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有什么药效?
朋友给我拿了一种药材,俗称是“蛇总管”,这可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蛇的某个部位,细看才发现它就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只是名字奇特罢了!
打开我的中药学课本,原来就是虎杖,“蛇倒退”就是个别称,不了解的人还真会蒙圈,以为是个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虎杖的原植物。
虎杖和大黄一样,拿来治病的部分就是根部那一块,茎叶就少见了。
我们去医院或是药店买的中药,都是已经处理好了的成品,有的药材其实近在眼前,知道药效又认得原植物,有时候还能省了一点钱,合理利用乡间芳草。
虎杖是蓼科植物虎杖是蓼科植物,这种植物普遍长在村里的阴湿之地,朋友给我看的那一株就是在自家的龙眼树底下找到的。
我见过的蓼科植物很多,比方说金荞麦,何首乌等等,虎杖却不多见,这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上而下,仔细打量着虎杖的原植物。
我倒是知道为什么叫“蛇总管”了,大概就是茎很有特色,分节而外观有密密麻麻的红点,成片地分布,仿佛就是在披着蛇的外皮,头次见还真感觉可怕。
这种斑点的好处在于方便识别,看过一次以后下次碰到就很快能认出来,这个特点让它有了别的称呼,比如花斑竹,斑杖根等等,碰到时还是要观察根部才行。
虎杖的根主要就是粗大,但是具体的形状也说不上是有多规律,它们会在长度和直径上呈现出不同。刚挖好的块根除掉多余的须根,经过切片晒干即可入药。
虎杖的药用价值任何药材都是以药用价值为主,虎杖的功效作用就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01.虎杖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本草图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本草图经》里的描述是不同时期的状态,而“取根,去皱皮……”就是虎杖入药的处理方式。其中就有治疗肠痔下血的方法,和民间解暑毒的用法,我觉得仅仅说到了一部分,就是解毒和止血,人们的认知不会停止,后来就归纳出了它更多的功效。
02.虎杖有祛风利湿,散瘀以及止咳等功效,人们常把它和大黄搞混。
虎杖的“解毒和止血”功效,《日华子本草》已有总结:治产后恶血不下,主疮疖痈毒,扑损瘀血……它所概括的就是出血的类型,经过外用起到解毒的效果,治疗疮毒。
在《别录》中的说到的“主通利月水”,进一步解释了虎杖的应用,一般说到祛风利湿,风湿就成了重点,却忽略了这里的“通利”从贯彻整个身体,调理女性生理问题,让每个月那几天更加顺利,减少疼痛。
在调经这方面已经包含了散瘀的功效,用于经闭以及症瘕等等。
之前我在写中药学题目的时候,多次看到大黄和虎杖的区别这样的题,他们真有那么相似吗?我对比了药性和功效,很相似,虎杖的“止咳”,大黄可没有。
在调经,治疮毒以及散瘀上,虎杖和大黄有时是能互通的,若是止咳,就不考虑大黄了,虎杖入肺经,能化痰止咳。如需要用完的话,请遵医嘱。
总的来说我收下了朋友给的虎杖,处理好它的根部留着使用,有时候治疗水火烫伤也很有效,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以壮坚者,且断面色黄为主,这样的虎杖质量好,用在各个方面或许帮助更大,可别把它跟大黄搞混了。
以上就是老邪对大黄的介绍了,关注老邪,了解更多花草知识,别忘了给老邪点赞,收藏或是分享给更多人,谢谢!
虎杖有什么药效?
