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养老、求学、就医的公共政策做多点,对内需消费市场有利吗?
如果中国在养老、求学、就医的公共政策做多点,那么许多老百姓就因此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就没有必要省吃俭用把钱存在银行以防不测,这时的人们该吃就吃,该穿就穿,该花钱就花钱,也因此对内需消费市场是十分有利的…
中国在养老、求学、就医的公共政策做多点,对内需消费市场有利吗?
完善的养老、求学、就医等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肯定是对消费和内需有利的。
如果大家都不用为养老、教育、医疗而担忧,就不必省吃俭用了。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可以,实际代入现实社会,却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呢?
一、从上至下,没有一个人同意放弃所谓的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廉价的人口红利,而人口红利实际上就是给工人最低的劳动报酬。所以,我们现在不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而是按资本家的需要分配、按工人可以吃饱的基本要求分配。
而现在一旦给工人完善的社会福利,用工成本就大幅度增加,工人吃饱穿暖了,就不会再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出口挣取的外汇就减少。
有人说:“收入增加了,不是可以扩内需吗?”
这个问题确实成立。
但是,大家看看富豪和资本家们,再看看大学精英们,他们是不是想尽办法出国移民?
这些撑握了生产资料的人拿着平民的钱移民,在他们的脑袋里,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建立一个内循环市场,而是将压榨的财富兑换成美元、欧元等国外财富,再让自己的家族在国外尽情挥霍。
二、长期的恶性竞争,靠压榨工人发展已成了穷国标配,想改变已经很难。
通过压榨平民实现发展,当下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因为印度在做、越南在做、整个东南亚的穷国都在做,整个非洲都在做。因为有了成功案例,不做就发展不了。所以,以低端出口为主的国家,都为了外汇而压榨平民,不管平民的疾苦。这样的大环境,谁主动升价谁死。
所以,根本就没有一个理性的环境去让任何一个后起之国提高国民的福利和待遇。也不会出现拿着高福利和高待遇的既得利益者会良心发现。
中国在养老、求学、就医的公共政策做多点,对内需消费市场有利吗?
如果在养老,就学,就医三方面都有了保障,老百姓也没有后顾之忧,那手里的钱就一定会用于消费,这是拉动内需不可估量的庞大数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