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你怎么看?

亲家是儿女联姻后结成的儿女亲戚,其实是八杆子打不着亲戚。作为亲家,说起来你是沾的孩子们的光,不必厚着脸皮去套近乎,也用不着去巴结。保持尊重,是为了孩子们的幸福考虑。少往来,那是彼此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常言道:“亲家到门,不值半文”。你以为你是老几?人家把你当亲戚,那是对你的尊重;人家不把你当亲戚,你什么都不是。又不是孩子没有结婚那会,“亲家到门,不是想钱就是想人”。大事成舟了,亲家之亲是距离产生美,你热脸贴冷屁股,孩子们颜面扫地;你就是高风亮节,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不要让自己成为臭狗屎。这样,孩子们容易受夹攻气。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你怎么看?

亲家保持距离,那是对孩子们一种尊重

做了亲,换了心;亲家之间保持距离,并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距离产生美,彼此都有一个好的印象。

孩子们结婚后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之间的融入。你参与其中,是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好,肯定是一笑百花开,好的背后是放心不下,还是为了表现自己。时间可以证明一切,远来香近来臭,弄得狗屎烂臭,你一走了之,孩子们就要背负沉重的负担。

亲家保持联系,那是彼此守护一道防线

亲家保持联系,并不是让你常走动,而是心与心之间相互沟通。彼此想着对方,彼此惦记着对方。让儿女联姻能得到好的关照,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能彼此心心相印。

亲家少来往,保持距离,并不是说,不联系。常常让儿女们回去问个好,了解亲家之间的家庭情况。你的一声问候,是暖暖的,证明亲家之间很贴心。

亲家保持尊重,那是期盼孩子们和家庭更加融洽

亲家不过是儿女联姻后结成亲家,很多家庭一娘所生,还斤斤计较;何况亲家之间是八杄子打不着的亲戚,就是坦诚相待,难免会闹得不愉快。

亲家保持尊重,就是有一点委屈压抑在心中,不要表现在脸上。你这样不是冲着亲家,而是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尊重就是释怀,要看在孩子们的面,也要强忍着。这是让孩子在家庭中更融洽,你的尊重也是一种大度。

亲家保持清醒,那是亲家之间关系更和谐

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是懂得进退有度,无论孩子们有什么委屈,不要强出头。孩子们回来诉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出头未必是好事,小夫妻闹点别扭也是家常便饭,你打抱不平,到时里外不是人。

头脑清醒,就是尽量不要撕破脸皮,为了孩子们幸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亲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保持和平相处,清醒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三道四,言多必失。

亲家之间,不必多来往,尽量不要干涉孩子们的生活

亲家之间不必多来往,并不是让你两耳不闻窗外事。遇到重大事情还要出头露脸的。就是硬着头皮也要去,否则,你就是缩头乌龟。

像亲家生病住院,你有必要带一些礼物去瞧瞧,这是一种关心。亲家有老人去世,你也要去出一份心意,不要和孩子们混为一谈。另外,亲家有儿女结婚或亲家寿宴,也要去表表心意。

亲家不必走得太近,双方避免造成尴尬的局面

亲家套近乎,并不一定的好事。是蹭吃蹭喝,在亲家眼里,说你啥好!来者是客,人家肯定不会怠慢。“亲家到门,不值半文”,你又算哪门子亲戚,要知道自知之明。

亲家走得太近,你肯定有企图,到底心里是咋想的,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当然,偶尔拜访一下,也末尝不可。但不要显露英雄本色,保持一点神秘感,就是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彼此尊重,彼此守护,彼此珍惜才行。

亲家不能共往来,到时狗屁不值,失去颜面,丢了尊严

“亲家到门,不是想钱就是想人”;有什么难处尽量不要向亲家张囗,借了钱,丢了尊严。如果亲家知道你的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那证明亲家有心。你厚着脸皮去张这个囗,孩子是不是颜面扫地。

亲兄弟明算账,不要和亲家之间有财务账目不清楚。不要图小便宜,不要有贪念之心,那你真的狗屁不是。你倒无所谓,大不了不来往。可孩子们总要面对吧,不要让孩子们抬不起头来。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得太近”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是中国式家庭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尊重是为了子女们幸福,不必多来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必走得太近是减少隔阂,以免给孩子们带来诸多不便。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你怎么看?

