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为什么不叫汉满全席?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而清代的统治者是满族,当然要叫满汉全席。如果统治阶级是汉族,自然会叫汉满全席。这个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一、满汉全席的来源。
满汉全席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显然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即能化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又能促进满汉文化的融合,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可见当时的清代统治者为了使自己的政权更加巩固,还是动过一番脑筋的。
二、满汉全席的兴起。
随着时间推移,满汉全席从宫廷盛宴逐渐流向民间,也在不断地充实发展,它已不仅仅是菜肴的奢华,同时也不断地加入地方色彩,做到了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好比当今的国宴,当年中美建交,在招待尼克松总统的国宴上,周恩来总理亲手把一片北京烤鸭夹给他,那张照片至今记忆犹新。说明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代表,一个象征。
三、满汉全席的种类。
满汉全席分为两类:
康熙年间计有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乾隆年间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
费这么大操办的宴席肯定不是一天吃的,大多分三天吃完。人们都知道,吃这样的宴席,其目的肯定不是单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带有其它目的。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餐食,而是根据就餐者的身份特点和就餐的目的,分门别类各具特点。计有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五种宴席,这就把宴席的目的一目了然了。
四、满汉全席的特色。
满汉全席即有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五、满汉全席的礼仪。
满汉全席的礼仪也极为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除了配有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银器,而且用餐环境也要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朴典雅。还要有专门的乐师演奏时令曲目,令人心旷神怡。
吃完这样的全席,估计酒不醉人也人自醉了。
结语:
当然,这样的宴席,也只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如今若是有谁说,他那里也有满汉全席,只能回答三个字:不可能。因为仅食材就达不到那个标准。除非是改良的,不过,改良的还能是纯粹的满汉全席么?
满汉全席为什么不叫汉满全席?
小时候曾听过一个相声《报菜名》: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光听名字就流口水了,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但不明觉厉,听着相声就可以想像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后来才知道报的是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之所以不叫汉满全席,原因显而易见,这种宴席出现在清朝,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洲人而不是汉人。但又起源于汉人菜式,取名时就把“汉”也给带上了。
(现代版满汉全席)
但有件事情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满汉全席”这种说法可不是清朝统治者定的,就出自上面提过的相声《报菜名》。这相声的创作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北洋政府时期,创作者名叫李德钖,艺名万人迷,当时常在北京、天津等地登台演出,他首次说出了“满汉全席”这种称呼。
那么,满汉全席是种什么宴席呢?是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的华美特色,又有地方风味的独特精华,是宫宴中的最高规格,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只有在极其重要的场合才会动用。
据说全部上齐共有320种菜品,其中冷荤热肴196品(主菜至少108种),点心茶食124品,这么多菜一天当然是吃不完的,宴请时分为三天。
满汉全席以东北·、山东、北京、江浙菜为主。108道主菜中,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和12道满族菜。
采用的食材都是顶级珍品,比如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等等。可以说天上地下,甜的咸的,应有尽有。
满汉全席里的菜品则源于扬州菜,最初是扬州地方官为了欢迎到扬州巡视的“六司百官”而主办的,后来逐渐发展为满汉全席,根据宴请对象的不同,还分为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等等。
菜名太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对了,建议大家不要在肚子饿的时候查,否则会越来越饿。反正看了这么多菜名,我已经饥肠辘辘了,同时也深切的明白了什么叫吃货大国。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满汉全席为什么不叫汉满全席?
满汉全席之所以不叫汉满全席,原因显而易见,这种宴席出现在清朝,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洲人而不是汉人。但又起源于汉人菜式,取名时就把“汉”也给带上了。
满汉全席为什么不叫汉满全席?
满汉全席出现的时间是清朝,是满族统治的时候,还是官场菜,当时政局如此,贵族在前,汉在后
满汉全席为什么不叫汉满全席?
满汉全席最早出现在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中的一份菜单,是满汉全席最早的记载,满汉全席为什么不叫汉满全席呢?很简单因为清廷的统治者是满族自然满在前汉在后。就犹如清廷的官场一样只要是实权部门都是满正汉副。
清廷统治的初期是实行满汉分席的制度,清廷中期为了推行满汉一家亲才将满汉二族的饮食习惯整合为一桌,也可以说是满族入主中原后受到汉族饮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满汉全席共108道,南北各54道,南菜包含了粤菜,闽菜,浙菜。北菜包含了满菜,京菜,鲁菜。是中国各地饮食精髓的一次大集合。
满汉全席为什么不叫汉满全席?
因为清朝统治者是满族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