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再返回到刘备身边了?

三国演义不解之处。

年龄相差20多岁,刘备爱哭,孙尚香豪横,为了拒绝刘备,孙尚香还建了一座城,像防贼似乎的。刘备孙尚香的婚姻就像一部狗血的宫廷剧+谍战片,哪有什么感情可谈,分开不可能复合。

吴蜀两家的关系一直是相爱相恨型,双方有需求时,好得不得了,利用完毕,转脸反目,互相撕逼。

如果想建立稳固的关系,必须控制对方。周瑜向孙权出了个馊主意,吴国别的没有,美女多的是。刘备40多岁了,打仗死了好几个老婆,正是火力壮的时候,咱们把刘备请到吴国,给他找几个美女,让他乐不思“荆”,疏于国事,疏远关张二将,那他的地盘兵将不都是咱们的了。

孙权一听好主意啊,于是就张罗这事。身边美女不少,可是没有“貂蝉”的心计啊,怎么办?忽然想起了他妹子孙尚香。

这个妹子不到二十岁,能文能武,但是被孙权惯的性情豪横,像个男孩子。

如果让妹子和刘备成亲,刘备老牛吃嫩草,肯定被迷的五迷三道的,整天沉迷在妹子闺房里,和人质没两样,诸葛亮再有本事,也得听吴国的安排。等刘备颓废之后,蜀国也就是妹夫的了。

如果刘备玩心眼,孙尚香可不是省油的灯,动起手来,大耳贼可不是对手,惹毛了妹子一刀就阉刘备,也就除了心腹之患。

如果妹子能给刘备生个儿子,按妹子的脾气,刘备必须把她扶成正妻,刘禅也就没得玩了,肯定被冷落。刘备死后外甥继承国主,按照妹子的能力,相当于姓刘的天下姓孙的管理了。

最不济妹子也能当个间谍,床头听的肯定是一手情报,那值老了钱了。因此这个买卖百利无一害。

然而孙权的如意算盘全被他妹子毁了。

孙尚香和孙权赌气啊,你们男人玩政治,干嘛非要把我搞进去,这个哥哥当的太不仗义了。于是和刘备成亲回荆州了。

孙尚香喜欢武功,她身边侍女个个都有武功,在家里也都佩着腰刀。刘备这人做事谨慎,胆子也不大,每次去见孙夫人时,总觉得后脖子根发凉。法正也劝他少去为妙,小心哪天死在孙尚香床上。

孙尚香埋怨哥,也不待见刘备。在刘备的地盘也是刁蛮跋扈,她从吴国带来的女兵在她的影响下不遵守法度。刘备很头大,只好在荆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打了块地,孙尚香就在这建了一座城,带着她的卫队住进了小王国,这座城后来被称作"孱陵城"或"孙夫人城"。刘备还是不放心,就找来赵云,告诉他你别上前线了,帮我看着孙尚香吧。

刘备这媳妇娶的尴尬啊,在荆州时,北边害怕强大的曹操,东害怕大舅子,在家里还得防着老婆。这夫妻俩形同陌路,孙尚香搞不到一手情报,更别说生孩子了。

后来刘备入蜀,孙权又惦记上荆州了,暗中准备动硬的,可妹子还在荆州,本想拿刘备当人质,现在妹妹成人质了。为了摆脱尴尬局面,派遣大船迎接妹妹回吴。

孙权毕竟是亲哥,孙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刘备身边这么多年没有为吴国了过力,临走时准备送哥哥一份大礼。于是偷偷把傻阿斗哄上了大船,准备带回吴国当人质。

赵云知道后,和张飞一起在江上拦截吴国大船,从孙尚香手中夺回刘禅。

孙尚香和刘备是一桩政治婚姻,二人结婚也没能碰撞出火花,回吴国时还干了龌龊事,没脸再见刘备,从此隐居生活。

孙尚香不是被骗回吴国的,她也不想回到刘备身边。因为刘备很快就又娶了刘焉的儿媳妇吴夫人,二人情投意合,很快生了两个儿子。

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再返回到刘备身边了?

三国时期有两位奇女子在历史上爆得大名,一个是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一个是刘备之妻孙尚香。黄月英是因为貌丑和贤惠,而孙尚香则是因为彪悍。那么孙尚香是如何嫁给刘备的,她在返回东吴后为什么不再回到刘备身边了呢?

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孙尚香为什么要嫁给刘备?孙尚香,其名和黄月英一样,来源于民间,便于老百姓口口相传。她在正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被称为孙夫人。《三国志平话》中记载的孙尚香跟《三国演义》有些不同,正史上就更离谱,所以我们可以比较来看。

首先看正史,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已经45岁了,当时的孙权是26岁,而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因此推断孙尚香年龄不会超过20岁。年龄差距如此之大,孙权为什么要将妹妹嫁给刘备呢?

