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善良的人飞来横财,是否还能遵循本心?

我老伴就是个老实人。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学校。我当时没少欺负人家。其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我就是缺心眼儿,伤害了他,也完全感觉不到,事后一回想,真觉得对不起他。

比如,那会儿,我正给一个帅气的师哥当舔狗,师哥是山东人。过年回家,年根儿上,二十几才走(我们那时候大学生的校内活动多,寒假很多人走的特别晚)火车票不好买。我对老伴儿,也是我当时的哥们说:“弄个火车票,好办吗?“

老伴一拍胸脯说:“咱谁呀!没问题!买京广线都没问题!“我以为他认识人呢?没想到他是穿着军大衣到火车站干排去!足足排了一天一宿呀!好不容易拿来了票,我见了立刻高兴的大喊: 师哥,票买来了!

在同学们鄙夷不屑的,无限同情的,当然还有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中,“猪头”(老伴当时的外号)交出火车票。随即裹了裹大衣,低着头,一言不发的拎着马扎,顺着墙根儿,离开了……

其实,老实人猪头可也有艳遇呢!

猪头毕业后,子承父业去了海军。在军校呆了一整子,就披上戎装了。他是学计算机的,到了福建那边的海军基地,还真是个有用人才。我们那会儿学计算机的人特别少!就业岗位缺口特别大,他在部队据说挺受重视。

猪头一米八五的个子,高大威猛,长得模样像郭德纲,气质像孙红雷。他走道都横着走,倒不是什么姿态不好,他以前是练拳击的。肩背肌肉极其发达,太剽悍了,走道就这样!后来因为拳击生涯没有上升空间了,他才考大学的。

九十年代的时候,文艺青年备受追捧,但是,像猪头这样的“武艺青年”在南方,特别是福建广东一带沿海地区,也是受人瞩目。有好几个战友给他介绍过对象。猪头都一一谢绝了,有人说他傲,眼界高,他也不放在心上!

高大威猛的猪头先生,在人群中挺打眼。再加上顶盔冠甲,挺胸昂头的身姿,赢得了很多南方姑娘的青睐。一次,一位开酒楼的富家小姐,在自家饭馆和猪头邂逅了。本来就是业务关系。猪头去她那里办卡请客干招待。身为饭店经理的姑娘,回回都给猪头打五折还送酒水。

这样三回两次的接触之后,姑娘就领略了一份相思之情。花前月下,她望着窗外的军营,少女的心里揣 进了沉甸甸的一个猪头………

她家人也喜欢闺女嫁给海军军官,连以后转业了,以后干什么都想好了。姑娘的爹找人来说亲,谁知道,猪头对这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根本不屑一顾。小姐一听急了,到军营门口来找猪头诉衷肠,谁知不解风情的猪头先生就是一句话:“咱们是两回事!根本不合适!”

没多久有人传言,猪猪家背景深厚,是北京的大干部家庭。看不上当地的土豪小姐。但愿那个姑娘信了。因为这样还可以理解为家庭背景不同。老家儿不允许之类的!

这样姑娘心里还好受点!

姑娘经常开着自己的宝马汽车(那是九三年呀),心里揣着猪头,在军营旁转悠,泪水涟涟……

想想自己虽然是富家小姐,但是,还是不能“抱得猪头归!”

遗憾呀!

后来我问老伴:“ 你干嘛不去姑娘家当女婿呢?那么有钱的人家,光福州的大酒楼就好几间呀!”

猪头不屑一顾的说:“我又不缺钱,当什么上门女婿!”

……………………

猪头先生自幼家里条件就好。从小就养成了这么个“视金钱如粪土”的概念,觉悟真高!

不像我,我是“视粪土如金钱!”小时候我在农村老家放羊,老因为羊粪跟人打起来。我把羊粪看得跟狗头金似的。

其实,猪头先生真发过大财。二零零二年后,猪头先生转业到天津,开始倒卖电子设备。给人家攒电脑,装配电教中心。发了财。

一单就是二三十万的利润。猪头先生一年能挣好几套房子。他天天吃大饭店,三文鱼帝王蟹大龙虾,给我炖一锅海鲜粥,打包给媳妇带回来……

但是,发财后的猪总还是愁眉不展。

家里的媳妇身体不好。总生病。这让猪总牵肠挂肚的。

其实,那时候也有那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地界儿。出差在外,有人招呼业务伙伴一起去消遣。那叫逢场作戏,生意场上的应酬,自然少不了。但是,猪总一到晚上,总是心不在焉的,他想媳妇!

