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话传说中有上八仙一说?上八仙又是哪八仙?
关于上八仙,有三个版本流传最广。
第一个是《西游记》版本小说第五回,七仙女向孙悟空介绍王母娘娘都邀请谁参加蟠桃宴时,曾说过——
上八洞为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是玉皇大帝,九垒三十六帝和海岳神仙;下八洞是地藏王菩萨和注世地仙。
这里的八是个概数,不代表具体数字。而且上、中、下八洞指的是职称,不是职位。
职称指的是能力和水平;职位指的是官位或者官衔。
所以,玉皇大帝这个大天尊也只是中八洞,和后土娘娘下属九垒三十六帝是一个级别。
至于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虽然曾是太乙天仙,但他应该没有上八洞这个职称。
福禄寿三星曾说过——
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
第二个版本首位大仙东方朔, 其次长眉李大仙, 王禅王敖驱虎豹, 孙膑挂拐把牛牵, 二郎带着哮天犬, 偷桃孝母小白猿, 陈抟老祖爱睡觉, 一觉睡了八百年 。
东方朔大家都知道,小偷和相声的祖师爷。
说他是小偷的祖师爷,是因为传说中东方朔曾到天庭中偷过蟠桃。相声供奉东方朔,是因为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辩智娱人。
长眉李大仙指的是商朝末年的度厄真人李长庚,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太白金星。
据说纣王时期,他云游至九顶铁刹山时,降服了盘踞在那里的青龙和白虎,收它俩为徒,教它们学好。并把九顶铁刹山一带治理的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太上老君将他推荐给昊天上帝,官封太白金星。(《封神演义》中的度厄真人,是李靖的师父,为西昆仑散修,是小说杜撰出的人物,和太白金星没有任何关系。)
王禅和王敖这俩兄弟,原型为王诩,也就是鬼谷子。
在神话传说的演变过程中,人们渐渐把鬼谷子一分为二。王禅老祖为兄、王敖老祖为弟。(也有传说,他俩是祖孙的。)
孙膑大家都知道,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二郎神大家也同样熟悉。
小白猿,可能很多朋友就不知道了。
传说鹰愁涧有个猴大圣,娶妻马桂兰。生下一子一女,女儿叫赛花,儿子就是小白猿。
某日赛花上山采药,一去不返。猴大圣就去寻女,也不知所踪。
马桂兰思念丈夫和女儿,重病不起。小白猿为了孝顺母亲,就上天偷取蟠桃。最终盗取蟠桃,救回母亲。
后来,小白猿助孙膑杀庞涓,斗王翦,传授关羽春秋刀法,赠《春秋左传》……
秦腔中的《白猿救母》,说的就是小白猿的故事。明朝的《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也有小白猿的相关记载。
陈抟老祖大家也比较熟悉。那个曾和赵匡胤下棋,赢了华山的神仙。
第三个版本福禄寿三星、陈抟老祖、黎山老母、彭祖、张仙、东方朔。
除了张仙,都是大家熟悉的神仙。
而这个张仙,在神话传说中主要负责送子,驱散灾祸等工作。类似于送子娘娘,送子观音。是送子团队中,唯一的男神仙。
传说张仙本名张远霄,在五代时得道成仙。擅长弹弓,经常拿着弹弓游历人间。看到谁家有灾祸,就用弹弓将灾祸驱散。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神仙。
小结八仙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汉朝。
最初指的是道教中的八位神仙,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八仙的人选也开始不停地变化。
一直到了《东游记》的诞生,八仙才有了统一的说法。
也就是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汉钟离、何仙姑、铁拐李、曹国舅、张果老这八位。
而上八仙和下八仙,因为没有流传广泛的故事支撑。所以版本众多,非常混乱。
总之,哪个说法都对。只要您喜欢就好。
为什么神话传说中有上八仙一说?上八仙又是哪八仙?
今儿无事,来说说八仙的故事,上、中、下八洞我们给他一锅端!
