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街亭之战中,为什么马谡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他怎么想的?
还记得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吗?国民党精锐整编74师,全部美式机械化装备。在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时,爬上了孟良崮固守待援,结果被我华东野战军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我军大获全胜。
即便一天仗没打过的人,也知道汽车和重炮上不去山。轻易丢掉这些先天优势,难道张灵甫是傻子?当然不是。人家就是要利用固守的机会,牢牢地吸住我军主力,然后四周的国民党大军再团团围住我军形成反包围。他在中间来个中心开花,战局将会是什么局面!
当年马谡据守街亭,何尝不是如此想法。
马谡之所以放弃山下扎寨而据守山上,正像他对王平所讲,我熟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计于我,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断我水道,我军岂不死战,可以一当百矣!
马谡想的和张灵甫何其相似。结果,当魏兵真正断其水道,士兵喝水吃饭都成了问题,军心自乱,哪里还有体力打仗,加上司马懿又放了一把火,士兵饥渴难耐,斗志全无,一触即溃。以一当百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马谡是犯了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他没有实战经验,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问题,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这也是兵家之大忌。他这一闹不要紧,虽然自己没有被击毙,却成全了诸葛丞相挥泪斩马谡,丞相自己也上书后主自贬三级。更成就了一段《失街亭》的千古佳话!
在三国街亭之战中,为什么马谡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他怎么想的?
马谡想学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想置死地而后生?但是马谡的做法与项羽和韩信所处的天时、地理都有所不同,他是沐猴而冠、照葫芦画瓢,是生搬硬套,哪有不败的道理?带兵者只会纸上谈兵,把兵法理论都背得再熟,不会随着战场的形势变化而变化,不会灵活运用,肯定是会失败的。
在三国街亭之战中,为什么马谡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他怎么想的?
马谡,孔明都将此人看蝙了,读死书,不灵活,马谡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王平劝说无法说马谡,最后没有水喝。
在三国街亭之战中,为什么马谡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他怎么想的?
只会夸夸其谈,死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条,没有实战经验。不会按事际情况来排兵布镇,教条主义。
在三国街亭之战中,为什么马谡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他怎么想的?
先说结论:街亭之战,发生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是当道扎营,阻挡魏国大军。而最终马谡没有听取诸葛亮的命令,执意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这一举动其深层次原因是在于马谡的个人目标超出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过高的个人期望造成战术动作变形,最终惨败。
01 街亭的战略意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主攻方向,没有选择距离较近的褒斜道和陈仓道,而是兜了一个大圈,从最远的祁山道进军。其战略目标很可能并不是直接攻打关中地区,而是以占据凉州为本次北伐的目标。
如果能够拥有凉州,那么蜀汉从战略态势上,就可以从南面的汉中和西面的凉州对关中地区形成包围的态势。蜀汉将拥有西凉的人口和战马,并且不再受制于秦岭天险,为下一步进攻关中打下基础。为此,诸葛亮不惜将赵云这样声名赫赫的沙场宿将派往褒斜道当作疑兵,吸引魏国大军的注意。
诸葛亮兵出祁山之后,凉州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纷纷反叛魏国,响应蜀国,一时间魏国朝野震动。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陇山是西凉和关中地区的分割线,而街亭就是陇山西侧的重要军事要塞。如果拥有了街亭,那么蜀军就可以将魏军全部拦在陇山以东,无法进入凉州。诸葛亮能够从容地占领天水、南安、陇西各郡,消化成为蜀国领土。
02 街亭之战的实际目标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的任务已经非常明确,一个字----守!陇山地势险要,山间道路不利于大兵团展开,同时街亭要塞占据必经之路,易守难攻,不需要太多人马就可以凭借地理优势进行防守。
因此,面对魏国大将张郃率领的五万大军,诸葛亮没有拨给马谡太多人马,具体人数史册上没有记载,预计最多一万人左右。而诸葛亮将率领北伐主力,迅速向西吃下整个凉州。
03 马谡过高的个人期望这里要提一句,马谡本人并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傻瓜,他在军事上的谋略水平很高。在追随诸葛亮平定南蛮的过程中,多次献言献策,立下汗马功劳。而这一次诸葛亮力排众议,选择资历和威望并不够的马谡作为街亭主将,两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但诸葛亮没有想到,背负巨大质疑并且渴望证明自己的马谡并没有把挡住魏国大军作为自己的目标,而是提高了难度。他的作战计划可能是驻扎在南山之上,吸引魏军进攻。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对魏军造成大量杀伤,甚至有机会突袭魏军大营,一举将魏军击溃,奠定自己的地位,回应那些质疑。
马谡的想法不能算错,可惜他的对手是五子良将张郃,他并没有如同马谡设想的那样猛打猛冲,而是一下子找到了切断水源这个命脉。在更加老辣的对手面前,马谡一败涂地。街亭的丢失,让诸葛亮的主力进退失据,不得不撤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在三国街亭之战中,为什么马谡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他怎么想的?
马谡把军队驻扎在山上的目的,是想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这个战法韩信用过,当与当时的魏国交战时,先诈败后退,当退到大河边时,大叫“再无退路了,退就会被淹死!”士兵见势,为了求生而返身杀敌,大破魏军。而马谡的对手是司马懿,他怎看穿马谡的把戏,他围你几天,断水断粮,让你士兵不战自乱,任你马谡怎么招呼,也不管用。马谡硬搬兵书,而不能审实度势,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狗。失了战略要地街亭,丢了自已性命,也毁了诸葛亮的北伐大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