看到一套别墅比市场价低了100万出售,觉得很奇怪,特地去打听是什么原因。

房东对我说,因为想买两套房子,没钱,只能通过买一套换两套。

我觉得可以买得起别墅,怎么可能没钱,必有蹊跷!房东叹了口气,说因为这套房子,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这里就说房东范总的故事吧,他家和老婆家都是从外地过来,通过滚打摸爬,好不容易积攒了钱,贷足款买了别墅,范总觉得父母不容易,这辈子让他们好好享福,就让他们老家房子处理了,搬到了别墅。

范总是个完美主义人物,也是个心善的人,这么多年,他的心愿就是一家人聚起来吃吃饭。就让丈母娘家把老家房子卖了,也搬到了别墅。

天算不如人算,本来蛮美好的日子,瞬间变成谁都不想要的结果。

岳父母家以前是当老师和国企里,一直养尊处优惯了,每天一早就准备好苹果、红枣、牛奶……,还要晨练,而他自己父母以前在农村天亮就要起来做早饭,然后亲家之间就开始龌龊了,范总父母看不惯亲家一早起来就去小区公园打太极拳,练习唱歌,不务正业。家里一早起来做早饭,煎蛋,开炉灶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亲家不闻不问,非常不爽。

范总岳父母也非常有意见,觉得亲家做的早饭就是猪食,什么菜和粥混一起,还有南瓜什么都混一起,简直就是在农村喂猪喂得把他们也当成猪了。

然后范总父母看不惯亲家,一天到晚就知道穿衣打扮,还要出去花钱,组织旅游、饭局、打牌,还要问儿女要钱。

而范总岳父母也非常看不惯亲家,到底是农村出来的,一天到晚就想着小区里恨不得做保安做保洁赚钱,还要把快递纸箱子屯起来卖钱,有别墅的人家应该有别墅的样子,还在别墅里种菜什么。说起种菜,因为别墅有花园,一个想种葱蒜,一个想种月季,结果互相不让,搞得互相拔掉对方种的。

然后又开始新的矛盾。因为孙子出生,范总父母忙着看孙子,还要买菜做饭,忙得团团转,而范总岳父母还在旁边说他们乡下不懂,数落他们到底农村见识浅,教育方式不对,眼光太差,格局太低。说得非常不开心,而范总父母觉得他们光嘴巴上说,一把尿一把屎都不搭手,半夜都是他们爬起来,连孩子衣服都不洗,光嘴巴放屁。于是两个人家本来积怨很深,一下子火山爆发,吵了起来。

吵了架之后,连累了小两口,每天还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结果为了各自的父母,夫妻俩吵架到离婚程度。

最后,范总觉得还是各自分开住吧,这样双方就不要天天住一个屋檐,反而客气点。眼不见为净,各自过各自生活,毕竟不同的出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阶层,从小生活环境不一样,风俗和习惯都大相径庭,实在合不来。

听了朋友的话,范总本来打算买套小户型,但是让谁家父母去住呢?买两套房子财力不够,还有房贷没有还。最后化整为零,尽早卖掉别墅,换了一大两小三套房子,还是分开住,双方保持彼此的尊重和客气,各归各的过日子,没大事不相往来,也不见面,反而可以过的都好!

告别的时候,范总说,家里的事,真的不是可以用钱解决的。家里不和,影响财路,各种不爽。因此,宁愿让价100万,也要保家里平安。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你怎么看?

有一定的道理!

