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白孝文为什么要处死黑娃?

还有就是,黑娃当土匪时,蹲起了鹿兆鹏的爷爷鹿泰恒,为啥两人再次见面时,鹿兆鹏似乎没什么感觉

白孝文是滋水县解放后的第一任县长,黑娃是副县长,两位都是共产党的干部,而且还都是解放前国民党保安团的营长,是起义反正到了共产党这一边。

再往前查,俩人从小就是白鹿原上的光屁股娃娃,打小手拉手走进私塾的学堂。不同的是,前者是地主白嘉轩家的大少爷,未来族长的法定接班人。而后者则是白嘉轩家里长工鹿三的儿子,俩人等于是两个阶级。

那么,既然俩人都已经成为共产党的干部,白孝文为什么还要杀掉黑娃呢?说起这件事的话题就长了,其恩恩怨怨的原因可以找出许许多多,但有一条最主要的,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

白孝文本是个投机分子。他把由鹿兆鹏策划,黑娃领导的保安团起义,通过卑鄙的手段蒙骗了上级,贪天功为己有,摇身一变把自己变成了组织起义的领导者。而知情者鹿兆鹏远征新疆已经联系不上。所以白孝文才能当上县长。不然的话,同样是作为国民党保安团的营长,原本是革命的对象,白孝文凭什么当县长,当县长的理应是黑娃。

对白孝文这种卑鄙的投机行为,黑娃采取了谦让的态度,没有和他计较。但白孝文却在心里落下了病根,他知道自己的丑行早晚会暴露,而把黑娃杀掉灭口,是眼下最安全的选择。于是,他把早年土匪曾杀害革命者这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黑娃头上,并且不听任何解释,一意孤行要杀掉黑娃。

这时,白孝文的父亲白嘉轩出现了。

当年,黑娃因闹农协失败被国民党反动势力追捕,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土匪。媳妇小蛾为了搭救他,受鹿子霖蒙骗挑唆,勾引白孝文下水,被白嘉轩以族规进行惩罚。为报此仇,黑娃指使土匪打折了白嘉轩的腰。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白嘉轩并没有糊涂。他深知,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长工鹿三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义子黑娃,本质上是好的,是没有罪恶的。同时,他对自己的儿子白孝文的所作所为也彻底的失望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毅然站出来,找到白孝文,提出要给黑娃作担保人,求儿子放过黑娃。

可是,丧心病狂的白孝文已经没有良心,面对父亲的乞求,他丝毫不为所动。

当枪毙黑娃的枪声响起时,白嘉轩悲愤难抑,一只眼睛当即失明了。

准备两年,奋笔四年,陈忠实老师苦心写下的垫棺之作《白鹿原》,其雄阔的笔触,磅薄的气势,对人性深处善恶的剖析和揭露,确实可称为史诗般的巨著。每当捧起这本巨著,一种庄严悲怆的情感便会涌上心头。

陈忠实前辈千古!

《白鹿原》中白孝文为什么要处死黑娃?

一个直接原因,三个间接原因。90%的读者,都忽略掉了白孝文处死黑娃的直接原因。

白鹿原里人物的善恶,是不能用所作所为来区分的。陈忠实先生把每个角色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立场,错的只有局势,没有个人。

黑娃不黑,白孝文不白,但这俩人也不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黑娃死在白孝文的手里,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首先是直接原因

白鹿原最后一章西安解放之后,鹿兆鹏偷摸来到县城找黑娃"起义",此时的黑娃已经招安成了县保安团的三营长。黑娃想都不想,决定带着手下起义,和平解放县城。

要和平解放县城,光有他三营不够,如果不联合二营长焦振国和一营长白孝文,刚起义就会受到一二营的联合打击。

黑娃和鹿兆鹏合计的结果是:二营长焦振国和他关系好,就算不帮忙也不会坏事,但白孝文是保安团长的心腹,怕不一定能谈得下来。

鹿兆鹏先找来了二营长,二营长和他一拍即合,决定起义。

三人达成共识后,最后找到了白孝文。白孝文进黑娃的院子的时候,是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你看:

焦振国说:“你和他先好说好劝,万一说不成,我就把他拾掇了。”

鹿兆鹏点点头说:“就这么办。我和焦营长先避开。”

