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脾虚,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那么脾虚是什么呢?什么原因引起的脾虚呢?其实,中医讲的脾虚和西医意义上的脾并不是一样的概念,中医的脾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俗话说:脾胃虚弱百病生,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脾胃,一旦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功能运转,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

首先、脾虚有哪些类型呢?该如何调理呢?

一、脾气虚

脾气虚,人就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脾气虚,运输水谷精微的效率变低,输送不完的则会停留在胃和小肠里,时间一久,就会感觉腹胀,胃口差。

脾气虚者可以用点补气健脾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山药、莲子、红枣等煲汤,如人参煲鸡汤、莲子炖廋肉汤。还可以多按摩气海穴、足三里进行调理。每天坚持刺激,力量要以有酸胀感为度,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两侧足三里穴每次至少揉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

二、脾阳虚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胃虚寒”。脾阳虚患者一般会表现胃脘冷痛,喜欢温暖和热食,吃了寒冷的食物就会难受(腹泻或肚子痛)。所以, 爱吃冷饮及生冷食物让很多年轻人甚至儿童出现脾阳虚。脾胃怕冷,就是怕冷的东西伤了阳气。

因此,脾阳虚者调养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忌食寒凉的食物,戒掉生冷冰冻。同时,艾灸中脘或者运用仙蓉温齐温养肚脐,帮助调补脾阳。

三、脾阴虚

有阳虚就有阴虚,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大便秘结。中医学家蒲辅周曾说过:“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这就是脾阴虚的典型表现。有的孩子很瘦,也不肯吃饭(腹胀),嘴唇红红的,舌红少苔,经常便秘(阴液不足肠道干燥),很有可能就是脾阴虚。

针对脾阴虚可以考虑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中药治疗更多的是应用火麻仁、首乌、乌梅等药物和食材进行治疗,特别是应用沙参麦门冬汤,效果非常理想。脾阴虚可以通过日常饮食结构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多吃坚果类食物,像核桃、榛子、松子,同时酌情添加蜂蜜,这些都不错。

四、脾不统血证

易出现于女性,多表现为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等血不循经的症状。脾不统血发展到后面,也会出现血虚,出现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

中医临床上会用到补脾又养心的归脾汤,日常也可以多吃点桂圆、红枣。

五、脾虚湿滞

脾气虚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症状。 脾气虚往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湿阻中焦表现为四肢困重,脘腹不舒,吃饭不香,厌食油腻。

这时候光补气健脾没用了,一定要化湿祛湿,而久湿化痰,我们调理的重点就是健脾化湿祛痰。在日常生活中,脾虚湿盛的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过于肥甘厚味、辛辣刺激、寒冷冰凉的食物,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行。薏苡仁赤小豆粥也有祛湿的功效,脾虚的患者可多服用。

六、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是脾气虚的升级版,这时候脾气更虚,虚到都不能固摄了。还会出现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脾气下陷还有一个比较显着特征,小便浑浊。

这种情况可以健脾治疗,需要去医院及时就诊。

脾虚者应尽早戒掉的四大诱因!

1、贪凉饮冷

脾胃作为一个喜温恶寒的器官,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已经出现脾虚的患者,像一些冷饮,也是最好少碰。因为像这种生冷寒凉性的食物,大量食用的话,就会导致脾胃阳气受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从而就会造成脾胃虚弱的现象,不利于身体健康。

2、不当饮食

包括饮食过饱和饮食不合理,对于一些存在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其实与日常饮食过饱或者是饮食不合理,也有一定的联系。很多人在平时经常会喜欢吃一些高油、高盐、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但像这种食物,大量食用的话,就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导致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饮食过饱的话,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戒掉这一饮食习惯,或许有助保护脾胃。

3、劳累过度

很多年轻人在平时,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导致过度疲劳,这样的话,也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而且,脾胃一旦受损,就会导致人们正常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导致身体一系列受损。

生活中要注意调节,学会适当的休息,这样或许有助于减轻对脾胃的损伤4、思虑太多

中医讲究:“思虑伤脾”,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思虑过多,处于抑郁的情绪的话,就会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而且,也会导致大脑皮层对下层的指挥出现紊乱的现象,脾胃受损,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

生活中哪些食物可以护脾呢?