媳妇今天发烧了没有?雾化吸入做了没有?汤药喝了没有?发大财对于猪总来说,好像没什么感觉。

猪总就这样不喜不忧,无生无息的,看着小伙伴们花天酒地的玩耍。他老是一脸肃穆。

深沉的样子,伟岸的身姿,吸引了一位号称花中魁首,欢场班头的姑娘,她总愿意陪着他。只要猪总一来,她就会想方设法转台到猪总身边,浅唱低吟,陪侍在侧……

有一次,大家起哄,把喝高了的猪总和花魁送到酒店了。猪总一觉醒来,在房间里天然呆呆的问花魁:“几点了!”

花魁答:“两点了!”

猪总坐起来,点上一支烟,悠悠的念叨着:“我媳妇过一会就该醒了,她又得开始咳嗽了……”

一句话,说的花魁心酸,她不禁感叹:“谁说世上没有好男人,你就是好男人呀!可惜是人家的!”

后来,辗转听说,花魁没多久就不干了。回老家去了。找世上的好男人去了!

………………………

再后来,我的身体好起来了!猪总的生意却失败了。我想可能是,财神爷觉得就是让他发财也是白瞎。又不吃喝嫖赌的,也不豪车名牌的,拿钱干嘛?所以,把我们家的发财指标给我弟了。

零六年后,我弟弟回国后开始涉足地产领域,一夜暴富!连宝马都没来得及坐,直接就买宾利了。

在地方的分公司工作时,他干脆就包下省会城市最好的酒店,最大的总统套房。拥着漂亮的女秘书,带着司机助理,保镖小弟前呼后拥,出入宛如黑社会老大。滕二爷那时浑身名牌,豪车美女,一时风光无限!

有一次,我去东北一个城市找他(那会儿他特别忙,一年到头不见人),在大酒店里住着。早上到自助餐厅吃饭。长桌上摆着三十多样早点,七八个服务员,一会儿,弟弟来了对服务员说:“单面煎鸡蛋配马苏里拉奶酪,田园沙拉两片吐司。”然后,他告诉我:“我天天早点就是这样!”

我吃着吃着觉得奇怪了:“老二,这自助餐厅怎么不上人呀!昨天就是光咱俩儿!”

二爷莞尔一笑说:“我全包了!我吃早点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打扰!”

唉!何苦呢?

老二的得瑟让我一个朋友看的不安。他是南洋的世家大族出身。家里有爵位的那种,他总在背后告诉我:“哈里的成功来的太容易了。这样的状态下去,以后会遇到挫折的!生意场上最忌讳太自满了!”

果不其然,零八年,弟弟大败一场。直接纸面破产了。最后还是人家那位世家出身的“富七代”哥哥,帮他渡过难关的,要不然……

自此一震,弟弟收敛多了,也沉稳起来了!

…………………………

再说猪总, 发财后不久没两年,生意就赔了好多。但是,“福兮祸所依 ,祸兮福所伏”!猪太(就是咱)的身体好起来了。猪太毕竟是学商业的,帮猪总把生意收敛起来,转赔为稳,猪总也算是胜利上岸了,又回当初的分配单位,大国企上班去了!

他照样开开心心乐乐呵呵的。猪总说:“家人平安健康,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老实人乍富,千姿百态。

有平和无感的。比如猪总。

究其原因主要是猪猪家自幼家境就好。猪爸爸是海军军官。猪妈是中科院的科学家,都是挣高工资,但是又不怎么花钱的主!所以,他们把自己的工资都给猪姥姥寄去了。猪猪和姐姐一对儿“猪宝姐弟”,从小就不知道“差钱”俩字怎么写。所以,物欲不流,发财无感!

而我弟呢?

老二他十岁上就没了父亲。这个小男孩在家道中落的环境里成长,天天看着唉声叹气的母亲,所以格外自卑敏感。

一但发财致富,自然是格外张扬跋扈,就要那份扬眉吐气的翻身之感!他在京城最豪华的夜店里请堂哥们消遣。一掷千金的挥霍,就为了大哥哥那一句:“小老二,你如今威风了!”

其实就是发了财,弟弟心里还是那个敏感而倔强的小男孩。童年的阴影笼罩了他一生。

…………………、

我第一次离婚的时候,在家里哭!弟弟抱着我,安慰我说:“姐姐以后我要挣大钱,让你穿最好的衣服,带最好的表!那样,什么样的男人都会爱上你的!”

我笑了。只好点点头。没办法,我也没法向一个上中学的孩子解释,我离婚的原因是因为不孕不育。我前夫的志向,不是要娶最有钱的女孩子。所以,只得点点头!