农村有句老话:亲家见亲家,抱拳一纵呐。过多的话语是没有的,只说些礼貌客套话而已。过深的交往,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儿女亲家成为亲戚,都是儿女有缘成婚结下的。如果双方的亲家来往过勤,必然会使得双方的儿女不知道自己已经成家立业,依赖老人的方式也无法改变。天下做父母的都疼爱自己的儿女,双方亲家如果经常在一起,婚后的小两口万一出现个小问题,儿媳看不惯公婆,姑爷瞧不上岳父母,婆婆看不惯儿媳妇的懒,丈人瞧不上姑爷的馋等等家庭中常见的问题。当着双方父母的面,自己的父母都偏向自己的孩子,往往小事情会造成大伤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锅碗瓢盆里发生的。处理好了,是一首幸福交响曲,反之就是人生的悲歌一曲!

村里有一实例。双方亲家住在同一个村,成为亲家后,起初双方的亲家经常在一起吃饭,特别是男方的家长觉得现在娶媳妇这么不容易,为了讨儿媳和亲家的欢喜,三天两头改善生活就叫亲家过来一起吃。好烟好酒好菜招待着,女方的家长好像是理所当然一样,吃了还拿着。男孩子看不惯了,问了一下媳妇,你家怎么不叫我爸妈去吃喝呢?就这一句话,媳妇被丈人丈母娘领回家,亲家三番五次地拖人舍脸才把媳妇叫回来。

这就是走的太近的结果!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你怎么看?

弟媳妇的爸妈给我们家里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我爸妈逢人就夸亲家好,后来发生了一些事,他们和弟媳的爸妈斗智斗勇,现在互相见了都躲着走。

她嫁到我们家算是远嫁,娘家距离我们这边将近四百公里。按我们这边的习俗,定亲仪式应该是男方去女方那边举行,以示对女方的尊重,可弟媳的父母非常通情达理地说:“你们家没有车,来我们这边挺不方便的,还是我们去你们那边吧。”

那时候我弟弟还没买车,我爸妈正愁怎么去呢,一听他们这么说自然是非常感激,觉得遇到了一对好亲家,于是在原本商议好的彩礼的基础上,又多给了弟媳一万块钱。

到了定亲那天,弟媳娘家那边一共来了两辆车,她们家一辆,她叔叔家一辆,两辆车的后备箱都塞得满满的,除了烟酒糖茶,还给我们家带了他们当地的特产,还有两桶自家酿的葡萄酒和一个非常大的蛋糕。

这又把我爸妈感动坏了,我们这边向来都是男方给女方家送礼,还从来没有女方给男方送这么多东西的。

弟媳的妈妈虽然五十多岁了,但打扮得非常时髦漂亮,烫了一头卷发,描了眉,涂了口红,画了眼线,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看就知道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美人。我妈平时也挺爱打扮,可在她这个亲家面前竟然完败,显得她有些土里土气。

弟媳的妈妈握着我妈的手说:“嫂子,你看起来真年轻真有气质,我一见你就觉得咱俩投缘。”

然后她又指着站在一旁的我:“这就是你家那个姑娘吧,哎呀,长得可真漂亮,就跟电影明星一样。”

我装作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然后用眼角的余光撇了一下我妈,发现平时能言善道的她竟然突然变得沉默木讷了,我心想:弟媳的这个妈妈可真是不一般啊。

我爸和弟媳的爸爸也很聊得来,两个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很快就熟的跟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弟媳的爸爸拍着我爸的肩膀说:“哥哥,小敏(弟媳的名字)嫁到你们家我很放心,以后她要是做了错事、让你们不满意,你们直接熊她就行,不要不好意思。”

我爸也喝得有些醉醺醺的,他一边拍着胸脯一边表态:“弟弟你放心,我怎么疼我闺女的就会怎么疼你闺女,我们要是对你闺女不好,以后我都不会有脸见你,见了你就躲着走。”

这只不过是我爸的一句醉酒之话,没想到后来他和我妈见到弟媳的爸妈还真是躲着走。

双方的第一次见面非常愉快,分别的时候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从那之后逢年过节一定互相打电话慰问,特别是弟媳的妈妈,每天都会在微信上给我妈发早安或是晚安。

爸妈对弟媳的爸妈印象非常好,逢人就夸他们亲家好。反观他们和我公婆,一年都通不了一次电话,每次提到弟媳的爸妈,我妈都会有意无意地说我公婆几句。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才让爸妈深深意识到:亲家之间,一定要保持距离,少来往,少走动!

