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是童年拼爹,中年拼伴侣,晚年拼子女,你认同吗?

在生活中很多人,特别是女性都有这种想法!

但我个人对这种想法非常反感。

很多女性把自己的幸福,或是不幸福的资质,都交到别人手上。这就好像是开了工资,把钱都“交柜上”一样,之后怎么花,怎么分配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你看着办!这样合理吗?我觉得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合理。

……………………………………………

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投胎在什么地方。但是即便是小的时候靠父母,我也觉得这句话也要三七开。

父母能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往往是天上地下,大相径庭。有的可能是优良的教育资质,富庶的生活环境。但有的可能就是青灯土墙,老屋红薯。就这些了。没有什么太好的物质条件!

但是我认识许多寒门学子,也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我住的房子边上有一所医院和一个大的科研所。很多寒门学子会选择学医或者是当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这不需要什么人脉背景,什么心眼儿见识。只要有技术,愿意吃苦,朴实的农家孩子照样能做得很好。

但这些农家学霸是怎么走出来的?

我曾经见过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学习的孩子。也见过从小穿不上鞋的孩子。那是我们那一代的大学生中的寒门学子。我一个师姐,行李里揣着两双鞋,从广西坐火车来到北京。足足走了七八天。她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但是想想她的成功,和我们这些北京考生的成功,这之间所需的努力,差距有多大呀!

大姐现在在一个国企当副总。手下管着几万人。当初那个光脚上火车来北京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成了一位重量级的女领导。你说,她的父母给她提供了什么?

我弟弟在心里挺钦佩一个人。就是他们学校的一位校友。这个人做了大生意。给学校捐了上亿的捐款。可比他们这些“做小买卖的”出息多了。但是让弟弟觉得钦佩的地方是,这位校友当初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初是全村人给他凑的学费,还给他带上了鸡蛋路上吃。弟弟说那样的寒门子弟,要是干技术成功了,我不说什么。但他却创立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要知道当初很多海外留学回来的高管,都不认同他的经营思路。可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独到,最终成功了。他的商业意识简直堪称一绝。

可这样的人,他的父母又为他提供了什么?只是一顿饱饭,一间老屋而已……

………………………………………

再说婚配。

自古以来,都是歌颂佳偶天成!但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良缘天作呀!很多人在走入婚姻的时候,都是抱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遗憾的。有的无法和自己心爱的人共度一生。也有的在感情中受过伤害。但是她们都把这些留给了昨天。她们踏踏实实地,至真至诚的对待自己的配偶。在婚姻内做一位好妻子,一位好女人!

我特别喜欢一位学者大家就是杨绛先生。杨先生是幸运的,嫁给了自己爱的人——钱钟书先生。但她又是不幸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经历了那场浩劫。对于知识分子来说,那是一场梦魇一般的劫难。在钱先生最困难的时候,杨先生作为妻子鼓励着他,安慰着他,杨绛乐观的精神让丈夫充满希望,熬过了那最艰难的时刻。有很多知情的老人都说,如果没有杨先生,钱先生以他的脾气和经历,可能就熬不过那场浩劫了。

有这样的妻子,丈夫是何其幸也!

但同样另一位女性也值得推崇。那就是国学大家,当代词人叶嘉莹先生。叶先生的婚姻就不像杨先生那样美好顺遂了。她和丈夫结识于解放前夕,战乱之中,匆忙而嫁!结婚后,又随丈夫去了台湾。在台湾,丈夫经历了一场官司入狱后,性情大变。对叶先生也不做疼惜。甚至一度精神沉沦,连挣钱养家的责任都不肯承担。叶先生总是怜惜着丈夫,她一面自己在外教书挣钱,养家糊口。一面安抚夫君,照顾幼子。

就这样“一个母亲顶天下”。叶先生支撑起了这个家。直到晚年把丈夫送走,也无怨无悔。都说“百苦成词人”!叶先生在婚姻中受了很多委屈,但是她风轻云淡,一笑了之。如此心胸,既成就了先生的一份学问。也使先生心境打开,得以高寿!

