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南方种水稻的步骤?
大家好!我是廖二哥,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农民,我来回答谁知道南方种水稻的步骤。
在我的家乡在广西北部,祖祖辈辈以种水稻为主,关于水稻种植步骤略知一二,下面我以早稻种植步骤的顺序给大家列一列种水稻的步骤。
一、水稻播种育苗(抛秧育苗法)
南方水稻播种育苗一般是4月初清明前后,称为清明秧。清明秧播种育苗完成后紧跟稻田整理,耙田犁田工作有序展开,等到秧苗龄达到25天左右就可以移栽。
二、抛秧
25天后五一劳动节前后,稻田整好了,秧苗可以移栽了,移栽前的稻田放好底肥,一般用普通复合肥每亩100斤做为底肥,底肥下田后再耙一次田,为了让底肥更加均匀,最好估计一下当天能抛几块田,就放底肥耙几块田,预防下大雨肥水流走,然后开始抛秧。
三、秧苗第一次追肥打农药
秧苗下田后4一7天开始对秧苗施肥,施肥以氮肥为主,通用尿素追肥,由于秧苗还小,每亩适量即可,大概每亩10一15斤尿素可以与除草剂一起混合撒下田,施肥后第二天可以打农药,主要防止牙虫🐛繁殖。
四、田间管理
第一次追肥喷药后,注意平时田间管理,经常巡查田间水位是否正常再观察有没有新增病害虫,正常情况是每天每块田巡查一次,争取及时发现问题。
五、水稻分蘖期二次施肥打药
六月上旬左右水稻进入分蘖期,这时田里的底肥已远远供不上茂盛稻苗我们需要再次施肥,施肥量加大,一般每亩田尿素30斤,钾肥50斤为好。施肥后跟着打药,主要防止卷叶虫,牙虫,稻飞虱,这次打药药量也要加大。
六、晒田
等二次施肥过十五天后,将稻田水放干晒田,晒到泥土开裂为好。
晒田后再放水进田,这次放水就不用再管水的问题了,让田里的水自然干掉,那时候稻谷也成熟了,刚好是干田收割水稻。
谁知道南方种水稻的步骤?
我想水稻种植,我们这里应该是最简单的了吧!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这里水稻也是插秧苗的,后来改成抛秧苗,后来是泡种子发芽了播撒,现在更简单了。
1.稻种子有购买的新种!有很多品种,可以自行购买!有些是去年留下的种也可以用!
2.种子播种之前会在红药水里搅拌一下,是防止鸟类吃种!
3.麦子收完后,直接犁地,地犁好后开水沟,
4.直接撒种
5.种子撒好后,地里开始进水,水进地里去泡一到两天,把水放掉,等在出苗就OK了!后面定期的进水施肥,农药,
谁知道南方种水稻的步骤?
第一步,先把秧田弄好,用打田机把泥土弄细,而且保证有充分的水。
第二部,用育秧苗的塑料平铺在田间垄上,沟里保证充足水源,没过田间垄地为好,也不要太深
第三部,把稻谷种子洒在育秧苗塑料上,均匀播撒,天气冷还要盖塑料薄膜,用竹篾支起来。
第四部,等待一段时间,看天气偶尔还得去掀开塑料薄膜,让里面通风透气。
第五步,秧苗长齐了之后稍大就可以人工栽种了,可以插秧,也可以抛秧,还可以用机器插秧。
第六步,秧苗插完后要去放水,也就是保证田间有充足的水分,一定要没过秧苗底部且不淹死秧苗为好。
第七步,几天过后秧苗就成活了,在分孽之前施肥,尿素,农家肥等,然后就是等他们长大了。
第八步,根据稻谷长势追肥,追肥时加除草剂等,保证时时刻刻田间有充足水分,干旱季节要抽水灌溉。
第九步,打农药,这是重要环节,杀虫。
第十步,收割稻谷,现在多为收割机,一并装回来在谷场晒谷,晒干后就可以碾米做饭啦。
谁知道南方种水稻的步骤?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栽培之一,我做为一个南方人,做为一个农民的后代,对种植水稻的操作步骤,了如指掌,分别介绍如下
1选种:
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和土壤栽培的优良品种。
2晒种:
将买回来的种子,选晴天放在竹垫上晒2~3天,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种子抗逆性。
3浸种消毒:
浸种,最好选用二开一晾浸种法,即二份开水加一份晾水,经过65℃的水温处理,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同时可以杀死粘附在种皮上一部分病菌。