中八仙(明代为上八仙)明代吴元泰在《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里用“八仙过海”的故事将我们熟知的八仙定了下来,位列“上洞八仙”。
1、张果老
张果老,姓张名果,神出鬼没于唐朝。
张果自称是帝尧时代的侍中,唐太宗一听,激动了:“妈呀,活了三千多岁,我要求不多,给我来个一万岁吧,快把张果老请来。”结果唐太宗等到死,都没见到张果老的身影。
武则天不服气了,也派人去请,这女人若是不讲理,天都能翻几翻,所以张果老还真出门了,没走几步,掉下驴子摔死了。
唐玄宗一点不气馁,事在人为嘛,最后他还真把张果老给请到了宫中。人倒是来了,张果老整天神叨叨地讲些修真的话,唐玄宗听不懂啊,长生不老药的影子也没见到,心中老大的火了,就问叶法善这糟老头子的来路。叶法善不敢说啊,说了绝对死路一条,唐玄宗拍着胸膛说有我呢,我替你求情。当叶法善说出张果老乃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话音还未落完就扑通倒地死得梆硬,唐玄宗无奈了,只好请求张果老宽恕。张果老从袖子取出剪纸,往地上一放,吹口气,一头驴子就活泼乱跳站了起来,张果老往驴身上一跳,出宫了,原本七窍流血的叶法善醒了过来,目送一人一驴远去。
张果老就给后人留了句很有范的歇后语。
莫要论人是非,莫要判人前程,要学那张果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铁拐李,原名李玄,是个大帅哥。
李玄多次名落孙山后转而求道,渐有所成,山中偶遇骑牛的太上老君,相约十日后随老君神游。出行前,李玄吩咐弟子杨子以七日为限,归,则道行不够;不归,则已位列仙班,那时可将肉身焚化。不想在这第六日,杨子母亲病危,自古忠孝难两全,杨子认为师傅怕是回不来了,于是做主将师傅肉身火化后匆匆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李玄第七日回家,发现肉身被毁,神魂无依,眼看时辰已到,只好寄身于林边一倒毙乞丐,却是个瘸子。当李玄抛开皮相的烦恼之时,道心通透,太上老君便赐下金箍束发,拐杖行走,酒壶装药,让其济世成仙。
铁拐李,铁拐仙,药酒一壶治百病,唯独不医己瘸脚,为那般?为那般?不着皮相已为仙。
3、钟离权,姓钟离,名权。
钟离权乃是个异人,生得个是俊目美髯,相貌堂堂,霸气外泄,猛将军是也。
钟离权挂帅西征,却被朝中奸臣陷害,将行军路线通报给敌国,所率大军被围杀,死伤惨烈。突围中钟离权与部下失联,迷路后独自进入山谷一庄院,有老者一言道出钟离权的身份,钟离权乃知遇到了仙人。一朝忠心被贼误,徒惹杀身之祸,奈何?不如修仙,再管世间不平事,畅快!
一日梦醒,庄院老者皆无,只有长真诀在心中,钟离权于此进入修炼之门,为避免战败之身牵连家人,钟离权于是化身头梳髽髻、大腹便便、手拿蒲扇的乐天汉子来掩盖身份,于是世间便多了个笑笑的钟离仙。
钟离权,钟离仙,蒲扇拍拍肚子咚咚响,可知里面是酒还是天?
4、吕洞宾
吕洞宾,吕岩是也。
吕洞宾乃是有名的剑仙,但是花花肠子胜过剑术,为此师傅钟离权很是无语:万花丛中飘,片叶不沾身,说得就是你!
钟离权见吕洞宾天资颇高,于是煮黄粱造梦。吕洞宾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先后娶了两房娇妻,子孙满堂,其中官路虽有起伏,最终当朝为相独断十年,权势达到人生的顶峰。盛极而衰,吕洞宾突获重罪,妻离子散,孑然一身发配岭南,一人一马独立风雪,好不凄凉。吕洞宾醒来,泪光连连,待看清一脸笑意的钟离权,才知是黄粱一梦,从此看淡富贵,再经过十试考验后,吕洞宾被钟离权正式引入仙途。
吕洞宾风度翩翩,称得上是仙风道骨,女人缘自然好得不得了,超级粉白牡丹,三戏后倾心,与吕洞宾如胶如漆过上了二人生活,如果不是钟离权出面提醒,吕洞宾差点就误了八仙聚会时间,为此没少被钟离权笑骂。
吕洞宾,吕洞宾,你为啥被狗咬?好心当作驴肝肺,做仙易来做人难!