说起来,都是周瑜出的主意,但是不能怪周瑜。为什么呢?周瑜当时是这样对孙权说的:刘备,世之枭雄,再加上他有张飞和关羽两员虎将,必将不会屈居人下。为今之计只有将刘备迁徙至吴地,为他建造府邸,广选美女,使他沉溺于美色和富贵当中。这样的话,大事可定。

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孙权听后没有完全采纳,放弃了将刘备软禁至吴的打算,而是将孙尚香亲自送到公安和刘备结婚。当然孙权不会那么便宜刘备,他送去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女子,而是一个女间谍和女汉子。为什么这样讲呢?

孙尚香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却尚武,喜欢舞弄刀枪棍棒。不但她自己喜欢,还将手下和婢女都调教的勇武异常。而且孙尚香不是一个人去的公安(刘备驻地),跟随她的还有大量吴国吏卒。名为随从,实际上是护卫。因此,法正常常劝刘备,要小心孙夫人,她不是个善茬。

当时刘备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他从孙权处借来荆州(南郡),需要时刻防备曹操从北方的进攻,回到家还要防备孙尚香偷听军机要务和随时而来的雷霆之怒。因此,刘备是既受曹操的威胁,又受孙夫人的胁迫,简直是度日如年。 后刘备为了躲避孙尚香,在公安城内另建了一座小城,明曰孱陵城,专门用来安置孙尚香。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因此,正史上是周瑜出的主意,让孙权用声色犬马软禁刘备,但是孙权比周瑜更狠,他没有送美女,而是将自己的妹妹送去了,所以年幼的孙尚香嫁给年老的刘备不能怪罪周瑜。那么《三国志平话》中呢?应该说更传奇。

《三国志平话》很清楚的记载了孙尚香的年龄和嫁给刘备的动机,当时是周瑜出的主意,让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然后暗杀刘备。而十五岁的孙尚香和吴太夫人商议:应该先观察再说,如果刘备为人杰,则放过他。

女子茾年十五岁:我父破董卓,今嫁刘备。暗杀皇叔,图名于后亦。太夫人言:礼长当行,礼断则止。

后孙尚香看刘备仪表堂堂,有英气,遂放弃了刺杀刘备的打算。最后孙尚香的结局是很悲惨的,诸葛亮算定孙尚香要带阿斗回东吴,于是派张飞在江边埋伏,孙尚香被张飞一顿指责,然后投江自尽。

《三国演义》中的记载跟正史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确定是周瑜出的主意,让孙权将孙尚香嫁给刘备,最后刘备带走了孙尚香,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也是孙尚香企图带走阿斗,被赵云所阻拦(这一点跟《三国志平话不一样》)。那么孙夫人为什么返回东吴后不再回来了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事实,不像题目中讲的那样,孙尚香回东吴是被骗的。孙尚香嫁给刘备其实是有目的和任务的。什么任务呢?

当时刘备从孙权处借得荆州,又以公安为依托袭取了荆州南部四郡,基本上恢复了刘表时期的实力,因此孙权忌惮刘备做大。为了限制和联合刘备,他将孙尚香嫁给刘备,一是为了求取稳固的联盟关系,更重要的是探听荆州的虚实,以防不测。

后来刘备入蜀,孙尚香如果没有任务,完全可以独自返回,但是她却带上了刘禅,而刘禅一旦被带到东吴,则会被挟持成为人质,这就是孙尚香嫁给刘备的真正目的,从刘备身边下手,让刘备无法防备。

因此,刘备和孙尚香是否有感情一目了然。孙尚香本就是个女汉子,尚武彪悍,她带去的随从就是为了刺杀刘备和保护自己所用,所以两人不可能有很深的感情。而刘备善于权谋,对孙权此举自然心知肚明,所以才大费周折为孙尚香独自建了一个小城,为的就是稳住孙尚香。两人名为夫妻,其实是各行其是,远没有《三国演义》电视剧演义的那样你侬我侬。

最后孙尚香独自返回东吴,走的时候还被赵云和张飞所拦截(三国平话中仅有张飞),可以说孙尚香的离开,是孙权和刘备关系破裂的开始,而孙尚香作为一个政治牺牲品,确实有些可怜。他又返回刘备身边干什么?所有刘备的人都知道她要干什么,还能回去吗?不可能。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孙尚香不是被骗回东吴的,那是《三国演义》的描述(说吴老太病重)。历史上真正的孙尚香就是孙权派去刘备身边的一个间谍。孙尚香尚武,带了百余名随从保护自己,适当时机还可以刺杀刘备。最后在刘备的周密安排下,孙尚香独自居住一城,临走时也没有带走阿斗。从此以后基本相当于和刘备翻脸,又怎么会厚着脸皮回去呢?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再返回到刘备身边了?