具体操作,两人合作,一人负责将稻种倒入装有两开一晾的水桶中,另一人负责用木棍在水中按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搅拌,当水温降至20℃左右时,停止搅拌,浸泡7~8小时,等待催芽。
4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倒入棉纱袋里,用清水洗净,沥干多余水分,找一个木桶,垫上一层塑料膜,捕上稻草,把种谷放入集中,周围用稻草压实,盖上膜,注意适当留一点孔,让其与外界透气,一般情况下两天即可发芽,播种时的要求,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
5准备秧田:
秧田与大田比1:9~10,秧田要选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溉方便的田块,南方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育秧,秧田亩施2000kg腐熟猪牛粪,将田翻耕后,撒入20Kg复合肥,10Kg氯化钾耙平。
开沟做厢,最好以南北方向做厢,便于通气,厢宽1、3~1、5米,沟宽60㎝,厢面要求面平如镜,田内围沟,厢沟,沟沟相通。
6播种:
选晴天将催好芽的种谷均匀撒播在厢面上,播种量亩用种10~12、5Kg,播种后用木板轻轻将种谷,压入泥浆中。
播种后,插好竹条,盖好薄膜,把四周用泥封严。
7秧苗管理:
晴天中午,将膜的两头揭开,温度超过25℃天气,要适当增加水层,降低膜内温度,低温天气注意保温,
当秧苗二叶一心期,看长势酌施尿素,每亩施2~3Kg促苗肥,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移栽前注意炼苗,薄膜育秧,相对较嫩,移栽前一星期,将膜逐渐由小到大放风,促使秧苗尽量适应外界大气候。
8及时插秧:
插秧前将大田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和化肥,犁耙整平,当气温稳定在20℃左右,秧苗3、5~4叶一心即可插秧,株行距按早熟品种4X6寸或中熟品种5X7寸,每穴4~5株,适当浅插,便于提早返青分蘖。
9合理施肥:
待插秧后7~10天,亩施15Kg尿素,促水稻提早返青分蘖,45天左右,根据禾苗长势情况,补施一定量的三元素穗肥。
10科学管水:
插秧后做到深水稳蔸,浅水分蘖,拔节期间可根据长势,适当晒苗,孕穗灌浆期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齐穗后干干湿湿管理,成熟期将田水全部排干。
11防治病虫害:
南方地区主要两虫一病(即纹枯病,二化螟和稻飞虱)
水稻纹枯病,又称烂脚瘟,是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害,常选用井冈霉素和甲基硫菌灵防治。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使水稻受害植株枯心,死苗,在穗期容易出现白穗,一旦发现田间有钻心苗出现时,用阿维菌素B1或三唑磷乳油喷雾,效果良好。
稻飞虱,危害程度极大,轻则减产,重则失收,可用吡虫啉,扑虱灵,锐劲特胶悬剂均可防治,注意在低龄若虫盛期使用效果最好,同时喷雾时,田间必须保持3~5寸浅水层,注意把喷头调成粗点喷雾,喷雾太细,水稻过密,根本起不到杀虫效果。
12收割:
稻谷米粒饱满,硬度完熟,水稻剑叶金黄色,即可采收。
读者朋友,我是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专门分享农村种植技术的大海,欢迎关注并留言。
谁知道南方种水稻的步骤?
你好,我来回答南方多半种植大户种一季中稻直播步骤:
①选种生育期在130天以上②提前半月翻田,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10号整平田,(提前一天浸种)开好排水沟,使田面尽量无明水,种子露白拌种即可撒播,播后2至3天打封闭药。③15天左右三叶一心打茎叶除草,施药后一两天灌水3至5公分深,一星期后草死才可追尿素促分蘖,保持浅水,苗足晒田至田面开微裂(深泥田重晒)。注意防虫。拔节期主要防治卷叶虫,稻叶蝉,纹枯病,可加磷酸二氢钾一起喷雾,苗情不好及时加尿素5至10斤。孕穗期保持深水10公分左右,(降温,湿度太高可灌跑马水降温)抽穗10%左右打药(防三虫三病),后期田面无明水保持湿持至收割前5至7天。
谁知道南方种水稻的步骤?
