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云社总教习高峰能力那么强,为什么没有原创作品,只表演传统相声?
相声演员的各项能力中,固然也包括创作能力这一块,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因为从朱绍文时代开始,相声演员的文化水平其实是一直走低,直到建国后有一定提升,然后到了现在粉圈化流量化,文化水平再一次到了低谷。而要写出优秀的段子,没有相当的文化水平衬着,是不可能做到的。朱绍文为什么能成为
-
东北相声名家都有谁?
开创人——冯昆治冯昆治是第三代相声艺人,但他的师承一直有争议。马三立先生所列的《京津相声师承总表》中,冯昆治归入了朱绍文门下。但王决先生在《中国相声史》一书中列出《相声师承关系表》中,冯昆治又被列入了沈春和门下。因为年代久远而且相声界师承关系本来就一团乱麻,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冯
-
怎样评价相声演员周炜?
应该这么评价周炜: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有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能够目标精确的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郭德纲也是同样的人,只不过两人所在的圈层不一样罢了。换个角度来说,郭德纲如果在体制内,他就是另一个周炜。周炜1993年从北方曲艺学校毕业后,加入二炮文工团(后来改名为火箭
-
郭德纲为相声界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有些人还要反三俗、反郭德纲呢?
先说结论:郭德纲的成功,是他个人的成功,而且是商业领域的成功。而相声在郭德纲的努力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因为郭德纲的饭圈化运营,相声走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在郭德纲火起来之前,相声界并没有主流非主流之分,只有各个不同的团体之间相互竞争。以中国广播说唱团为第一巨头,铁路文工团,煤
-
你认为在中国的相声界里,谁是最厉害的?为什么?
最厉害如果没有一个标准,那就无从评判,尤其是艺术门类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展开来说很多人都可能是“最厉害”的,标准换一换就行。背景最厉害——冯巩相声界腿最长的冯巩老师,家族背景应该是无人可比的牛。冯巩曾祖父,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当过一任代理总统。爷爷冯家遇,创办了著名品牌灯塔油漆,
-
曹云金离开德云社后混的更好还是更差?
从结果来说,肯定是混得更好了,但这是不是曹云金想要的结果,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先来看一看曹云金在德云社时候的待遇:小剧场150一场,挑梁专场500,还不管车马餐饮费,一个月五六千就顶头了;演电视剧电影基本上都是免费,而且还不能有意见,否则郭老板能让你白演还全部咔嚓掉;要永远帮郭
-
何云伟、曹云金如果不离开德云社,会比现在红吗?
先说结论:何云伟如果不离开,那么现在高峰的地位就是何云伟的。曹云金如果不离开,他微博评论区那些天天骂街的会变成他的粉丝,理论上应该比现在更红。但是这两人不会是德云社主推的流量明星,除非他们愿意做出以下改变:何云伟学岳云鹏耍贱卖萌,或者跟烧饼张鹤伦一样说重口味的二人转相声;曹云金跟
-
如果相声界评选四大天王,你认为谁可以入选?为什么?
四大天王这个概念,最早是出现在佛教里面,增长天、持国天、广目天、多闻天。这老哥们四个分别镇守四方世界,面目虽然凶恶,但心中有大善,是天下苍生的守护神。后来香港娱乐圈也评出了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香港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人气与偶像经济,他们四人垄断了香港90年代最受欢
-
为什么马三立的影响力和行业历史地位似乎比侯宝林弱?
马三立和侯宝林,这两位在中国相声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按照薛宝琨教授的观点,如果相声界大师的名额只有四个,那么侯宝林马三立都稳稳入选。但这两人对于相声的贡献又不大一样,或者说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层面,马三立更像是艺术上的大师,而侯宝林则是改变了整个行业格局的人。一个在艺术上给后世子孙
-
明字辈的相声演员里是不是没有门长?如果有,应该是谁?
相声门长,也就是一派大掌门这个概念,其实是从寿字辈才开始的,理论上应该是第一个拜师的人,但现实都是按照掌门标准来算的,而符合这个标准的,也只有寿字辈门长。张寿臣张寿老,正经的掌门级人物,别说寿字辈,就算是德字辈的小年轻,在他面前也矮三分。张寿臣之后,各个字辈基本上就没有所谓门长的
-
当下有人称杨少华为相声界的泰斗,对此你怎么看?