有两种原因,一是孙权不让孙尚香回去,二是刘备诸葛亮不想接孙尚香回来。事实上自孙尚香返回东吴,她便已经处于非常尴尬的地步,是留下还是返回,都已经非她自己所能决定。

孙尚香是孙权最为疼爱的妹妹,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孙刘联盟自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两家关系进入了难得的“蜜月期”,可是周瑜却认为刘备绝非一般人物,他日必成为东吴心头之患,便向孙权献计“假招亲扣人质”,希望能让孙尚香与刘备成婚,以使刘备久恋闺帏,瓦解其斗志而疏远属下,达到吞并刘氏势力的目的。可是诸葛亮却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安排赵云陪同刘备过江,先去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国老,由乔国老出面让吴国太与刘备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见刘备长的仪表堂堂,由是帝胄之后,当今皇帝皇叔,心上欢心,就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并迫使孙权放刘备与孙夫人过江。孙权与周瑜也因此被后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边孙权正为假婚成真姻而懊恼不已,不仅没能留住刘备还搭上了亲妹,心里好是郁闷,他的部属又设计让人到孙夫人那里报信,谎称吴国太病重,要她带阿斗回去见一面。孙夫人不辩真假,当即便抱着年幼的阿斗准备渡江回江东,幸好赵云和张飞及时赶来截江追回了阿斗,孙夫人则独自被接回了江东。

孙夫人回到东吴,方知吴国太身体并无恙,她又挂念刘备和阿斗,便想返回荆州,但孙权好不容易把她骗回来,又岂能放她回去呢。

从孙权的角度出发,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的时候才十九岁的妙龄,而刘备当时已经是年过四十的中年油腻大叔,比自己的年龄还大的多。如果不是周瑜屡劝要以霸业为重,通过让自己的妹妹假婚来诓住刘备,以使刘备君臣离心,孙权断然是不会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的。但结果却是假婚成真姻,刘备不仅抱得妹人,还顺利的带着孙夫人回到荆州,孙权是“赔了妹妹又折兵”,心里自然是大为不快。

如今用计把妹妹骗了回来,孙权自然不可能再把她送回去,因为一旦送回去,可能以后要想再接回妹妹都很难了。孙权从骨子里就不大看的起年过四十还暂寄荆州的刘备,自然对于妹妹和刘备的这一段姻缘是极力反对的,且当初把自己的妹妹推出来与刘备假婚也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但目的没达到却让假婚变成了真姻,这就更让孙权感到后悔不迭了。因此从孙权的角度出发,是断然不会让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再回到刘备身边了。

而刘备这一边,显然也不再有向东吴索要孙夫人的打算,这里既有诸葛亮的反对,也有刘备本人不愿接回的意愿。

孙尚香私自带走刘备之子阿斗,这让诸葛亮大为震惊。因为从《三国演义》的叙事角度出发,阿斗是赵云拼了命才救出来的,作为刘备未来帝业的接班人,阿斗无疑是刘备阵营的重点保护对象,容不得有些许闪失。孙尚香私自带走阿斗,而且还要把他带到江东,不断出于什么动机,这对刘备阵营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因此,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刘备部属,也没有理由再接受孙尚香,自然也会极力阻止刘备派人去江东接她回来。

而刘备自己,也无意再与孙尚香再续姻缘,为什么这么说?除了孙尚香未经刘备同样便带着阿斗回江东,另外一个原因其实是刘备对年轻的孙尚香其实早就感到不满。孙尚香可不是一个只会待在屋头整日里相夫教子的传统女子,早在东吴时,她便喜欢舞刀弄枪,颇有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嫁给刘备后,孙尚香还带了数百的侍女和吴国官兵到荆州,让这些侍女持剑拱卫自己的住所,这让刘备每一次去见她都是提心吊胆。为了不与刘备同房,孙尚香还让自己的侍女轮流守护在自己的住所周围。如此一个刚烈好武的女子,刘备怎么吃的消,亲近不能亲近,甩又甩不掉。两人结婚三年都没有孩子,可见刘备当时心里那个苦啊,难怪诸葛亮会感慨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如今孙尚香自行回到东吴,刘备总算是得到解脱了,又怎么会再派人到东吴再接她回来呢?

孙尚香与刘备的婚姻其实就是典型的政治婚姻,但作为一个十九岁的小女子,孙尚香又很明显是个政治牺牲品,她是为了哥哥的政治目的而被迫嫁给刘备的。从她到荆州后的种种行为都说明她对年纪比自己大很多且又缺乏共同爱好兴趣的丈夫刘备是相当不满,这绝非像电视剧《三国演义》所演的那样两人恩爱无比,夫唱妇随。

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再返回到刘备身边了?

孙尚香不太可能回到刘备身边,准确地说这一辈子孙尚香都不能回去了,为什么?因为孙尚香的老脸都丢光了。

如果非得让我说一句恶毒的话,那就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可以背叛刘备,唯独孙尚香不可以,而且孙尚香也绝对不可以以如此低劣的手段来背叛刘备。

第1:我们先来看一下孙尚香是怎么离开刘备的。

孙尚香离开刘备,其实是一个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相对而言主动方在东吴,被动方在孙尚香。东吴那边就想鼓捣鼓捣刘备,最好是能把刘备给鼓捣垮了。于是东吴那边想出一个主意,什么主意呢?

自己的亲女儿孙尚香可在刘备那边住着呢,让孙尚香回来,同时把儿子也带回来,回来之后就别想回去了,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东吴的想法。

于是东吴编造了一个巧妙的谎言,什么谎言呢?孙尚香,你快点回来吧,老太太快不行了,就等着再看你一眼呢。

当孙尚香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立马就六神无主了,自己的至亲至爱之人,怎么可能说没就没呢?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还是有小人使诈?

