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蛰虫丸有哪些功效?

大黄蛰虫丸是一种廉价的抗癌中成药,很多厂家生产此药。与西黄丸等名贵的抗癌中成药相比,大黄蛰虫丸的经济性强多了,非常适合无力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的经济困难的患者使用,但是也要确定为其适应症方可使用。

大黄蛰虫丸是一张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是中医治疗五劳虚极、干血内停的经典名方,也是常用的一张抗癌名方。

大黄蛰虫丸是一张丸药方,临床应用时不宜作汤剂,而应以丸剂内服。

成分: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氓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本方中蛰虫(土鳖虫)有化瘀消肿、通经止痛的作用,与大黄合用可以通达三焦以逐坏死的瘀血干血。桃仁、干漆、水蛭、虻虫、蛴螬均有活血通络,消散积聚,攻逐瘀血的作用。

黄芩配大黄,既能清上又可泻下,可逐瘀热;桃仁配杏仁可降肺气,开大肠,祛瘀血;地黄,甘草、芍药滋阴补肾,养血濡脉,和中缓急;黄芩、杏仁清宣肺气而解郁热;用酒送服,以行药势。

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本方特点是以通为补,祛瘀生新,缓中补虚。

按照中医理论,大黄蛰虫丸主要用于五劳虚极所致的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潮热,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紫或有瘀点,脉沉涩。也可以治疗妇女经闭,腹中有肿块,胁下癓瘕刺痛等症。

现代多用此方治疗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病、良性肿瘤、原发性肺癌、卵巢肿瘤、盆腔肿瘤、宫颈癌、肝硬化、慢性白血病、术后肠粘连、再生障碍性贫血、静脉曲张并发症与后遗症、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颈部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病、消化道肿瘤等多种属五劳虚损、干血内停症。

大黄蛰虫丸几乎可以用于各种腹部和盆腔部的晚期实体瘤的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蛰虫丸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栓和血小板凝聚、抑制纤溶剂以及缓解疼痛等作用。

同时大黄蛰虫丸还是治疗肝脏疾病如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常见的一张中医名方,大黄蛰虫丸能明显的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对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肝癌患者见腹胀腹满、大便不通、脉沉涩等症状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也有一些临床实验证实大黄蛰虫丸对糖尿病足有一定的疗效,大黄蛰虫丸治疗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等常见的良性肿瘤和增生类疾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大黄蛰虫丸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腹泻、腹痛、呕吐等消化道刺激反应。由于本方是活血逐瘀的经典名方,所以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孕妇也不宜使用。

另外,本方不可久用。一来本方攻邪力度较大,久用会损伤患者身体;二来本方中含有的大黄,用的时间长了,容易造成习惯性便秘;三来方中的桃仁和杏仁均含有微量氰化物,久用容易造成慢性蓄积性中毒。

大黄蛰虫丸有哪些功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大黄蛰虫丸是中医常用的化瘀药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消癥的功效,针对血瘀不畅,郁结脏腑,长此以往瘀血形成结块,结块按压痛甚,推之不易,揉按不散,这样结块中医称之为“癥瘕”,可因饮食积滞,血热煎熬血液,虫积,劳累过度损伤脏腑经络,气血随之运行不畅,癥瘕影响五脏功能,阻碍气血运行,可引起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摸上去形如鳞甲,脏腑结块,面色黑暗,舌淡有瘀斑,脉虚涩。大黄蛰虫以虫类入药为主,化瘀力量强,配合了养阴清热的中药,旨在补充阴血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由于较强的活血通经作用,没有阴虚血瘀的问题千万不要随意使用。★大黄蛰虫丸的作用原理

