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大家好,我是公立三级医院的Lion医生,我的父亲最近查体时发现了腔隙性脑梗死,于是非常紧张,急忙打电话问我:“我有脑梗了,应该注意什么?需要做什么运动才能健脑?”在我详细给他解释了以上这些问题后他才逐渐平静下来,我想很多60岁左右的朋友一定也有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脑梗的问题。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相应神经功能症状的表现。
如果大家不理解,给大家举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我们将大脑比作一片田地,在大脑这块沃土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就如同脑细胞,而脑血管就如同灌溉的沟渠。当沟渠被阻塞后,庄稼得不到灌溉,就会逐渐枯萎,同样的道理,当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阻塞时,血液不能有效的流通“灌溉”到脑组织,于是无法被“灌溉”的这部分脑组织就逐渐缺血缺氧性坏死,这就是脑梗死。
脑梗的发生原因
脑梗死分为哪几种?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脑梗死又分为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栓引起的脑梗
还是将大脑比作田地,当沟渠(脑血管)被自己田地里的石头、杂草(栓子)阻塞从而引起庄稼(脑组织)得不到灌溉时,这种叫做脑血栓,而引起脑血栓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脑栓塞引起的脑梗
当沟渠(脑血管)被其他地方的石头、杂草(其他地方的栓子)阻塞从而引起庄稼(脑组织)得不到灌溉时,这种叫做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
当一些小沟渠(小血管)被石头、杂草(栓子)阻塞从而引起极小部分田地(脑组织)得不到灌溉时,这部分田地(脑组织)沙漠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栓与脑栓塞对大脑的损害较大,往往造成较为严重的后遗症,而因为小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腔隙性脑梗对大脑的影响相对较小。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当发生脑梗时,脑组织已经被破坏,即使就诊及时,往往也会留下后遗症,换句话说,当发生脑梗后不管做什么运动可能都无济于事。
但是当你还没有发生脑梗时,我们积极地做一些运动可以起到预防脑梗发生的效果。前面讲到既然大部分脑梗是由血管垃圾或者栓子阻塞血管引起,那么我们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及规律饮食减少血管垃圾及栓子的形成就可以有效的预防脑梗。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可以对脑血管较为有利的习惯:
●有氧运动
坚持有氧运动可以起到减脂的作用,使血脂、血压、血糖控制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不仅减少血管垃圾的堆积,还能使血管更为健康,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慢跑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推荐的有氧运动有:慢跑、游泳、骑车等。
推荐运动频次及时间:建议每周运动3~5次,时间为30~60分钟/次。
注意事项: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一般保证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的50%-70%之间。
●规律生活作息
最新的研究表明,脑梗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人30多岁就发生了脑梗,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却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脑梗的年轻化离不开长时间的熬夜,特别是那些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脑血管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长期的熬夜会使其患发脑血管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从而引起脑梗。
熬夜是年轻人的常态
●健康饮食习惯
前面提到了引起脑梗的栓子,其实是血管中常年积攒的“血管垃圾”,这与我们平日的饮食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顿顿都有肉,高脂饮食的增加让更多人出现了血脂增高,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健康饮食非常关键,要做到荤素搭配、多食果蔬、肉少菜多,营养均衡,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总结: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脑梗死又分为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当发生脑梗时,脑组织已经被破坏,即使就诊及时,往往也会留下后遗症,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地做一些运动可以起到预防脑梗发生的效果。
我是公立三级医院的胸心外科医生Lion,感谢阅读,如果赞同我的观点帮忙点个关注或者点个赞吧!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少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性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梗死再发或继发出血等。最近几年脑梗更是趋向于年轻化的发展。发病率110/10万,病死率约为10%,其不仅病死率高,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在存活的患者中只10%能恢复到近乎正常,50%患者有严重后遗症。根据病因分为:血栓性脑梗塞、栓塞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和多发性脑梗塞;根据病情分为:轻度脑梗塞和重度脑梗塞。
脑梗患者的健康教育一、饮食 1、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猪油、蛋黄、带鱼、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等;多吃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碘食物,提倡食用植物油。2、控制总热量,防止超重,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3、适当饮茶。因为茶中含儿茶酚胺、茶碱以及多种维生素,可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4、戒烟酒。烟草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管瘤;长期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5、吞咽困难病人应于坐位或头高侧卧位喂食为宜,应缓慢喂入,不催促病人加快吞咽速度起病24-48小时仍不能自主进食或反呛明显、吞咽困难者应子鼻饲流质,防止误吸引起室息或肺部感染。6、对能咀嚼但不能用舌向口腔深处送进食物者,应鼓励经口进食,可用汤匙每次将食指少量食物送至舌根处让病人吞咽,偏瘫病人应向健侧送入食物,以流汁或糊状物为宜。