这些孙尚香都没有考虑,她唯一想到的就是不行我现在就得回去,如果不回去的话,我可能连至亲至爱之人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本着忠孝不能两全的原则,最终孙尚香还是决定要回吴国一趟。

按照孙尚香的想法,想回就回去吧,你一个人回去也没有人拦着你,但是孙尚香不,她回去的时候带走了一个人,那个人是谁呢?

是刘阿斗。我们现在把整个剧情复盘一下,我们不说什么阴谋论,只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想一想,刘备为了蜀国在前线打仗,准确地说刘备为朝廷拼尽全力,为的就是匡扶汉室。

而这个时候突然得知自己的老婆带着自己最心疼的宝贝儿子要离开蜀汉,而且还要回到东吴老家去。更重要的是刘备和东吴这边关系稍微有点美妙,双方之间谁也不对付,毕竟刘备已经抢了人家的荆州。

那么请问,如果你是刘备,你会怎样想?

你不用去跟我讲什么民族大义,也不用去给我讲什么道理,只是单纯地问如果你是刘备你会怎样想?

发现没有,孙尚香已经把刘备逼到了绝境。

第2点:赵云和张飞是两个不同角色的人。

当得知孙尚香准备把儿子刘阿斗偷偷摸摸地带到东吴,而且马上就要过江了,第一个赶来的人是谁呢?

是赵云。

赵云是谁?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刘备的秘书而已。经过在三国演义当中把赵云的身份地位无限度夸大,但是我们会发现赵云本身有了发展局限性,因为赵云知道刘备太多东西了,以至于他只能安心当这个秘书的角色,换句话来说,或许这就是赵云的命。

所以当赵云得知孙尚香把刘阿斗带走了,并且马上就要渡江了,可把赵云着急得不行,立刻马不停蹄地前往阻拦,但是阻拦也仅仅就是阻拦而已,以赵云的资历,他是断然不敢对孙尚香动粗的。

因为自己只是老板的秘书,而现在面对的却是老板的老婆,孰轻孰重,赵云能掂量地起来。所以尽管当时赵云急得直跺脚,但是以赵云的心态来说,还是相对冷静的。

他不敢做过分的举动,只能拖着孙尚香,不让孙尚香离开蜀汉这片地方。直到后来张飞的到来才彻底解决了这场危机。

张飞自称莽撞之人,莽撞到什么程度呢,有的时候甚至不听大哥的话,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如果当时张飞没有过来,没有说出那几句比较恶毒的话,最终会演变成什么谁都不知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三国的最终走向。

万幸的是刘阿斗回来了,不过孙尚香不见了。

第3点:是不是骗局已经无关重要了。

那有人就说了孙尚香回去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至亲至爱之人并没有死,再马不停蹄地回到蜀汉不可以吗?

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我们说的是理论上这三个字。

我们不妨站在刘备的角度来想一想,这些年来我对你无比信任,而你却趁着我不注意差一点把我的儿子带走了,现在你又要回来,你让我怎么欢迎你,我还要把儿子交给你吗?

肯定不能了。

孙尚香就属于一个典型的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的女人。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孙尚香不单单是一个普通女人,在她的背后有两个国家之间的争斗。

如果不站队任何人,只是站在自己老公后面当一个贤妻良母的话,那问题不大,但一旦沾染上政治,在三国演义当中就是一个死局。

而孙尚香的能力太过于弱小,同时又太容易被人利用,一旦被人利用,且差一点点就成功了。所以刘备和东吴都不会再信任孙尚香,这也为孙尚香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再返回到刘备身边了?

简而言之,就是孙尚香没脸再回去了。

孙尚香,是东吴孙权的妹妹,同时也是蜀汉刘备的夫人之一,不过,孙尚香这个名字,仅存在于各类演义以及民间戏曲之中,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仅以孙夫人代替。

孙尚香在嫁给刘备的时候,正值年方二八的妙龄之际,而当时的刘备,已然是年近半百的“糟老头子”,两人之间的年龄,据说足足相差了二十多岁。

不过,这段“老少配”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不足三年,在建安十六年,孙尚香登上东吴的大船,自此离开刘备,再也没有返回他身边。

那么,孙尚香为何不再返回到夫君刘备身边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她干了一件“蠢事”,以至于自己没脸再回来了。

这件蠢事,还得从孙尚香为何嫁给刘备开始说起。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迅速展开了对南方用兵的军事行动,并在当年七月,亲自带兵南征。

面对曹魏的大军压境,据守荆州的刘琮在章陵郡太守蒯越等人的劝说下,最终向曹操投诚,而刘琮的投诚,给当时的刘备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刘备在当时正屯兵于樊城,对于刘琮的投降,刘备是一无所知,直到曹操即将兵力城下时,他才知道了这一消息。

无奈之下,刘备只得放弃樊城往南逃去,而这一逃,让他和东吴的孙权搭上了线。

之后,在诸葛亮的游说之下,再加上鲁肃的旁敲侧击,东吴的孙权审时度势,制定了“联蜀拒曹”的战略方针,自此,孙刘联盟形成。

而在孙刘联盟形成后,孙权和刘备两人,着实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日子。

也就是在这期间,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的孙尚香,正值年方二八的妙龄之际,要知道这个年纪对于女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间段,而当时的刘备,却已经是年近五旬了。

