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她身边有个特别专业卖保险的人,天天打高尔夫球,据说一年只工作几天而已。你认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专业吗?

我就是天天打高尔夫卖保险的呀!业务一年能做6000万左右,基本没啥事,中午趁着不堵车去单位办个公跟同事吃个饭,日常就是打高尔夫,吃饭跟客户维持关系,维持关系花费每年估计要50万左右的消费!做大业务不要算计这笔费用谁报销,保险业务属于终身业务需要自己去认真维护,公司报销的我们干公司不报销的我们更要干!保险第一铁律人脉关系,我曾经三年一直维护客户关系不求回报,三年后客户给了我1.5亿年保费的项目!要会吃会玩会花钱

朋友说,她身边有个特别专业卖保险的人,天天打高尔夫球,据说一年只工作几天而已。你认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专业吗?

我自己就是做保险营销的,这方面深有感触。保险营销,这几年正在逐步脱离传统营销的模式,我之前也是采取那种和客户处关系,谈感情,和客户成为朋友的方式促成业务。但是保险的专业性,决定着这种低级的营销模式越来越不适合这个市场。即使和客户的关系再好,客户认为谁的产品合适,还是选择别人。毕竟一份保险,一方面几千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另一方面保险保的是不确定的未来的健康甚至生命以及未来的养老规划,这些不是儿戏,不可能单凭友情就能做决定。

专业,才是致胜法宝!我觉得我现在越来越像那些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了,每遇到一个客户,就要把客户的所有情况了解清楚,包括他的工作,家庭,学历,兴趣爱好,籍贯,家庭住址,公司地址,家庭成员状况等等,了解这些,并不是为了和他处关系,而是为了为他制定保障计划。保险是个很专业的金融产品,涉及专业有金融,财务,心理学,人文学,地理学,医学等,所以要想设计一份客户满意的,遇到健康风险能帮客户解决问题的保障计划,真的是很麻烦。我现在除了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还考取了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以前我是做财务的,有中级会计师证,现在又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基金经理资格证,另外我还考取了美国心脏医学会颁发的心脏急救医师的资格证书,以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下一步正准备考注册税务师证书,本科法律也毕业了,正在犹豫是否考个律师资格证。随着证书的考取,我在给客户做保障计划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客户对我的认可越来越高。

朋友说,她身边有个特别专业卖保险的人,天天打高尔夫球,据说一年只工作几天而已。你认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专业吗?

2016年,我北京的一位朋友在人寿公司,定制了一款针对高端商务人士的健康医疗险产品,服务内容自己整合了国内外知名医院和知名专家的绿色服务通道,客户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购买不同服务的产品。需要服务时,只要提前一周通知客服,到时专车把会员接到医院,全程专人陪护,专家治疗,出院后专车把会员送到家,整个服务过程的费用都由人寿公司按流程直接支付给医院,不需要会员花一分钱。

在讨论这款产品的目标人群时,就有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这个高端人群。试想,如果让这种“专业卖保险的人”来做这款定制的产品,再也合适不过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人在职场中就很专业。

保险公司的产品有很多品种,销售无定法,不同的销售人员有不同的方法。

像车险是车主每年一次的刚需消费。尽管市场很大,但竞争也但激烈。像我的车险,每年都是由一个同事的女儿发二维码给我,在线上办理,因为扣除返利,比其他公司的价格要便宜些。

我的一个侄子,一开始在平安公司做电销卖车险,凭借被人拒绝无所谓的韧劲,以及坚持每天打300通的干劲,在12人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团队长。后来升为主管、部门经理和洛阳分公司的电销负责人。正常每月的奖金都在5w以上。

我的一个邻居,是阳光公司的副总。平时打打篮球,遇到节假日,都会提前给大客户送上礼品。就凭这招和不欺骗客户的底线,他的大客户逐年增多。

销售员的最高境界是用高尚文化感染客户,用真情服务感动客户,从而间接锁定客户的需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天天打高尔夫球的保险公司销售人员,那接触的人群基本上也消费能力比较强的高端人群。通过高尔夫,维持了与高端人群的良好关系,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这位销售是在保险公司工作。

消费有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通过体验获得满意的感觉后,是不会轻易更换品牌的。因此,这位销售通过高尔夫积累了高端人群的消费,在时机成熟时,水到渠成的达成销售。

由于打高尔夫的人,一般搞价格恶性竞争的销售员接触不到;同时,高端人群的消费追求的品质和服务,一旦经过手下人的询价,证实服务提供者值得信任后,就会认同这个人。

通过活动维系感情,通过服务建立口碑,通过诚实赢得信任,通过品质树立品牌。当客户有消费需求,主动联系增值服务,欲问何谓专业销售?真情服务顺便赚钱。

朋友说,她身边有个特别专业卖保险的人,天天打高尔夫球,据说一年只工作几天而已。你认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专业吗?

讲个十分现实的例子,我还在保险公司的时候,一个业务高手促成了一张30万的大单,客户与业务员关系很好。业务员当时也分享平时一起上街,一起喝东西一起去旅游,连老底都互相掏出来聊的那种。但是没过几天,客户就来要求退了。理由是压力太大,其实隐含的意思是,我不想再买了,只是给面子你。职场当时几乎没几个人知道这事。

所以说明一件事,你一年天天上街聊天去打高尔基,啊不对,是高尔夫,但当客户觉得自己不需要这个东西,他跟你再好也是会退保的。没有专业配合,退保是迟早的事。

我遇到了很多客户是自己来找我办退保以前在旧业务员那里的保险,我就奇怪为什么,他们要么就是觉得被坑了,要么就觉得贵。自己想换。客户总有一天会专业起来的。

朋友说,她身边有个特别专业卖保险的人,天天打高尔夫球,据说一年只工作几天而已。你认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专业吗?

我身边也有卖保险做的很好的,各种荣誉,到国外培训领奖的。但是她看起来很忙的,没有晒旅游,或者什么高尔夫。朋友圈看到的都是培训,学习。各种理赔结果等等。相比这种晒旅游,晒高尔夫的,我更愿意和晒培训学习,理赔案例的保险代理人买保险。那种天天晒各种吃喝玩乐,各种奢侈品的保险代理人,像微商一样,让我感觉有点虚。保险行业的确很挣钱,但是专业度真的很重要。也不是说喜欢晒高尔夫的专业度就一定不好,但是给人传递的感觉就是保险很轻松,很挣钱,这种感觉不好。

朋友说,她身边有个特别专业卖保险的人,天天打高尔夫球,据说一年只工作几天而已。你认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专业吗?

我很负责地告诉你,很多特别有钱的人,赚钱的过程真的不累,坐在家就把钱赚了,而且很多。但并不是说他们的钱每个人都能赚,至少不会那般容易,那些人要么具备独特的人脉,独特的社交技巧,独特的能力,独特的才华………………总之他们的成功大多不可复制。出卖劳动力和工时赚钱的人赚的都是辛苦钱,但有的人赚的是智慧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