5、韩湘子
韩湘子,乃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儿,受吕洞宾点化成仙。
韩愈性格木讷刚直,敢讲真话,就算皇帝的篓子也敢捅,做官做得起起伏伏,情绪时而怨愤,时而郁躁,诗风便变得怪奇。“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便是受韩湘子影响所作的诗,一肚子的恼骚,一股子的忠心,一片儿的绝望,许多不同感情混在一首诗里,其风怪奇之极。
韩愈主张以极端的手段消灭佛、道二教,专尊儒术,这招致两派不满,更惹得皇帝不喜。韩愈希望侄儿走仕途,韩湘子自言喜欢修行,至于妙处,可凭空做种酷冬开花。韩愈无奈叹息,倒是对这无中生有之术来了兴趣。韩湘子取来一盆,填满土,片刻间果见一苗窜出,迅速长成一丛,绽开数朵牡丹,花中含字,凑成一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不解,韩湘子也不解释,说日后自知。
刚则易断,韩湘子点化韩愈不得,只好作罢。后来韩愈被贬至潮州,当时大雪纷飞,蓝关积雪深深,进退不得,一人一马在寒风中好不悲凉。这时一阵悠扬的箫声传来,一人腋下夹着扫把吹箫而来,正是韩湘子。韩愈这才明白这联中真味,后加入六句,补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百感交集。
6、曹国舅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乃宋仁宗曹皇后之弟,皇后另有一弟景植。
曹景休身为国舅,却清心寡欲,因不喜官场的勾心斗角而疏离事务,只求自在。其弟景植却是个混蛋,仗势欺人的事没少干,也没少挨训,却屡教不改,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犯下杀人大罪。包拯开审,脸黑得六亲不认,直接虎头斩了事,斩了这个穷凶极恶的浪荡国亲。曹景休身为国舅爷,眼见兄弟伏诛,既为其弟的行径深以为耻,更为皇家的无情而厌恶,于是隐居山野,一心向道。
钟离权、吕洞宾见曹景休尘心已破,便联袂而来,点化国舅爷。三人之间问得妙,答得也好,道破玄机:道在天,天在心,己心即天道。曹景休已经开悟,种下道果,于是钟、吕两人传下修炼秘诀,将其引入仙途。
7、何仙姑
何仙姑,原名何秀姑,乃是位“豆腐西施”。
何秀姑,增城县人,其父以做豆腐为生,打小聪明伶俐,腿脚儿特别利索,常在山里采摘些野果、山珍归家,危险处连最厉害的猎人都不敢涉足。十四岁时,巧遇云游到此的吕洞宾。吕洞宾见何秀姑体态轻盈,身骨俱佳,便给她吃了片云母,可保几日不饿,并传下制作云母的法子。
农家总怕女儿大了嫁不出去,于是早早给何秀姑说了个姓冯的婆家,但何秀姑被吕洞宾引进了修仙之门,那还肯嫁人,于是在乡亲眼前投下水井,井边踢下一只绣鞋儿,留给父母作为纪念。虽然没能打捞出尸身,但乡亲们都认定何秀姑已死,包括何秀姑的父母。没过多久,有人发现何秀姑居然从福建莆田的江河里钻了出来,这才知道何秀姑假死逃婚,一心修道。
当何秀姑修炼有成,铁拐李亲自来迎,欢迎这位八仙中的唯一女仙。
8、蓝采和
蓝采和,是唐玄宗开元元年的进士,又是个直肠子的官员,整天不是琢磨着升官发财,而是在替老百姓说话,要体恤民难,减轻赋税,最后惹怒了杨国忠,那么向着老百姓,如你所愿,回家务农吧。蓝采和于是解印回乡,正是26岁少壮之年,他也是个洒脱之人,一头扎进了终南山,再出世时,已换了模样。
一身破蓝衫,手持大拍板,一足着靴,一足赤,半醉半醒放歌而行,见有病苦之人,便从随身药篮鼓捣出几味药,煎成一碗,药到病除,爷不取半文,百姓便称之为药仙。
钟离权见其善心可嘉,仙根已显,便引入仙路。
至此,八仙聚齐,奔赴蓬莱仙岛牡丹花会,归程时相约用宝物过海,不得搭乘渡船。不料宝物引发东海震荡,从而引发了东海龙王的窥窃之心,双方激战不休,事态逐渐失控,最后路过的观音劝和,才让双方止戈,八仙就此安然过海而去。
吴元泰所著的《东游记》,与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余象斗所著的《南游记》、《北游记》并称四大神魔小说。在吴元泰的笔下,八仙原是上洞八仙,可到了清代,文人一看炸锅了,什么嘛?八仙连个东海龙王都搞不定,孙悟空一人就能闹得翻天覆地,八仙何德何能居上八洞,与三清、太乙天仙为邻?上八洞至少也得是天仙,中洞才是神仙该呆的位置,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手就将八仙降了一个档次列为中八仙,另补了上八仙和下八仙。