黑娃说:“不。咱三人都坐在当面。那人灵得很,一眼瞅见咱仨摆在这个架势肯定就明白了,说不定话倒好说。”

焦振国很冷静也很简练:“毯!只要他进这个门,同意不同意起义都好办。”

三人已经算计好了,只要把白孝文带进屋里,跟不跟他们一起起义,都好办。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白孝文跟着起义就活,不跟就干掉他,死。

白孝文确实是个灵光的人,进了院子之后一看焦振国、黑娃和鹿兆鹏在一起,脸瞬时就黄了,假装闲扯了几句,他已稳住阵脚,知道三人不会放他走,干脆主动摊牌:我知道你们要干什么,随即握住了鹿兆鹏的手。

黑娃在起义这件事选择最后通知白孝文,白孝文明白黑娃把他当了摇摆不定的棋子。他内心灵光得很,只要他说个不字或者不同意起义,黑娃会毫不留情地干掉他。

白孝文是个心胸狭隘的人,这件事引起了他对黑娃的不满。县城解放后,白孝文一人抢走了起义所有的功劳,当了县长,自然要找机会对黑娃下手。

而后是三个间接原因

01、二人有共同的女人。

黑娃离开白鹿原落草当土匪之后,白孝文睡了黑娃的女人——田小娥。因此还染上了大烟、卖了房子田地。二人有过共同的女人,对于田小娥的死黑娃也曾记过一阵白孝文的仇。

现在两个人一个是县长,一个是副县长,都是光耀门楣的大人物,大人物怎么能睡别人的女人呢?大人物能有这么黑暗的过去吗?

不能,所以黑娃要死。

02、白孝文是个极其自卑的人。生在族长家,白嘉轩“耕读传家”的育儿方式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同龄人中,原上另一大户鹿子霖的两个儿子可以去成立读新式学堂,他不能。

鹿兆鹏可以做大事,回来当校长,他只能种地喂牲口当族长。

黑娃和他同样学为好人,回到宗族祠堂可以受到村里人最高的礼仪接待,他不能。

同龄人能做的事他都不能做,白孝文慢慢形成了极度自私、猥琐的性格,当上营长、县长后自然把政客的手段玩得淋漓尽致。鹿兆鹏是他的顶头上司又比他机警,他撼动不了,但是他可以拿黑娃的黑历史去处死黑娃。

03、找机会处死黑娃,谁也说不准有没有鹿兆鹏的默许。

黑娃上山当土匪做了二当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小弟们回来抢了白鹿两家。

鹿兆鹏的爷爷鹿泰恒被黑娃吊起来活活摔死。

白孝文的爸爸白嘉轩被黑娃指使打断了腰,成了罗锅。

鹿兆鹏和白孝文,都和黑娃有家族仇恨。尤其是黑娃从小还是吃白孝文家的粮食长大的,打断白嘉轩的腰,白孝文必然更加恨他。

学为好人的黑娃

做尽坏事之后大彻大悟,在朱先生的引导下已经“学为好人”的黑娃,终究吃了没文化、没头脑的亏,只能打天下不能坐天下,只能当统帅不能玩政治。最终的下场只有被城府更深的白孝文秋后算账,死得不明不白。

《白鹿原》中白孝文为什么要处死黑娃?

孝文陷害黑娃的导火索则是由田小娥引起,田小娥的出现从头到尾将孝文和黑娃的命运潜移默化的从影响到彻底改变。

田小娥凭借貌美如花,风姿绰约的姿色入赘地主家做了小房太太,但并不受到地主老财的尊重,而是赤裸裸的虐待,这就为田小娥的红杏出墙奠定了基础,成为了一种必然结果。

身强力壮,敢作敢当的黑娃去给地主老财家打工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小娥爱慕、依靠的对象,成为田小娥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突破口,不管是风骚成性还是软弱女性为寻找可以依附的良人,黑娃最终成了她心仪的人选。

恰好是天时地利人和众多因素终于成就了田小娥和黑娃,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残酷的现实并非让田小娥过上她如愿的日子,黑娃因犯错终跑路,留下田小娥独身一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也正是黑娃的跑路和自身不受待见的过去,让田小娥在村里收到各种凌辱和压迫,此刻的田小娥内心是痛不欲生的。