虎杖
【处方名】 虎杖 虎杖根【功能与主治】 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化痰止咳。 用于: 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肺热咳嗽等证。此外亦可 用于热结便秘。
【用法与用量】 内服: 煎汤,10~30g; 研粉吞服,每 次4~6g。外用: 研粉调敷或煎水外洗,适量。
【新用途】
一、内科
1. 高脂血症: 虎杖片,每片0.5g,口服,每次3片, 每日3次,1日剂量相当于生药15g。
2. 上消化道出血: 虎杖研粉,口服,每次4g,每日2~ 3次。
胃血宁合剂,按每人每日量虎杖30g,姜炭6g,白及6 g,神曲10g,经水煎,过滤,浓缩成乳胶状溶液而成。每 次30ml,每日3~4次,口服,一律不用其他止血药。
3. 肺炎: 虎杖根洗净切片,鲜品1000g,或干品500g, 加水5000ml,煎至1000ml,口服,每次50~100ml,每日 2~3次,见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好转即酌情减量,至肺部炎 症完全吸收时停药。
虎杖60g,鱼腥草30g,大青叶30g,瓜蒌仁15g,水煎 服,每日1剂,分2次服,热退后药量可酌减。
4. 慢性支气管炎: 虎杖、十大功劳、枇杷叶各30g,为1 日量,制成糖浆,片剂或煎剂,分3次服,10日为1疗程。
5. 肝炎: 煎剂,每天用虎杖30g (鲜品加倍) 水煎,分 2~3次服。虎杖浸膏片,每次3片(1.5g),口服,每日3 次。30日为1疗程。
6. 胆道感染: 虎杖60g,菌陈30g,生大黄15g,制成 片剂,每片含生药0.3g,每次5~12片,口服,每日3~4 次; 或分2次煎服。
7. 关节炎: 虎杖酒,虎杖根切片,按1:3的比例,把虎 杖泡入白酒中,封缸,半月后启用,成人每次口服15ml,每 日2次,儿童减量。
二、外科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虎杖、石膏、冰片三味药物,按1: 2:0.1的比例,制成虎杖散,将虎杖散适量,撒于用10% 鱼石脂膏摊好的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
三、妇科
1. 宫颈糜烂: 虎胆散: 虎杖、枯矾,猪胆汁(鲜品) 等 量,先将枯矾磨成粉,与猪胆汁混合,再将虎杖浸膏放入, 混合后烘干磨粉。清洁宫颈分泌物后,将带尾棉球蘸少许 0.1%的新洁尔灭液后,再蘸取“虎胆散”粉,上于宫颈,24 小时后自己拉去棉球,3日上药1次,一般上药3~4次,月 经期暂停。
2. 阴道炎: 虎杖根60g,加水500ml,煎成300ml,待 温冲洗阴道,然后用鹅不食草粉胶囊 (每粒含生药0.3g)塞 入阴道,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虎杖根100g,加水1500ml,煎取1000ml,过滤,待温, 坐浴10~15分钟,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四、儿科
1. 小儿肺炎: 虎柏针剂按每天kg体重2ml (每ml含 虎杖,侧柏叶生药各1g)的剂量,加入5%的葡萄糖液250~ 500ml中静脉滴注,维持8~12小时,一般连续静脉滴注5~ 8日,个别病例超过10日,治疗期间可用维生素及退热剂, 其他西药一律不用。
2. 新生儿黄疸: 50%虎杖糖液,每次5ml,每日2次 喂服。
五、眼科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外用虎田点眼液 (虎杖,小田基 黄),配合内服中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 偶见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 反应。
2. 孕妇忌服。
3. 本品含有大量鞣质,不宜与酶制剂同服,以免影响 疗效。
虎杖有什么药效?
感谢悟空邀请【药性】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用主治】活血祛瘀,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主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癥疲积聚,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跌扑损伤,疮疡肿毒,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人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浓汁湿敷;或熬膏涂擦。
【宜忌】《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临床报道】1.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2.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
3.治疗新生儿黄疸
4.治疗烧伤
5.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6.治疗高脂血症
7.治疗关节炎
8.治疗银屑病
9.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10.治疗放射性皮炎
屠医生 中医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胃肠病、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关注 屠医生 头条号 更新更专业健康养生知识虎杖有什么药效?
虎杖其实就是我们农村常见的“酸汤杆”。它应该是很多人儿时的一种记忆,八九十年代的条件没那么好,不像现在的小孩子有数不尽的零食。我们那个时候的零食,无非是田野山间的花草野果,就像白茅根的根部和他鲜嫩的花芽,还有八月瓜、野草莓等等,其中包含了酸汤杆,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吃过。
酸汤杆,有些地方又称为“酸筒杆”和“酸托”、“酸杆子”等等,因地方差异叫的名字也不同,我想跟酸脱不了关系,因为它吃起来特别酸。酸酸涩涩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以前常在农村的路边还有山坡上看见它的影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也不多见了,但是就在前几天在超市我路上看见了酸杆子售卖,三四块钱一把,想想以前在农村泛滥都没有人要,现在居然走向市场了,或许是大部分人儿时的回忆,看见了都想买点尝尝那股酸溜溜的味道。
