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202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现在50多岁的农民大多是1960年到1970年间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上面有年迈的父母下面,还有刚刚毕业准备结婚的子女。所以他们不仅要为自己挣养老钱,还要给父母挣养老钱,又要给子女准备彩礼嫁妆房子车子。如果在农村里面,想要完成这些,实在太过艰难,一点机会都没有。所以大多数50多岁的农民仍然会选择外出打工,而且甚至可以说是目前外出打工的主力军之一。

其实不仅仅是50多岁的农民工,现在很多60岁往上的农民仍然还是会选择外出打工。就像我自己的父亲,今年已经61岁了,但是他还一心想着要出来工作。今年前几个月在家里种地,总共就收入了几千块钱,比不上在外面打工两个月的收入。他经常跟我说,现在在家里真的是搞不到钱,但是想出来找一个收入稍微高一点的,也非常的困难,因为年龄已经超过了60岁,很多工厂企业都不再招收了,而一些保安门卫清洁工的收入相对来又有限。

从我们村里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概只有40户人家,而真正还留在家里的绝大多数都是60岁往上的农民。在50~60岁这个区间,基本上都已经外出打工了,一个在家里的都没有。反而在40~50这个年纪,还有三个人在老家,因为他们在老家做一点小生意,倒买倒卖山货土特产。而更年轻一点的,40岁往下的,在农村里也很少见。即使在农村里面,也是在县城或者是其他地方做生意开店,种地的很少。

所以,如果说现在50多岁的农民,他们在老家真的是干不了什么事情。因为年纪摆在那了,想要做生意没有资本,想要做其他的行业也没有能力,如果待在老家就只能种地。但是种地收入大家也都知道,这几年粮食的价格一直都很低,种地一年下来也拿不了多少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山区,本来跟你资源就很少,一家只有几亩地,靠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种植是发不了财的。

好在他们身体还算健康,还有一股力气,所以他们竞争卖苦力,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比如说建筑工地,他们还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一个月还能挣三四千块钱。有些水平比较高,或者有一点技术的,可能工资还收入还要更高一点。

所以,不管是从实际角度考虑,还是从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来说,其实他们大多数都还会选择出来找工作,只要稍微有点门路,只要家庭的情况许可,他们都不会呆在农村。

都说农民很辛苦,前几十年辛苦在地里种地,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后面二三十年却要背井离乡出去打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不这么办,现在看来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只有竞争打工才有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尤其是对大多数人来讲更是如此。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阅读。

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谢谢邀请!你的问题:现在 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我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就是超过50岁的农村人!

现在在外面打工的农村人,年龄超过50岁的,不单单是用多字来概括那么简单!

可以说,50岁以上到6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基本都在外面打工!

据我所知,我们老家乡镇范围内,包括我家亲戚,只要是60后,比如61年、62年到68年69年出生的人,都在外地打工赚钱。如果处于这个年龄段而没有出去打工的,一般都是在老家做泥工木工手艺的,再就是开店做生意的!

再如,我们在苏州打工的厂里,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有好些超过50岁,特别是临时工,基本都是60后,有的甚至超过60岁!

所以,在目前看来,50岁以上的农村打工族,在各行各业,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当然,当下企业厂家招聘正式工,50岁以上的不在其列,但是,这个并不影响这些60后能否找到工作,因为这一代人都是经历过大集体年代生活的的人,能吃苦,肯吃苦,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的工作,都被他们胜任了!

所以,农村50岁以上的人,出门打工很多很多,虽然进不了工厂企业,或者没技术没文化,但他们能够胜任又苦又累的体力活。

尽管,这些50岁以上的农村人,挣得钱不是很多,最起码养活自己两口还绰绰有余!还可以顾及家里年纪更大的父母,也能给儿女减轻负担,收入好的,赚钱多的,还能对子女经济有所帮扶,基于这些原因,他们是不可能选择待在老家农村的!

总之,虽然50岁以上的农村人,出门打工不容易,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选择外出打工!