正是田小娥这样悲惨的遭遇引出了孝文对于美女的怜悯之心(男人对于美女的一种无理由偏爱)和大男子主义及正义感,他要为田小娥做些什么,然而出于教条主义,他又不能正面干涉,于是,他的内心充满了仇恨,无处安放的仇恨必然要找一个载体去释放,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景,最后,他放在了黑娃身上,因为黑娃和整件事有不可抹去的关联。

也有孝文对黑娃的嫉妒心,他自以为是的认为除去黑娃他就能得到田小娥,然而,他最后也得到了,但因此他也付出了很多东西,田小娥死了, 他的内心变得更加的阴暗,报复心已经开始疯狂的燃烧。于是,开始了他各种莫须有和正儿八经的陷害。

所以,陷害黑娃是情理之中也是人性另外一面的展现,这一切都是围绕着田小娥发声的,正是响应了前面有人说过的一句话:田小娥会不简单,会搞得整个村子满城风雨。

《白鹿原》中白孝文为什么要处死黑娃?

原因很复杂,权力、人性、阶层和优越感都有吧

(1)从职场角度论,白孝文怕黑娃爬到自己头上,这就是人性的羡慕嫉妒恨。况且,他的县长名头是私下向上级拦功得来的,也就是把黑娃的那份起义成绩,悄悄地据为己有了。

(2)所以,把黑娃处决了,也是为了以防后患,这就叫稳准狠。之前,白孝文一直是黑娃的领导阶级,他不用担心利益和权力旁落,但后来就不同了,黑娃是副县长,身份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了。

(3)他们不但同属一个阶层,而且还是同事,白孝文哪受得了这个啊,对他来说职场权力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4)从出身角度,白孝文虽然是铁定的继任族长,但他在父权的压制下,一直非常自卑,心里得不到自由舒展。

(5)玩伴集体里,他比不了早早启蒙的鹿家兄弟。人有时候不怕自己没有,就怕别人有自己没有,鹿家兄弟后来又去城里读书,白孝文没有这个机会。

(6)所以,他这个继承人的位置在鹿家兄弟眼里,人家看都不会看的,这更让他懊恼和自卑。

(7)因此,白孝文在别人眼里看不到仰视的目光,再好的东西,他都觉不出好来。而且,自己的老爹对长工鹿三和黑娃照顾有加,一点上级的架子都没有。

(8)这更让白孝文找不到存在感,像自己这样的官二代,总得有一二个跟班,显显威风才是。所以,他就瞄准了比自己弱的黑娃,他凭啥能跟自己坐到一个饭桌上吃饭呢?白孝文这一生都不想和黑娃平起平坐,从而才能在心里找到一些快慰和满足。

(9)虽然说黑娃打了白嘉轩的腰,白孝文有报仇的成份,但这只是很小的占比因素。另外,鹿兆鹏的爷爷在原著中被黑娃带领的土匪给挑了,鹿兆鹏貌似毫无反应。

(10)鹿兆鹏正在用人之际,他肯定是先忍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虽然原著中的鹿兆鹏在白孝文处死黑娃时没在场,只说他打到新疆去了。

(11)这时的鹿兆鹏活着的可能性很大。白孝文给上级领导写信把起义的功劳都巧妙地拦在了自己名下,这么大的事上级肯定会核实的,不可能单凭一封信就相信了白孝文吧。

(12)任用官员,上级也是要走既定程序的吧,比如背景调查,重大事件核实等等。那么,第一个核实对象就应该是鹿兆鹏,因为鹿兆鹏就是这场起义的策划人,此时,鹿兆鹏却了无影踪,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13)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黑娃对鹿兆鹏来说已经没用了。处决黑娃时,鹿兆鹏却藏在小说的幕后没有出场。可见,这事别有隐情。那就是利用白孝文的手,报了爷爷的仇,作者肯定是不能明说的。

综上,白孝文处死黑娃的因素有很多,这里再延伸一下思路,真正坐实黑娃罪名的幕后之手或许就是鹿兆鹏,他不过是借了白孝文的手而已,谁说得准呢?

《白鹿原》中白孝文为什么要处死黑娃?