也就是说,孙尚香和刘备之间,足足相差了二十多岁。

当然,嫁给刘备并不是孙尚香本人的主意,而是他的哥哥孙权的计划之一,其目的十分简单,就是拉拢和控制刘备。

之所以孙权会有这个计划,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来是当时的局势,属于孙刘之间蜜月期,孙权十分看好刘备,因此,为了亲上加亲,与刘备成为亲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二来,孙权把妹妹嫁过去之后,就可以利用妹妹得到不少刘备那边的情报,并且,假如孙尚香将来生个儿子,说不定还能继承蜀汉,这样一来,蜀汉未来的君主就是孙权的外甥,这对于东吴的将来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总归,把妹妹嫁给刘备,对孙权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这一点,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类似于《三国演义》这样的演义小说里,关于此事的描述基本一致,除此之外,在《三国志平话》里,还有孙权计划让妹妹嫁过去后,刺杀刘备的说法。

说白了,孙权嫁妹其实就是一出“美人计”。

那么,孙尚香对此作何反应呢?她的反应并不重要,毕竟在那个时候,讲究“长兄如父”,因此,对于哥哥孙权的安排,孙尚香是只能听从。

而刘备呢?对此却是坦然受之,大大方方地迎娶了孙尚香,两人的婚姻也自此开始。

且不说刘备是为何同意迎娶孙尚香的,但从两人为何会结婚来看,就知道孙尚香和刘备的结合,属于典型的政治婚姻,而政治婚姻,是建立在能互相利用的基础上。

因此,这就为日后两人的婚姻破裂埋下了隐患。

除了是政治婚姻之外,刘备和孙尚香的夫妻生活,也与旁人有些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主要是这位孙夫人,着实太彪悍了。

根据史料记载,孙夫人在待字闺中时,就以才智敏捷而闻名,不仅如此,她还不爱女装爱戎装,性格也如同男儿一般,颇有其兄长的风范,相当的刚强勇猛。

而在她嫁给刘备之后,着实让刘备过了一把胆战心惊的日子。

具体的做法,就是孙夫人在自己的身边,安排了百余名身披铠甲,手持刀剑的女卫士,不分昼夜,不分场合地守在自己身边。

也就是说,但凡是刘备想要进入孙夫人的内房,那么必须接受这百余名全副武装的女卫士的“瞻仰”,这种阵仗,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心惊胆战,刘备自然也不例外。

“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三国志》

为此,刘备是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生怕哪一天孙夫人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灭于其剑下,到时候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这种担忧,不仅刘备自己有,他的下属同样也有,谋士法正就在当时多次劝说刘备,要他尽量与孙夫人保持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和孙夫人的夫妻生活以及两人之间的感情,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可以说,与孙夫人结婚后的那段日子,是刘备人生最难过的阶段之一,对此,诸葛亮也曾对刘备的“凄惨遭遇”发出过同情的感叹。

“主公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三国志》

那么,孙夫人为何会如此不顾夫妻名分,更不顾刘备的面子去这么干呢?史料中没有记载,但大概率是因为孙夫人对于这桩婚姻极为不满所致。

前文也提到,孙夫人在嫁给刘备时,年纪不过二八,而刘备则是接近五旬,两人的年龄差距相当大。

虽说在感情世界里,有时候年龄并不是问题,但前提是,双方得看对眼。

很显然,孙夫人没有和刘备看上眼,但她又迫于哥哥孙权的压力,不得不嫁给刘备,因此,心中有怨气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另外,本身这桩婚姻就是政治婚姻,孙夫人也是带着明确目的性的嫁给了刘备,所以,她就没有必要和刘备表现的“夫妻恩爱”。

更重要的是,孙夫人从内心来讲,可能根本就看不起刘备。

要知道,孙夫人是何等身份?她可是东吴之主孙权的妹妹,而当时的刘备呢?只不过是一个顶着不知道真假的“皇叔”之名,寄人篱下的人而已。

再加上年龄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心高气傲的孙夫人,对刘备是相当的轻视,因此,孙夫人这么做也实属正常。

所以,刘备和孙夫人之间,夫妻生活明显是不和谐的,这也就是为何她嫁给刘备接近三年,却没能为刘备生下一儿半女的主要原因。

而为了避免自己“遭遇不测”,刘备决定和孙夫人分居。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迫于孙夫人的刁蛮跋扈,为了不让自己太过难堪,听从了属下的建议,在公安城(湖北荆州公安县)西的孱陵,专门为孙夫人建了一座城堡。

城堡建成之后,孙夫人带着她的武装女卫士住了进去,关于这座城堡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孙夫人因为猜忌刘备,所以自己筑城,不再与刘备同住。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总之就是刘备与孙夫人的分居生活,自此开始了。