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第一,我今年已经超过了50岁,正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第二,我是农村人,对于农村的现状有着比较深的了解;第三,刚好我去年就去了广东清远和山东聊城的两家工地打工,对于农村50岁以上的打工人群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这里就我在山东打工的亲历说说50岁以上农民工在外打现状。

我之前是在广东的一家港资企业打工的,从普通员工做到了写字楼的管理人员,一直打了20多年工,直到2014年工厂倒闭,我失业了,那年我45岁了,再去厂企找工作,都因为年龄偏大而被拒之门外。这个时候的我才明白,自己想要继续打工,正规和有保障的厂企是进不了啦,而一般的普通小厂和加工作坊不但没有保障,而且工作又累上班时间又长,最主要的是工资还很低,如果想要上班时间短,工资又过得去,只有做农民工这条路可行了。当时我就去了几家工地找工作,但人家也不要我,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就是人家工地有原班人马,不需要招人;第二个原因就是看我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根本不是做农民工的料。

真的好悲哀,一个曾经坐过写字楼的人,一旦过了年龄,就失去应有的价值,不但进不了工厂,连沦落成为农民工的资格都没有了!

没有办法之下,我只好做一些赚不到什么钱的小生意,勉强自保而已。

我有个堂哥, 常年在外承包工地,他也有他的原班人马,但他看我实在挣不了钱,想帮我,就辞掉了他手下的一个做饭女工,让我去他的工地做饭,给我月薪5000元。堂哥不让我做工资更高的小工,因为他也觉得我吃不了那份劳苦,不是做小工的料。

堂哥在山东的工地是新承包的,当时他只跟一个带班的和另外两个亲信去了山东,其他的人马全部在老家本地,堂哥交代要我帮这帮人买火车票,带着这帮人去山东。

这帮人加上我一共有30个人,当我在火车站和他们会合后,他们全部将身份证交给我,由我统一买票。

翻看着他们的身份证,他们的年龄让我很是感慨,其年龄分布段是这样的:

50岁至55岁,7人(包括我)。

55岁至60岁,12人。

60岁至65岁,6人。

65岁至69岁,3人。

69至71岁,2人。

30个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是50岁以下的人。这还不算,60岁以上的老人居然有那么多,更让我觉得惊讶和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71岁的老人!想想自己还不到50岁去工地找工作被拒绝,而这帮人60几岁甚至71岁了还能去工地打工,自己与这帮长期在工地奋战的农民工比起来,真的是活得没用。

出于好奇,我就跟那些65岁以上的老人交谈,问他们为什么大年纪了还要出去打工,他们的答复大致差不多:在工地干惯了,身体又健朗,在家里闲得慌,不如出去打工,一来工资可观,二来为自己挣够养老钱,以后不要拿儿女的钱花,为儿女们减轻负担。

我知道农村的老人们基本上闲不住,只要力所能及,不管什么活路,他们都会去干,除非实在干不动了,或者因为年龄大了,没人愿意请他们干活了。

但是,一个71岁的老人,还去工地打工,确实刷新了我对农民工的认知,尽管这位老者是个手艺很好的大师傅,可以干些比较轻松一点的技术活。

后来到了山东工地,那帮65岁的老人只干了3天活,就被项目部派人来登记的时候给发现了,将他们全部清退了。

堂哥为此还被项目部经理臭骂了一顿,说堂哥竟然敢用老大爷上工地,是不想混了。堂哥的解释是:那些都是人帮人,人拉人而来的,他也不知道他们年纪那么大了。

小结:

现在农村50岁以上的人外出打工人真的很多,除非在家做生意或者有其他事惰可做,可以有一份收入,不然的话,那些50岁以上的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除非是没人要他们。农村人朴实、勤劳,肯吃苦,他们没有退休工资,没有好的社保福利,对挣钱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需求和比城里人更为难以割舍的情怀。

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这是很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还特别咨询过几个卖菜,卖米的农民朋友,他们