但是,到如今,人到中年的傻弟弟被自己二十出头的小媳妇给绿了!现在轮到我抱着他,安慰他了。

“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家财万贯也买不来太阳不下山呀!你也不年轻了,回归家庭吧!和你原配老婆好好过日子吧!当个老实人,别折腾了!”

………………………

其实,老实人不是贬义词。

老实人也不是没本事,没能力的代名词。老实人是那种,在内心里有一个笃定安稳的人生观的那种人!

他们安于本心。忠于家庭。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他们喜欢,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淳朴简单的素雅人生。

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名士之风”!

老实善良的人飞来横财,是否还能遵循本心?

古强在古墓附近捡到了69枚金戒指,有人说一枚就价值几十万。专家猜测是宋代出土文物价值连城。古家经过深思熟虑捐出了全部金戒指。

天黑了,古强一个人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有些无聊的古强随意地踢走了一块脚下的石头,却听到一声脆响,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他好奇地顺着声音找了过去。

原来古强踢起的石子正巧敲碎了一个瓦罐子。瓦罐子的裂缝里若隐若现地透露着金灿灿的光芒。古强赶紧扒开罐子的碎片查看,这一看可不要紧,他惊喜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罐子的碎片下竟然是一堆金灿灿的金戒指。古强顾不上其他,拼命压制住内心的狂喜,把金戒指全部捡了起来,边捡心里忍不住再呐喊:发财了,发财了。

古强把带着泥巴的金戒指拿到河边简单清洗了一下,就赶紧揣进怀里跑回了家。

古家父母看着着急忙慌还气喘吁吁的古强就那样莽撞地冲进了家门,一进门就赶紧关紧门窗,好像遇到了什么大事。赶紧凑过来询问。古强喘的说不出话,直接从怀里掏出了那一堆金戒指。

古强的父母都看傻了眼。

古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本分地种了一辈子地,日子一直清苦,哪里见过这么多金银珠宝。古强把捡到金戒指的事详详细细地跟父母说了一遍。

可是,古家父母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飞来横财会落在自己家头上。甚至怀疑儿子经常外出打工,不会在外边干了什么缺德事了吧。为了证明儿子说的话,古家夫妇专门跑到古强捡到金戒指的地方查看。直到看到了那个碎裂的罐子,古家夫妇才相信了儿子说的话。

重新回到家,古家父母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一家三口在灯下细细地把玩着这一堆金戒指,三个人戴满了全手都还有多余的。认真数了几遍,整整有69枚金戒指,每个都差不多有六七克重。

近年来城乡改造,土地征收,村里时常有人挖出稀罕的宝贝。几年前有村民挖出过石像,据说买了几十万呢。古家父母想,儿子捡到的戒指说不定也是古董,一个石头都值那么多钱,更何况金子呢。

这下,古家父母终于相信,原来这飞来横财真的可以落在自己头上。

古强当着父母的面将金戒指进行了分配,自己留下18枚,其余的全部留给父母算作对他们养育之恩的回报。父母对古强的孝顺非常满意。一家人都坚信好日子就要开始了。

捡到金戒指之初,一家人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低调地过日子。照常种地,照常生活。可是,没过多久,顾家夫妇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自己穷了一辈子都没舍得戴过金戒指,如今守着几十个金戒指却要低调的过日子,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每天在灯下把玩已经无法让内心得到满足,古家夫妇干脆把戒指戴在手上出了门,还时不时有意无意地让别人看见。

这下可好,金晃晃的戒指晃进了村民的眼睛里。

村民们说,村里有个孩子曾经亲眼看见过古家数戒指有几百个呢。

又有人说,古家小儿子古强常年在外打工,肯定是在外边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说不定是赃物呢。

还有人说,古家这是挖到宝贝了,一个就值几十万,古家在县城都买了房子了。

村里谣言四起,古家夫妇老实巴交了一辈子,如今天天被人指指点点有些撑不住了,只得说了实话。

这下村子里更是炸了锅。古家捡到金戒指的事更是传的沸腾起来。

古家的亲戚们得知了这一笔飞来横财都想来分一杯羹。上门的不计其数,这个说自己家庭困难,那个说自己家曾对古家夫妇有恩。然后张口闭口就是:“几十个戒指,分我一个嘛。”上门的亲戚都被古家夫妇拒绝了,倒也不是小气不舍得给,只是古家夫妇明白,一旦开了头,找上门的只会更多,给这个,不给那个,最终也捞不着好。索性,一个都不给。

戒指没捞着,亲戚们占便宜的心理没得逞,大多恼羞成怒地走了。短短几天时间古家夫妇几乎得罪了所有的亲戚。

而古强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走在路上就会有陌生的小混混拦住他的去路,问他是不是捡到金戒指的那个古强。逼着他把金戒指交出来。古强不肯就被威胁:以后走路的时候小心一点。

