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将李忠以打虎闻名,为何排在武松之后?
首先更正一下:打虎将只是李忠的绰号,他实际并没有打过老虎,自然也就不可能以打虎闻名。更谈不上与打虎的武松相提并论。
在《水浒传》中,绝大多数人的绰号,都与其本人有着密切关联。
比如:
1、及时雨。是代表宋江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有困难的人见到他,如同久早遇到了及时雨。
2、智多星。是代表吴用智谋超群,出场就谋划了智取生辰纲的大案,后来到梁山也作了军师。
3、玉麒麟。麒麟本是奇异神兽,象征卢俊义武艺超强无人匹敌,如天神下凡一般。
4、入云龙。公孙胜本是个道士,身怀法术能呼风唤雨,故有这个云端飞龙神乎其神的绰号。
5、神行太保。是代表戴宗有日行八百的道术,行走如风快如闪电。
6、鼓上蚤。是代表时迁有窜房越脊如履平地的功夫,像跳蚤一样灵活。
7、母夜叉。这个绰号最形象具体,也流传最广,时至今日,若遇到个蛮不讲理的泼妇,我们也会把她形容成母夜叉。因为孙二娘虽然是个女流,却能杀人做成人肉包子,比男人还凶猛,这不是母夜叉又是什么。
8、母大虫。大虫是那个年代猛虎的代名词,把它用在顾大嫂身上,也是非常形象又具体。顾大嫂既开酒店,又开赌场,还开杀猪宰牛的屠宰作坊。这本来都是男人干的事,可顾大嫂一个女人却干得风生水起。她把当兵马提辖的大伯哥孙立骗到家里,要求他劫狱救出两个弟弟。这是掉脑袋和自毁前程的事,孙立当然不能答应。可是顾大嫂却拔刀要和大伯哥拼命,逼得孙立不得不答应。可见顾大嫂这样的女人,把她形容成老虎并不为过。
总之,这些绰号都与其本人有着密切联系,既贴切,又形象具体。
但是,在《水浒传》中,也的确有人的绰号与他本人并不相称。打虎将李忠就是个典型的范例。
在《水浒传》中,只有四个人与老虎发生过直接关系。
首先是打虎武松,在景阳岗上赤手空拳打死吊睛斑斓猛虎,一举威名天下扬。
其次是李逵杀虎,老虎把李逵的母亲吃了,李逵大怒连杀四只老虎(其中有两只虎崽)。
再有就是解珍解宝兄弟,他们本来就是猎户,曾猎到了一只老虎,后来被人霸占,并引发一桩血案。
可是,李忠本来是个在街头使枪弄棒卖狗皮膏药的三四流武夫,只不过给幼年时的史进当过几天开手师傅。所谓开手,就是给不会武术的小孩子教几招简单的招术,没啥真本事,更与老虎的边儿都没沾过。不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是怎么考虑的,凭空给他安了个打虎将的绰号,确实有些名不符实。
与李忠同样,《水浒传》中还有几位,其绰号或有些夸张失真,或有些牵强附会,明显的不相搭配。
比如:
1、铁扇子宋清,宋江的亲弟弟,是个没啥特长的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到梁山后,让他负责酒席招待吃喝拉撒的勾当。这与铁扇子有什么关联呢?
2、跳涧虎陈达,一个人能达到跳涧虎的程度,得有多厉害呀!可惜他不过是少华山史进属下的一个小头领,一件出彩的事也没做过,更谈不上武艺高强了。
3、百胜将韩滔,这个更直观,理应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但是没见他领兵打过几个胜仗,在梁山就是个跑龙套的小角色。
4、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这俩人不过是当初梁山的元老,武艺谈不上,业绩也没有,跟着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的王伦混事还可以,等晁盖等虎狼之师上山后,一下子就把他们比到无形之中。从此毫无建树,与他们响亮的绰号差距甚远。
5、催命判官李立,这个人在书中基本是一笔带过,如果是开卷考试,翻阅原著想找到他都是件不容易的事。至于他和判官有什么联系,说不清楚。
结论:
由此可见,梁山有108个人,如果让每个人的绰号都名符其实,确实是件强人所难的事。但由于文本性质的原因,没有绰号又不允许。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作者施先生的苦衷,不能过份苛求。在这种思想观念下,打虎将李忠的绰号有些欠妥,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虎将李忠以打虎闻名,为何排在武松之后?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桃花山大寨主李忠,绰号「打虎将」。以绰号打虎将闻名江湖,并非以打虎闻名江湖,当然。打虎将这个绰号,也未必闻名江湖。
作为江湖老炮儿的李忠,深知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对于行走江湖的重要性和便利性。给自己一个威风凛凛的绰号,当然也就无可厚非了。
绰号与虎有关的梁山好汉,通通与虎无缘(插翅虎 雷横)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绰号与虎有关的不止李忠一人。还包括:
