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领导直呼年龄大下属的名字,在国外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外国公司,不允许称呼职务,一律互相称呼名字。当然,这是人家的文化决定的。在中国,如果一个年轻领导直接称呼比自己年长下属的名字,就有点招人非议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尊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里的老,并不是特指自己家中的老人,而是包括所有年长于自己的人。尊老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比如,见到比自己岁数大的人,不知道他姓什么,可以称呼一句“师傅”,岁数再大一点,可以叫一声“大爷”。如果是身边的老同事,可以亲切地称呼“王师傅”、“王工”、“王老师”等等。如果你直接叫“王镇江”,不但老同事跟你翻脸,其它同事也会给你白眼。
普通人如此尊老,领导难道有权力就可以不尊老吗?当然不是!作为一个领导,在下属的称呼上更要注意。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体现领导力的大学问。如果直呼其名,一是惹人反感,二是显得自己缺乏教养。那么,应该怎么称呼呢?要分三种情况。第一,如果下属与你年龄相差无几,而且关系处的很融洽,直接称呼名字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尽量还是要尊重一点,比如可以称呼“姓+工”。如果下属比你大十岁左右,可以称呼“姓+工”或者是“姓+师傅”。如果下属的年龄跟你相差将近一代人,一定要特别尊重,称呼王工、王师傅、王老师都可以。不是跟下属关系特别紧密,要避免称呼下属“老+姓”,比如“老王”,这样称呼,并不是尊重,有时往往给人一种轻视的感觉。
如果一个领导不注意下属称呼这些细节,随着自己的性子,直呼下属的大名,这是很没礼貌的行为。遇到较真的下属,往往会让自己下不来台。我在国企上班的时候,有个部门提拔了一个年轻中干,有一次他去车间,遇到一个老员工,他跟别人一样直呼其名。老同志不爱听了,说:“某某某是你叫的吗?我跟你老丈人是三十年的哥们!你敢叫我名字?没大没小的小兔羔子!”当时,弄得他很难堪。
1.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更多职场和管理知识,阅读本号文章!
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有位老领导私下里给我讲过一件事:他在人事科长任上照顾安排了一个技校毕业生,头一两年,每次碰面都是“叔叔前叔叔后”地热情得不亦乐呼,时常还会送些自家乡下种的桔子、石榴等到家里去。此人荣升部门副职后,刚上任几个月还是叫“叔”,时间久了,公众场合就叫“老李”了;又过了一年多时间,此人经选举后扶为正职,成了老领导的领导,时不时打个照面也就是含笑点点头,或者一句“你来了!”算是打个招呼。由开始的“叔叔”到“老李”再到“点点头,”也就是由长辈到同辈再到“小辈”称呼的变化过程,也只不过七八年时间,给人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慨。
名字不过是人的代号,当了领导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这与传统礼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在对人的称谓上,传统礼仪多数时候仅局限于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之间,在上下级关系上,对没有职位的尊长,一般都是在姓氏前面加个“老”字,如:老李、老王等,就是直呼其名也上升不到文明礼貌的高度,更无可非议,最多也只不过是教养问题。但是,在家庭亲友关系上,对自己的父母、年长的长辈,是不能以“老李、老王”地招呼,更不能直呼其名,就是当了再大的“官”也不能这样称呼。当然,酒喝醉了说的“可以不算数。”官当大了嘛,鼻子也是压得住别人嘴巴的。
现在,年轻有为、后来居上者比比皆是,许多传统礼仪在他们面前都很俗套,“老李老王”地叫也有些别扭。其实,多数时间领导在单位门口还没钻出车门便如众星拱月般,眼里哪有余光斜视到年长的下属,连见上一面都只能是在三尺开外,哪里得到领导“直呼其名”的机会。不过,作为单位年长的下属,千万不能“倚老卖老”,否则,到了领导“直呼其名”那天,你可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我今年53岁,喜欢散步,在路上经常会遇到向我问路的情形。
情形一:“师傅,你好,请问去金色蓝庭怎么走?”。这种问法的,大多是农民工初次赶去做工的,不论他们的年龄大小,我都会热情的详细告知。