弟弟和弟媳结婚的时候,我差不多怀孕六个月。我就这一个弟弟,自然对他的婚礼很期待,非常希望能亲眼见证他的幸福。而且在我们这边,弟弟结婚是大事,当姐姐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参加的。

我也是远嫁,婆家离娘家也是好几百公里,弟弟婚礼的前一周我就回了老家,帮着爸妈一起装扮家里,准备结婚需要用的东西。眼看着再过三天就要举行婚礼了,弟媳的妈妈突然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并且提了一个要求,让我们家的人一时都有些无法接受。

她说他们那边孕妇不能参加婚礼,而且也不能碰新房里的东西,新郎和新娘用的所有东西都不能碰,包括拉花、床单、被罩、脸盆等等。只要碰了就要撤掉换新的,否则会对新人不好。

弟弟新房里的东西我碰得还真不少,床我帮忙铺了,拉花我帮忙扯了,被罩我也帮忙套了……

这些再重新换一遍也能接受,让我和爸妈还有弟弟无法接受的是我不能去参加婚礼。

婚礼一辈子就这一次,我就这一个弟弟,他的婚礼我怎么能缺席呢?爸妈说我们这边没这个风俗,他们说这次得按他们的风俗来。没办法,我们只得妥协。

弟弟的婚礼是在镇上举行的,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去了,老公也去婚礼上帮忙了,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家里。弟弟人生中这么重要的时刻我做姐姐的都没法参加,但一想到只要他们过得好,我也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直到喜宴结束,爸妈才让老公来接我去酒店吃饭,那时候所有的客人都已经吃完了,爸妈特意让饭店给我留了些饭菜。巧的是,我和老公进去的时候正好碰到爸妈送弟媳的爸妈和亲戚出来。弟媳的爸妈本来笑的嘴都合不拢,见到我后脸立马就垮了下来。

弟媳的妈妈说:“哥,嫂子,你们这么做就有点不厚道了。”

我妈忙解释:“你们光说的她不能参加婚礼,但现在婚礼已经结束了呀,我就是让她过来吃点饭。”

“结婚这一天她都不能见新人。”说完他们一行人就气呼呼地坐上车走了。这时候我还没见到弟弟和弟媳,爸妈赶紧打包了一些饭菜让我带回家吃。但等弟弟和弟媳从酒店回到家,我还是免不了要见他们,和爸妈合计后,我和老公干脆收拾行李回我们自己家了。

这是爸妈和弟媳的爸妈第一次产生冲突,不过这事过后没几天,弟媳的妈妈就给我妈发信息道了歉,说是她没有说明白,那天她态度不好,让我妈不要和她计较。我妈心里本来还有点疙瘩,弟媳的妈妈给她道歉后她就释然了,还认为弟媳的妈妈性格挺好,是个直脾气,敢作敢当。

弟弟和弟媳定居的城市离弟媳的娘家不远,她爸妈隔上十天半个月就会去一次他们家,自从他们有了孩子后,我妈去了他们家帮忙带孩子,从那之后,两亲家之间就来往更频繁、走得更近了。

慢慢地,我妈在心里对弟媳的爸妈悄悄有了怨言。他们每次去我弟弟家都跟主人一样,指挥着我妈做这、做那,自己却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我妈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做饭、又要打扫卫生,只要他们去,就会把我妈忙得团团转。

孩子瘦了怪我妈不会喂,孩子病了怪我妈不会照顾,孩子说话晚怪我妈不会教……一次又一次的,我妈满腹的委屈:你们会喂、会照顾、会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怎么一天孩子都没帮忙带过呢?他是我孙子,但也是你们外孙啊,一年到头,你们哪怕来带一个月我也能轻松一些呀。

