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一次性被人挖走90多位技术人员。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最近,中科院90名技术人员,被“跨国公司”一次性挖走,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其实,这些研究人员的待遇,多年来一直有争议。透过这件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呢?我们来聊下。
第一、科研人员待遇低疫情之初,李兰娟院士曾说:
“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人员、军事技术人员,才能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
然而,即便是很多人被李兰娟感动,但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感动几秒后,又继续追星。给明星高薪酬,我本身没意见,但是否可以给科研人员,同等待遇呢?
我们都知道,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科技,我们国家的发展,都要受到影响。正是因为那些兢兢业业,在工作岗位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才有了如今的发达。
所以,只有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我们才能留住人才。因为光凭情怀,是养活不了家的呀!
第二、国内学术领域的风气差我记得前几年,有个北大的数学天才叫许晨阳。他在国外留学回来后,曾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任职。而他当初选择回国,可见他是想为国家效力的。
但是没几年,许晨阳毅然辞去职务,决定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数学教授。临走前,他曾留下三句话,应该就是他出走的原因:
1、 国内学术领域论资排辈的观念根深蒂固,年轻学者在国内想要“大展拳脚”很难;
2、 学术造假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痛心;
3、 不少高校学风浮躁,令人叹息。
所以,中科院90名员工集体被挖,也与学术领域的风气有关。我有朋友曾说过,在那种事业单位,资历比能力更重要。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如果不懂人情来往,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大展拳脚。
相反,一些精通为人处世的人,大多能担任领导职位。而矛盾就在于,这些领导本身学术水平不行,有时还喜欢瞎指挥,这一点是致命的。
第三、精神上的满足感不够我过去在知乎看过一篇回答:你为什么选择当公务员?底下有个回答挺真实的,是个女性答主,她说在公务员这个岗位上,大家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天生喜欢当官,喜欢指挥别人获得满足感;有的人则是为了图个安稳,生活中也能获得尊重。而她和老公,就是极少部分的人:真心想给老百姓做点事。
因为她们夫妻早年的特殊经历,真的想通过这份工作,来帮助百姓。在帮助百姓的同时,她们也会收获别人的感谢,这样的满足感,才是她们在岗位上坚持的动力。
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也是一样的。他们本身工资就不高,好一点才1万左右。由于只在实验室工作,外界也不知道他们的辛苦,因此很难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待遇本身不行的前提下,他们会对这份工作渐渐失去动力。
如今这件事快没有热度了,但是给我们的反省,却不应该停止。光是口头说尊重科技人员,那是没有用的。多少清华、北大的人才,跑去美国发展,甚至有人说,清北就是给美国输送人才的!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吗?欢迎留言分享。
中科院一次性被人挖走90多位技术人员。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中科院90多位科研人员(据说大部分是博士生)集体离职,引起了社会集体关注,甚至党中央国务院都亲自出面进行调查,可见国家对这件事都多么重视!
本来离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职场上来去自由,只要按照正常程序,按照合同离职,都应该在情理之中!
不会这次中科院90多位科研人员集体离职虽然也是按照正常程序走的,但由于身份比较特殊,所以受到高度重视!
90多位博士生离开中科院,理论上不会对我国科学科技发展带来直接冲击,但这件事带来的社会冲击力是不可小视的!
记得之前有这么一句话颇具讽刺性:制造原子弹的不如一个卖茶叶蛋的!
这种观点带走明星的个人主观色彩,一些以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但侧面也反映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的科研人员在经济上的待遇相对来讲确实不高!
有人会说:科学家就应该无私地进行科学研究,报效祖国,让祖国的科技更强大!
但不要忘了,科学家也是人,说白了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吃喝拉撒,也要结婚生子,也是上有老下有小!
不要强迫科研人员非得变得像我们眼里的那种“伟大”!
而且,科学研究向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穷其一生也很难有大的研究突破,尤其是再当今行业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单个科学家几乎不可能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
如果有其他部分公司能开出原有工资10倍的薪水,你能不心动吗?有谁能抵挡住如此诱惑?
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在外科学领域的投入比例确实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
中科院一次性被人挖走90多位技术人员。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中科院的这次90多人同时辞职,在目前中美科技战正酣的时候,着实震撼不小!以至于惊动国务院,派出调查组到合肥调查此事。
这次中科院被挖走的90多位科技人员,从事核安全研究,听说是跳槽到他们老院长创办的企业里面就职,工资涨了N倍;虽然没有流失多国外那么严重,但也给我国科技界敲响了警钟!
这里反应了一个深层次社会问题,让人们思索:我国的科技强国之路怎么走?怎么留的住人才?
伟人曾经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人才,怎么发展高科技?怎么留住人才,是我国未来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一大要点和难点。
老金认为,中科院这次90多位技术人员集体跳槽,要吸取教训:要给科技人员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安稳的工作环境包括足够的待遇,足够的荣誉;
马云说过一个职场经验:一个人跳槽,要么是钱不够,要么是受委屈了;
中科院属于国家编制的科学研究机构,我国每年有2万亿元的科研经费,为何到这90名很多是中科大博士的手里,只有每个月9000元工资?在外面的企业,随便招一个博士起码也有几万元月薪,甚至有百万几百万年薪的都有,这需要中科院反思,钱到哪里去了?
其次,这次中科院的下属机构换人,老领导是院士,专业对口,新来的领导只是行政领导,等于是外行领导内行;新领导工作安排上提拔亲信,造成该机构人心浮动,甚至发展到后来更换保安,让这些研究人员感觉受到侮辱,谁能安心搞研究?
没有足够的物质待遇,又不善待他们,谁愿意留呢?