1、红枣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经常会喜欢吃一些红枣,能够帮助起到补气血的效果,而且红枣性温,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帮助调节身体。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毒素垃圾代谢,提高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脾胃虚弱的问题,所以被人们称为脾虚的冤家,坚持食用,脾胃也会回报你。

2、小米

其实,脾胃虚弱的人,坚持喝一些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小米粥有利于为身体补充营养,同时也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效果。

提高脾胃功能,促进脾胃进行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虚弱的问题,所以被称为脾虚的冤家,坚持食用,健脾和胃,脾胃也会回报你。

3、猴头菇

猴头菇在养胃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能够帮助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毒素垃圾代谢。同时也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帮助调节脾胃虚弱的问题,保护脾胃健康,让你的脾胃一天比一天好,对身体有益。

最后总结:今天我们详细讲了各种脾虚的类型及相应的调理,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其实脾胃最重要的还是靠日常生活来养,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很多人连脾虚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谈脾虚,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虚。

  所以我们要先知道脾虚是什么?中西医对脾虚的看法。

中医脾虚: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泛指是脾气虚损造成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生理现象。脾虚包含运化失常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水液失于布散导致体湿痰多,甚至是出现败血症。肾有先天之本的说法,而脾则是后天这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虚不宜小看。

  西医脾:在西医中脾只是作为人体的一个脏器,属于免疫器官。

  脾脏占有全身的1/4的淋巴组织,脾脏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所以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同时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由此看见脾对人体的重要性。

作为两个独立的器官,脾和胃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消化吸收,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

脾胃问题,相互牵连

●胃功能不好,会影响脾的运化。容易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造成永久损害。

●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7件事判断脾胃健康

要判断脾胃健康,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来看出脾胃问题。

一看:

脸色是否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

二看:

鼻头是否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证明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三看:

口唇是否干燥无血色

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四看:

是否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五看:

睡觉时是否流口水

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可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六看:

睡眠是否高质量

俗话说,“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七看:

精神状态是否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脾胃有五怕,日常要避开

一怕冷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还容易导致脾胃虚寒。另一方面不注意脾胃部的保暖,受冷易拉肚子,也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二怕湿

五运六气中,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故脾主湿。脾属阴,最容易受湿邪损伤,如果脾为湿邪所困,脾气不升,胃气难降,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湿为寒邪,对人危害很大。

三怕甜

脾怕甜。甜腻,特别是浓度大的糖水,使人容易产生湿气,脾则怕湿,因此甜食要少吃。

四怕撑

吃太撑加重脾胃负担,容易使脾胃超负荷运转,特别是晚间吃太饱、太晚,脾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时间一长就容易出问题。

五怕生气

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舒肝养脾,最好少动怒,少发脾气。

三、脾虚的分类

脾 气 虚

脾主升清,只有脾气该升的升,才能把营养物质水谷精微送到心、肺、头面部,然后心肺再将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用来濡养全身。脾气虚,人就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脾气虚,运输水谷精微的效率变低,输送不完的则会停留在胃和小肠里,时间一久,就会感觉腹胀,胃口差

脾气虚不妨多按摩气海穴、足三里进行调理。力量要以有酸胀感为度,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两侧足三里穴,每次至少揉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还可以用点补气健脾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山药、莲子、红枣等煲汤,如人参煲鸡汤、莲子炖廋肉汤

2

脾 阳 虚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胃虚寒”。在中医里,“阳”代表温暖,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脾阳虚患者一般会表现胃脘冷痛,喜欢温暖和热食,吃了寒冷的食物就会难受(腹泻或肚子痛)。

爱吃冷饮及生冷食物让很多年轻人甚至儿童出现脾阳虚脾胃怕冷,就是怕冷的东西伤了阳气。夏天尤其三伏时间,一定尽量避免吃冷饮!!!