《西游记》载:“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上八仙福星,立于三星之左侧,手持小孩子、如意等吉祥物品,乃是赐福天官,对应木星。
禄星,三星居中,手持如意、元宝等吉祥物品,乃是赐财天官,对应文曲星。
寿星,立于三星之右侧,手持桃木杖、蟠桃等吉祥物品,乃是赐寿天官,对应老人星。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句祝福语,道出了自古以来人们朴素的情结,那就是希望长辈健康长寿,这便是儿女之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既是敬老惜老,也是一种心酸:我还未长大,你已白发苍苍,让我们拥有彼此再久一点,可好?
张仙,张远霄,手持弹弓可驱散邪气辟疫病,孩子健康成长,自然多子多福,故称送子吉祥神。
东方朔,思维敏捷,博学多才,诙谐多智,老惦记着王母的私房菜,为文曲星下凡。
陈抟,古代百岁老人,精通易理,通晓未来之事,最厉害的是一睡百日不醒,名副其实的睡神。
彭祖,一活八百岁,妻妾成群,儿女无数,调理食补第一人,故称厨神。
骊山老母,这个得重点说下。
骊山老母,华胥氏后人,每当天地善恶转化之时出现除恶扬善,奉命救场的几个女徒弟不得了。
钟无艳,帮助齐宣王雄起到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地步,凭一己之力,换齐国三十年大安。
刘金定,高怀德之媳,征南唐时治愈高君宝,大败南唐军,勇救公公高怀德。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征辽挂帅,讨西夏,平南唐之乱,忠心杨门第一女将。
樊梨花,挂帅征西,两度被薛丁山休妻,仍然无怨无悔,守护着大唐国土。
白素贞,法海不许她与许仙自由恋爱,这条小白蛇一怒水淹了金山寺。
这么一看,骊山老母的徒弟们都是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忠贞无二,有其师必有其徒,因此才说骊山老母乃是女娲似的神仙人物。统观上八仙,抛开神话色彩,反应的是古代多福多子、望子成龙、文武双全、忠心不二的多种愿望。
下八仙根据《贺升平群仙庆寿》中的记载,下八仙分别为:王乔,陈戚子,徐神翁,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
王乔乘鹤成仙,徐神翁扫地得道,刘伶醉酒号王母一童子,陈抟代言神秘文化,毕卓借酒避世,任风子以屠夫出身修道成功,刘海蟾官至丞相却弃官修道而成仙。
根据《何仙姑宝卷》中的记载,广成子,鬼谷子,孙膑,刘海,和合二仙,李八百,麻姑组成了下八仙。
广成子在崆峒山为黄帝讲治国之术,鬼谷子能知天下事,孙膑算无遗策,刘海骑金蟾广施财,和合二仙婚姻美满,麻姑酿仙酒以献寿。
无论是从上八仙还是下八仙的构成来看,仍然与人旺财兴、官运亨通、健康长寿、婚姻美满、事业有成等多种因素有关,涉及到孝、忠、仁、义、礼、智、信等多种美德,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愿望和祝福。特别是八仙过海的故事,抛开神话色彩,放到现实生活中去,也很应景。只要拥有一技之长的生存技能,在人生路上坚持不懈,即使会有如东海一样颠簸和艰难,终究会像八仙一样达到成功的彼岸。(图片均来自网络)
为什么神话传说中有上八仙一说?上八仙又是哪八仙?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里,有着数不清的神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可能就要数八仙的故事了。在我国的神话故事里,神仙也是有不同的档次的,因为神仙都是在山洞里居住,所以分为上八洞、中八洞和下八洞。在上八洞中的是天仙,在中八洞里的是神仙,在下八洞里的则是地仙。既然分为这三种,那么我们熟知的八仙,当然也有三类。
大家可能会在想,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分别都是谁呢?上八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八仙了,在明朝的小说《东游记》里,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这里八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何仙姑。我们大家应该从小就知道八仙的故事,也知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流传了好多年的俗语。八仙的故事非常的有趣,并且拍出来的电影和电视剧也都特别的吸引人。