感谢邀请回答
南方水稻种植步骤:
一、选对良种
现在有很多好品种,但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积温土壤和生长环境,选优质抗病的高产品种。
二、种子晾晒
把精选后的种子,选晴天在阳光下晒2---3天,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
三、清选种子
把晾晒的种子进行23%的黄泥水或12---13%盐水选种,即事先把黄土晒干,然后加少量的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调剂,捞出瘪谷后,用清水洗一遍,再进行消毒。如果经过比重选的种子,可直接进行消毒。
四、消毒浸种
把清选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每天搅拌一次。即水温10度浸种10天,水温15度浸种7天,水温20度浸种5天,才能吸足水分,种子才能保证芽齐、芽壮。否则极易造成不出芽就加温,结果造成烧种现象,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五、催芽过程
把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放在30厘米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温度控制在30---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大约36小时或两天,有80%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时进行室温(即屋内温度)凉芽5---9小时就可以播种了。
六、播种过程
稀播育壮秧。最佳播期:如果3月10日扣棚提温可在4月5----10日,中棚可在4月15----20日。播量应该根据秧龄而定。如果4月15日出苗,5月15日插秧,芽率90%以上,每盘可播干种0.24斤。播种后用木磙子把种子3面压入土中,与地面持平,然后覆盖1厘米的过筛土。
七、苗床管理
低温少水育壮秧:苗床温度“宁低勿高”,具体温度应控制在出齐苗28度,1.1叶时25度,2.1叶时23度,3.1叶时21度,以后20度。插秧前3---5天昼夜揭布练苗,晚上低于4度在盖布防止冻害。苗床湿度“宁干勿湿”,苗出齐后,一般不会缺水。床土表面有0.5厘米后的干活土层,下面的床土松软潮湿时为正常现象。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如果早晨叶尖吐水少,中午打蔫,拔出秧苗都是白根,根周围没有湿土,才是真正缺水了,这样就要趁早上浇一次透水;反之,苗打蔫就是发生立枯病了,要了解病情,看看是真菌性还是生理性的,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八、及时插秧
在插秧前1---2天喷防虫剂和防冻剂。当气温稳定在13度连续3天开始插秧。第二积温带可在5月12日开始插秧。第三积温带可在5月15日开始插秧(在保证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早插,争取有效积温,促进早熟,夺取高产。)插秧时水层需覆盖田面不能少于50—80%。并且从下池往上池插,插一半时把上池多余的水排入已插池子,这样一是节水,二是预防冻害,三是返青快。行距是株高的三分之一最合理。株距根据品种的分蘖强弱而定,一般插9×3或9×4,每穴4---6株。插秧深度以不漂苗为基准,越浅越好。另外还可以根据叶龄适时插秧,3.2叶开始,4.5叶结束。是最佳期。过早秧苗盘根不好,过晚返青慢,并且有早穗现象。
九、合理施肥
根据多年多次多地块测土化验,土壤表现足磷缺钾,氮偏少,所以应该本着补氮,稳磷增钾。按叶龄施肥的原则。底肥应在翻地之前施入。每亩35—40斤。返青肥在插后7—10天。以秧苗长出新的根系为准,亩施15—20斤返青专用肥,在到拔节末期每亩施用专用穗肥14—18斤。正常情况下插后45—50天(5月15日插秧,应在7月1----5日。)还要看天、看地、看苗使用穗肥。
十、科学管水
“水是稻子的命,也是稻子的病。”要本着前浅、中晒、后湿润,生理用水和生态用水够用就好的原则。即插秧后,要保持田面不露地,分蘖以寸水为好,分蘖末期要晒田、透气、输氧,这样增强根部活力。肥田或长势旺盛要多晒几天。反之则少晒或不晒。然后灌5—6厘米水层,此时植株开始拨节肥水不能过大,否则易贪青感病倒伏。第一、二节拔出后,要加深到3寸水层,深水孕穗,抽穗前2天适当排水、通气、输氧。保持后4片叶的活力。开始出穗到齐穗期间不可缺水,否则会影响出穗。齐穗后到蜡熟期,可间歇灌溉。即前水不见后水,干干湿湿,黄熟后开始排水。
十一、病虫防治
病害:苗期立枯病、后期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立枯病分真菌性和生理性病害,近几年发生的多数是生理性的立枯病。病因主要是管理不当、环境不良等因素造成的。床土水分过大,床温低,床土板结透气性差是发病的原因。其次床土碱性过大有利于病菌繁殖。另外,浇水过多、过勤,氮肥量过多,施肥不均,播种量过大,过早,苗床温度过高,通风练苗不够都可能引起病害。
防治方法:
1、播种前苗床消毒,床土调酸,使PH值在5--5.5之间。
2、出苗后要及时通风练苗,上午10点揭布,下午2点时盖布,减少温差。
3、1.5叶时喷洒防病药剂,若发现病情一定要查清病因,改善环境,对症下药,经常
观察,争取早插秧。
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颈瘟、穗瘟、粒瘟,要以预防为主。首先选择抗病品种科学管理,施肥合理;其次要及时药物预防。一般在7月15日—25日喷一次药可预防叶瘟和节瘟,在出穗前1—2天喷一次药可预防穗颈瘟。若发现病情,在齐穗后再喷一次。
虫害:苗期潜叶蝇,后期二化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
潜叶蝇可在插秧前1—2天喷洒防虫药剂(这样方便、经济,而且效果叶不错)。否则在插秧后10—15天必须喷洒防虫药剂。不然一旦发生虫害,2—3天受害叶片全部吃光,影响5—7天的生长发育。
二化螟必须以预防为主,因为幼虫钻蛀水稻植株内取食,当你发现危害部位时(如枯鞘、枯心、白穗)再喷药很难透入植株内部杀死害虫。造成倒伏、死杆、死穗等现象。磨米出现碎米、死米和黑尖米增多,出米率降低,效益下降。不能忽视,应当在7月15—20日和8月5—10日各喷一次。最好是发现成虫(即飞蛾)飞在田间时喷药为最佳。
十二、适时收割
很多稻农以为水稻越成越好,出米率越高,所以延迟不割。造成米粒经纹多,折米多,整精米减少。由于成熟过度,糖流失,淀粉增加,导致品质下降。因此要根据不同品种适时收割。水稻成熟分乳熟、蜡熟、黄熟、完熟和枯熟。在完熟期(即稻穗成米有98%白米,2%青米时。或按出齐穗45—50天时,是出米率最高,品质最好的收割时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