以前弟媳回娘家的时候,经常叫着我妈一起去,我妈跟着去了几次后就不愿去了。原因是有一次我妈不小心听见弟媳和她妈发牢骚,她妈说了我妈很多难听的话,我妈伤心的好几天都没缓过来。从那之后,我妈见了他们总是觉得有些不自在,他们好像也觉察出了什么,去我弟弟家的次数明显少了起来。

后来弟媳的妈妈因为心梗住院,我妈本打算和弟弟一起去探望一下她,结果在去的前一天我妈得了急性肠胃炎,又拉又吐,整个人像是丢了半条命。于是我妈就没有去,但给了弟媳一千块钱,让她转交给她爸妈。

可能弟媳的爸妈嫌我妈没有过去探望,也可能是嫌我妈给的钱少,总之那次之后他们见了我妈就有些爱搭不理。我妈的心里也憋着气,两亲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似乎只要有个导火索,就会一点就燃。

然后导火索就来了。

弟弟一声不响地花好几百块钱给我妈买了双皮鞋,这让弟媳有些恼火。她可能并不是嫌弟弟给我妈买东西,而是嫌没有提前知会她。她和弟弟吵了没几句就上前扇了弟弟两巴掌,我妈在一旁又是心塞又是心疼,小声说:“打人不打脸,你生气锤他两拳或是踹他两脚都行,但别打他的脸呀。”

我妈这么一说弟媳更生气了,她吼道:“是谁规定打人不能打脸的?我偏就要打。”说完她又啪啪地连着扇了我弟弟好几巴掌,我弟弟也有些怒了,就顺势推了她一下。她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接着就要抱着孩子回娘家。那时候都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妈拦着她不让走,于是她就掏出手机哭着给她爸妈打了电话。

她爸妈气得让她把电话给我弟弟,劈头盖脸地把我弟弟骂了一顿,然后又让弟弟把电话给我妈,又把我妈卷了一顿。

这还没有结束,挂了电话后,弟媳的妈妈断断续续地给我妈发了一夜的信息,把对我弟弟和我爸妈的不满从头到尾说了个遍。我妈自认为对孩子尽心尽力,对弟媳掏心掏肺,结果在他们眼里,我们家的人竟然会这么不堪。

我妈彻底心寒了。

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第二天早上起来弟弟和弟媳就没事了,我妈对弟媳说:“小敏啊,以后你们俩吵架,别动不动就给你爸妈说,就跟昨天一样,都那么晚了你又给他们打电话,害得他们一夜没睡,你妈身体本来就不好,还要让她为你们操心。我是做婆婆的,你们折腾我就罢了,他们是你爸妈,你怎么忍心折腾他们。”

弟媳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从那之后,我爸妈和弟媳的爸妈就没再走动、来往过,逢年过节也不打电话了,也不再互相发慰问信息了,我爷爷去世他们都没来参加。他们也不再去我弟弟家了,周末或是假期的时候,都是弟弟和弟媳带着孩子去他们家,除非我妈回老家的时候,他们才会去。反正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和我爸妈见过面了,都在互相躲着对方。

电话清净了,耳根子也清净了,这反倒让我爸妈松了一口气。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得太近”,我认为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逢年过节的可以偶尔互相走动一下,但真的不建议经常来往,原因有以下几点:

1、距离产生美。

其实不论是和亲家还是和亲戚朋友都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过尤必反,如果走得太近,那两家一定会出现矛盾和问题。适当地保持距离,亲家在你面前就算不怎么完美,但至少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但如果来往过于频繁和密切,对方看到你的缺点越来越多,心里对你越来越不满。然后就会忍不住在儿子或是女儿面前抱怨,你的女婿或是儿媳对你的印象会越来越差,进而引起小夫妻之间的矛盾。