事态越来越严重,古强和父母都感受到了从未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

古强想起了在外打工的时候听到的故事。

一个96岁的老人偶尔得到了一个梨花木的家具,据说价值不菲,几个年轻人假冒老人儿子的生意伙伴骗老人开了门,然后把老人用胶带捆绑住,嘴上贴了整整八层胶布后,抢走了家具。最终老人因窒息不幸去世了。

这个故事久久地在古强心里回荡,同样是因为飞来横财,老人却因此丧失了生命,如今这69枚金戒指从沉甸甸的喜悦变成了沉甸甸的负担。

为了以防有人对金戒指打主意,一家三口商议了各种对策,他们先是把戒指用塑料袋包裹好装进罐子,埋进了家里的后院。后来又觉得不安心,挖出来又藏在家里的柜子里。

古家夫妇和古强都不再出门,也不干活了,也不种地了。每天睡觉门上都里外上三把锁。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从梦中惊醒。

古强每天都做噩梦:有人上门抢戒指,爸妈不肯给,结果被坏人杀害了。

一家人整日都惶惶不可终日。

古家捡到金戒指的事很快传到了当地的文管所。这一消息让文管所的文物专家们都惊喜万分。当地考古发掘的墓葬以宋代的居多,而以往发掘出的文物大多都是石刻。还从来没有过金银器。如果确定古强捡到的金戒指是宋代墓葬出土的,那对于考古来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兴奋归兴奋,文管所的专家们也有些担忧,对于古家来说一辈子都没有富裕过,如果戒指真是价值连城的文物,他们能愿意交出文物吗?

得知文管所专家的来意,老古犹豫纠结了好久。他想起自从有了这69枚戒指开始,古家没有过一天消停日子,吃不好睡不香,就算是它价值连城,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古一怕大腿:“捐,全部都捐了,一个不留。”

自从捐出了所有金戒指,古家的生活也终于恢复了平静。老古夫妇出门也终于不用再躲闪,昂首阔步,坦坦荡荡。

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捧回了69枚金戒指,他们各个摩拳擦掌,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这些金戒指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呢?是否是陪葬品,墓主人又是谁呢?对接下来的考古工作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可是当真的把戒指拿在手里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心里有了疑惑。如果这真的是从古墓里出土的纯金戒指此时应该已经是乌黑的颜色。不会像眼前的这边光亮,甚至金灿灿的。有些地方还有些生锈和破损的迹象。

重量来说,以戒指的大小衡量重量比重,似乎也对不上。难道戒指不是纯金的?

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戒指的确不是纯金的。

失落感很快占据了工作人员的心头。但是接下来的发现又让大家伙心里为之一振。

有个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戒指的内部有两个字:锡金。

锡金,是一种合金,它的含金量极低。虽然锡金的价值远远不及黄金,但是如果这69枚戒指是出土自宋代墓穴那么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黄金。因为由此可以证明宋代的冶炼技术,它的考古价值更高。

为了证明戒指的来历和价值,考古工作者们在古强的带领下来到了捡到戒指的古墓附近,进行了仔细地勘察,把有价值的东西也都带回去仔细的研究。

经过研究发现这处墓葬压根就没有宋代墓葬的规制,也就是说戒指根本就不可能是宋代古墓出土的。

为了弄清楚戒指的真实来历,工作人员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勘测和大量的走访。最终,终于弄清楚了缘由。

戒指的确是陪葬品,但是不是文物。

墓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墓穴,是近现代墓,没有什么考古价值。而69枚戒指作为陪葬品只是因为墓葬主人69岁,作为一个象征而已。至于戒指的价格,在当时(墓葬下葬时)的价值大概一个戒指也就价值一元左右。69个戒指也值不了一百元。

考古工作的进行一直是老古家关注的事。得知这个消息,老古一家想起这段时间以来由戒指引发的一系列生活的变化和心里历程的经历,真是哭笑不得。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他们一家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个道理:钱,还是自己赚来的才踏踏实实。飞来横财未必是好事。

老实善良的老古一家最终还是遵循了本心,愿意守着本分,守着平淡的日子,过最真实的生活。也许正是这一番波折,以后也会更加珍惜眼前平静安乐的生活吧。

飞来横财,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事,但是真的落实到现实中去,谁也不敢保证它就是好事,能守得住本心,能不被金钱诱惑和趋势,也许才是真正的幸运。

如果是你一夜暴富,飞来横财,(比如忽然中了一千万)你会怎么做呢?

老实善良的人飞来横财,是否还能遵循本心?

