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村有些家庭买了轿车一年放置在家里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用上几天,有必要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有些家庭买了车放置在家里,便外出打工,只有春节期间用上几天,有必要吗?小编就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其实,这种现象在农村还是比较常见,我的一个邻居,在深圳打工,早在2016年花了十多万,买了一辆长城牌小轿车,一直停放在家里。每年
-
我是一个丧偶的农村妇女,今年50岁,两个女儿已经结婚了,找老伴还是不找好呢?
做为一个农村丧偶妇女,到了50岁,女儿已出嫁,最好留在家里过日子,如果这种年龄再找老伴,都是搭伙过日子,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日子会过得更惨。五十岁选择再婚,找一个老伴,至少比你大5~10岁,双方没有了生育能力,只能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如果老伴有钱,可以享几年清福,如果老伴没钱,立马
-
今年54岁的我打工20年存了20万,现在想回农村养老,够用吗?
做为农民54岁,手里有20万存款,用来回家养老,完全足够了,在我们村里,让你这种年纪的人,绝大多数存款不足一万元,他们照样要过日子,照样要养老。不少农民常年累月守在家里,他们以耕田种地为生,每年只种2~3亩水稻,收2000~3000斤稻谷,刚好够一家人生活的口粮,除此之外,利用荒
-
农村很多荒地,种植什么几乎不用管理?
在农村不管种植什么植物、什么庄稼,也许都离开不人去管理,只不过用的时间有多有少,有难有易罢了。现实生活中,在我的记忆里,栽培最简单、管理最容易的应该就是苦竹,苦竹只要一次种植,可以多年受益,而且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施肥、打药、除草,正所谓题主所言,种植后几乎不用管理。早
-
现在的农村是你儿时记忆中的农村吗?和你小时候的农村有啥不同?
现在的农村与儿时记忆中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道路以前的农村,处处都是烂泥路,路不但狭窄,而且道路两旁杂草丛生,晴天出门全身是灰尘,碰到刮风下雨天,全身都是黄泥巴,老人小孩走路容易摔跤。现在村村通了水泥硬化路,道路有四米多宽,无论是
-
为什么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鳝鱼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到底都到哪里去了呢?
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鳝鱼,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前我记得在小时候,我们村里门口的水沟、鱼塘、稻田里黄鳝、泥鳅特别多,家里有时候来了客人,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只要提一只桶,到一些田埂旁边,有软泥的地方,找准鳝鱼眼,用手指顺着它的眼洞,很快就把黄鳝从洞里抓出来,不到半个
-
很多人都说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但是回去的有几成呢?
很多人都说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在笔者当地,1000多人的村庄,现有退休人员十余人,回家养老的几乎为零。现在的农村,村容村貌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村通了水泥路,不少家庭买了小汽车,农村的房子越建越多,越建越漂亮,自来水、宽带及天然气已进入千家万户,但这一些与城市相比,乃天壤之别。
-
在农村买辆小挖机能赚钱吗?
我是农村人,在农村对挖机亲眼所见所闻,买辆挖掘机绝对是赚钱的,但赚多赚少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果所在的十里八乡,从事这一行的人少,绝对赚大钱,现在农村建房、搞养殖建场地,搞种植的需要开垦荒山,请人工干活工资高,随便干一天要200~300元,而且,农村留下的老的老,少的少,不少人不愿意
-
农村老人去世,以前乡亲都去帮忙,现在没人帮忙了,以后怎么办?
农村老人去世,以前乡亲都去帮忙,现在不是没人帮忙,只不过帮忙的人数越来越少了。以前在大集体年代,农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都守在家里耕田种地,碰到村里有人建房子、摆酒席,自告奋勇便去参加,这体现了农村人的团结与和睦。特别是遇到村里有老人去世,大家只要得知消息,自觉的去丧家找活干,
-
农村开始流行子女轮流养老,父母的财产是否要平分给出嫁女呢?