和亲家保持距离也是为了儿女好。很多亲家因为走得太近发生了矛盾,轻则不再互相走动,重则大打出手,双方的儿女夹在中间就会很为难。不要以为自己是例外,事实证明,大部分人都不会是例外。

2、彼此立场不同注定不能走得太近。

其实两亲家的关系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对立面上。女方的父母代表了女方,不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站在自己女儿这边,男方的父母也是一样的道理。小两口吵架的时候,往往很难说得清谁对谁错,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我们呢?如果亲家平时不怎么来往,那当小两口出现问题的时候,双方老人最多是说几句孩子,不会直接去找亲家,可如果亲家之间走动很频繁,那很可能会直接上门找亲家说理。最后小两口可能没事了,可两亲家之间却闹得跟仇人一样。

那么亲家之间该如何相处呢?

1、我认为首先是不要当着亲家的面指责他们的儿子或是女儿。

如果女婿或是儿媳的一些行为实在是让你很生气,你可以委婉地给他们指出来,但是千万不要在亲家面前说他们的儿女不好。你说他们的孩子不好,这不就是在打他们的脸吗?假如他们在你面前指责你的儿女,你是不是会生气呢?这样你们彼此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你们的矛盾进一步会影响到小两口的关系。真正聪明的做法不应该是指责,而是多夸赞对方的儿女。

2、其次我认为是尊重亲家,不要轻看对方。

有的亲家之间可能经济条件或是身份地位悬殊比较大,条件比较好的一方就会瞧不起另一方。还有的即便双方条件差不多,可女方或是男方却始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见到亲家的时候会爱搭不理,颐指气使。真的完全没有必要,就算对方条件不如你们家,可你不还是和他们成了亲家吗?你瞧不起他们不就代表着瞧不起他们的孩子吗?最后弄得小两口关系紧张,你也会跟着受累。

3、不要计较亲家为小两口付出多少。

小两口既然成了家,就应该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不应该再继续啃老,亲家愿意为他们付出是情分,不愿意为他们付出是本分,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你来插手。你愿意付出、付出多少是你的事,不应该攀比他们。

总而言之,亲家之间最好还是少来往、少走动。亲家登门,不值半文,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你怎么看?

跟亲家加了微信后,我肠子都悔青了,去年,儿子结婚时,亲家母要加我们的微信,当时我是不愿意加的,但是,出于礼貌,我还是加了,可是,我万万没想到,加了微信后,我的恶梦就开始了。

我45岁,去年儿子跟谈了三个月的女朋友结婚了,我们是湖北的,儿媳妇是四川的,结婚的时候,为了尊重女方,我们都是按照女方要求办的婚礼,女方妈妈要彩礼12.8万,然后女方所有酒席钱全部是男方给。(我有她们镇上的朋友,朋友说,她们镇上彩礼最多6.6万,只是你们是外地的,然后就多要你们的彩礼钱,还有酒席钱大多数都不要男方掏,你亲家又懒又穷,整天打麻将,所以把女儿当商品卖),听了朋友的话,我也很无奈,儿子找了个这样的亲家,我能怎样呢?只有尽到自己的本分拿钱出来跟他结婚了。

婚后第二天,亲家母就要加我微信,我当时就想,我跟你没必要加微信啊?她们两个结婚,是她们自己的事情,我跟你又不熟悉,也没话说,以后两个孩子有什么矛盾,也是孩子转告,不需要我们大人沟通,加微信干嘛?

