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很多矛盾因田地而起,为什么感觉农村把田地看的那么重?

为什么农村把田地看的那么重?

我家在农村,以前经常听见有人为了田,地,山林边界问题吵架,甚至打架。现在相对少了,偶而会听见,但基本上都是老人。

我分析两点

1.生存问题 以前交通不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少,农村人基本靠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加上以前的粮食产量低,为了多收粮食,勤劳的农村人就想着多开荒,多种地,多收粮,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结果,你也挖,我也挖,矛盾就产生了。

2.面子问题 农村人基本都爱面了,你挖了我的边边角角,那就是不把我当人看,欺负我家没人,想我当没看见,门都没有。当然,有一些爱贪小便宜的人,你不说,他就今天挖一点,明天挖一点,久而久之,就全是他的了。

现在年青人都出门打工了,收入比种地提高不少,家里的地好多都荒废了,这类问题相对少了很多,只要不是太过分,现在年青人,基本上忍着不说。

农村很多矛盾因田地而起,为什么感觉农村把田地看的那么重?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城里人靠土地开发建设挣钱,农村人靠土地丰衣足食,对农民来说,手里有地,心里不慌。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土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源泉,必须要严格守护,对于种粮的田地,不仅是农民,国家也是很重视。

在国家层面,更多的是从宏观上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把控,对各类用地界限的管控,没有精细化到某一块田坎的管理;而对于农民来说,田地就是他们的领土,领土主权不容侵犯。

在农村,经常出现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田块界线出现损毁而产生纠纷,那么在权属界线还明晰的时候,一定要维护好界线,防止个别心怀鬼胎的人在界线损毁时趁机侵占,然后不断的把边界往外扩,损害别人的利益。

现在国家开展土地确权颁发权利证书,就是为了更好的明确各地块的权利主体和权属界线等相关信息,给予每块土地一张“身份证”,并受法律保护,作为解决土地纠纷的有利证据,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守好自己的田地不仅仅是为了口粮安全,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农民当然会把田地看得很重。

我是@晨曦唯露 专注三农问答领域,学习和分享三农知识,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农村很多矛盾因田地而起,为什么感觉农村把田地看的那么重?

农村人为什么把土地看的这么重,因为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再苦也不会挨饿受冻,再说很多地方田地都是分永久的,以后不再改变了,如果今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那以后子孙将无地可种了。

别看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忧患意识还是有的,“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祖辈们的共识,土地是农村人的根,守住这个根才能在这里开枝散叶。以前的犹太人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就犹如水上的浮萍随风飘流,在哪里都没有归属感,虽然头脑聪明、经济富有,但总是寄人篱下,别人看中的就是你的经济和头脑,但是当没有利用价值了或者跟当地人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会被排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农民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地,所以很多农村人就算是富贵了,离开农村到城市去生活也不愿把农村的根弄丢。

农村很多矛盾因田地而起,为什么感觉农村把田地看的那么重?

自古以来,农民的命根子就是土地。封建社会土地是以建立在皇权以及农奴主(地主)阶层为主导的土地管理制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大清王朝覆灭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其中就有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彻底打破几千年封建土地管理制度。然而非常可笑的是,孙文创建的国民党并没有追随、实现他倡导的这一目标,反倒是同一时期在延安的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掀起一抡又一抡打土豪、分田地的轰轰烈烈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真正的耕者有其田,结结实实打了光喊空口号的国民党大耳光,让其成为世界笑柄。解放后,全国实施统一土地改革,彻底将所有地主通通赶出历史舞台,农民真正翻身作主。后来国家成立人民公社,将土地使用大权死死攥在生产队这个小集体手中,除少数自留地作为私用,其余全部由生产队集中调停管理分配,其劳动报酬主要以工分计,基本是按劳分配原则。八十年代中国实行土地改革,将以前生产队土地全部包产到户,由农民自行耕种管理,直至如今。

至于为什么今天农村农民把土地看得那么重要,主要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以这样说,土地就是农民传承衣钵的基础,农民唯一的依靠就是土地,离开了土地,农民将不复生存,不能一代一代传接。所以,没有哪个农民谁敢轻视土地。至于说农村矛盾多数都因田地引起,这倒不见得。农村矛盾很复杂,田土引起的纷争恐怕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个寸土必争的时代,相邻土地人家闹点小矛盾很正常,但并不普遍,毕竟是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搞红脸谁都不值得。而稍大一点的矛盾,可能就是本村人员嫁出和嫁入土地重新调整分权问题,但这个国家有政策,有条条框框摆在那儿,吵闹一点没用,还不如大家和和气气坐下来,按相关规定办理,这才不失做人根本。

农村很多矛盾因田地而起,为什么感觉农村把田地看的那么重?

农村把田地看得那么重,农民的职业就是种田种地,有了这些土地一家人粮食就有了保障。就不会饿肚子,况且土地是从分田单干以后,一直没有调整过,有的家庭人口一直在增长,可是土地并未增加。

在农村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田土,农民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在外打工也是做一年,算一年,也不是长久之计,农民工年纪大了,还面临着失业,自己有了土地,年纪再大,只要能劳动,就有碗饭吃。

至于农村为田地产生矛盾的确实不少,农村总有一些爱占小便宜的人,在与人家土地交界的位置,总想占一点人家的土地,今天将别人的土地挖过去一点,明天又想再挖过去一点,平时在家里的农民还好,可以制止这种行为,常年外出打工的,他们更加胆大包天,不要看到这是小事,对于这类人确实看到蛮恼火。

水田也是如此,碰上这种人也不好对付,农村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经常有人发生矛盾,如果你想气量放宽一点,也许这种小人进了伙房进卧室,得寸进尺,无可理喻。

读者朋友,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欢迎大家留言,谢谢关注!

农村很多矛盾因田地而起,为什么感觉农村把田地看的那么重?

因为农村主要是以种植为生,田地对于每个农村人来讲就是最大的生活保障,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政策上也加强落实了很多使农村人得到了利益保障,农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比如我们这很多农村现在国家都统一规划建设搞开发了,家家户户都要通过田地交换才能获得相对应的利益,哪家田地越多就越获得多利益!

现在的农村有很多人都去到城里工作,农村的田地很多都被荒废在那里,因此也有很多城里人都想到农村来购买田地,可就算是这样也没人愿意卖,可见田地对每个村民来讲是多么重要!

俗话说一方田土养一方人,农村人有田地在代表家就在,就算以后农村出去工作的人都失去了就业机会,至少还有田地在,重回农村种地也还能维持生计,老了累了回到农村至少还有个家,谁不爱?不看重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