农村子女轮流养老,这种现象虽然有,但还是不多,在笔者当地,绝大多数父母养老一事,都是依靠儿媳负担,只有极个别的情况特殊,父母由子女轮流负责。我有一个邻居王阿姨,他有四个子女,最大的是儿子,其余三个是女儿,老公十年前便去世,留下他跟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由于自己八十多岁年纪,身体一
-
现在农村流行子女轮流老人养老,出嫁女感到很不公平,怎么办?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提问,现在农村流行子女轮流养老,这种现象确实有,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还是以儿媳养老为主。在我们一千多人的村庄,靠子女共同养老的还不到1/100,我隔壁王阿姨,有四个子女,老大是儿子,其余三个都是女儿,十年前老公去世,留下他和儿子、儿媳在一起共
-
为什么感觉一些农村老年人很可怜?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在农村,亲眼目睹农村老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很早以前,大概是70~80年代,农村人都是以种田种地为生,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儿女,农村老人到了六十岁,就很少干农活,平时只需要帮助儿媳们,在家里带一下孙子孙女,以前大家并不富裕,可与儿媳们同吃、同住、日子过得舒
-
有的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农村的小学命运会怎样,会消失吗?
我身为农民,在农村长大,亲眼目睹家乡的一切,过去七十、八十年代,全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大集体阶段,以前的每一个大队,都有自己的小学,还有赤脚医生,小孩读书、农村人看病根本不用出村门。曾几何时,现在的乡村,失去了从前哪一种热闹场面,每个村庄变得人烟稀少,一片凄凉,剩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
-
现在农村能拿出5万元的家庭多么?
现在农村能拿出5万元的家庭,我相信并不多,就拿笔者所在的村庄,这样的家庭占的比例,我估计不会超过30%。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我们村里,一共有200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的都是贷款买的房子,手里虽然可以拿出5万元,身上背负着一笔巨债,剩下的30~40%的家庭。没买房的这一部分人,他们虽
-
农村人男光棍很多,结果成了大难,离婚率很高,是穷造成的吗?
现在农村光棍多,这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如今,在农村每一个村庄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大龄未婚男,除此以外,农村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农村贫穷所致,果真如此吗?早在上过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条件十分落后,大家都比较贫穷,绝大多数家庭缺吃少用,一日三餐要想吃顿饱
-
农村人现在吃什么最多?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生活在农村,农村的一日三餐基本上以粗茶淡饭为主,与以前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粮食非常富足,根本不用担心没米下锅。以前,七、八十年代,农民种的普遍都是常规水稻品种,一年累死累活亩产量在400~500斤/亩左右,早稻收割后,还要完粮征购,除了上交国家的部分外,
-
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还下地干农活,对此你怎么看?
凡是农村出身的人,大家都知道,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地干活是一件很平凡的事,因为,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没留下积蓄,老了又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金,下地干活,不为别的,只因生活所迫。做为农民,以前在七、八十年代,正是社会主义大集体,每天起早贪黑在生产队挣工分,当时,大集体的农活特别多,农忙
-
农村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农村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并不多,因为,大部分农村老人,文化程度低,不识字,有的因为年龄大,眼晴不好使,剩下的只有20~30%左右的老人在使用智能手机。在智能化的时代,经常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视野比较开阔,办事效率比较高,基本上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购物实体
-
农村人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50后60后农民拿什么养老?
我不赞成题主的观点,农村人养儿防老永远不会过时,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或者是将来,农村老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为主。农村老人永远不可能跟城市老人相比,城市人在年轻的时候在单位上班,有一份固定职业,每个月除了缴纳社保以外,可以领到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到了六十岁退休以后,每个月可以领到退
-
农村红白喜事“怪象”为何免费帮忙的不要,宁愿花钱请服务队?
农村以前的红白喜事,都是由村里左邻右舍,街坊邻居大家一起去帮忙,人之常情。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在数百里之外打工,村里人有什么事,大家回家一趟不容易,特别是村里的红白喜事,不少人由于工作忙,干跪不参加酒席,直接在手机上转一个红包,做为份子礼。这种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