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能记得马三立大师哪些特别值得回味的相声段子?
马三立大师的艺术生命很长,2001年,年过八旬的马三立老爷子在天津举办了从艺八十周年告别晚会,这说明马三立大师说相声年头至少有八十年,而这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马三立漫长的相声艺术创作表演中,塑造了大量的优秀相声段子,比如《买猴》、《逗你玩》等等,但是个人觉得马三立的一个相声段子
-
侯宝林和马三立有矛盾吗?
侯宝林和马三立算是解放后影响最大的两位相声演员,虽然马三立只比侯宝林大三岁,却是名副其实的师叔,坊间传闻,侯宝林大师曾阻拦马三立收徒李文华,并不惜以代拉马志明为交换条件,而马家对于此事颇为耿耿于怀;另外关于侯宝林和马三立之间的矛盾故事也有不少版本,这些足以证明侯宝林和马三立之间有
-
侯宝林和马三立相比,你认为谁的相声艺术成就更高?
侯宝林和马三立都是相声发展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果单论相声功底,马三立要更胜一筹,如果上升到相声艺术成就,侯宝林显然要有压倒性优势,可以说如果没有马三立,相声发展大概率没什么影响,而如果没有侯宝林,相声可能压根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发展与大繁荣。马三立和侯宝林马三立的相声功底更胜一筹马三
-
你觉得侯宝林与马三立先生哪一位更爱相声?谁对相声的贡献更大?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一1993年2月4日),原名:侯宝麟、侯世荣,满族,北京人。侯大师是相声界开创性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对相声艺术有三大主要贡献,首先是带头净化相声说演的语言,提高相声的审美趣味。其次是在创作和表演的同时,注重相声的理论研究。第三是创作、
-
八十年代的评选的十大笑星是哪十位?
八十年代评选的十大笑星如下:马 季 (1934-2006) 原名马树槐,祖籍 天津宝坻,相声第七代传人、新中国第一代相声演员。代表作《友谊颂》、《宇宙牌香烟》、《老少乐》、《海燕》、《画像》…姜 昆 1950年10月生于北京,祖籍山东龙口,国家一级相声演员,荣获文化部“德艺双馨艺
-
评书艺人马四立和相声大师马三立是什么关系?
提到相声大师马三立,可谓是中国相声史上泰山北斗一般的巨人。马派相声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通过嬉笑怒骂描绘市井百态,《逗你玩儿》、《吃饺子》、《相面》等经典作品,把一个个小人物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马三立先生本名马桂福,在家里排行老三。但怹取艺名“三立”却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
你怎么看马三立当年提携杨少华说的宝贝,你有饭吃了这句话?
这话的意思就是马三立在给杨少华扬蔓,名气大的带着名气小的,长辈带着晚辈去表演,等于在把自己的热度分给你,让观众知道这孩子我疼他,各位也多关照。毕竟马三立当时是名满天下的大师,而杨少华在宝字辈里面也都混得不整,所以给他扬一扬名,也就等于给杨少华赏了饭。要知道那个时代也没有抖音微博头
-
相声界,马三立可以排第一吗?
相声界牛人太多,而且帮派林立,北京天津东北西北都有相声势力。建国后更是成为重要的ZZ宣传工具,大量演员被纳入编制之内,然后分成了各地曲艺家协会和这那文工团等小团体。这些小团体都是明争暗斗,抢夺市场蛋糕,表面上和和气气,私下都是互相捅刀子。要在这一堆人里面挑出一个第一名,让所有同行
-
相声泰斗马三立大师的艺术造诣到了什么地步?
相声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这点在马三立大师那里得到最好的印证。马三立毕业于天津市汇文中学,现在汇文中学也是天津市重点中学,而在解放前能够念到中学毕业的少得可怜,全国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识字。很多民国大师都是小学或者中学毕业,比如钱穆就是中学辍学,梁漱溟也只有中学学历。如果换算成今天的学
-
为何当年马三立和杨少华说“宝贝,你有饭吃了”?
提携晚辈呗,还能有别的意思吗?杨少华感动也是因为马三立心痛自己,愿意带着自己扬个蔓儿,作为干儿子加晚辈,跟着泰山北斗站一起说一段,那就是值得吹一辈子的事情。但“有饭没饭”的,最后还是得看自己能耐,如果杨少华端不起这碗饭,马三立每天带着他登一回台,杨少华也只能饿死,顺带还能把马三立
-
郭德纲师爷赵佩茹在相声界声望如何?马三立为何会和他搭档说相声?