酸汤杆可以生吃,吃起来比较脆,酸味比较重,还可以洗净后炒着吃,是我们农村一道独特的美食。不仅如此,还可以入药。
酸汤杆的根部就是中药虎杖虎杖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酸汤杆外形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花纹,像极了老虎身上的花纹,可能是因为这样在中药上的正名叫虎杖。有些地方也称虎杖为花斑竹,可能是因为一节节的有点像竹子,也有人叫酸汤梗、斑杖根等等,与它的外形和味道有着很大的关系。
虎杖是属于廖科植物,廖科植物常用入药的还有大黄、何首乌等等,都是以根部入药。但是他们的外形都不比虎杖容易区分,也不如虎杖常见。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归肝胆经,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虎杖性寒,可用于“热证”,例如湿热引起的黄疸,在《四川中药志》中也记载了治疗黄疸的应用,可配伍我们常见的茵陈使用。对于由湿热引起的白带日常,可用虎杖煮水外洗,或者配伍薏苡仁使用。
虎杖还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吃过酸汤杆的人都知道,口渴时来一根就能清热解暑。对于虎杖解毒止痛的效果,常应用在痈疮肿毒或者毒蛇咬伤上。在野外如若被蛇虫咬伤,可以用新鲜的虎杖捣碎敷在患处。被烫伤可能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用芦荟擦涂,其实还可以用虎杖治疗烧烫伤,研末涂抹即可。
虎杖还有散瘀定痛的功效。《名医别录》:主通利月水,破流血症结。这一记载包括了治疗女生各种月经不调的问题,比如闭经、痛经等等。
虎杖还归肺经,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小时候咳嗽,爸妈就是用鱼腥草或者枇杷叶给我们煮水喝,殊不知虎杖对于肺热咳嗽也有治疗作用,如果煮枇杷叶水的时候加上虎杖,那药的效果大大增强。
总结总的来说,虎杖地上茎的部分是我们儿时的一种零食,更是现在的一种回忆。我相信大部分朋友对他的印象就是酸溜溜,少有人知道他的根部可以入药。虎杖有着良好的药效,被誉为清热利湿退黄之良药,但是孕妇是慎服的。
如果农村的山坡上还看见虎杖,不妨挖一些回家里切片晒干备用,遇到烫伤那用处可大了。
以上就是小朱的分享,如果对您有用,不妨分享点赞。如需药用,请向医生咨询。(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虎杖有什么药效?
我们普洱叫花金竹,生长在竹林潮湿处。老人会去拿来做药。
虎杖有什么药效?
这种植物有个霸气的名字叫做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对于湿热黄疸,水火烫伤等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虎杖这个药材的名字一听误以为是与老虎有关,其实它是一种植物。它是来源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
在《南京民间草药》又把它叫做紫金龙,虽然它的名字听起来高大威武,但是也有比较接地气的叫法,比如说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等等。
虎杖喜欢生长在湿润潮湿的地方,一般多见于山谷,小溪边。它是属于灌木植物,长得不是很高大,一般高达一米以上。虎杖茎的表皮富有特色,在虎杖的枝茎上分布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点,像似虎杖的披着老虎斑纹一样。这可能是人们把它取名为虎杖的原因吧。
虎杖属于利湿退黄的药。那它究竟具体有什么样的药用价值呢?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一下。
虎杖属于利湿退黄药,用于治疗黄疸方面利湿药分为利湿消肿药和利湿退黄药,利尿通淋。
利水消肿药大多会有甘淡性,主要是以利湿消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水湿内停所造成的水肿,小便不利。比如常见的皮肤的浮肿,胸肋胀满等。
利湿退黄药,主要治疗湿热黄疸淋带下等症状。
虎杖苦寒,归肝,胆,肺经。这样。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带下,水火烫伤,淤血,肺热咳嗽等症。
1.虎帐具有利湿退黄,主要应用于湿热黄疸
虎杖具有苦寒之性,能清肝胆之热,又能够利尿除湿退黄,常应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等症,单味药水煎也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也可以用配茵陈黄柏,栀子等药,以增强利湿退黄的效果。
也可以治疗下焦湿热止带,湿热下注所造成的带下疾病,可配上黄柏,芡实,薏米等药物来治疗女性带下问题。
2.虎杖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烧烫伤
虎杖有清热解毒之效,又可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水火烫伤,可配上麻油调敷,或与地榆,冰片等配伍使用外敷。
据临床研究发现,虎杖外用能促使创面迅速愈合,且具有抗绿脓杆菌的作用。对于烧烫伤单用也有效。
虎杖又可以治疗湿毒蕴结于肌肤所导致的痈肿疮毒,又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3.虎杖又有活血化瘀,止咳的作用
虎杖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所致的肿痛,也可以治疗血瘀经闭,痛经,在《名医别录》记载中虎杖: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对于妇科方面的疾病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
虎杖属于苦寒之性的药材,可以清解肺热,又可以用于治疗化痰止咳。
很高兴为大家分享中药的小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收藏,分享更多的人,如有疑惑,不妨在评论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