插翅虎雷横,跳涧虎陈达,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病大虫薛永,母大虫顾大嫂很明显,通读整本水浒传,这些绰号与虎有关的英雄好汉,在书中并没有任何与虎有关的情节出现,所以李忠不用替我批评。这年头,说大话的比比皆是,不差你一个。
梁山打虎 四人组,绰号与虎无关那么梁山好汉中有哪些真正与虎有缘的人呢?有 4 位,分别是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只是奇怪的是,这些真正打过虎杀过虎射过虎的英雄好汉,绰号却与虎无关。
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在此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书中第 23 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李逵和老虎的故事,发生在书中第 43 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在江州劫法场后上梁山,天天喝酒吃肉,十分快活。忽然想起老娘来,就向宋江提出要回家接老娘,上山同享富贵。没想到在接到老娘之后回梁山的半道上,老娘被老虎吃了李逵十分悲痛恼怒,连杀母子四虎,这也算是梁山好汉中杀虎最多的记录了。
解珍解宝兄弟与老虎的故事发生在书中第 39 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新孙立大劫牢」。山东老虎多啊,除了景阳岗有老虎,沂岭有老虎,登州城外也有虎患。于是,官吏命令当地猎户上山捕虎。
解珍解宝作为当地猎户,利用窝弓药箭射伤老虎。没想到老虎受伤之后滚下山去,滚到了当地太公的庄上,被当地太公父子窝藏,不与解氏兄弟,并将兄弟二人投入监狱,企图害死。解氏兄弟蒙冤入狱,孙新孙立顾大嫂乐和以及登云山的邹渊邹润等好汉,共同劫狱,然后一起反上梁山。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 4 位好汉与老虎的关系,准确的描述是:
武松打虎,李逵杀虎?解珍解宝射虎。方式是不一样的。从与老虎搏斗方式可以看出,武松显然更胜一筹。李忠绰号打虎将,从何而来?李忠是水浒传中出场较早的英雄好汉,因其身体健壮,人称打虎将。总之来说吧,人高马大像是打老虎的材料,所以得了这个外号。
李忠先是落草桃花山,后来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一起上梁山。上梁山之后,李忠位列第 86 位,为步军将校之一。征方腊时在昱岭关中埋伏,被乱箭射死,封为「义节郎」。
纵观打虎将李忠的事迹,教出来的徒弟史进被王进一棒打翻,十 个回合不敌双鞭呼延灼。武艺平常,和武松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但其江湖经验丰富,最后战死沙场,也不失为一条好汉。
打虎将李忠以打虎闻名,为何排在武松之后?
打虎将李忠,虽号称打虎将,何曾打过老虎?其地位自然和真正打死过老虎的武松相较,差了何止一个档次?
李忠虽然号称打虎将,其实本领低微。不过是个走江湖使枪棒卖膏药的。其最辉煌的履历是做过九纹龙史进的开手师傅(就是现在俗称的启蒙老师)。以及青州桃花山大寨主。
所谓启蒙,只不过是在史进年幼时帮其站站桩,压压腿,拨拨筋,打个基础,算不得真的。史进的本领都是后来习得的,特别是经过东京四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点拨,武艺才趋成熟。
李忠后来路过桃花山,遭遇在此落草为寇的小霸王周通引兵下山厮杀,被李忠赢了。周通邀请李忠坐了第一把交椅。从此在青州占据桃花山,做了山大王。实非李忠之能,而是坐的现成江山而已。
而武松虽无打虎名号,确有打虎之实。还是在喝了十八碗酒,酒醉后打死的老虎,打虎英雄的美誉、威名,一时名动江湖,人人敬仰。
和李忠不同的是,武松武艺高强,尤其步战功夫可说独步江湖。其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独臂擒方腊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口口相传。
武松后来也上二龙山,在山上位居鲁智深、杨志之后坐了第三把交椅。这三人个个武艺高强,在青州三山中实力是一等一的,其江湖地位高出桃花山也不止一个档次。
李忠和武松同上梁山后,论资历、论能力,自然是差距极大。因此李忠排名座次远远落后于武松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打虎将李忠以打虎闻名,为何排在武松之后?
这个问题需要纠正一下,李忠是以打虎将这个绰号闻名而不是以打虎闻名。翻遍整部《水浒传》李忠何曾有过打虎的经历?