都说多。

我看见很多清洁工,工地上,物业,保安,家政也有很多50多岁的农民朋友。

城市退休年龄男子也是60岁,50岁以上的农民外出打工值得尊敬和推广。

农民的养老问题是社会稳定,和谐一个重要支柱。

农民工劳动光荣,勤劳致富值得学习和尊敬。

本号对中美最大的差距定位为是农业。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差距是农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

美国世界上第一农业大国和强国。美国只有350万农民,但美国的农民绝对算上

美国的中产阶层。

中国6亿农民月收入1000元左右。

美国农户的家庭收入比其他家庭高,农户平均收入为11.3万美元,一般家庭为

8.6万美元;农户收入中值(一半家庭收入在此之上,一半在此之下)为7.6万

美元,一般家庭为6.1万美元。这是2017年的数据。

也就是说,农户的收入高于一般家庭四分之一多。

美国人少地多,美国有休耕轮作的传统,美国人均占地0.53公顷,也就是说接

近8亩,另外估算,美国有约1.6亿公顷耕地,同时有约200万农林渔猎从业者,

农业从业者人均80公顷耕地。

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农民50岁了还要外出打工?

我国三农问题中的农民养老,医疗,教育问题都需要国家不断改进。

中国农民是全球最勤劳朴实的人,应该值得全社会的尊敬和关爱。

中国只有农民都富裕了,国家才算真正强大。

希望对这个问题有深刻见解的条友也来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怎么看?

条友讨论,转发 !

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还是挺多的吧。

小区物业的保安守卫,多是五十以上的农村人。还有,城市绿化,园林队的用工,多是五十以上的农民,包括妇女。

还有医院里的护工,多是东北来的农村人。他们快把青岛市医院护工这个行业打下来了。

还有各行业的服务人员,都是农村来的。挺多的。大凡城市人不爱干的服务工种,都是。街道清扫就不用说了。小区服务人员也多是上年纪的农村人。

这是双向的。城市老人开始往外走了,出去到农村养老了。城市还离开不了农民。缺少他们很多工作会瘫痪的!

城市得向农民说声谢谢!

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很多,我大舅舅今年53岁了,每天还在工地上加班熬夜,因为他的2个儿子都没结婚,没有稳定的工作。农村老年人是从艰难岁月滚出来的,并且还没有滚到头的苦命人。

我舅舅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女儿前几年嫁到外地了,家里也没有办酒席,这事还让我舅妈病了大半年。两个儿子还没有结婚,并且都是在打工作。

他的大儿子今年已经31岁了,大专毕业之后,就在外面打工。据我舅舅讲,他毕业有七八年了,但是一直没有看到他的钱在哪。刚开始那几年,每年还要向家里要钱。

老二初中上了几天,在学校抽烟被老师抓到,事后老师通知我舅舅去学校交流交流,结果他儿子一生气就不去上学了,后来就在外面打工,搞工地、进厂,也是不稳定。

在2017年的时候,舅舅用那么多年的积蓄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装修好住进去,花了近30万。现在房子是有了,可是两个儿子还是没结婚。

看到两个儿子年龄一年比一年大,老家的同年女孩子,有的嫁到外地,有的已经结婚了。用我们老家人的话讲,现在在老家,基本看不到23岁以下的单身姑娘了。

可是,他两个儿子,似乎一点也不紧张。

他大儿子的脾气还很暴躁,要是在他面前三番四次地催他的婚姻,他很容易就发脾气,甚至不在家里。

其实,在农村,像我大舅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他们的大半生时光都在外打工生涯,上有老,小有小,在本该抱孙子的年龄,却还在为儿媳妇操心。

其原因有3个方面:

第一: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年龄,他们都在没日没夜地操劳,有的是在田间地头,有的是在车间工地,每天早出晚归,干着最苦的活,吃着最普通的饭,收入却微乎其微。

再加上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心无力,基本上完全教给老师,有些家长想监督都无能为力。

