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这一角色?
我只从心里上分析一下游坦之这个角色。
我们来看看原著中,阿紫是怎么对待游坦之的,用皮鞭将他抽打得浑身血肉模糊;用快马拖拽放人鸢子;用烧红的铁罩套在头上……
在这样的折磨下,大部分人都会对阿紫这个恶魔恨之入骨,就算把她剥皮拆骨也难解心头之恨。
但是游坦之偏偏爱上了这么一个恶魔,一个喜欢折磨他的恶魔。这不是说游坦之有受虐倾向这么简单了,而是在阿紫对他的折磨中,让他患上了心理疾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这个症状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因为患有心理疾病,哪怕游坦之修炼了一身好武功,依然对这个恶魔言听计从,为了阿紫连礼义廉耻、自己的身体性命也不要了。不然,只用痴情什么的,完全解释不通他的行为。
所以,我对游坦之的评价就是,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可怜人。
如何评价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这一角色?
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是一个悲剧角色。
一,游坦之是金庸小说里遭遇最悲惨的人物。金庸小说中有两个相类的人物,林平之、游坦之。
小说《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余沧海、木高峰、岳不群等江湖高手看中了他家传的辟邪剑谱,余沧海的青城派灭了林家福威镖局满门,林平之孤身一人投靠了伪君子岳不群。
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的伯父游驹、父亲游骥则是自寻死路。好端端的富家翁日子不过,“大撒英雄贴”,对付乔峰。
游驹、游骥号称游氏双雄,是聚贤庄庄主,武功一般,但家庭豪阔,所谓“大有孟尝之风”。实乃井底之蛙。
乔峰何等人物?乔峰的父亲萧远山何等人物?处心积虑的慕容博又是何等人物?“游氏双雄”一无所知,倚仗钱财,请来神医薛慕华,居然介入这些江湖绝顶高手的恩怨纠葛之中。开什么英雄大宴,做英雄梦。
所谓“英雄大宴”,对付的本来就是乔峰,但听说乔峰主动上门,他们反倒吓得惊慌失措!
聚贤庄一战,乔峰一人杀得“英雄大会”血肉横飞,尸横遍地。掌力击碎了游氏双雄的家传百炼钢盾,游氏双雄遵循“人在盾在,盾亡人亡”祖训,双双自杀身死。
文不成、武不就,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游坦之,一夜之间成了孤儿。
成了孤儿的游坦之,一开始浑浑噩噩地跟着乔峰,心中也有像林平之一样的报仇的愿望,但他的报仇手段极其幼稚,无非使用石灰包弄瞎乔峰眼睛之类的下三滥方法。
对游坦之的“报仇”,乔峰根本就没当一回事,但阿紫却没有放过游坦之。
古怪精灵,残酷毒辣,喜欢把乌龟剥除外壳,看着没有外壳的乌龟在地上爬的阿紫,对游坦之变着法子的摧残,令人发指:
用皮鞭抽打得浑身血肉模糊;用快马拖拽放人鸢子;用烧红的铁罩套在头上;让狮子咬他的铁头;用蜈蚣、蝎子、毒蜘蛛等剧毒的毒虫叮咬手指……每一次折磨,都让游坦之“如身入地狱,经历万丈烈焰的烧炙”。
遍观金庸小说,没有哪一个人物经受了如此非人的折磨。
游坦之经受这种惨不忍睹,生不如死的折磨,居然能够活下来,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奇迹!
二,游坦之是金庸小说里最痴情的男子。游坦之从看到阿紫雪白的玉足之后,便被阿紫的美貌所吸引,对阿紫视若神明,博得阿紫一笑,便无限荣宠,得到阿紫青睐,百死而无悔。
游坦之被戴上铁头套之后,阿紫说:“我要你戴上头套,你就不能再咬我的脚趾!” 游坦之“喜不自胜:’姑娘是要我常在你的身边? ’ ”
阿紫说他戴着铁头叩头好听,游坦之觉得“这仙子般的姑娘居然称赞自己磕头好听,心中觉得十分欢喜。” 便对游坦之磕头如捣蒜,咚咚作响。
阿紫每日里变着法子地折磨游坦之,游坦之逆来顺受,毫无怨言,阿紫嫌他没有刺激,渐渐忘了他。
游坦之反而天天记挂 “什么时候,姑娘再叫我去鞭打?”
再次听到阿紫要把他带去折磨时,他是“如闻纶音,欢喜雀跃”。
阿紫被丁春秋弄瞎了眼睛,游坦之牵着阿紫的手,心里想:“这般牵着姑娘的手一直走,走到十八层地狱里,我也欢喜无限。”
不久后游坦之听说虚竹能治好阿紫的眼睛,便强逼虚竹把自己的眼睛换给了阿紫,自己成了瞎子。
乔峰死后,阿紫抱着乔峰的尸体跳崖。游坦之毫不犹豫舍身相随。
游坦之对阿紫的之爱,可谓并世无二。
三,恐怖的铁头罩,和对阿紫诡异的痴恋,造就了游坦之最离奇的虚幻偏执。游坦之终其一生心里只有一个阿紫,为了阿紫,他忘记了父亲的血仇。
游坦之为了帮助阿紫练功,心甘情愿地以身喂毒虫,心知必死,临死前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求阿紫记住自己的名字:
“姑娘,你练成毒掌之后,别忘了为你而死的小人。我姓游,名坦之,可不是什么铁丑。”
游坦之经受阿紫折磨以后,“什么是非善恶之分,刚强骨气之念”荡然无存,亲眼见到丁春秋的残忍毒辣,但被丁春秋一掌罩住头颅,立即拜丁春秋为师父。而且心想:“我拜了这个神仙一样的师父,是前生修来的福分!”