在这段时间里,孙夫人更是将骄横跋扈演绎到了极致,她纵容手下不遵法度,在城内恣意妄为,以至于百姓多有怨言。

为此,刘备极为头疼,几番考虑之后,安排稳重的赵云前去负责这座城堡的治安。

只不过,赵云上任没多久,孙夫人就回到了东吴,再也没有回来。

而孙夫人之所以回东吴,与当时的整体的局势有很大关系。

当时的刘备,已经在不断的各种动作中,占据了益州,而在其占据益州之前,就曾经和孙权产生过摩擦。

这个摩擦,是在刘备借南郡不久后发生的,当时孙权想要顺江而上进攻益州的刘璋,但却被刘备拦了下来。

刘备给出的理由是,刘璋乃是自己的同宗,而孙权如今却要打他,这让刘备感到于心不安啊。

孙权一听,刘备说得有理,因此也就只得作罢,但没过多久,言之凿凿地说刘璋是自己同宗的刘备,一转身却带兵入川,拿下了益州。

你不让我打刘璋,原来是你自己想打啊。

也就是说,孙权被刘备结结实实地坑了一把,而孙刘联盟,也自此出现了裂痕。

为此,孙权相当生气,就派人传话给刘备,要其归还荆州,同时,派人乘坐大船前往孱陵,要接妹妹孙夫人回来。

当然,接孙夫人只是一个由头,孙权真正想做的,其实是劫持人质,这个人质,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也就是阿斗。

这也就是前文所说孙夫人干的那件蠢事,她在接到哥哥的通知后,偷偷带着阿斗登上了东吴的大船。

之所以她会这么顺利地带走阿斗,是因为在阿斗的生母甘夫人死在长坂坡之战后,阿斗就一直被孙夫人抚养,因此这就给她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只不过,这个劫持人质的计划,最终并没有成功。

就在孙夫人带着阿斗登上大船后,得到消息的诸葛亮、张飞以及赵云及时赶到,将其拦了下来,最后,孙夫人自己回到了江东。

“权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资治通鉴》

这一段记载,在正史和各类演义中描述基本一致,阿斗被夺了回来,而最终返回东吴的,只有孙夫人一个人。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孙夫人与刘备再也没有见过面,她也没有再回到刘备是身边。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

其一,就是抢夺阿斗的事件,让孙夫人没有脸面再回来。

如果说在此之前,刘备看在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对孙夫人尚且包容,并任由其恣意妄为的话,那么在抢夺阿斗之后,刘备就完全没这个必要了。

毕竟阿斗是刘备的儿子,也是未来蜀国的继承人,而孙夫人却明目张胆地要将其带走,这显然是已经把双方的底线给撕破了。

因此,刘备也就不会将孙夫人视为自己的妻子,而蜀国上下的人,也同样不会把孙夫人视为主母。

在这种情况下,孙夫人如果回来,且不说刘备同意不同意,单是蜀国的谋臣和将领们,就不会同意。

其二,就是孙夫人没有回来的理由

前文也提到,孙权安排孙夫人嫁给刘备,是带着明显目的性的,为的就是拉拢和控制刘备,不然,他才不会舍得让妹妹嫁给年近五旬的刘备的。

而当时的局势是,孙刘联盟正处在蜜月期,双方“如胶似漆”,感情好得很。

但如今,联盟已然破裂,对于益州之事,孙权绝对不可能咽下去这口气,因此才会想出借接妹妹之名,去行劫持阿斗之事。

因此,不管是劫持阿斗成功或是失败,既然做了,那就没有回头路。

没有回头路就意味着孙刘双方的关系彻底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孙夫人再回去,该如何自处呢?

其三,孙夫人本人也不愿意回去

本身孙夫人与刘备的结合,就是政治婚姻,前文也讲到了两人没什么感情,如今能够回到东吴,正是她求之不得的事情。

所以,能回去就不会再回来,毕竟这对于孙夫人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只不过,这样一来,孙夫人就把自己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地步,娘家已经不是曾经的娘家,同时带走阿斗的任务也失败了,因此,回去之后,孙权对于这个妹妹,必定不会像她在婚前那样对她。

而夫家,更别提了,干下了意图劫持阿斗的事情后,孙夫人更是回不去了。

所以,孙夫人也自此在东吴度过了她人生中既尴尬又难受的下半生,而史料里,也再也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记载。

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再返回到刘备身边了?

孙尚香比刘备小20多岁,却对刘备一往情深。被骗回东吴后,她也想回,却不能回、不敢回,进退不得,只有一条死路。

孙尚香,是孙权的亲妹妹,也是东吴郡主。

可她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在《三国演义》的记载中,孙尚香有着一身好武艺,性格豪爽,是一代奇女子。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能从刘备手里夺荆州,听取周瑜的建议,用妹妹孙尚香的婚姻当了诱饵。只是,孙权万万没想到,仅仅几个晚上,孙尚香就对刘备死心塌地,甚至以性命相威胁,逼退了兵马,帮着刘备一起回了家。

抵达蜀汉,孙尚香的日子过得很惬意。

她是“功臣”,也是“国母”,帮着刘备照顾刘禅,并对他视如己出。

此时,孙权突然传信称“母亲病危”,孙尚香焦急万分,回了东吴后才知道,一切都是假消息

按理说,孙尚香一回到东吴,就会知道这是孙权的骗局。以她对刘备的感情,她应该马上回到刘备身边。

可事实恰恰相反。

孙尚香死守在东吴,每天探听刘备的消息,却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

这是为什么?