但是,出于礼貌,我还是加了她的微信,她们在我家玩了几天后就送他们回去了,加了微信后,亲家母几乎每天都会跟我问候一下,我也是礼貌性的回复一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是,一个多月后,亲家母突然发来一条信息,信息说:亲家,晚上好,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作为男方亲家,你们应该跟我发生日祝福,最少2000块钱。

当时这条信息看的我一头雾水!亲家过生日,为什么要我给钱,我马上问儿子,知不知道她妈妈明天过生日,儿子说,她们今天已经跟她妈妈转了888块钱,然后还跟她妈妈买了一件衣服邮寄过去了。

儿媳妇问怎么回事?我把她妈妈发的信息给她看,她当时看了后特别生气的说:”我们已经跟她转了红包,还买了衣服,她怎么好意思还找你们要钱?前几天你过生日,她怎么没给你转钱?你不给她转,我来跟她说。

然后,儿媳妇当着我的面就跟她妈妈打了电话,电话接通后,儿媳妇直接就说:”你要不要脸啊?自己过生日,我们跟你转钱,买礼物,你还找我婆婆要钱,你这样做,还让不让我在婆家做人啊?你要我婆婆给你生日祝福,我婆婆前几天生日,你怎么不给我婆婆转钱?假如我没男朋友,我还没结婚,你找谁要钱去啊?

儿媳妇噼里啪啦把她妈妈骂了一顿,然后跟我说:”妈,不给钱她,不然她会经常找你要。”

我苦笑了一下,回房间了,刚躺下一会。亲家母发视频过来了说:”亲家,我明天生日,你们是应该跟我发生日祝福的,我们这边最少2000,有的大方的亲家还给3000,5000的,我还等着呢?”当时我看到她那副嘴脸,我真的为她感到羞耻。但是出于礼貌,我只能说:”好吧!那明天发给你,提前祝你生日快乐!说完就挂断了。

第二天早上,为了儿媳妇的面子,我还是跟她转了2000块钱,因为我以前听儿子还有儿媳妇说过,她们每次回去,她妈妈三句不离钱,让她们给钱,儿媳妇都被她会烦死,我儿子听她说话就烦,但是我想着一年也就两次,给就给吧!

可是,过了几个月后,她妈妈在棋牌室跟我发来视频,说钱输光了。让我赶紧借1000块钱给她救急,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了,我犹豫时,她又说,跟女儿还有女婿打电话,两个都没接,我只好找你救急了。”这个时候,我还能怎么办呢?只好跟她转了1000块钱,当时就特别后悔不该加她微信。这样的事情一共发生了三次,每次都说还钱我,但是从来也没还过。

最让我生气的就是她参与我们的家务事,这点让我实在受不了。

上个月,儿子跟儿媳妇为了买奶茶的事情,两个人吵起来了,因为儿媳妇长得特别胖,血脂高,一次检查抽xue的时候,抽出来一瓶浓浓的白色油脂,抽了三瓶,才抽出xue来,她还特别爱吃炸鸡喝奶茶,那天,她又要吃炸鸡买奶茶,我儿子就不让。说为了她身体健康,但是儿媳妇坚持要买,就这样争吵起来。

可能儿媳妇马上就告诉她妈妈了,她妈妈跟我儿子打电话想要教训我儿子,我儿子没有接,然后她马上就跟我发微信说,说我儿子刻薄她女儿,一份炸鸡和一杯奶茶都舍不得买,还不让她女儿喝,当时我跟她解释,说儿子不是舍不得买,再说钱在你女儿身上,儿子是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再说医生说了她xue脂高,不要吃油炸食品和奶茶,儿子才不让她买的,小两口争吵几句也是正常的。

她就发脾气了,我女儿养这么大,嫁过来就是给你们欺负刻薄的吗?在家里。她想吃什么我都买什么给她吃,刚嫁到你们家,你们就这样刻薄我女儿,我女儿以后可怎么过啊?我要我女儿回来,让你儿子打光棍。

当时我听了肺都快气炸了,真的是不知好歹的东西,自己女儿已经200斤了,胖的友几步就气喘吁吁,还不知道节食减肥,整天水果零食奶茶高脂肪的东西吃,作为婆婆,我真的很想说都忍住了,没说她,平时做饭也是问她吃什么还是买什么做给她吃,只是因为她太胖,儿子才说让她注意饮食的,我就刻薄她女儿了,刚结婚没多久,就要她女儿回娘家住,这不是挑拨离间吗?