因此,脾阳虚调养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吃寒凉的食物,戒掉生冷冰冻。不妨吃点胡椒炖猪肚补脾阳。材料:猪肚半斤,胡椒5克。做法:猪肚洗净,置砂锅中,加水适量;加入调味料,以文火炖后即可食用

3

脾 阴 虚

有阳虚就有阴虚,阴和阳的关系就好比用锅煮水,阳就是火发出的温度,而阴就是锅里的水,阴虚就是阴液少了,阴少了阳相对就会过剩,体内就会有热,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大便秘结

这类人群重点需要补气养阴。推荐沙参淮山花胶汤。材料:沙参20克,淮山20克,花胶50克,猪瘦肉300g或鸡半只。做法:鸡半只或猪瘦肉300克,飞水去净血污;花胶浸泡,其他配料洗净;将肉和所有配料倒进煲内,加入适量沸水,用大火煮沸;沸腾后转用小火煲1.5小时,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4

脾 虚 湿 滞

脾气虚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白表现。

脾气虚往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湿阻中焦表现为四肢困重,脘腹不舒,吃饭不香,厌食油腻。这时候不能只补脾,一定要同步祛湿。

5

脾 气 下 陷

脾气下陷是脾气虚的升级版,这时候脾气更虚,虚到都不能固摄了。脾气该升不升反而下陷了,这时就不仅仅是腹胀了,还会出现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脾气下陷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特征,小便浑浊。因为脾气太虚了,升清的功能受到影响,原本要升清到心,肺,头面的精微物质反而下注到膀胱,导致小便变浑浊。

6

脾 不 统 血

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出现脾不统血的表现,如女性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等血不循经的表现。

脾不统血发展到后面,也会出现血虚,出现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日常也可以吃点桂圆、红枣

百病皆由脾胃衰弱而生。脾胃一虚,各种毛病就都跟着来了。只有保养好脾胃,内忧外患自然不会找上门来。

四、脾虚的用药指导

脾虚的女人老得快,但其实脾虚的男人老得更快。只是对女人而言,脾虚会让其容颜出现更多的皱纹以及身体发福,但对男人而言,则是直接影响其寿命的长短。所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脾虚都会让人老得更快。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要想五脏健康,全部需要通过脾来进补,脾虚则会导致任何进补药及营养都难以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六种知名的健脾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生脉饮、参苓白术丸、人参归脾丸和人参健脾丸。

一、补中益气丸

功用: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辄气喘、身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用法:口服,小蜜丸1次9g,大蜜丸1次1丸,1日2至3次。

主要适用人群:适用于特别容易疲劳、说话有气无力的人群。

二、玉屏风散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用法:每日2次,每次6-9克,用大枣一枚煎汤送服。

主要适用人群:适用于体质差、抵抗力弱、季节交替时特别容易感冒的人群。

三、生脉饮

功用: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主治: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近代应用: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危重时期的救治,均有很好的疗效,明显的降低死亡率。生脉饮治疗重型肺心症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冠心病、慢性克山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以生脉饮为基础方,加减或配以其他中药还用于治疗心绞痛、小儿顽固自汗症、中毒性心肌炎、神经官能症、小儿夏季热等。治疗脱水、虚脱和各类心源性休克,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神经衰弱、以及气阴两伤型支气管炎、肺结核体虚久咳等。

用法:口服,一次1支(10毫升),一日3次。

主要适用人群:适用于心气虚、说话有气无力、特别容易出汗的人群。

四、参苓白术丸

功用:健脾、益气。

主治:脾气虚弱、湿邪内生。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相细缓者。参苓白术丸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培土生金法”的常用方剂。

用法: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主要适用人群:适用于大便不成形,脸和身上都浮肿的人群。

参苓白术丸比补中益气丸的作用要和缓一些

五、五芩散

五芩散古代被称为“水逆病”专方,言外之意是病人口渴,喝了也会吐出来。它具有很强的利水功能,把我们体内多余的谁排出体外,因此脾虚肥胖的患者服用五芩散后可以消除水肿,达到减肥的功效。五芩散对脾胃虚弱、大便溏泄,经常起夜女性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

六、人参健脾丸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用法: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主要适用人群:适用于因脾虚造成消化不良的人群。

一般健脾中成药要坚持连续吃2~3个月,等脾虚的情况和缓了再停药,但人参健脾丸不建议长期吃,症状没了就可以停药。

注意:上述健脾类中成药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证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吃健脾类药物的时候要忌生冷、忌难消化的肉食、忌油腻等,否则将影响药效,甚至无效。这也是很多人补脾补来补去都没有效果的重要原因。

