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最牛的菜是什么?

凉拌已经泡过的茶叶,

八三严打期间,(记得好像是九月份)晚上值班,值到下半夜的两点多,几个下去抓坏人的同志回来了,他们奔波了六七个小时,回来后又冷又饿,那时不像现在物质这样丰富,想吃什么有什么,什么时候想吃马上就可以吃。

怎么办,当时只有半包烟,一瓶多酒,没办法,只有喝酒来挡寒了,找来找去又没有找到任何可以下酒的菜,到外面买大半夜都关门闭户又没地方买。

这时,有一个人提议,把壶里面的茶叶倒出来,放些盐拌一下,用它来下酒吧,

就这样,凉拌茶叶就老酒,解决了几个人的饥寒交迫问题。

你们说,这茶牛吧!

你吃过最牛的菜是什么?

第一个,烧饼,这个是我亲自经历过的,那是大学的时候,寒假没有回家,我和一个舍友出去打工去了,其实就是给人当保安,白天站岗亭,晚上就看大门,有一天晚上,我俩后半夜轮班下来以后,特别想喝酒,当时是后半夜,没有摊位,回到保安宿舍,翻来翻去就找到一个白天的烧饼,于是就掰成碎块,找了一包方便面的调味料,撒上去,就开当下酒菜了。至今难忘。

第二个,辣条,这个我没吃过,我是听同事说的,他喝酒喜欢的下酒菜之一就是辣条,而且有时候把辣条切成小段,在下锅炒一下,味道特别好吃,说的时候口水横飞的感觉,不过我是每吃过,不知道炒辣条什么样的味道。你吃过吗?

第三个,白面条,这个也是我听别人说的,当时是一个饭店的厨师,特别能喝酒,天天都要喝不少酒,他说有一次喝酒,没有下酒菜,就在家里找到一把挂面,就下水煮了煮,捞出来,凉水过一遍,然后蒜汁,酱油醋拌一下,这就是一道下酒菜了。这个也是佩服啊。

第四个,方便面,好吧,我承认,这个是我干的,那是在大学宿舍,几个舍友喝酒,下酒菜准备的不多,而且我们又吃的很快,于是最后,满宿舍找吃的,有人拿出来苹果,切成块,有人拿出来一代小麻花,我就比较夸张了,拿两袋方便面揉碎了,撒上调味料,倒在碗里,就当做下酒菜了,哈哈,最后大家都喝完酒了,这碗方便面还有小半碗。哈哈。

第五个,榨菜,这个下酒菜,我见过不少场合,而且貌似很多人喝白酒的时候都喜欢吃这个,特别是老一辈的人,喝白酒,喜欢用小酒盅,在配一叠榨菜,一叠花生米,就可以开始喝了。

你吃过最牛的菜是什么?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最牛的菜。俗话说“饿了甜如蜜,饱了蜜不甜"。最牛的饭菜,就是一个人饿极了的时候,吃的饭菜。

你吃过最牛的菜是什么?

我对吃喝没什么研究,我觉得世上最好吃莫过人活之时舒日,家中团圆桌上餐,既然不是山海味,妈妈味道人生添,不管过去有多久,心中难摸记忆帘。

你吃过最牛的菜是什么?

吃过最牛的菜啊!我想想也就是好多年前吃的吧。那时候还是遍地都是庄园的时候。我们领导说去吃顿好的。到了一个庄园,农家菜。然后就没人上来一个瓦罐。里面就有个东西。我问这是啥。领导说吃吧好东西,名字就是响铃铛,整套的。捞出来一看,似乎就明白了些什么。那就吃吧,味道也可以。就是想起来是那玩意儿,觉得可闹心。特别是想到睾丸还是生成精子的东西。现在想想,奇怪当时怎么吃下去的。

可能大家似乎知道那是啥东西了吧。那是一整套雄性生殖器,狗鞭加上两个睾丸,是不是挺像铃铛。前年有个什么明星出轨给人带帽子,还在微博上编歌词显摆铃儿叮当响呢。

据说那玩意儿是大补。反正从那以后再没有吃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补,反正觉得那天效果不错。也许那时候就是年轻。

你吃过最牛的菜是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正在读初中。那时,大哥二哥都已成立自己的家庭,单独过。

家里只剩父母、三哥、妹妹和我5口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去了几十里外的山里砍楠竹,几天没有回家。三哥则因为跟姑父学木匠,在外包吃包住也没有回家。家里只剩下我跟妹妹2个少年。

不知是因为疏忽还是因为当时家里太穷,父母在外出之前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分钱伙食费。我带着妹妹吃了几天的咸菜之后,发现家里无菜可吃了,这可怎么办呢?不可能只吃白饭吧!

无奈之下,我只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邻居家去碰碰运气。

邻居家的父亲是一名“牛屠夫”(杀牛为生)。那天早上,他刚与他的合伙人一起杀了一头黄牛。我走过去时,他们正在忙着清理刚刚杀好的牛,我于是静静地站在一边看他们忙活。

我站在那里看了约有半个多小时,他们终于将牛清理了干净,准备挑到集市上去卖。

此时,他们似乎才终于发现了我。其中一位我平时称他为“申叔”的人很关心地对我说:“小四(我的小名),你吃过早饭了么?”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吃。”

“申叔”又问:“前几天听你爸妈说要去山里砍竹子卖,他们还没有回来吗?”

我说:“没有。”

“申叔”接着又问:“你爸妈去了有几天了?”

我说:“4天了。”

“申叔”说:“你爸妈不在家你要自觉哦,快回去吃了早饭上学去吧!”

我有点迟疑,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家里没有菜了。”

“申叔”一听,嘟囔着说了一句:“这样啊。这两个大人也真是的,外出这么多天也不给孩子准备些菜!”

他说完这些,略微想了一下便从已收拾好的牛杂里面切了一节牛肠递给我说:“这个牛肠你拿了回去做早饭菜,吃了去上学吧!”

我看着他递过来的牛肠,有些迟疑地嘟囔了一句:“我没有钱的。”

“申叔”爽朗地一笑说:“这个牛肠不值钱,你拿去吧,不要钱。”

听他这么一说,我只得红着脸接过他递过来的牛肠,头也不回地跑回了家。当时,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有对他说。

回到家中,我将牛肠简单地清洗了一下,分成了两份。一份当即用辣椒炒了做早饭菜,还有一份留着晚餐吃。

说实在的,牛肠不同于猪肠。猪肠因为肠油多并且很柔软,用辣椒炒了吃,可以吃得满嘴流油,鲜香无比,真的是好吃。

然而牛肠用辣椒炒了吃既没有肠油,也很干涩,除了一股很重的牛膻味之外,味同嚼蜡。

但是,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我与妹妹吃得也是津津有味。以至于许多年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变。我便特意买了牛肠来炒了辣椒吃,以当作对儿时吃过的“美味”的回忆。此时我才发现,辣椒炒牛肠那股很浓很重的牛膻味以及干涩的口感根本无从下口,只得将它倒入了垃圾桶里。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之所以会对如此“难以下咽”的牛肠视做“美味”,主要还是因为咸菜吃得太多,肉食吃得太少,以至于只要是动物性食品都会视着“美味”而趋之若鹜。

可见,人真正是“环境中的动物”。你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有当我们身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才有资格对我们“舌尖上的美味”做出随心所欲的选择。故而,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生而为人,又是何其的荣幸!

朋友们,你们说是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