很难,有句俗话说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亲。尽管有"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一说,但凭双手挣的钱用得心安理得。

老实善良的人飞来横财,是否还能遵循本心?

飞来横财,是否还能遵循本心?什么叫飞来横财,一彩票,二抽奖,三意外之财,本心是善良,还是善顺一势启恶,因果循环恶能从善,善也向恶,环境影响,顺势启导,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宇宙变化万端,所以说人心不古,就是此道,善变恶,恶向善,永不更变,宇宙之道,便是人心之道,只是时间问题

老实善良的人飞来横财,是否还能遵循本心?

我一个普通上班族,有幸突然暴富。

上班打工半辈子了,现在工资一月四五千,基本没攒下多少钱。今年年初,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了,拆迁补偿款二百多万。

我算了一下,除去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就目前我一年五六万的工资收入不吃不喝需要四十年。

可是,这时的我还是以前的我:

1,该上班还是上班。我已步入中年,承认自己的赚钱能力不行,不敢坐吃山空,继续上班。

2,孝顺父母。其实有拆迁款,最大感恩还是父母,也本应父母所有,所以,有条件了,就多孝顺他们吧!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

3,给爱人买些首饰。这么多年,爱人都是与自己共苦了,苦尽甘来,就应该让她感觉到甜,金首饰买一些不为过。

4,对孩子有点遗憾。孩子一直有个留学梦,以前咱没能力,可是拆迁款下来,还是不想把孩子送出去,一是因为疫情,二是觉得咱们国家的教育并不差。

拆迁补偿款下来,对我来说只是银行存款多了,生活改善了许多,其他的一如既往,我生活的重点就是家,初心从未改变,我觉得老实善良是本性,大多能遵循本心!

老实善良的人飞来横财,是否还能遵循本心?

这是我一个远房亲戚家的陈年故事。主公翁T那年大概18岁,在兵慌马乱的年代里,像T这样父母早亡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多大很正常。T凭自已的本份与伶俐被一个偏远的客栈老板收留,在店里当唯一的伙计打杂兼厨子。时近年关,客栈的生意冷冷清清,老板也就不怎么在店里照应。一天晚上,正准备关门打烊的时候,一个面色蜡黄的客人背着一个大褡裢前来投宿。天寒地冻的,正常人也没几个面色红润的,T自然不觉得奇怪。给开了一间房,端点热水就回前面忙乎去了。第二天,冬日的太阳都升到老高了,那个客人也没开门。T觉得奇怪,敲敲门,听里面有人在哼叽。忙推门进去,看见客人躺在床上,脸颊是不正常的暗红,一摸客人额头果然是在发烧。T赶紧地去五里外的镇上请大夫。要过年了,镇上唯一的大夫也出诊去了,开店遇到客人生病的事也不少,T请大夫的小徒弟给开点退烧的药包,赶紧回来到灶下熬药汤。等到T端着药汤碗进到客人房间,客人已经没有声音了,再一探鼻子,气息全无。这可把T吓坏了。有客人在店里死了,是要报官的,老板倒霉,他可能也要吃板子的。他想了一个下午,天黑把已经硬了的客人扛到后山挖坑埋了。因为害怕,纸都没敢烧一张。回到店里,准备打扫客人房间,看到那个拴得结结实实的褡裢,T颤抖着打开,满满的银元,铜钱,还有两个金锭子,还有几张借据。T猜到那个客人应是哪个大店年底催债的经纪,只是没想到病死异乡,留下这厚厚的浮财。

T很快就从那个客栈辞了工,后来在镇上置了青砖大瓦带院子的好房子,陆陆续续买了百来亩好田,人都称他是T四爷。T四爷一辈子精明,一根盐豆角是要下四碗稀饭的。家大业大就要考虑后继有人,可娶的几房女人生的儿女都没养到两岁。后来到四十岁,才又娶了一个寡妇生了一个儿子,长大人称小T四老爷。T四爷六十岁把生意交给儿子,可惜小T四爷除了生计什么都会,不到五年就又赌又糟把家产给霍霍光了。T四爷是在穷困中辞世。小T四爷又给别人当伙计过活,好在解放后定为一个贫民的成分,也算是一个不坏的开始。可T家人始终子息艰难,生计艰难,直小T四爷的孙辈才算是摆脱了贫困.

这个故事是听老家长辈说的,老一辈人讲因果,横财是外财,可以博一时招摇,但换不来一世富贵。且因果有报,把本不是自已命里的财富生夺了来,必定要拿寿数或是命数去补偿。T家故事像是古代话本,面对飞来横财老实人一时迷失,只是没想到用了几代人的安稳去偿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