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男同事32岁了,今年换了3份工作,他这样下去还有前途么?

职场跳槽,男同事

脚踏实地的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

有个男同事32岁了,今年换了3份工作,他这样下去还有前途么?

对于那多数人觉得可能32岁不断的换工作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按照正常的社会认知,这个阶段大家就应该稳普泰上,无论事业上还是家庭上,大家就这样稳稳当当的过一生,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即便你瞎折腾,最后可能越混越落迫。但我想说的是,那又怎样!难道我们就应该背负着世俗的期望而活着,人嘛,总是要闯一闯,当然,有的人说。你连目标都没有,瞎创什么,可是你要记住,目标不是想出来的目标是你在闯的过程中,在超越自己顶住世俗过程中慢慢发现的我支持人们闯荡。在没有直播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每天拍摄自己做美食,那我们一定觉得那是个饭桶,但现在,他们成了知名美食博主,他们找到了位置。有的人玩游戏是不物正业,到现在他们是知名游戏战队主播,人没变只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反抗了世俗的看法。

有个男同事32岁了,今年换了3份工作,他这样下去还有前途么?

男同事32岁了,这不是问题,但今年换了3份工作,这问题就大了。

一年内换3份工作,工作换得够频繁的。出现这种情况,大体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因对职场不够了解而主动频繁换工作。

这种情况,多是自己对工作期望过高形成的。

因为每次求职时对用人单位不了解,进了工作单位后发现很多方面都不能如自己所愿。

为了能找到自己心目中所想的工作岗位,在各种工作单位中不停去偿试,想找一份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因对自己不够了解而不得不频繁换工作。

这种情况,多是自己对自身要求不清楚而形成的。

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心中没个底,没有很好地能识别招聘信息对自己的合适性,只要有工作单位肯收容自己,就埋头冲了进去。

当进去工作一段时间后,发觉自己对正在做的那工作并无兴趣,觉得做下去也没什奔头,心灰意冷之下只能换。

三)因工作能力差被迫频繁换工作。

这种情况,多是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形成的。

求职时,只要看到有些略懂的工作岗位,就认为自己能做得了,于是编份脱离实际的简历就去应聘。

而用人单位因对求职人一开始未经试用肯定是不了解的,但被求职者文采飞扬的简历所吸引,于是录用了他。

但在他进入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发现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没他简历写的那么好,完全达不到单位的工作能力要求,于是单位只能让他走。

四)因任性而频繁换工作。

这种情况是因个人性格而形成的。

有些人,受不得半点委屈,受不得半句批评,总想着人人事事都得顺着自己,稍有不如意,就任性离开。

试想,这样的性格,能有几个人受得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清楚你这人这么难侍候,你不走,别人也要逼你走。

结语:不管是以上那种情况造成,频繁地换工作都是极为不好的。

不说对用人单位的伤害。就是对自己个人方面,工作换得多了,对自己、对社会的信心都会一点点地丧失。

而且不长时间地固定从事一份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升迁、加薪的影响都极为之大。

所以,从方方面面尽快地去适应职场,是每个求职者都应去做的功课。

有个男同事32岁了,今年换了3份工作,他这样下去还有前途么?

32岁的一年换了3份工作……这是明显偏离正轨的发展路径,前途肯定是谈不上了,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特别是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其实无论工作有多困难,有多大的挑战性都不怕,人最怕的就是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找不准定位就像开车导航一样,不知道终点在哪里,还可能错过路口,盲目的在高速上行驶,辛苦异常却找不到停靠的地方,稍不注意可能还会被罚款扣分,简直是太难了……

职场发展没有绝对性,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是一条清晰的道路,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作家格拉德威尔《异类》

根据上面这个定律,任何人想要在行业成为专家,一万小时是少不了的,职业发展也是如此,选择一个行业,扎根下来,努力专研成为行业专家,这是普通人向上发展的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男怕入错行,刚毕业的年轻人即使选择错了也不要紧,年轻就是资本,还可以不断的试错,但是人一旦过了三十,还没选对自己以后要走的道路,前路就注定比较坎坷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从大学毕业到三十,也就不过6~8年时间,在这期间更换行业还有时间去试错,多试几次可能才会知道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特长优势的工作,但你要知道,换工作意味着换行业和换公司,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基础工作开始做起慢慢积累,如果三十以后还频繁更换工作的话,就说明这个人在行业里面没有深度积累,总是徘徊在基础工作之中,难以向上发展。

就以本人的发展为例,22岁毕业,加入一家世界500强电子消费品PCBA制造企业,在制造工程部基础岗位待了5年,积累了不少行业知识,但是后面被高一点的薪酬待遇吸引到了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做仪表和汽车开关的,这一跳槽不得了,以前学习和接触到的关于PCBA的流程工艺知识基本都用不上了,当时年轻,没人指点,也没想到这一层,反正就是只看工资,然后在这家公司干了3年,学到了不少行业知识和其他一些增值的技能,比如精益生产/6 Sigma/OEE/TPM等,当然还有汽车行业必须的IATF16949, PPAP/APQP/SPC/MSA等,大大丰富了视野和拓宽了眼界,虽然当时是看工资跳槽的,但是一点都不后悔;接下来,在2013年被猎头挖去了一家新成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同行业,我3年积累的知识完全用得上,在这家单位待到了现在,从基础的工程师岗位做到现在的工程经理,深深体会到了在行业内深耕的好处。

我在2013年换工作的时候刚好30岁,抓住了三十岁的尾巴,也幸运的选择了适合自己并喜爱的工作,比起题主描述的32岁一年换三次工作的人,我觉得我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种一颗树,最好是十年前,不过现在也不晚,只要悬崖勒马,不要浮躁,深度剖析自身优势,找准自己定位,在行业扎根下来,努力耕耘,我相信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有个男同事32岁了,今年换了3份工作,他这样下去还有前途么?

正是已32岁了,一份拼搏有盼头的工作很重要!

有个男同事32岁了,今年换了3份工作,他这样下去还有前途么?

之前觉得不上班是不务正业,现在慢慢发现,有的人上班也在混日子,有的人2年成功,有的人20年才成功,大器晚成的多的是,他要是成功了,换100份工作也有理有据,他要是不成功,1份工作干到老也是普通工薪阶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