二、休息、活动指导 1、急性期卧床休息,为防止脑血流减少,应取平卧位,头部不宜抬高。注意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2、神志不清,躁动及颞叶梗塞合并精神症状的病人,应加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防止跌伤、伤人或自伤。3、生命体征平稳后,应早进行床上、床边及床下活动,主动运动患肢。
三、出院指导 1、康复锻炼。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适量运动与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控制脂肪食物:予以清淡饮食;戒烟酒、忌暴饮暴食。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4、注意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药。5、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消除栓子来源,防止复发。一旦发现手指麻木无力或短暂失明或短暂的说话困难、眩晕、步态不稳等可能为脑缺血先兆,不可疏忽,应去医院就诊。
脑梗的人都需要锻炼,这里的锻炼主要是功能的锻炼,我们知道脑梗病人可能存在瘫痪的症状,所以功能锻炼极其重要,如果能恢复生活自理的状态就是极好的了。那么脑梗病人该怎么锻炼呢?1、第一阶段:按摩与被动运动。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第二阶段:逐渐快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第三阶段: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4、另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以帮助恢复。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家属协助下进行,有下列常用项目:(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3)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次数,然后再逐渐让患者单独试行洗浴。(4)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吞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掉鼻饲管。(5)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给予相应处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属协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患者自理。(6)家务劳动:在部分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可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如叠被、洗碗、开关门窗等活动,或在室外晒被、种花等。在进行二级预防功能性康复训练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还可配合针灸,推拿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二级预防康复训练,大多数中风后瘫痪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结语:脑梗死发生后,对于家庭和患者都是一种不幸,甚至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日常生活的麻烦。但是生你养你是自己的父母,现在父母瘫痪了,当然也应该尽到子女该尽的责任。家里人必须要有一个耐心,帮助自己的父母或者老伴慢慢锻炼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说的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有很多的阻碍,老人的锻炼功能下降,作为子女还有工作要兼顾,很难找到闲余时间陪着自己的父母锻炼。所以最好还是做好预防,平时生活中就应该注意脑梗的事项,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防治脑梗的出现。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脑梗最可怕的就是后遗症,无论是在小区还是在公园,总能看到坐着轮椅,拄着拐杖的人,这些人并不是年老走不动了。这些人大部分是脑梗后遗症导致的偏瘫,半身不遂。
这些能出来晒晒太阳,散散心的,还算已经正在恢复的患者,或恢复的不错的患者;更有大部分患者长期卧床、失语不会说话、喝水呛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脑梗给患者本人以及正规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灾难!
当然还有运气更差的人,脑梗后人财两空,在医院抢救几周后,人也没了。
脑梗大体分为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血管垃圾太多,堵塞了血管;另一个是心律失常房颤,直接形成血栓,导致的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最终结果一样,都是脑血管堵塞,引起脑细胞坏死,损伤脑组织,引起死亡或各种后遗症。
脑梗最怕什么运动?
首先没有这种提法,没有收哪种运动就能治疗脑梗。只是坚持科学的运动,能够预防脑梗。
我们科普,一直鼓励大家坚持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能够减少血管垃圾,控制三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那自然也能预防脑梗。
所谓的有氧运动,加单说就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比如跑步、快走、跳操、游泳、骑车、爬山等等。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到5次。这样的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控制三高,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从而预防脑梗,所以非要说脑梗最怕什么运动,那就是坚持有氧运动。
除了运动形式,衡量有氧运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心率,一般建议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简单计算就是,170➖自己的年龄数,比如50岁,心率就是170➖50=120,也就是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120次。运动时达到微汗、轻微的呼吸急促即可。适宜的运动量应是运动停止后,呼吸急促在4分钟内明显减轻,心率也在10分钟内恢复或接近自己平时休息时的水平。
运动只是预防脑梗的一个方面,除了运动,还必须注意健康饮食,有人肯定想知道,到底吃什么才能预防脑梗?时洋葱木耳,还是苹果猕猴桃?其实都不是,没有具体能够预防脑梗的食物;真正预防脑梗的食物,是一个饮食结构,全面的科学的饮食才能预防脑梗。要低盐低油低糖,少一些肥肉、动物内脏、红肉,少一点细粮;多一点粗粮杂粮、水果蔬菜、鱼类,适当的补充坚果、奶制品。这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凡是说具体食物能预防脑梗,都是胡说八道,道理很简单如果具体某种食物能预防脑梗,那么新闻联播一播,大家都吃就行,何必这么复杂?