六、常用的脾虚调理

方法一

想要改善脾脏的健康,首先就要改掉不良的习惯,日常注意不可以暴饮暴食,对于生冷、刺激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特别是不少人喜欢的那些冰奶茶、冰啤酒或者是一些半熟的食物,这些最好不要再吃了,减轻脾胃的负担,也能慢慢的恢复到健康状态。

方法二

脾脏想要好,主要是靠平时的调理,不能胡乱吃东西,控制饮食,但要注意保证营养的摄入,建议吃点山药、南瓜、地瓜之类的食物,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多,有助于健脾养胃,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帮助促进废弃物的排出,脾脏的负担就会减小。

方法三

脾脏出现问题,说明体内的湿气重,将湿气去除后,脾脏也会慢慢恢复稳定的,日常可以喝点红豆薏仁水、冬瓜排骨汤或者是生姜红糖水,这些汤水是有一定利尿排毒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废弃物的排出,湿气排出量也会增多,而且它们对脾胃也有养护的作用,坚持经常喝点,有清湿毒、养脾脏的效果。

方法四、若想改变脾虚状态,可以多做做“单举手臂”这个动作,该动作源于八段锦,在宋代时就已流传于世。

具体做法是:

  • 自然站立,两膝微微弯曲,两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
  • 左手翻掌经过胸前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略停两秒;
  • 两手原路返回,重新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
  • 换为单举右手。

以上动作每天重复30次,对脾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你好,作为一名资深的脾虚的受害者,我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没有很专业的术语,全部是我的个人体会,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我很久之前就查出脾虚,每次胃痛不舒服,医生给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脾胃不和,所以,从我上学时候开始,一直到工作这几年,一直承受脾虚带来的胃不舒服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脾虚直接导致的,但是医生每次都说脾胃不和。

第二,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看了一次中医,医生明确我是脾虚的问题,然后问我是不是特别的容易疲劳。答案是肯定的。以前我出去踏春或者去逛街,一天回来都会觉得兴致盎然,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半天下来都会特别的累,不想走,提不上来兴致。并不是说我长大了,看事情没有那么天真,而是确确实实的感觉到累,疲惫。

第三,累直接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烦躁,所以,因为脾虚的原因,我会经常的特别的烦躁,坐不住,容易对别人发脾气,而且是歇斯底里的那种,发过脾气之后又会很后悔,本来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这件事已经让我感觉非常非常的烦躁,不知道如何解决。

所以,由此可以得出,脾虚直接回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和身心,让一个人疲累,烦躁,比较严重。

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脾虚是中医概念。“虚”是指身体各脏器处于一种表象特征,而这种表象特征,如果长期不予调理,即会导致实证出现。

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这就要从脾胃的重要性说起了。

首先,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的,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起着食物的运化功能。我们吃进来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后,由脾来消化吸收,将五谷精微通过经络,上输于肺,再由心肺输送全身,以供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食物的吸收、利用多少,都是由脾胃在决定。若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则气血的化源不足,易出现肌肉消瘦,四肢倦怠,腹胀便溏,甚至引起气血衰弱等症。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液潴留,聚湿成饮,湿聚生痰或水肿等症。

其次,脾胃还统血,脾气健运,则机体气血充足。如果脾胃虚,人体吸纳的食物精微就不能变成血,所以,脾胃即能统血也能生血。

总之,中医认为,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脾胃若伤,百病由生。

脾虚的表现:

大便溏泄、不思茶饭、脘腹胀满、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烦闷健忘,舌苔有齿痕水肿等。

造成脾虚的原因?