  • 有人说,孙尚香不回刘备身边,是因为移情别恋,在东吴有了新欢。
  • 也有人说,孙尚香不回去,是因为孙权耍了手段,坚决不让妹妹回去。

我仔细翻阅了《三国演义》的原文,孙尚香不回东吴,并非不愿回、不想回,而是不能回、不敢回。

哥哥孙权的算计、丈夫刘备的绝情,将她彻底逼上了绝路。

孙尚香的无可奈何

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主要出场3次,分别是:结婚、探母、自尽。

第一次出场:结婚

孙尚香第一次出场,是在第54回、第55回。

当时,周瑜得知刘备丧妻,便打起了歪主意,劝说孙权用妹妹孙尚香当诱饵,引诱刘备来东吴娶亲,然后囚禁刘备,换取荆州。

“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

从原文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孙尚香的性格——“刚勇”

她的性格,应该更像男孩,喜欢舞刀弄枪,武力值不逊色于男子。

按理说,哥哥都是疼妹妹的,可听到周瑜的计谋,孙权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而他这一答应,铸就了孙尚香一生的悲剧。

刘备得知孙权招亲的消息,心中大惊。

他不是傻子,用脚趾头都知道,这一次去结婚,肯定有猫腻,孙权肯定憋着什么坏主意,要害他。

诸葛亮却出谋划策:“主公你放心去,我有妙计,可助你全身而退,既得孙尚香,又保荆州。”

就这样,孙尚香的婚事,在双方不怀好意的心思中敲定。

这是一场典型的政治婚姻。

此时,孙尚香年仅20岁左右,仍然向往着爱情,因此,洞房之际,她就变得“懂事”,一心依伊为刘备着想。

  • 新婚之夜,侍女如往常一样,佩刀守在门口,刘备吓得不敢进,孙尚香便直接让侍女解剑服侍。
  • 刘备想要回荆州,又怕独自成行危险,便假模假样说自己舍不得夫人,而孙尚香直接表示愿意跟随:“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当相随。”

回荆州的路上,刘备遭到孙权手下的追杀,对孙尚香袒露孙权计谋。

刘备告诉孙尚香:孙权只想拿你当诱饵,夺我荆州、要我性命,幸好夫人你心胸宽广,和我同行至此。如果夫人要和孙权一样,要我性命,我马上就能以死报答夫人!

很明显,刘备这是苦肉计、以退为进,偏偏孙尚香吃这一套。

此后,她直接以性命相威胁,逼着前来追杀的人撤退,跟着刘备回了蜀汉。

从这一系列的操作来看,孙尚香已经舍弃了东吴,选择了刘备。

她舍弃自己生活了20来年的国家,跟着结婚几天的丈夫,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对于这一段,《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赞词: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这轻天下的人,便是孙尚香了。

无论正史如何,至少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对刘备情深意重。

第二次出场:回东吴探母

孙尚香的第二次出场,是在第六十一回。

当时,刘备即将入蜀,孙权打起了荆州的主意,为此,他出了一个损招。

孙权派周善带着500人前往荆州,以“母亲病危”,要孙尚香带着孩子回家见最后一面。

这里的孩子,是蜀汉集团的继承人刘禅,孙尚香身为继母,一直在照顾这个孩子。

听到母亲病重,孙尚香非常慌乱,立马就说:“刘备现在带兵在外,我要回东吴,要知会军师(孔明)一声。”

周善却说:“如果军师要求报告刘备,等刘备回信,你才能走,怎么办呢?”

孙尚香一听这话,也是慌了神。

母亲病危,的确没有多少时间了,她没有思考太多,直接进了周善准备的商船,把刘禅藏在了船中。

就在离开途中,赵云和张飞先后前来阻挠,坚决要孙尚香留下刘禅。

赵云给出的理由是:“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

后来的张飞,则以小叔子的身份,直接指责孙尚香:“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

最终,阿斗被赵云和张飞抢了回去,周善被杀,孙尚香也回到了东吴。

第三次出场:自尽

孙尚香的第三次出场,是在第八十四回。

这一次,孙尚香的出场,不是正面出场,而是以后人赞诗的形式出现的。

时孙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尚论者作诗叹之曰: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

上面这段文字,简单来说,大概是这样一个场景:孙尚香听说猇亭兵败,传闻刘备已死,她也心灰意冷,投江而死。

为何孙尚香不回刘备身边?

从《三国演义》的记载来看,刚勇、豪爽的孙尚香,在一开始就把真心给了刘备。

她对刘备有着深深的眷恋,否则不会投江追随丈夫。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孙尚香对刘备这么深情,为何被骗回东吴后,就不再返回刘备身边了呢?

