

说实话,如果他不是起初就编造自己的履历,用欺骗的方式取得工作,现在的结果不会这么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