1、多食冷饮,生食食品容易伤脾

2、喜欢吃不利于消化的食物,易伤脾

3、多食肥甘厚腻,刺激性食物,易伤脾

4、吃得过饱,过快,易伤脾

5、思虑过度,易伤脾

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护好脾胃,一旦脾胃伤,百病由生。

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如果你的脾脏不太好,面临脾虚,将会导致寿命变短。可见,脾虚真的很危险,这些不利情况不要忽视。

1、导致元气不足

脾脏是后天之本,是身体气血生化过程中不可少的器官,一定不要变得虚弱。

伴随着脾虚的发生,会导致你身体元气不足,可以说经常脾虚的人,免疫力、元气是很弱的。这样的元气不足,要比肾脏这个先天之本导致的元气不足危害更大。

2、容易导致腹泻

我们都知道腹泻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也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伴随着腹泻的发生,导致你频繁的拉肚子,可能会导致你的血液在运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出现了慢性出血,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甚至当你长时间、频繁的腹泻,还可能导致你的肠道出现紊乱、异常,一旦引起癌变,将会更加的糟糕。

3、精神不佳

脾虚的人,其实与肾虚一样,会呈现出阴虚、阳虚、阴阳双虚。以冬天来说,手脚异常寒冷,精神状态是极差的。这样精神不佳,可不仅仅是给人精神萎靡的情况,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气血运行,也是很糟糕的事情。

4、免疫力不断下降

免疫力的高低,对于健康的影响是甚大的。免疫高,身体会更加健康,对于疾病预防会更好。相反,如果你的免疫力很低,则可能容易生病。

而脾虚的人,往往是免疫力很低的,要知道脾脏其实身体最大的免疫系统,一旦脾脏失去活性、不再运行顺畅,将会容易导致生病情况的发生,免疫力下降,甚至导致身体一些器官出现衰竭。

5、容易脱发

冬天很多人在梳头的时候,会发现容易脱落,其实,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与休息有关,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是不是脾虚了。

脾作为气血生化的器官,与头发的关系十分的密切,伴随着脾虚的发生,会让人出现气血不足,从而会导致头发脱落,伴随脱发的出现。

6、导致肥胖

我们常说脾虚的人,容易肥胖,是说脾脏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代谢,导致身体代谢受阻,过多的代谢物不能排出去,将会让人越发的肥胖。

这种肥胖是糟糕的事情,甚至可能让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

7、导致女性月经量增多

正常的月经是女人十分渴望达到的状态,但是,如果你的月经量增多,可能是脾气血生成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脾脏不能统摄血液,伴随着血液流动处于异常状态,甚至可能出现慢性出血,导致月经量增多,还可能让人出现贫血,这无疑是很危险的。

由此可见,脾虚带来的危险性比肾虚大得多,不要轻视脾虚,这些危害你不能忽视,一定要重视,把脾脏护理好了,身体会健康很多。

为什么说脾虚最可怕?

因为脾虚是中医的说法,与西医所说的脾脏不同,如果从西医的角度来说,脾虚可以细化出很多病症,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一句脾虚就能概括很多病症,你说可不可怕嘛!

那脾虚有哪些症状呢?

1、大便黏而不结

大便不成形,粘马桶,即为脾湿的症状,这里可能是你的胃肠功能不好引起的。

2、手脚冰凉

不管春夏秋冬,手脚都是冰冷的,这个和个人体质有关,可能和很多机体功能有关,中医统称脾虚生寒。

3、肥胖

脾虚是因为脾胃功能衰退导致的,消化系统受损,那摄入的能量不能及时被消耗,堆积在体内,导致肥胖。

4、贫血

脾主统血,脾虚者容易出现贫血,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气郁结,患抑郁症。

5、易衰老

女性脾虚会出现皮肤松弛,眼睑下垂等症状,这是因为脾还控制人体的四肢和肌肉,出现这些症状人就会显老。

6、面色发黄

前面说了,脾主统血,可以控制周身的血液运行,脾虚者,血液运行不畅,就会出现面色发黄、舌苔黄厚等症状。

7、精神不振

中医认为,很多脾虚的人,做什么事都会显得病怏怏的,像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明明只是做了一些很轻松的事情,却好像身体被掏空了一样。

所以你看,以上的症状,有些可能是肠胃功能不好引起的,有些可可能是造血器官引起的,都可以被说是“脾虚”。一个系统被当做一个器官夸大了他的作用,自然听起来可怕,但是只要我们规律饮食,作息正常,很多不适都能慢慢调养,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你觉得确实身体有不适,就及时就医,去正规的医院做一下检查,有时候与其听不专业的人废话,不如用证据说话,以免耽误了病情,还花了冤枉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