白孝文偷了黑娃的媳妇田小娥,黑娃打折了白孝文父亲白嘉轩的腰,这是两个人摆在表面的矛盾。

白孝文是白鹿原村族长白嘉轩的大公子,从小读书明理,是一个好孩子;长大后也是不负父望,正常结婚生子,还顺理成章做了族长继承人。

他的改变是从田小娥的诱惑开始的。起初被小娥逼进窑洞里他是被动的,后来他主动找田小娥厮混却是他没有挡住诱惑。

那时正好遇到年景不好,白孝文因为和田小娥私通的事情败露,让父亲白嘉轩扫地出门,他走投无路卖掉了房子和土地,饿死了媳妇大姐儿。

两个人日夜在窑洞里厮混,还吸起了大烟,最后坐吃山空,白孝文拉着棍子走上了乞讨的路。

鹿三是白家的长工,是一个忠实的奴才,他以为白孝文落到这个地步,责任在水性杨花的田小娥,所以他的梭镖就刺进了田小娥的后心……

从因果上看,田小娥的死亡白孝文脱不了干系,黑娃恨他,白孝文心中有数。

所以他认为有仇必报的黑娃早晚会找他算账,尽管两个人都说过他们的恩怨一笔勾销,但白孝文的性格不会说到做到。

另外,黑娃闹农协失败后远走高飞,走投无路就做了土匪。那天他的弟兄们闯进了白鹿村的两个大户——白嘉轩和鹿子霖家,他们蹲死了鹿兆鹏的爷爷,打折了白嘉轩那挺直的腰板。

鹿兆鹏和黑娃是从小的朋友,也曾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再说鹿兆鹏的家族观念也很淡泊,所以他对黑娃伤害爷爷一事感觉不深。

而白孝文和鹿兆鹏不同,他对父亲对他扫地出门的仇恨都很难放下,不要说黑娃对他家的仇视了。

这两件事都让白孝文很难释怀,黑娃一天不除他一天不痛快 。那一次黑娃落在他手上,白嘉轩求情都不行,是土匪劫持了他的夫人他才放了黑娃一条生路。

也是因为这一次“不杀之恩”,后来黑娃带着他的弟兄投靠了白孝文的保安团,和白孝文一起做了保安团的营长。

在白孝文和黑娃的恩恩怨怨中,最让白孝文不能忍受的是做了营长的黑娃,受到鹿兆鹏的鼓动,联合另一个营长,胁迫他不得不被动“起义”。

而起义成功后,白孝文这个被动起义的人却首先写信给贺龙,邀功请赏,令一起起义的另一个营长耿耿于怀,而黑娃包容了他。

革命成功后白孝文如愿坐上了县长的宝座,而同样起义有功的黑娃做了副县长。

这时候白孝文感觉时机成熟,就在黑娃的办公室里把他逮捕了,后来判了死刑。黑娃在牢房里喊白孝文嗓子都喊出了血,也没有见到他的影子。

白嘉轩听说黑娃被判死刑,放下脸面来向儿子求情,希望白孝文手下留情,可是白孝文说黑娃的每一条罪证就都是死罪:

1.土匪匪首残害百姓;

2.围剿红三十六军;

3.杀害共产党员。

对于做土匪时的罪行黑娃供认不讳;而围剿红三十六军,他说那是当时的匪首大拇指干的;说杀害共产党,他更是不服:那杀掉的是共产党的叛徒。

无论黑娃如何辩解,无论白嘉轩如何哀求,白孝文对除掉黑娃已经铁了心。

于是,搞过农运、做过土匪、当过保安团营长、做过新社会副县长的鹿兆谦——黑娃,就死在了私通过黑娃媳妇田小娥又做了县长的白孝文手下。

《白鹿原》中白孝文为什么要处死黑娃?