李忠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普通且胆小的人,他的职业就是四处流浪打把势卖艺顺便卖些跌打损伤的膏药赚点辛苦钱。“打虎将”这个绰号纯粹是忽悠人的,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其实以他的本事根本就没有能力打虎。
在渭州卖艺时,李忠正好碰见史进和当时担任提辖的鲁智深,因为李忠是史进的开手师父,所谓开手师父就是史进在武术上的启蒙老师。故而鲁智深请史进与李忠一起喝酒。
正是因为这次喝酒李忠付出的代价不小,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从一个普通的社会底层卖艺者变成了梁山的绿林好汉。当时鲁智深请史进和李忠喝酒的时候正好碰到金翠莲父女遭受镇关西的迫害而悲伤啼哭。
鲁智深是一位义薄云天的豪杰,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听完金翠莲的遭遇,鲁智深怒发冲冠直接导致了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事件。鲁智深和史进都跑了,李忠害怕受到牵连也就在渭州城混不下去了。后来李忠路过桃花山的时候跟山上的寨主小霸王周通,厮杀了一场,周通战败,于是将寨主之位让给了李忠,从此李忠正式落草。
三山聚义归梁山之后李忠也没有什么惊人的战绩,在梁山众多好汉中存在感比较低。梁山英雄座次大排名李忠坐了第八个十六把交椅。后来在征讨方腊时战死沙场。这就是李忠的大概情况。无论能力、战绩、名望、座次李忠跟武松比都差着一大截。
单说打虎这事,武松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名扬天下,打虎英雄的名号不胫而走,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挑大拇指啧啧称赞。李忠打虎将的名号是自己给自己起的,目的是为了能多卖点膏药让拮据的生活过得好一点。虽然是虚名但也可以理解,老百姓有时候会不得已使用点小手段,这是为生活所迫,情有可原。
结语:武松打虎英雄的名声含金量十足,是用实实在在的战绩打出来的,是用命拼出来的,不是李忠打虎将的虚名所能比的。他排在武松后面再正常不过了。
打虎将李忠以打虎闻名,为何排在武松之后?
打虎将李忠真的功夫微末吗?不然。
史太公因史进喜好使枪弄棒,花大价钱请武术名师教授这个独生儿子,李忠是史进的开手师傅,而史进的口中也提到自己的武术师傅都是当地名师。
史进是自吹自擂吗?不是。
王进说史进的功夫是花拳绣腿,可为何又愿意留下来花半年多的时间来指点史进?
王进看出史进的武术功底是非常扎实的,差火候的只是需要时间打磨实战的功夫,这实际从侧面说明了史进之前的师傅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不是江湖骗子。
李忠是靠使枪弄棒,卖狗皮膏药为生,但这也是很多江湖拳师行走江湖的一种手段,而一位这样大隐于市的人,被人称为打虎将,这个名头也不是随便敢往出亮的。
当然,性格使然,这个人相对低调,因为生存不易,也不可能大气。
再加上李忠是以桃花山寨主的身份和白虎山以及鲁智深为首的二龙山一起加入梁山的。李忠等人在梁山中并不显山漏水,所以,位次排名都比较靠后,但这并不代表李忠的功夫不够强悍。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武松未打虎成名时,就已经在柴进庄上和宋江结拜了兄弟,而打虎成名后,又经历了怒杀潘金莲、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名动江湖的事件。
武松的排名当然会远在李忠之上。
打虎将李忠以打虎闻名,为何排在武松之后?
题主的提问犯了个根本性错误,打虎将李忠并非以打虎出名,而是以其绰号闻名,以及沾了九纹龙史进的光。
水浒传中有三段打虎情节,第一个就是大家熟知的行者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第二个是黑旋风李逵为报母被吃之仇持刀杀死一窝四只老虎;第三次是解珍、解宝兄弟手持钢叉、猎驽等装备猎杀了一只老虎。
至于打虎将李忠,水浒传中并无他打虎的记录。
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中,类似李忠这种靠着绰号唬人的还有不少。比如:小霸王周通,霸王项羽之武通人所共知,而小霸王周通,则只是个凭借长相类似得到这个绰号罢了,实力极其一般;云里金刚宋万,也是外表威猛,绰号唬人,实力一般;飞天大圣李衮,句号中带着大圣,足够唬人,但实力也是和绰号不匹配;
打虎将李忠,也是和上面的几个人一样,只是绰号听起来吓人,至于真实实力,不提也罢。
李忠在水浒传中闻名,只是因为他是九纹龙史进的启蒙老师,实际就是一个走江湖的卖艺师傅,功夫只是普通的花拳绣腿而已。他在水浒传中的出场印象最深的就是鲁智深救金翠莲之时找众人借银子,李忠也摸出了几两,却被鲁智深嫌弃太少,上了梁山之后,则泯然于众人,没有什么光辉战绩。
相反武松则是被大家熟知,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单臂擒方腊无不显示了其智慧、勇气和过人实力。上梁上之后成为梁山步军头领之首,号称“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实力之强在公认的。
总之,不管是个人实力还是上梁山之后的战绩,武松都要远超过李叫,排名比李忠更靠前也是理所当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