除了健康饮食,坚持运动,还必须控制体重,因为肥胖的人更容易三高,更容易产生血管垃圾,更容易得脑梗;还得远离烟酒,因为抽烟酗酒,肯定会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高发。
同时还得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一旦发现三高,要积极正规控制,因为三高更是脑梗的罪魁祸首。
所以,只有全面的健康饮食、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远离烟酒、减少熬夜、开开心心、监测三高、控制三高等等这些方法综合在一起才是脑梗最怕的!
有人问得了脑梗最怕什么运动?
您想想都已经伴随不遂,偏瘫了,到时候怎么运动?
对于没有明显后遗症的人,也建议坚持有氧运动,并且全面的健康生活,才能预防脑梗死复发!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脑梗,即为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作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对脑梗都是闻之色变。确实,脑梗不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还具有较高的病残率,是阻碍老年人长寿的头号“杀手”。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之所以脑梗让老年人闻风丧胆,主要是因为脑梗极高的致残率,对于脑梗后患者而言,即便能捡回一条命,但是很大的可能会留有后遗症,比如偏瘫、失语等,严重者会终身瘫痪在床,无法自理,这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来说,都是极大的困扰。不止如此,脑梗还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每一次复发对患者来说,都有致命风险。因此,对于脑梗后患者来说,后续的康复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因为脑梗后患者大多留有或轻或重的后遗症,比如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跛行等,这就需要患者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康复锻炼,以帮助恢复肢体正常功能。而且,康复后持续的运动对于预防脑梗复发,也是重要的干预方式。可以说,运动干预是贯穿于脑梗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始终的,只要是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就应该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但是,这里的运动绝对不是随意的,需要慎重。
首先,脑梗患者最怕的是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运动,包括高强度运动、过量运动、剧烈运动等。脑梗患者的运动一定得注意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初始应选择低强度的运动,而且不能长时间运动,比如从散步、家务活动等开始,每次持续30-60min,目的是帮助恢复肢体正常功能。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运动量,而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快跑、力量训练、重体力活动等。需知,脑梗患者的运动一方面是为了恢复肢体正常活动,另外一方面是为了预防脑梗复发,绝对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享受挥汗如雨的快感。一般来说,脑梗患者除了注意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外,还得注意运动方式一定要适合自己,比如太极拳、广场舞、走路、慢跑、爬楼梯等都可以选择。
其次,脑梗患者最怕的还有后续的疏忽大意。脑梗极易复发,脑梗后的患者后续的治疗仍旧很关键。要求患者做到药物治疗必须是长期坚持的,比如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稳定斑块的他汀类药物瑞旨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这些药物必须得吃,还有针对原发病治疗的降压药、降糖药等。另外,除了规律的运动外,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热量为原则,少吃动物性食物、油炸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切忌暴饮暴食,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严格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过劳、熬夜;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等。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脑梗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谢邀!脑梗没有最怕的运动,他最怕一种精神就是坚持。也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运动你如果能够坚持下去,那么总有一天会远离脑梗。
其实在生活当中,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瑜伽,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各种各类的运动,它都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尤其是有专业的教练指导,而且在适度范围内进行锻炼的话,这些他都是有利于整体身体的相对平稳状态。可以看有很多人坚持5年甚至10年20年的,基本上身体是没有太大的毛病的。所以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这些运动都是非常好的,用一句老话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脑梗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久坐不运动而造成的,久坐不运动,它的危害又很大,比如说造成肥胖,这个是非常普遍的一个观点,一旦体重上来之后,血压增高,血糖增高,血脂增高,形成三高症状,而且越不活动身体越懒,而身体越来越不运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从而长期下去就会造成血管硬化斑块形成,最终造成脑梗。
而如果你能够适度的进行一定的锻炼,哪怕是饭后进行适当的散步,达到一定运动的量坚持下去,那么肯定也是有益于身体健康,预防脑梗的,有一句老话说的也很好,饭后百步走,活到99。
其实生活当中并不需要去强调哪一种运动,更多的是你坚持下来,哪怕是像现在很流行的健步走或者是广场舞,你如果真的能够坚持每天都去跳,每天都去练,或者是有一定的规律性,那这些是很容易来预防脑梗塞的发展。