其实,她不是不想回、不愿回,而是不能回,不敢回。

其一,不能回。

从书中的记载来看,第55回,孙尚香就明白自己只是哥哥孙权的棋子。

  • 起初,孙权想利用孙尚香换荆州和刘备的性命。
  • 后来,孙权又利用孙尚香斡旋蜀汉和东吴的关系。

因为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关系,孙权和刘备虽有军事摩擦,但都没有真正撕破脸。

然而,这一次,孙权铁了心要把妹妹接回来,甚至用“母亲病危”为借口,并暗示她把刘禅也带回来。

显然,孙权打算撕破脸了。

当孙尚香回到东吴,发现一切都是骗局时,她肯定是后怕的。

因为她差一点就把刘禅带回了东吴,而刘禅,可是蜀汉唯一的继承人。

她没有脸去见刘备,也不能再回去见刘备。

因为,只要她还在刘备身边,哥哥孙权总能找到空子,让她成为一把伤害刘备的刀。

从孙尚香对刘备的深情来看,她肯定不愿让自己成为伤害丈夫的棋子。

其二,不敢回。

孙尚香是个聪明人,在刘备身边,她虽是主公夫人,万事不缺,但过得并不快乐。

  • 从感情上看,刘备不是好色之人,又日理万机,他给了孙尚香夫人的尊重,却没办法给她夫妻的恩爱。
  • 从阵营上看,孙尚香虽助力刘备回荆州,可她到底是孙权的妹妹,刘备身边人对她很提防,否则,诸葛亮不会那么快知道她要带走刘禅,并迅速派赵云来截胡。
  • 从体面上看,孙尚香的主公夫人地位,非常浮于表面,在回东吴这件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孙尚香为什么不敢禀告军师,自己要回乡探病?

  • 表面上看,禀报诸葛亮会耽误时间,母亲重病等不了;

  • 实际上看,孙尚香这是不信任诸葛亮。

回家探望病危的母亲,是人伦纲常,可孙尚香只是想了下,就决定瞒着诸葛亮。

而赵云和张飞对孙尚香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她的日常处境。

  • 对孙尚香说话时,赵云毫不客气:“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
  • 张飞更是没有半分尊重,直接斥责她:“私自归家,这便无礼!”

孙尚香是刘备的夫人,可刘备的手下人,对她却没有半点尊重,这一切,很难说不是刘备的默许。

在没有犯错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的境遇了。

如今,虽说孙尚香是被骗的,可她差点带走少主刘禅是事实。

刘备带兵回来后,会如何对待孙尚香?

孙尚香再回到刘备身边,又该如何自处?

如果你是孙尚香,你还会回去吗?

反正我是不会回去了,与其把爱全部熬成失望,消耗殆尽,不如活在自己编制的幻想里。

孙尚香的进退两难

孙尚香是个聪明人。

之前,她和刘备结婚,刘备把她带回荆州,有2个目的一是缓和和孙权的关系;二是给荆州上一层保险。

这一次,孙权显然要撕破脸了。

他准备来阴的,抓走刘禅当人质,而赵云也一刀砍了周善的脑袋。

糊在孙权、刘备之间的窗户纸,基本已被戳破,没有强硬维护的必要。

刘备不希望刘禅再出事,肯定不欢迎孙尚香回来;

孙权是大孝子,母亲疼爱妹妹,他也不希望妹妹回去。

当年,结婚之际,孙尚香偏帮刘备,全然忘记自己东吴郡主的身份。

如今,兵戈相向,孙尚香回去以后,是否会被当成人质,孙权也无法预料。

母亲很疼爱孙尚香,若刘备以孙尚香威胁孙权,作为大孝子的孙权,也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为此,孙权必然会看押妹妹,不让她有回到蜀汉的可能。

而这,就是孙尚香不回刘备身边的真正理由。

正史中的孙夫人

上面讲述的孙尚香,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性格鲜明、深爱刘备的孙尚香。

只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能替代正史。

我特意翻阅了史料,正史对她没有专章记载,只有《三国志》中有零零散散的文字。

在正史中,刘备的确娶了孙权的妹妹。

她的名字叫孙仁,是东吴郡主、孙权的妹妹。

为了稳固孙权和刘备的关系,她以妙龄嫁给了刘备为妻,人称“孙夫人”。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云:“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

这位孙夫人的性格,非常刚猛,经常在刘备营中闹事,让刘备内外不得安宁。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娇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孙权派大船接妹妹孙仁回东吴。

她带上了少主刘禅。幸好有赵云和张飞拦截,刘禅才没被带走。

此后,孙仁再也没在历史上出现,没有人知道她的去向。

正史上的孙仁,是个合格的工具人。

史书寥寥数语,就是她的人生。

  • 作为东吴郡主,吴书中对她没有什么记载;

  • 作为蜀汉主母,蜀书也不愿为她专章记载。

虽说,这一切都是命运权谋所致,可还是太过悲凉。

可能,正因为读来让人感慨,后人才把很多的想象,都放在了她的身上。

她的故事,被很多人写进了书里,比如《三国志平话》《两军师隔江斗智》……

后来,《三国演义》给了孙仁一个“尚香”的字,细化了她的情感、她的矛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孙尚香。

你怎么看孙尚香的人生?欢迎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