  • 大黄蛰虫出自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之手,《金匮要略》中描述为“五劳虚极羸痩,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缓中补虚,本方主之”。
  • 这句经文的关键词是干血,所谓干血就是瘀血,与外伤血瘀不同的是,干血形成的条件很广,情绪,饮食,劳疫过度等任何病因长期刺激,导致脏腑虚弱,肝脾失调,阴血不足,血不足阳气偏盛,阳盛则热,热煎熬血液,血液逐渐干枯,血枯且运行不畅,就形成了本是血虚,标是血瘀的错综复杂病证。后世医家将本证称为“干血痨”。
  • 阴虚不足血虚等问题是正气不足,阴虚生内热,热继续灼伤煎熬津液血液,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血瘀,血瘀日久可阻塞经络,形成肿块。还有另一个发展途径是因为痰饮虫积食积等问题,妨碍气血来源,郁滞血脉形成血瘀,也可形成影响脏腑功能。
  • 结块坚硬推之不易,按之痛甚,首先影响脾胃功能,病人多有腹部胀满,结块坚硬的症状,食少腹胀,大便秘结,血瘀阻塞身体常有疼痛表现,皮肤表面的汗液来自于体液血液,血瘀阻塞津液,皮肤失去了滋润,常有肌肤甲错,严重者干如树皮,面色青黑是血瘀内阻的表现。
  • 由于血瘀不去,新血生成受到影响,便会加重阴虚血虚的本虚问题,病人除了血瘀症状外,多伴有精神萎靡,手足心热,潮热面红等阴虚表现。
  • 清代医学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被气火煎熬.则为干血.是以气盛即是火盛.瘀血凝滞.为火气所熏.则为干血.其证必见骨蒸痨热.肌肤甲错.皮起面屑.名为干血痨.病至此者.十治二三.仲景大黄 虫丸治之”。
★大黄蛰虫的功用
  • 仲景以虫类入药,是因为虫类药具有深入脏腑经络搜剔血瘀的作用,佐以养阴清热之品,既能补充脏腑虚弱阴虚不足的问题,又能防止血瘀进一步加重阴虚的病证矛盾。
  • 纵观本方,扶正固本兼顾活血化瘀,化瘀力量较强,制丸是缓和药物烈性,缓冲人体慢性虚损导致血瘀病证。
★注意事项

大黄蛰虫化瘀力量强,非专业医生不要随意使用,虚损与血瘀并存的情况需要中医师来判断,不可小觑本方的化瘀力量,药力猛烈易伤肠胃,脾胃虚弱的人群谨慎使用。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黄蛰虫丸有哪些功效?

很多人看到大黄蛰虫丸这个名字会有点怕怕的感觉,毕竟名字里面有个虫。好吧,没错,这个有名的中成药之所以命名为大黄蛰虫丸,就是因为方中最重要的两味药材,一个是大黄,一个是蟅虫。

让我们先看看它的主要成分吧~

【成分】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蟅虫其实就是土鳖虫啦,除了土鳖虫外,方中还有3种虫子,分别是水蛭、虻虫、蛴螬。这些虫类药都特别擅长破血逐瘀,对于体内顽固性的瘀血,非用这些药方能冲破瘀血的阻碍,恢复血的通路。

继续看,这个方子的功能主治吧。

【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哇哦,看来我们前面分析得不错,果然是用于瘀血。那么其实中医里认为,这个方子是专门用于干血病的,让我们想象一下,血管跟河流一样,里面的血是川流不息不停地流动着的,但一旦河道阻滞,那么水就会断流,下游的河床就会干涸。所以一旦瘀血阻滞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干血证。根据李可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介绍:

若是内有干血,肝经失养,气脉不通横滞于中,脾不能开,胃不能降,故腹满而不欲食。内有干血,故赢而肌肤如鳞甲之错落,肝窍于目,肝经枯故两目黯黑。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那么大黄蟅虫丸是如何治疗呢,让我们继续分析这个方子,

  • 大黄和这4种虫子组合在一起,破血作用非常强。
  • 俗话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一旦血干,那么气的运行肯定会受到阻滞,所以需要派杏仁来疏通气滞。
  • 瘀血阻滞久了,自然会产热,所以派出了黄芩芍药来清血热。
  • 干血则干枯,需要滋润,那么就派出了可以滋阴润燥的地黄。
  • 上述所有的药想要正常运行,必须中气十足,于是甘草来了,经它调理,中气充足了,于是各个药各司其职。

那么除了用于祛瘀生新、缓中补虚之外,主治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的瘀血内阻症外,最后想和大家补充一些大黄蛰虫丸的其他临床应用。

近些年来,大黄蛰虫丸在治疗静脉血栓、糖尿病肾病、盆腔炎、药物流产、乳腺增生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那么具体能否应用、怎么个剂量用,使用前还是咨询下医生哦~

大黄蛰虫丸有哪些功效?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大黄蛰虫丸因为含有很多虫类有毒药物,所以目前还是一种处方药来使用,其中土鳖虫、水蛭、虻虫、蛴螬(炒)、干漆等主要是起到逐瘀消积,活血通经作用,就说体内有血瘀呀有肿块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黄芩有一定的清热燥湿作用,生地黄有一定的凉血活血作用,考虑到有了瘀堵可能就会有热,桃仁在其中也是辅助活血化瘀作用,并且能一定的润肠通便作用。芍药滋补肝阴,甘草补中,并且调和诸药。

整体方剂用于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症, 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也有的用在妇科肿瘤的治疗方面。

大黄蛰虫丸有哪些功效?