游坦之为了阿紫,把丐帮弟子当作“腐尸毒”武器,与星宿老怪比拼;为了星宿老怪劫持了阿紫,又立即转而作为星宿老怪的弟子,向少林派玄慈方丈挑战。
游坦之成为了金庸小说里最无道德底线的角色。
结语:陈世骧说,《天龙八部》所出现的人物无不为自身的贪嗔痴爱所困,造就了一个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婆娑世界。
游坦之对阿紫的爱,成了近乎诡异的冤孽。萧峰却唾手可得。
阿紫对萧峰的爱,成了近乎胡闹的冤孽。阿朱却唾手可得。
段誉对王语嫣的爱,近乎变态的冤孽。慕容复却唾手可得。
慕容复追求的王位,成了近乎痴迷的冤孽。段誉却唾手可得。
萧峰温情的爱侣阿朱,成了近乎自杀的冤孽。原因竟然是阿朱自己从马夫人处探知了“秘密” …… ……
初晓儿认为:
描写游坦之这个人物,或许也是金庸先生表现《天龙八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主题添加的一个光怪陆离的砝码。
如何评价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这一角色?
天资聪颖,不问世事,为情所困,被人利用,善恶不分,终落得个痴恋无果,身死道消。可怜可悲可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悲剧人物。
如何评价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这一角色?
突然想起一段经典台词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走四方!麻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你们想想,你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啦!!”
庄聚贤就是这样一个悲剧式人物,本来是江湖上有名的家族子弟,突然被乔峰杀死父亲、伯伯从此家道中落。所幸上天眷顾无意之中习得易筋经和千年冰蝉,但最后却为情所痴,苦苦追寻阿紫却无果最后也赔上自己一双眼睛
在天龙里面是一个极度悲剧式人物
如何评价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这一角色?
“爱别离求不得苦”的集大成者。
第一重苦游坦之本是聚贤庄的阔少爷,过着富足安闲的生活,可聚贤庄一场风波后,他的命运全部被改写。
一夕之间,失去挚爱的父母和温暖的家庭,再无相见之日。
真的,有时候在命运的翻云覆雨手面前,个体生命如此渺小不值一提。
游坦之只得流落江湖,游荡人生,不知在何处栖生。
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重苦,恨别离。
第二重苦直到他遇到阿紫。
惊为天人,视为珍宝,引为至爱。
所谓遇人不淑,爱上一个人,又一次毁掉了他的人生。
他为她试毒、给她眼睛、逗她开心,像一个傻子一样,呵护一朵不属于自己的花。
因为阿紫并没有将他视为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一个玩物,一个不配和自己站在一起的物件。
游坦之的苦苦付出却一次又一次沦为阿紫口中的笑柄。
金庸送给他一个好名字:坦之
无论命运如何,坦然处之。
可游坦之辜负了这个名字,他太过着急,太过执着。
他的悲剧,一半源于意外,一半源于自己。
如何评价小说《天龙八部》里游坦之这一角色?
佛经中有云:世间有八苦,即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陈世骧先生评价天龙八部说:众生皆苦,有情皆孽。游坦之作为天龙八部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角色,也逃脱不了世间八苦。恰恰也最符合其中一苦“求不得”。要如何评价游坦之,还要观尽其人生历程,再下论断。
游坦之出生在武林世家聚贤庄,少年时期生活优越,少有忧愁。直到聚贤庄之战中其父亲与伯父双双自尽,从此家道中落,游荡江湖。从一个心思单纯的富贵少年过度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江湖流浪客,游坦之本性未改。直到遇到阿紫,阿紫以游坦之喂毒,九死一生,其心甚坏。游坦之仍旧一往情深,可谓用情至深,非常人所能理解。
善良的人,老天有时候都会帮他一把。游坦之中了冰蚕寒毒,却靠乔峰遗落的易筋经化解了寒毒,并练成了正邪相辅,阴阳相济的奇功。到此,游坦之完全可以借此机遇,勤加修炼,以图将来报仇。但是他痴心一片,一心只有阿紫,性格懦弱,没什么主见,空有一身空前绝后的内力,却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少室山英雄大会,虽然漏了一把脸,还是败于乔峰手下。
其后,他就没有心思复仇了,一心只有阿紫。将其眼睛换给阿紫,自己却瞎了双眼,即使这样他都甘之如饴。可见游坦之的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最终其跟随阿紫跳下悬崖,结束了自己痴的一生。
细读游坦之其人,其因年少富贵,性格中大有缺陷。首先是柔弱缺乏主见,其次对一件事物着迷而迷失自我,再者胸无大志,以致空有绝艺而不能成名江湖,重整聚贤庄。正是由于其性格缺陷,导致了游坦之凄苦的一生,用情太痴,又求而不得,遭人利用,心中凄苦悲凉无处诉说。但他毕竟是一个善良的人吧,应该有一个更好的下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