而在民间传说中,中八仙则不为人所知了。分别是东方朔、王禅、王敖、孙膑、李大仙、二郎神、白猿和陈抟老祖。除了这八位以外,民间还有其他的一个版本。在当年封神榜结束以后,十二金仙中惧留孙、文殊、普贤和慈航都投入了西方教,于是剩下的八个人就是中八仙了。但毕竟是民间传说,肯定会传出各种各样的版本的,大家好好的看看这些版本,也感觉非常的有意思。古代人民也非常的有智慧,能够把每个小说中的情节都串联起来。
至于下八仙,版本就更多了。有一个版本中是王乔、陈戚子、徐神翁、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其他的人大家可能不认识,但陈抟老祖和刘海蟾大家肯定知道,这两位是非常有名的。在唐代的时候,有八个诗人,他们不但作诗很好,而且非常喜欢饮酒,于是后世就把他们称作“酒中八仙”。分别是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很多的史书也都记载了这八个人,并且诗圣杜甫曾经也有一首诗,描写的就是他们八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酒中八仙歌》。
为什么神话传说中有上八仙一说?上八仙又是哪八仙?
谢谢,
我只相信,世上本无仙,神仙是人作。
自古以来,只有对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民大众尊为仙,这是人民对英雄的褒奖和尊敬。
从古至今,被人们誉为神仙的太多,我心中的八仙,即:八仙过海中的仙,也是对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八仙。
为什么神话传说中有上八仙一说?上八仙又是哪八仙?
不只有上八仙,还有中八仙、下八仙,他们都是哪些神仙呢?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仙非常多,他们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地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很难分清楚这些神仙究竟谁更厉害,谁的职位更高。除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及几个我们非常熟悉的神仙,其他神仙人物的地位,大家几乎都是不知道的。不过民间传说中却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都是谁?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神仙人物,都没有明确划分。直到元朝、明朝时期,小说在民间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神仙人物才被创作出来,这些文学作品,以吴元泰所著的《东游记》,和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在民间的知名度最高。这两个文学作品的知名度最高,老百姓了解最多,影响的范围最广,所以我们就以他们为例,来讨论上八仙!
按照《西游记》的说法,上八仙其实并不是特指某八个神仙,而是指的八个人群!明朝时期,大家认为神仙非常神秘,是居住在专门的仙人洞府中,而仙人洞府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小,仅供一人居住,许多仙人洞府住着一群人,所以说上八仙其实指的是居住在上八洞的一群神仙!
《西游记》: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也就是说,西游记中的上八仙,指的是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仙。不过在《东游记》中,上八仙则并不是指的这些人!而是指的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何仙姑八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话大家是知道的话,这里面说的八仙,就是上述八人!