《白鹿原》电视剧我没有看,但陈忠实的这本书我倒是看了不下三遍,最后的结局就是解放后滋水县第一任县长白孝文,把副县长黑娃(鹿兆谦)以以前做土匪的名义处决

白孝文为什么要杀黑娃?这是书中最后的结局,但陈忠实先生并没有点明什么原因,也就留了一个悬疑。我们首先从这两个人物的出身来看,白孝文:解放后滋水县第一任县长,财东白嘉轩之长子;黑娃:白嘉轩长工鹿三之子。两人一个属于地主阶级,一个属于出身最贫苦的佃户阶层。白孝文出身耕读世家的白家,并且是家族族长法定继承人。可以说算是身份高贵。而黑娃代表的却是受剥削劳苦大众,按说故事最后应该是黑娃取得最后的革命果实,而不是被地主阶级暗算甚至丢了性命。看来书中内容很不简单。黑娃所代表是贫苦大众,他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得到平等对待,不论白嘉轩对待鹿三如何仁义,但在黑娃眼里不过就是施舍,更容易伤到自尊心,就像现在社会哪个班级里对某一贫困学生又是送学习用品,又是慰问金,然后又上电视又上报纸一样。虽然当时是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容易伤到人的自尊!所以黑娃一直恨白嘉轩挺直的腰杆子。

白孝文

两个人在童年时期便有交集,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鹿三要常年在白家做工,而他儿子也是半天时间需要给财东家做工,就是要上午去打猪草。后来到了学龄时期,白嘉轩仁义,让黑娃与自己的儿子白孝文同时进入私塾。两人的出身不平等也就造就出两人心态的不对等。

成年后黑娃远走他乡做了长工,后与郭举人的妾室田小娥通奸事发,二人回到原上由于田小娥身份特殊,不容于族人,二人对世俗阶级的反抗,闹了农协,后黑娃外逃。后来落草为匪。

黑娃鹿兆谦

再看看同时期的白孝文,先是替父执行族长的之权利,作为下一代族长来培养,由于白嘉轩与鹿子霖之间有芥蒂,鹿子霖通过田小娥的勾引,腐蚀了白孝文,未来接替族长身份被废,其命运不可逆转的滑向深渊,吸食鸦片,变卖家产,沿街乞讨,活活饿死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并与田小娥纠缠不清,彻头彻尾的堕落。这时期的白孝文人性彻底的人性泯灭。

白孝文的命运再一次出现转折是在抢舍饭的时候,被鹿子霖阴差阳错的带到了县保安团。命运再一次启航,做了保安团营长。命运弄人。再一次让两人站到了一起,黑娃招安也做了保安团营长,黑娃人倒是真诚,让原上的另一个大人物鹿兆鹏(一个共产党)赞赏有加。视为可以争取的对像。鹿兆鹏曾经提醒黑娃:“注意自己的乡党”应该就是指的白孝文。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白孝文已经是一个钻营权术阴险歹毒之人,从他对他妹白灵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一次与鹿兆鹏在其姑父朱先生的书院偶遇,对于抓捕鹿兆鹏时,说了一句:“碍于姑父的面子,不好出手,让鹿兆鹏跑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白孝文已经没有了任何乡党之情,已经彻彻底底的变成一个旧社会军阀政客。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已经没有任何人情味。当时我以为他是为了怕田小娥的事而对黑娃有所顾忌,才对黑娃下黑手,现在看来不以为然,一个连自己结发夫妻老婆都可以饿死,经历了未来族长,一个吸食鸦片的败家子,再到旧社会军警,国民党反动派的爪牙打手。而黑娃为人做事光明磊落,两人虽然同在保安团,白孝文也明显感觉到黑娃从来没有和自己一心过。后来为了抢夺起义头功,抢在起义主导鹿兆鹏与黑娃之前发表了起义声明。由此以来本来投诚的白孝文成了一把手,而倡导起义的黑娃反倒成了二把手。白孝文倒是明白了黑娃从来不会与自己一心。黑娃革命资历也比自己要老。由于做人做事比较仗义黑娃也有一帮交情过命的弟兄,一个骑马打枪的职业军人黑娃,同是原上都知根知底的确会让白孝文难以放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抢先动手。也就不难明白白孝文一定要置黑娃与死地的原因了。

鸿篇巨制白鹿原

不知道白孝文在枪毙黑娃时候会不会想起当时他孝武和黑娃鹿兆鹏兄弟一块上私塾的情景,他们一块去看白兴儿给畜生配种的情形,他还记不记得他大让他给黑娃买的纸和笔?在权利面前童年的一切友谊都不过就是泡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