这两位女性,我都曾亲眼经历过,看面相真是温婉平和,一派安详。可谁曾想,她们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了!无论婚姻是否幸福,人生是否顺遂,她们都过好了自己的人生 。

………………………………………

至于晚年拼孩子。

我个人认为,如果有孩子,父母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些资源,这是父母的责任。但是如果把自己孩子当投资,把自己的幸福一味绑缚在孩子身上。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对孩子大施压力。这样做其实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母慈子孝”的原则!

我认识一位女士,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可心里总是一片苦楚。要说婚姻吗?也好!也坏!丈夫是她自己找的,爱是爱了。但另一方面也受了伤。丈夫在外金屋藏娇。一心二用。这种痛苦对她来说,就像是钉在心里的钉子。总是在那里隐隐做痛。而另一方面,自己的母亲却又让她频频为难。

母亲要大房子。一个退休的老太太要180平米的大房。即便是在北京的三环,这种住宅的价位也不是普通工薪阶层能够接受的。而这个钱由谁来出呢?自然就是经济条件很好的女婿了。丈母娘要过精致的生活。穿衣打扮,化妆美容,出国旅行,好车进出……这些费用都叫女儿找老公去要。要不来就抱怨不已。

说实话,这样的老人我看不上。让你女儿如此为难的为你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如果是我断断做不出这样的事儿。

要知道这会让女儿多为难呀!让她在丈夫面前低着头去要一大笔钱,这对于她来说,真是一件很耻辱的事儿。这和女儿给自己的孩子争取利益是两码事儿。后者理直气壮,而前者则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女婿的资产,丈母娘家是不能窥觊的。而这也让她的女儿在丈夫面前谈不起头!

老人要过高质量的晚年。这无可厚非。但是要是超出了儿女的承受范围,让孩子为了老人去低眉求人,这情以何堪啊!而现在,在一些老人之间也产生了严重的消费主义攀比。

你看看我这个戒指,是蓝宝的。是谁谁给我买的。

你看看我这辆车,这可是房车。可以看着去旅行的。

你看看我这个装修,档次怎么样?还可以吧!

不知何时,在很多老年人之间,有人相互告诫。相互宣传。中心思想就是要对自己好。要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要过高质量的晚年,这成了她们的口号。而这些所需要的钱财,找谁去要。自然不言而喻!对这样的老人,儿女实在是叫苦连天,无法承受!

……………………………………

我们年轻时在机关里写稿子,有好多套话。其中一句是:“企业不要‘等靠要’,要积极谋求发展出路。”那种顺嘴而来的发言,至今我还记得。但是我现在觉得这句话也有道理。不光是对一个企业来说,对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如今的网上出现了一种“抱怨体”的小作文!这个题材似乎挺受欢迎。作者们大笔一挥,上抱怨父母,没有为自己提供好的成长环境。中抱怨配偶,没有给自己带来舒适的婚姻生活。下抱怨子女,没有给自己提供一个满意的晚年!

抱怨来。抱怨去。就是抱怨不到自己那里。

最后,“抱怨体”的结尾总是要列出一个对比项。

你看那个谁谁谁,她有一个好父亲。现在毕业之后生活得多潇洒。

你看那个谁谁谁,人家嫁了个好老公。出门能挣年薪百万,回家做饭又洗又涮。看她那日子!

你看那个谁谁谁,生了一个好儿子。又买房又买车,出国旅游多快乐!

可是抱怨文体的作者似乎忘了,自己也是为人父母的人啊!自己也是为人配偶的人呀!自己也是为人子女的人呀!你又为你的家人提供了什么呢?你的家人是不是也和你一样正在抱怨呢?

“自己谋出路,不能等靠要!”

同志们,散会!