在《东游记》中,铁拐李原名李玄,由于他运气比较差,虽多次参与科举,最终却名落孙山,于是他开始转而求道,阴差阳错遇到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见李玄有仙缘,准备拉他一把,邀请他一起神游。李玄出行前,让弟子照看好他的肉身,并约定七天后返回,若七天后还未返回,那说明李玄已经成仙了,可以把他肉体焚化了,结果到第六天的时候,他的弟子就把他的肉体焚化了,逼得铁拐李只能附身在一个瘸子身上,于是便有了铁拐李的说法。再后来,太上老君见李玄实在太惨了,于是赐下金箍、铁拐,最终铁拐李成功位列仙班。
除了铁拐李的故事比较富有传奇性,其实其他七人的故事,也各有各的出彩处,不过限于篇幅,我们不在此赘述。反正大家只需要知道,在《东游记》这本书中,上八仙指的就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何仙姑八人!这里的上八仙和西游记中的上八仙指代的人物完全不同!
而到了清朝以后,大家发现事情不对劲了,因为东游记中的上八仙法力实在是太低了!在《东游记》中,铁拐李等八仙虽然强大,但他们搞不定东海龙王,可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就是被吊打的存在,连孙悟空都能够轻松拿捏东海龙王,更不要说上八洞的三清、四帝等大佬了。
这样一对比,问题就出现了,东游记中的铁拐李等八仙玩不过东海龙王,实力远远低于孙悟空,更低于三清、四帝,那么他们凭啥可以成为上八仙,凭啥可以和三清、四帝等大佬为邻?于是清朝人便将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八人降为中八仙,上八仙仍然是按照西游记的说法来排列,是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人。
至于下八仙,版本更多了,有说下八仙是张仙、刘伯温、诸葛亮、苗光裕、徐茂公、鲁宁秀、牛郎、织女八人的,也有说下八仙是广成子,鬼谷子,孙膑,刘海,和合二仙,李八百,麻姑八人的,反正各种说法都有,没有形成统一的论调!
结语
综合来看,每个朝代的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其实都有所不同,现在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上八仙是三清、四帝等人,中八仙则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八人,下八仙则版本不一,实在是太多了!
(本文主要参考《西游记》《东游记》)
为什么神话传说中有上八仙一说?上八仙又是哪八仙?
《八仙过海》是大家熟悉的神话故事,而八仙则从汉朝就有传说,是八个文人,由于淮南王成仙的故事误传为八仙,中间传说的八仙各不相问,在元马致远的杂剧中基本成型,最后在明吴元泰的小说《东游记》,也称《上洞八仙传》或《八仙出处东游记》中,仙(人)员才固定下来。分别是铁拐李,渡海法宝为杖,韩湘子花篮,吕洞宾箫管,一蓝采和拍版,张果老纸驴,曹国舅玉版,汉钟离鼓,何仙姑竹罩。
小说写了八仙的得道过程,又写了在一次渡海中铁拐李打赌要大家不乘云,而各以法宝渡海,于是各仙用自己的宝物渡海。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成语的来历。
龙太子强抢蓝来和的拍版,八仙不服与其对打,最后孙悟空帮助他们,大败天兵天将,夺回玉版。
八仙得道情况各异,八仙过海很好看,此书值得一观。
本来此书就称《上洞八仙传》,但是到了清朝,大概是为了戏剧更热闹吧,将铁拐李这组八仙移为中八仙,后来又加上下八仙。只有中八仙是固定不变,为大家承认的。其它两组,变化甚多。因为是不同作者,所以上半仙名子也不一样,写几种常见的吧。
《何仙姑宝卷》。
上八仙为:福星、禄星、寿星、张仙、东方朔、陈搏、彭祖、骊山老母。
下八仙为:廣成子、鬼谷子、孙膑、刘海、和合二仙、李八百、麻姑。
《八仙上寿宝卷》
上八仙:寿星、王母、观音、斗姥、黎山老母、圣母娘、金刀娘、(缺一)。
下八仙,张仙、刘伯温、诸葛亮、苗光裕、徐茂公、鲁宁秀、牛郎、织女。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上八仙,东方朔、李大仙、王禅、五敖、毛遂、白猿、二郎神。
下八仙,罗圣主、张仙、鲁班、张千、李万、和合二仙、刘海、刘伶、杜康(己超过八个)。
反正是热闹戏,怎么热闹怎么来,也没多少人记的。
真正在民间流传广泛的还是在明朝的上洞八仙,在清朝被贬为中八仙的过海八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