再还有就是预防脑梗,它是一个整体系统性的工程,并不能够完全地依赖运动,平常日包括低盐低脂高蛋白质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不抽烟不喝酒,不吃油炸类的食品,不吃过量的腌制类的食品,平常时注意控制血压,稳定血糖,降低血脂,把自身体质调到一个相对好的状态。如果确实是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及时的进行相关的调节,包括药物调节,甚至有的还需要进行手术调节,当这些都要完备之后,肯定是会有利于预防脑梗的。
所以加油吧,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完全的预防脑梗,但是可以综合各方面来减少脑梗的发生概率!祝福大家身体都健康!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想给大家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对于有较高脑梗风险的朋友,运动锻炼要注意哪些方面,尽量避免因运动而诱发脑梗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于已经发生脑梗问题的朋友,如何合理运动,做好身体的复健。
预防脑梗的运动锻炼注意事项什么是脑梗高危风险的情况?通常是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指标去判断的,比如说有颈动脉斑块,且斑块属于较大又不稳定的情况的,就更容易出现斑块破裂或溃疡,引起身体凝血反应,从而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的风险;再比如一些心脏不好的朋友,有房颤的问题,如果房颤控制不好,在房颤发生时,发生脑梗的风险就更高,另外就是一些本身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严重,有三高慢病长期影响,年龄偏大的老年朋友,都属于脑梗的高危风险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更应该注意这些风险因素的控制,做好脑梗的预防。
有些朋友,一发现有颈动脉斑块问题,也不管严重程度如何,斑块稳定性如何,综合的心脑血管风险大小如何,就坚决不敢运动了,甚至大一点的活动也不敢了,说是怕颈动脉斑块脱落阻塞血管。其实这是一种想当然的错误认知 ,颈动脉斑块首先应该有风险高低的评估,即使是高风险的颈动脉斑块,也不会因为你的运动,跑跳而脱落,它是一种附着在血管壁内皮细胞下方的脂质斑块,并不是一个容易从血管脱落的“血栓”,之所以会引起脑梗风险,是因为斑块破裂或溃烂,而不是因为斑块的脱落。
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但还没有发作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是鼓励这类朋友的进行适量运动的,合理的运动锻炼,不但能够辅助加强三高控制,对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都是重要的生活调理手段。但如何运动,如何保证运动安全,也是有讲究的,具体的运动方式,要结合自身身体情况,一般建议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运动锻炼一定要把握度,量太小,起不到锻炼效果,而如果强度太大,又会引起相关的心脑血管风险,对于预防脑梗的运动锻炼,给大家以下3点小建议——
1. 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一定要在血压得到稳定控制的前提下再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时尽量避开血压高峰期,同时尽量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猛然用力的运动,以减少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梗、脑出血风险的增加。
2. 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运动锻炼时要注意低血糖风险,尽量避免空腹运动,以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为宜,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建议带点糖块或其他甜点,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分,减少低血糖引起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导致的脑梗风险。
3. 运动锻炼后,如果出汗较多,一定不要急着洗澡,等心跳和身体经过一定时间恢复后,再洗澡更加安全,洗澡的时候避免用过热的水或冷水,骤然的过度的冷热刺激,也是导致发生心脑血管风险的重要诱因。
脑梗患者的运动锻炼方式及注意事项对于已经得了梗塞性脑卒中问题的朋友,通常脑梗发生时,身体的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有很多朋友因为程度比较严重,需要在恢复的初期卧床,逐渐才能恢复活动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可以活动的情况下,适量的多多的进行活动,是帮助脑梗患者恢复的重要方式。
一般在早期卧床的患者,家人一定要注意瘫痪肢体的按摩,以避免肌肉的萎缩,这期间可以进行一些“被动”运动,活动相关关节部位,为恢复活动做做准备,稍有活动能力的时候,可以慢慢的开始一些简单的扶物站立,提腿,伸脚等这样的简单动作,后续可以结合恢复情况,逐渐的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原地踏步,扶杖前行等等,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循序渐进进行,要强调不能操之过急,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引起身体其他风险,但在脑梗恢复早期,这些合理的活动锻炼,都有助于保持肌肉力量,以及减少心血管功能的退化,对于脑梗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症状轻微的脑梗患者或者恢复较好的脑梗患者,恢复后身体能够活动或运动的情况下,也建议进行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锻炼为宜,比如走路运动、太极拳、慢跑、健身操等等,都是可以的,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一定要注意强度的控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加强脑梗后的身体以及心脑血管健康恢复,是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但控制好强度,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引起其他健康风险,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愉快的情绪,饮食上调理好,同时遵医嘱合理用药控制好三高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值得我们一直坚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