情形二:“大爷哇,金色蓝庭在哪里啊?”。这种问法的,大多是手里拧着油和家里长的蔬菜,送给儿子的。我除了热情详细告诉走法外,还会对他们说,“你是我大爷/奶奶,你叫我同志就行了”。他们最后往往都会说“谢谢你,同志”;我会客气到“大爷/奶奶您慢走”。
情形三:“哎,金色蓝庭是在前面吗?”。这种问法的,大多是小年轻。我往往会说“你导航就行了”,然后继续散步。
由此可见,对同一个人,采用不同的称呼,往往能反映称呼者的修养,并且会影响到被称呼者的心情。
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首先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工作中,不论领导的年龄大小,下属都会称呼他们为职位或姓+职位(如主任或王主任)。这主要是对领导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职场中的一种约定俗成。
我们知道,尊重都是相互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领导的情商相对都比较高,他们对年龄比自己大的下属,通常都会称呼“老+姓”,如老王;也有采用“姓+专技岗位职称的”,如王工(工程师),王老师等;当然,如果下属有职务,则通常就会称呼“姓+职位”,如王主管,王经理等。
就领导可不可以直呼其名而言,那肯定可以,但会疏远领导与下属间的心理距离。直呼其名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年龄大的下属也会对领导直呼其名,作为一种礼尚往来,同时,也是对你的一种变相教育。所以,工作中几乎没有领导会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
领导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符合传统仪礼吗?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礼多人不怪,礼尚往来,茄子也卖个老…都体现了礼节的重要性。
称呼,作为礼节的一部分,我们当然要遵循人们约定的公序良俗。如果领导不介意下属对他直呼其名,那他就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如果领导情商高,那他自会按照传统礼仪称呼年龄大的下属。
在职场中,考核的主要方面是工作业绩。老同志要有“牛老不卖钱”的心态,踏实干好工作;领导要有“茄子还卖个老”的心态,尽量多尊重关心老同志,这样,大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实现“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局面。
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当年我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班里有位男同学,跟我是舍友,快毕业的时候,他被留校了,临时当一个博士班的辅导员。我同学很年轻,1980年出生,而那些博士班的人呢?大部分人都三四十岁了。有一次,在单位食堂吃完饭,我跟他走在路上,他看到前面有一位他带那个班的博士,就直呼人家的名字,喊了两遍,人家都没搭理他。
等他我这个同学第三次直呼人家姓名的时候,那个博士生直接转过头来,怒气冲冲地对我这同学说:你干啥?啊?你比我小那么多,居然还直呼我名,你不觉得很没有礼貌吗?我这同学也火了,大声说:你是比我大,但我是你辅导员老师,我直呼你名怎么了?啊?你事事还不少!就这样,两个人不欢而散,我在旁边看得是目瞪口呆!我没想到一个简单的称呼,居然还能吵起来,看来这称呼确实重要!
后来我参加工作以后,也见到了类似的事件。当年有一位同事还是股长的时候,见到单位比他年长的的大哥大姐的时候,都是一口一口个“王哥”“孙姐”地叫着。可是自打这位同事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以后,但凡遇见这些“哥”“姐”,就再也不称呼“王哥”“孙姐”了,要么不主动打招呼,要么就直呼其名。这些“哥”“姐”表面上不当回事,可是背地里也很气愤。有一次,孙姐跟我说:没想到啊,以前谁谁谁(这副科级领导)见着我,大老远就是一口一个“姐”叫着,可当上领导以后,居然叫我名字,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人心隔肚皮!
当年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小老弟以前见了我一口一个“哥”叫着,我当时真没当回事,就觉得自己弟兄们无所谓,对他说直接叫我名字就行,可他还是叫我“哥”,我也没放在心上。可是当我这个小老弟被提拔为领导以后,见了我竟然直呼我名,我当时还是很有触动的。为什么之前让直呼我名,偏偏不叫,非要等提拔了领导以后,才直呼我名?我心里自然觉得不得劲,怪怪的,想想这个人真没劲、真没意思,哎!