泰斗,指的是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你说一代掌门张寿臣是泰斗没问题,说津门相声之魂马三立是泰斗没问题,说改进相声的侯宝林是泰斗也没问题,甚至马季先生对相声的贡献实在太大,称呼怹一声泰斗也无可厚非。但你要说杨少华是泰斗,那就太狗血了,少华老算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好演员,
-
当年打电话不让马季老师支持德云社的人会是谁呢?
先问是不是,再说对不对,假如前提就不存在,那么长篇大论讲一堆,全都是废话。马季给德云社题字的时候,接了一个电话,电话到底是在讲什么,只有马季和他身边的人知道。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人说明,那个电话是让马季去迫害德云社的,所以题目就是在瞎扯淡。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也是神社粉丝一
-
郭德纲曾经表示“如果相声里没有俗,就像火锅里没有辣。”你怎么看?
这话乍一看没毛病,但仔细一琢磨就全是漏洞。类似的逻辑还有“只有商演才是相声好与坏的唯一衡量标准”,“观众愿意为你的相声买票,那就证明是好相声”,“相声就是图一乐,如果相声都要教育人了,还要学校干嘛”等等。用一个最简单,而且可量化的结果去评判过程,这是最能迎合大部分不爱思考的人,这
-
天津相声世家的私房菜有哪些?
侯家——炸酱面侯宝林大师对于自己原生家庭的回忆,只有一句简短的话:我可能是个天津人~四岁的时候,侯大师被舅舅张文斌送到北京侯家,直到去世侯大师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童年时候的侯宝林生活穷困,几岁就去大户人家吃舍粥,后来还要过饭,学会了一门手艺之后就去卖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
-
文字辈相声艺人好多已经过世,您觉得如今的文字辈谁能进前五?
在中国相声史上,德字辈是行业兴起的一代,八德时至今日也是相声界的标杆。而寿字辈和宝字辈是大神辈出的两代,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赵佩茹刘宝瑞等,都是泰山北斗一级的人物。而接下来的两代,文字辈可以说是综合素质最高的一代,跟前辈们整体文化素养低,创作能力匮乏相比,文字辈大部分都接受了
-
德云社演员也签劳务合同吗?有基本工资吗?岳云鹏、张云雷他们成名后也有基本工资吗?
德云社最早是没有签合同的,也就是北京相声大会的时期,当时的演出模式就是散穴,演员不固定,演出场地也不固定,基本上都是演一场拿一场钱。就因为没有形成固定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以也不存在劳务合同,但是作为演出方会跟剧场签订合同,约定分成比例和场租费等,在王惠没有正式成为老板娘之前,财务都
-
郭德纲的老家在天津,为什么他不在天津开办德云社?
德云社2009年在天津开过分社,只不过很快就关张了,原因也各说各话,郭德纲一贯都爱粉饰太平各种找辙给自己遮脸,他的说法是财务出现问题,于是没法继续做下去。这种说法基本上可以无视,就跟郭老师总说同行一直迫害他,但末了都是空气对线,迄今为止他最大的假想敌姜昆,连一次公开对他的批评都没
-
郭德纲相声里有哪些内容是你听时觉得就是个笑话,但后来都是真事儿的?
我们曾经统计过,我们统计了一个名单。但是因为得罪人太多,我们就不念了。以前从事厨子行业的居多,就是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占大多数。然后我们看到了买烧烤的张鹤伦,著名厨师表演艺术家李鹤彪,餐厅经理孟鹤堂,跑堂伙计岳云鹏孔云龙。从七八岁开始学,学到十八九岁出了徒,跟着师傅在台上摸爬滚打,二
-
听过哪些相声作品惊为神作?
相声界有个术语叫“把杆活”,也就是某个演员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样的一块活,有人就能演成神作,有人就能演泥了,这是每个人先天条件决定的,比如侯宝林大师擅长柳活,那么带学唱的就适合他。马三立擅长说口,那么叙事型的作品就更适合他。李伯祥擅长贯口,那么贯口活就适合他。列举十个本人最喜欢的
-
相声辈分有德、寿、宝、文、明,为什么侯宝林、马三立等在世时没有再往下排列辈分呢?
相声界的辈分并不是铁律,人人都得遵守,用一个字来代替辈分,主要是为了方便统计,实际上用数字也一样,通常是把张三禄算成第一代,朱绍文沈春和阿彦涛是第二代,冯昆治高闻元等是第三代,相声八德为代表的德字辈就是第四代,然后依次往下顺。但相声演员喜欢装有文化,所以整出一堆莫名其妙的字辈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