这些中科大的博士都是核安全领域的人才,国家培养不易,更不可能从国外引进,如此薄待他们,让他们辞职去了私营公司,他们还会从事本职工作研究吗?很大程度上不会了,有可能就造成该领域我国的落后,对我国的科研力量是个重大流失!
在中科院的科研体制需要反思的同时,我国的科技人员同时也要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很多高科技的技术和人才是用钱买不来的,科技人员对国家更是栋梁之才,要好好珍惜为国服务的机会;
大家一定听说过两弹元勋邓稼先和他的同学杨振宁的谈话。
杨振宁问他:你为国家研制出原子弹,国家给你多少奖励?
邓稼先说:奖金20元,原子弹和氢弹都是10元奖励。
这是一段令人泪目的谈话,为我国撑起核保护伞的两弹元勋,竟然只领到20元奖金!我们不能苛求当今科技人员都像邓稼先一样,为了祖国的强大而甘于清贫,至少我们也要为祖国守住一方科技领域吧!
现在国家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中,相信未来科技人员的待遇会越来越好,希望不会再大量出现随意跳槽到私营企业的事情发生。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感谢阅读老金看世界,期待你的点赞,留言,转发,收藏,关注。中科院一次性被人挖走90多位技术人员。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中科院一次性被人挖走90多位技术人员,首先,我认为有关领导应该负有有一定的责任,难辞其咎。中科院合肥研究所从最多500人,到200人,再一次集体辞职90人,有关领导们就不看看想想,队伍越带越少,不找原因吗?不想办法解决吗?真的是让人愕然和疑惑不解,因此,首先是领导难辞其咎。即使工资待遇不高,如果领导能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尽力而为地争取项目经费,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深受感动,一定不会这样的,所以,我觉得领导有一定责任的。
其次,我们现在的科研教育的政策和机制存在一定问题。科研机制人才选用存在一定问题,科研项目和经费争取不到,就一潭死水了,没有动力了,这是人才的浪费,奖优罚懒是对的,但是,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还是要有一定经费保障研究的,还有人才选用机制上,不能仅仅靠论资排辈,非得要有出国留学的,清华大学颜宁和科学家屠呦呦进不了院士行列,就是有点让人遗憾,所以,应该特殊人才特殊照顾,看科研成果,不能论资排辈和以是否留学为标准。
再次,对科研人员宣传力度和工资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还是有待提高。
我们看到一个科研方面的技术人员,从上学到博士毕业,要付出十几年的努力,参加了工作,一月一万元,看起来不少,但是,现在,要买房,养育孩子,赡养老人等等,生活的压力不小,与社会上一些明星和影星相比,收入差距是太大了,应该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成为收入最高的人,最受社会尊敬的人,这样,科技工作者才能有更高的积极性,当然,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还应该提高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工作的责任感等等。
以上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评。
中科院一次性被人挖走90多位技术人员。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这次中科院的一个下属所就被挖走90多为技术人员,其他所还有没有?中国的其他院还有没有?没有报道,肯定是有的,只是这次事件太严重,才不得不曝光于众:“一次性”和“90多位”两个关键词。这次确实太严重了,相当于战争年代,扔了一颗炮弹一个建制连全部阵亡,这样的惨案除了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外,没有过这样的案例。90多人的技术团队成建制辞职这样的恶劣事件,连民企外企都不曾发生过,居然出现在堂堂的国家级科学院,反映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首先,管理体系有问题。一个如此重要的科研单位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它的上级主管部门居然毫不知情或知情而不采取措施,那么这个主管部门就是渎职,不是某位主管领导称职不称职的问题,而是这个主管部门该不该设立或设立准确不准确的问题。是这个管理体系设置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其次,院管理体制问题。一个领导班子对下属人员或机构的状况动态不掌握或知情而置之不理、知情而无能为力、知情而处置措施无力又不上报请援,都不仅仅是一把手的能力问题,是整个领导班子的问题,是管理体制出了问题。
第三,院所的管理制度问题。马云说的一句话很有道路:一个员工要辞职,要么是钱没给到位,要么是心里受了委屈。集体辞职,不管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都不是主要原因,这是长期的心理压抑造成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重要项目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团队(单位),国家投入的经费已经不少,但到具体的科学家个人,造原子弹的收入不如卖茶叶蛋的,天之骄子地位不如戏子。国家投入的钱哪去了,即便你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强调硬性开支(包括公款吃喝)的重要性,难道就不能匀一点给技术人员提高生活水平吗?中央一再强调科技兴国,难道要中央去细化细节吗?这些都没有得到落实,不是制度问题是什么?
既然是综合性的生活问题,就需要中央从宏观上重新定位管理体系,重新调整管理体制,在新的体制下重新制度管理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中科院一次性被人挖走90多位技术人员。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科学岛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属“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有90多人集体辞职,究其原因,正像马云说的“人要走,要么钱没给到位,要么心委屈了。这么多人离职,应该都是找好下家的”。
具体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科学院的项目组跟大项目走,接了大活,肯定招兵买马,大活没了,很多组要都养活不起那么人了,要知道很多地方连实验室是按面积收费的。很多人也都是聘任制,到时间就走了。
2。很多大学也在挖人,大学给的安家费高,经费足,还会帮助带头的研究员,申请长江,杰青这些的帽子,能提供更好的发展。
3,存在的待遇方面,大学一般都有重点的附属小学和中学,这些福利不是科学院能提供的。虽然大部分人都进入了一流的大学,人才也不算浪费。
4,自2020年5月起就开始发起的院内改革,院内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人员的工作负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