赵佩茹能够走上相声道路,也是机缘巧合的事情,因为他家不是干这个的。赵佩茹的父亲赵希贤,是挑厨供的(春典,变戏法的),按理说赵佩茹应该子承父业,将来也挑厨供。但当时焦少海(也叫焦寿海)在京城找不到搭档,据说是因为焦少海太矫情,喜欢把自己打扮的油头粉面的。而当年的相声艺人腻歪这个,觉
-
为什么马三立的影响力和行业历史地位似乎比侯宝林弱?
马三立和侯宝林,这两位在中国相声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按照薛宝琨教授的观点,如果相声界大师的名额只有四个,那么侯宝林马三立都稳稳入选。但这两人对于相声的贡献又不大一样,或者说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层面,马三立更像是艺术上的大师,而侯宝林则是改变了整个行业格局的人。一个在艺术上给后世子孙
-
相声辈分有德、寿、宝、文、明,为什么侯宝林、马三立等在世时没有再往下排列辈分呢?
相声界的辈分并不是铁律,人人都得遵守,用一个字来代替辈分,主要是为了方便统计,实际上用数字也一样,通常是把张三禄算成第一代,朱绍文沈春和阿彦涛是第二代,冯昆治高闻元等是第三代,相声八德为代表的德字辈就是第四代,然后依次往下顺。但相声演员喜欢装有文化,所以整出一堆莫名其妙的字辈来代
-
侯宝林、马三立到晚年还在说相声,姜昆怎么不说了?
侯宝林1976年正式宣布退出相声舞台,当时的侯大师59岁。马季1996年最后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当时的马季62岁。马三立2002年12月最后一次登上舞台,当时的马老已经88岁高龄,几乎整个相声界都来参加了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马老一句“我值吗”,让所有观众热泪盈眶。第二
-
父子终生不同台!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何一辈子不给儿子马志明捧哏?
马志明在谈到父亲马三立的时候,说到过父子不同台的原因。有一回,央视文艺部的主任找我,说志明,我想了这么个点子,你们爷儿仨弄一个《酒令》,六甲演甲,马老演乙,志明你演丙.......就给我爸爸打电话了。老爷子说,演不了.......后来,他说理由了——这叫揪龙尾巴!什么叫揪龙尾巴,
-
马三立大师和天津相声界有什么矛盾?为什么会有矛盾?
马三立不是跟天津相声界有矛盾,而是跟某个派系的几个大佬不对付。真正把矛盾扩大到整个天津相声界的,其实是少马爷马志明,他是真.不跟同行玩耍。从马三立这里说吧,马三立父亲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祖父马诚方是评书艺人,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恩绪,也就是传说中给慈禧唱太平歌词的那位。马家的后
-
马三立大师怎么总忘词啊,真的假的?
先说结论:觉得马三立真忘词的,都是血棒槌。在诸多相声名家之中,马氏相声是最讲究“死纲死口”的,而马三立可以说是死纲死口的巅峰人物。马三立晚年到了一种什么境界呢,那就是他能把“死纲死口”演出“忘词”的效果,而且让观众真假难辨。在天津卫视制作的相声综艺《笑礼相迎》中,专门对马三立的“
-
为什么姜宝林是马三立大师亲口承认的徒弟,还有那么多人不认可?
百度百科的姜宝林,应该是来自于平行宇宙。其实百度百科对于相声演员的大部分词条,都是错误百出,比如张杰尧的相片之前一直放的是王世臣,最近才被人改过来。姜宝林比较倒霉,生日现在还是1938年,其实姜先生应该是1928年生人。姜宝林2018年录制《笑礼相迎》的时候,明确说自己现在心理年
-
张寿臣有没有让马三立降辈?
张寿臣让马三立降辈这事情,跟坊间传闻“侯宝林不让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一样,属于历史悬案,当事人自己都没公开说过这事儿,全是外界在各种敲边鼓。网上传闻张寿臣跟马家矛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张寿臣说马德禄马三立相声水平不行,另一个是张寿臣让马三立降辈。第一个其实有一半是真的,那就是张寿臣确
-
怎么看待马三立说李洁尘人性次?
马三立1988年参加了姜宝林在燕春楼的收徒仪式,虽说是姜宝林收徒,但马三立才是当晚唯一的MVP。马老一个人就发表了近二十分钟的讲话,既讲述了自己跟姜宝林的忘年交,以及很早就定下的口盟之约,也对姜宝林的另一个口盟师父李洁尘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尤其是“人性次”这个评语震耳发聩,也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