大黄蛰虫丸来源于著名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 忧伤、饮伤、房室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 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是张仲景方剂中为数不多的含有虫类药物的方剂。

虫类药物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大都具有软坚散结,排淤逐新,搜剔络道,通达经络,其药效力非一般普通草药所能达到。脉。常常可以用于治疗雷瘿瘤、肿块、痰核、女子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产后淤血腹痛等一些特殊顽疾,往往有着特殊的疗效。

大黄蛰虫丸由熟大黄、黄芩、水蛭、生地黄、蛰虫、蛴螬、虻虫、桃仁、杏仁、芍药、牛膝、甘草12味药物组成,具有疏通经络、破瘀生新、缓中补虚之功效。既有破血逐瘀作用,又有滋阴养血清热之作用。方中大黄化瘀消癥,推陈致新,调中化食,通达气机。桃仁活血祛瘀,破血消癥。又咸走血,苦胜血,故以虻虫, 水蛭,蛴螬,蛰虫,干漆活血通络,逐瘀破积。芍药养血活血, 通络缓急。干地黄滋阴生血,通利血脉。杏仁肃降肺气,通 调气机。黄芩清血中之郁热,甘草益气和中。

现代临床研究运用,常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肿瘤,女性月经失调,子宫肌瘤,黄褐斑,慢性盆腔炎等疾病,此外对于心血管疾病高血脂、血栓性疾病等都有着很好的疗效。

在临床中我常常用它治疗女性子宫肌瘤,我常常用它治疗女性妇科方面的疾病,比如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在临床表现中以子宫增大和月经过多为主要症状,对于肌瘤较大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压迫症状,比如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压迫人体输尿管,可导致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等问题,常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最严重的情况是影响适龄期妇女怀孕妊娠,比如子宫肌瘤突入子宫腔内,就会影响受精卵在宫腔内着床,从而影响妇女的生育。在临床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 20%-30%,对于女性而言是十分常见的肿瘤疾病。

从中医的角度去看子宫肌瘤,在传统中医上属于“石瘕”、“癞疾”的范畴,《灵枢.水胀篇》有“石瘕”的记载“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 ,恶血当泻不泻血不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因此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病,多认为与七情不畅、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女性身体脏腑功能失调 ,进 而形成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 ,积聚于女性胞宫中 ,这样就变成了石瘕。因此在临床中治疗上多常用桂林茯苓丸、大黄蛰虫丸,瘀血阻滞是最常见的病因导致子宫肌瘤,多用桂枝茯苓丸和大黄蛰虫丸,取其活血、化瘀、消癥之功效。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哟!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大黄蛰虫丸有哪些功效?

回答这个问题,下面从大黄蛰虫丸的概述、大黄蛰虫丸的方解分析进行说明:

大黄蛰虫丸的概述:

大黄蛰虫丸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的功效,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状有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大黄蛰虫丸的方解分析:

大黄蛰虫丸方中大黄少量且蒸后入丸,缓其攻下之力,取其破积聚,推陈致新之功;蛰虫咸寒入血,攻下积血,有破瘀血、消肿块、通经脉之效,合大黄以逐干血,通闭祛瘀,共为君药。

清代张璐《本经逢源》云:“干漆灰,性善下降而破血”,清代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本经》云:“虻虫,主逐痰血,破下血积……通利血脉及九窍”,清代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云:“蛴螬,能化瘀血,最消癥块”,四药为臣药,共达活血通络,消散积聚,攻逐瘀血之功。

血液久滞于内,耗伤津液,而成干结干血,必润之方可化,取桃仁、杏仁多脂以润燥结,且二药同用可降肺气、开大肠,与活血攻下药相配,有利于祛瘀血、并为佐药;干地黄、芍药为佐药,滋阴补肾,养血润燥濡脉;黄芩清热亦为佐药。

方中配杏仁清宣肺气而解郁热、配大黄清上泻下共逐瘀热;甘草甘润,为使药,具有解毒、和中缓急之功。

峻剂丸服,缓中补虚消瘀,缓消使药力徐缓起效,则坚积易破,使破瘀不伤新血,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