不用说子女的学习成绩,就连最起码的陪伴交流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性格往往是很怪异的,脾气暴躁,不求上进。

第二:子女无能,没有责任感

没有哪个人会心甘情愿地背井离乡,除非万不得已。

现在农村50岁以上的人,常年在外面打工,真的是迫不得已,因为孩子刚长大,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可观的收入,再加上孩子们自己的花费,一个家庭每年的花销很大。

再加上子女没什么能力,不懂得持家,没有责任感,那一个家庭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50多岁的父母亲身上。这可能是最悲哀的局面了。

在农村,很大一部分90后、80后年轻人,对家庭的感情还是很肤浅的。他们没吃过什么苦,家里的事有父母扛着,外面的朋友交际也只是吃吃喝喝,所以,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侥幸”,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打工的钱要花光,没钱花了就问父母要。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50多岁,可能60岁、70岁了。还会继续去打工。

第三:农村人闲不住

在农村人眼里,50岁不算老。

农村老年人是从艰难岁月滚出来的,并且学没有滚到头的苦命人,他们比谁都清楚生活不容易。其实,就算他们不出去打工,在家也会继续干农活,这是农村人骨子里的勤劳。

因为年轻时,操劳过度,营销跟不上,这个年龄的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加的苍老,他们每天在工地、车间、路边等工作,的确让人心痛,但其实,他们很快乐,至少他们还能挣钱,还能养家,还没有给女子添加负担。

这个群体的人,真的很了不起,不管是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在赚钱应得的酬劳,踏实、诚恳。

虽然今天的时代变了,但老百姓的收入跟不上飞涨的物价。加上开放的网络,无形中带来的压力、攀比,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一些呢。50多岁的人,更懂得这个道理。

在此,我对那些长年不懂事的大孩子们提三点建议:

第一:千万不要侥幸地活着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反正在我的身边,大到30几年,小到20出头,这些意向的年轻小伙子,常年在外面打工,平时收入也很可观,但是到了年底,就是没多少积蓄。

我有个外甥,今年20岁了,他说每个月在工地要搞10000多,但到了年底,他就要把钱给花个精光。其他工人在工地 喝桶装水,他要冰红茶、红牛。其他人下班就睡觉,他要搞夜宵。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不可以享受高消费,我只是觉得从农村出来,至少要学会节约。我们没有靠山,没有资金,卡里的30000亏花光了,它就没有了,你去借都借不到。

千万不要侥幸地活着,不要天真地认为父母亲可以扛下生活的所有,他们老了,扛不动了。不要等到某一天,父母亲需要我们扛的时候,我们无能为力。那个时候,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曾经所有的高消费都成为你后悔的痛。

第二: 懂事,不是赚大钱,而是持家有道

父母亲,都希望他的子女能够懂事,但是父母亲并不擅长表达。有些人打工,总是一腔热血,但却不切实际。

我们从农村出来,远大的理想可以放一放,先要过好每一个今天。能赚更多的钱,也需要一个过程,一步一步来。但是,我们需要尽早地去承担生活,去帮父母亲分担生活的苦,至少我们要学会勤俭持家,这就大概就是农村50多岁的人对孩子们的真实要求罢。

只要早一天学会承担,有责任感,懂得感恩父母,持家有道还是非常简单的。

第三:养成存钱的习惯

有钱赚钱,那是大佬们的事情。我们普通老百姓想过上富足的日子,就是从节约开始的,从存钱开始的。

现在出门打工,年轻人每个月搞个五六千块钱,还是不难的。一个月就算存20000元好了,一年也能存上2万,打工10年,至少也有20万的存款了吧。

更何况,随着我们的见识、经验、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收入也会逐步增加,只要养在一个存钱的好习惯,20岁出来打工,10年之后,积蓄还是很可观的事情。

年轻人,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不要在吊儿郎当了,好好的的要工,好好的赚钱,悄悄地存钱,做到这三点,我们50多岁的父母也会轻松很多,就算是在外面打工很辛苦,至少他们心情上是轻松的,是值得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