我特别生气,想要说她几句的,但是想想,还是要顾面子,然后就跟她好好说:”我们从来没有刻薄过她,只是她真的长得太胖,医生说让她少吃油炸食品和奶茶,是为了她好,牙齿和舌头都要打架,他们小两口打打嘴仗,又没有动手,不需要叫女儿回去吧!再说说不定她们现在已经好了,所以说,她们小两口的事情,我们作为大人就不要干涉她们,让她们好好过日子吧,说完我就说有事跟她拜拜了。

那件事情就算过去了,儿媳妇生孩子坐月子期间,她来玩了几天就回去了,然后每天都会问我今天做什么吃的给她女儿吃,做的好不好吃,要买新鲜食品,还告诉我应该怎么怎么做?不要怠慢她女儿了,我跟她回复说,我我自己的儿媳妇,我会照顾,不需要你操心,一定会照顾的很好。

孙女出生一个多月后,每天夜晚都要吃几顿,还要换几次尿布,儿媳妇睡的懒得动,都是我起来跟孙女换尿布,没多久,亲家母又跟我发来微信说。我女儿生完孩子,身体虚,你应该把孩子抱到你房间睡,让我女儿好好休息,我跟她说,孩子一晚上要吃几顿,还要换几次纸尿裤,我都是到点起来跟她换,再说如果我把孩子抱过来睡,夜晚在抱过去吃,天气又冷,这样不是会受凉感冒吗?她听了后就没说什么了。

每次儿子和儿媳妇两个吵架,她都会跟我打电话或者说我把儿子没教育好还说我们一家人欺负她女儿什么的,在微信长篇大论骂我儿子,总而言之,她女儿一切都对,我们家什么都是错,我还只能跟儿子像她道歉。

说心里话,每次她发过来对我们的家庭指指点点的时候,我都能烦死,也想过不理她,但是毕竟她是亲家母,是儿媳妇的妈妈,如果不理她,觉得不尊重儿媳妇,实在没办法,就简单的敷衍她几句,然后找借口有事说拜拜。

加亲家母微信,我肠子都悔青了!

跟亲家母加微信,我真的是深受其害了,现在既然已经加了,又不可能把她删了,只能忍受她三番五次的来烦我,而自己还不能发火,我真的非常后悔不该加亲家母的微信,肠子都悔青了,再此,我奉劝朋友们,千万千万不要加亲家的微信,因为如果不是两个孩子,作为亲家,也就是陌生人,两个没有共同话语的陌生人加微信,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俗话说,远亲近疏,亲家之间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不能加微信,经常联系,假如你遇到像我这样的亲家,你真的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你怎么看?

“亲家之间,保持尊重就好,不必多来往、不必走的太近”,这句话有道理。

有道是距离产生美,亲家因儿女有缘结为亲家,原来彼此可能还不相识,世交除外,所以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彼此保持尊重,保持距离,每年互相走动一次足够。我们这里就是这样,每年正月男方家长请亲家一家来家里吃顿饭,好酒好菜招待,女方也会请亲家和女婿到家做客,这样亲家一年互相走动一次,大家开开心心,非常好。平时不必要过多来往,这样反而显得更亲热。过去,有的女儿远嫁,亲家之间还从未见过面的都有。

俗话说:“相见易得好,久居难为人。”父母和子女在一起时间久了,都会磕磕碰碰产生一些矛盾,何况是亲家,如果频繁接触来往肯定会产生矛盾的。因为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偏心于自己的子女,立场不一致,矛盾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小俩口吵架时,双方父母都在现场,处理起来就相当尴尬,有的大人因维护自己的子女,还导致双方父母之间产生意见,最后弄得一团糟。所以亲家少来往,眼不见,心不烦,矛盾自然会少很多。

而对于已婚的子女来说,就要勤跑腿,过时过节应该到双方父母家去看望,带上礼品孝敬老人,平时多打电话联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不知大家有何感想?欢迎评论留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