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杨绛先生。

人的一生都是童年拼爹,中年拼伴侣,晚年拼子女,你认同吗?

认同,童年不能创造财富,不拼爹拼什么?中年找一个知心伴侣很重要,也是幸福不幸福的重要标志,晚年子女有能力有本事又孝顺,很幸福,所以说老来拼子女。

人的一生都是童年拼爹,中年拼伴侣,晚年拼子女,你认同吗?

说的很对,说的太正确了,人生在世,童年拼的就是爹。如果你能生在一个好的家庭,遇到一个有本事的爹,那你会活的很幸福的。生活也会很富足的。如果你的童年没有一个有本事的爹,那么你的童年就会生活很苦的,很穷的,也会让人瞧不起的。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你能遇到一个好爹,那么你出生以后别人就会尊重你的。因为你有个好爹,你也会少奋斗十年的。相反,如果你出生在一个不好的家庭,你没有遇到有本事的爹,那么你出生以后就会让人瞧不起的,你的生活也会很艰难的,很苦的,甚至还会很穷的。这就是事实。

中年拼伴侣,这也是对的。如果有个好伴侣,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很美满的,你的日子就会过的很幸福的,所以说中年拼伴侣也是对的。

晚年拼子女,我也认同。因为如果子女有出息,父母也有光彩。特别是人到晚年,子女如果能过的富有、事业成功,那么老人脸上也有光彩。

在我们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就是说30年前看父敬子,30年后看子敬父。意思是说,30年前,因为看父亲有本事就会尊重他儿子的。30年后,看儿子有本事就会尊重他的父亲。

如果30年前父亲没本事,那么你的儿女不会被人尊重的,甚至还会被人欺负。如果30年后儿女没有本事,你的父母也不会受人尊重的,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活在这个世界上,前30年,父母要努力为儿女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样别人不但能尊重你,也会尊重你的儿女的。儿女长大以后更要努力使自己成才,变得富有,变得强大,这样别人在尊重你的情况下,也能尊重你的父母。

朋友们,认为说的对,请点赞,并点击关注啊!

人的一生都是童年拼爹,中年拼伴侣,晚年拼子女,你认同吗?

不难看见的现象是,拼什么最终拼的都是自己。

真正值得拼的爹,是李嘉诚那样有见识有格局根本不用财富去说话的爹,可这样的爹能有几多呢?

真正值得拼的伴侣,是有情有义又有担当的伴侣,但这样的伴侣要全凭自己用情义与担当去赢得,而不是上天平白无故赐给的。

真正值得拼的子女,是那种有品质有能力的子女,但有出息的子女,他们的品质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养成的。

归根究底,拼什么最终都是拼自己。自己付出了什么,才可能收获什么,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人是最有忧患意识的,可致命的不足就是目光短浅,以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为普遍的现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可是,看遍地为子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父母,有几多真正“计长远”的智慧呢?

世世代代“逆境出人才”“寒门出秀才”的现象,如今却被“寒门败家子”所取代,不得不说是匪夷所思的。

人生一世,说到底只是自己的一世,拼什么最终拼的都是自己。人生是公平的,要想得到什么,只有先付出什么。

人的一生都是童年拼爹,中年拼伴侣,晚年拼子女,你认同吗?

规律吧。

出身,是人生起点。

婚姻,是人生阶梯。

子女,是人生句号。

人的一生都是童年拼爹,中年拼伴侣,晚年拼子女,你认同吗?

不完全认同。有个好的出生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也有人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坑爹败家娃多的是。经济条件好,文化层次高的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培养,好多富家子第也很努力,这样才不会辜负好的资源。

关于伴侣,本人一直认为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共同奋斗,独立而平等,依靠不依赖,像两棵并肩的大树,栉风沐雨,共享人生。如果一味的依附于他人,只怕难以长久。

至于子女,并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也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有自己独立的人生,有自己选择的道路。自己的晚年生活自己负责,拼的只怕是健康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