那么当了领导以后,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如果按照阶层来说,是完全可以的。领导毕竟是领导,下属毕竟是下属,当上了领导以后,一视同仁,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哥”“姐”,大家都是同事、上下属关系,既然公事公办,那么当然可以直呼其名了。我在体制内工作十五年,见过不少领导非常反感单位里的人一口一个“哥”“姐”得这么叫。领导说这是体制内的工作单位,大家都是同志,直呼其名就可,不讲江湖那些大哥、大姐。
如果按照传统礼仪来说呢,我觉得领导最好不要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假如这下属比领导大不了几岁,直呼其名或者叫名字的后两个字都可以,比如“建国”等。假如这下属比领导大七八岁、十岁以上,我建议领导对其称呼时,可以说“老王、王哥、孙姐”等。假如这下属比领导大二三十岁,那么我建议领导对其称呼时,可以说“王叔、王师傅、王老师、王工、王老前辈”等。
现实中,我也认为按照传统礼仪来称呼比较好。因为领导虽然是领导,可是在年龄大的人的面前依然是小辈、小孩。这年头谁没有个面子?谁没有个尊严?谁不想被尊敬?假如领导直呼其名的话,很容易让这些人反感,尤其是在体制内,更是如此。年龄大的人会觉得我资历这么老,你领导这么称呼我,是看不起我,是不尊敬我,是不拿我当回事,既然不拿我当回事,那么也别怪我们这些老人不给你面子,爱咋咋地!说不定会经常给领导使绊子,让领导的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下去。
反之呢?领导要是在称呼上比较尊敬这些年龄大的的人,反倒能让这些老人心存感激。对他们来说,领导尊敬我,我也会尊敬领导,领导看得起我,我更应该拥护领导工作。这样领导工作起来,往往会事半功倍。
你们认为呢?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我,谢谢。
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无论当领导与否,无论对年龄大小的员工,只要不称他(她)的姓,只称呼他(她)的名,显得亲切啊!
职场不比社交场合,在职场称呼某人正副职务时,都泾渭分明、不得含糊。在社交场合称呼年龄大的,该称呼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就得这样称呼,显得有礼貌。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只要领导对任何员工都尊称其名,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计较、不必在意。大家一如既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就行了。
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传统礼仪对待他人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也就是对人要温和、善良、恭敬、勤俭、谦让,说透了也就是严格自律下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老好人的思想。
如果一个人当了领导之后,就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这和传统礼仪没有什么冲突的。试想一下一个单位里会有很多人,同姓人肯定也会不少,一个领导针对的是他全部的下属,如果不直呼其名谁知道是在叫谁呢?其次只因为有下属,所以当领导以后就不能亲疏有别,要一碗水端平,最起码公开场合是必须要这样做的,至于私底下的私人感情该怎么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是喊下属叫爷也没有人去干涉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领导把传统礼仪作为他的执行手段,和谁都温良恭俭让,那能够做到令行即止吗?恐怕他的指令别人会当他放了一个连臭味却闻不到的出溜子屁(没声),会没有人去理睬的。
其实,传统礼仪讲究的是人们在一般社交场合下人与人之间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对自身的一种要求,也就是自律,并不是指在职业场所上级和下级之间在执行制度措施的落实和完成任务时所采取的态度。按照传统的讲法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君与臣”之间的关系,领导必须要在下属面前树立起一定的威严才能够更好的把任务贯彻落实下来。
所以如果由一个直呼其名就感觉到奇怪或者是愤怒,不符合传统礼仪,这是对传统礼仪的一种歪解。如果是真的认为领导直呼其名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那么其中五味杂陈的心理因素可能只有本人才能够解释的清了。
(原创作品,完稿于2018-11-1)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