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趾甲分两半为什么,这跟身体健康有关系吗?
在看下面文字前,您可以先趁四下无人、脱下袜子,看看自己的小脚指甲是不是分瓣的——外侧小,内侧大,剪掉后,长出新的还是两瓣。
这片小脚指甲在人类学、种族学上说法就很神秘了。最近,微博上疯传:只有血统纯正的汉人,小脚指甲才是分成两瓣的,其中靠外侧那一瓣比较小。这惹得网民们纷纷脱袜看脚,有的自得“血统纯正”,有的稀罕颇有“异域风情”。
脱袜验甲,小脚指甲两瓣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民间流传极广的一种说法。相传600多年前,朱元璋坐得天下,因战乱人口减少,决定把当时人口较多的山西人南迁。移民们**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难舍故土,士兵就往每人小脚指甲上砍了一刀,说以后认祖归宗,但凡是趾甲上有裂痕、或趾甲分瓣的,都是亲人。
如今,洪洞的大槐树已被打造成一个认亲的旅游景点,但这个貌似无稽的传说,还真被学者们证明了。
2005年,当时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职的边建超副教授,带领研究生郝卫国等人,结合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做了瓣状甲遗传学方面的调研。这次调查以山西洪洞县为起点,一路向东南,经过几个历史上山西移民数量和次数最多的省份,直到历史记载中与山西移民无太大关系的福建省。
边建超和学生们在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七省,各选了一个近百年来没有大规模人口迁徙记录的乡村,统计瓣状甲人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南向北,越靠近山西、陕西地区,瓣状甲的概率就越大(具体数据详见左下表)。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瓣状甲是一种可以遗传的性状,并且与性别无关。有的并非一出生就有瓣状甲,最早的是在1岁时显现,最晚的5岁以后才出现;瓣状甲父母生的孩子并不都是瓣状甲,父母有一方是瓣状甲,而子女有的有瓣状甲,有的没有。
“从山西、陕西,经中原,到东南,明朝时期的移民方向,和瓣状甲人群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重合。我们推测瓣状甲这种遗传性状可能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的一个生理性状,也有可能是其他民族相互融合而成,但要想归根到哪个民族所特有的,就很难去考证了。”郝卫国说。
早期先民基因突变产生 关于小脚指甲分两瓣,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蒙古利亚人种所特有的,听上去蛮“学院派”。
按照传统分法,全球人种总共有三大类: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 在体质人类学上,黄色人种的体征是:黄皮肤、黑头发,眼角有蒙古褶皱,门牙成铲形,鼻梁不高,眼球褐色,体毛稀少等。
而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刘朝晖、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陈华副教授都说,对人种体质特征的研究,一般从发色、发型、眼色、肤色、面部平度、鼻部形态、唇部厚度、头形、身高等外显的体征考虑,并没有听说过黄色人种有瓣状甲这一特性。 “在人种划分标准中,没有脚指甲这一项。”
至于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是否也有瓣状甲,现在,国内还没有这项研究,我们无从得知。
“生活中会发现概率很高的现象,不是通过实验来的,代表不了人种的特有规律。”刘朝晖说。
那么蒙古利亚人种有什么显而易见的特性呢?
“亚洲婴幼儿屁股上的青色胎记,学名叫蒙古斑,这是黄色人种的遗传性状,是经过实验数据测量和分类才得出的结论。”陈华副教授说,
瓣状甲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截至现在,学术界并没有定论。
现在小脚趾指甲自然分成两半的中国人,你们身上拥有这样现象的基因来自于西域的古代突厥族人!!
祖先因历史原因,迁徙、汉化而融入华夏大家庭的主要几次大的历程——
1、古代西汉年间——汉武帝派霍去病带领大军西征,讨伐占据西域丝绸之道的匈奴部!!大败匈奴部,迫使匈奴退出漠北草原!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汉武帝继续执行讨伐匈奴部政策,直至匈奴部一分为二。在此期间,就有大批归顺汉朝的突厥族人南迁到现在中国境内的陕西、山西、宁夏等境内!——这就是我们中国现在小脚脚趾指甲分两半的中国人始祖!
2、隋唐时期——由于各地诸侯为了争夺一统中华大地,同时为了加强自身实力,有些诸侯就联合居住在现在中国境内——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的突厥族人组成联军!其中就有后来开启中华盛唐盛世的李渊家族军阀!!!!其实,李渊家族血统中就有突厥人血统!
3、元明时期——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导致中华大地人口分布不均,同时为了逃避战乱,居住在西北一带的突厥族后人们随着南下的难民们,南下迁徙到中原各地,最远得到百越之地,即现在的江浙闽三省!
4、明清时期——由于清军大肆杀戮各地抗清的百姓,导致江南各地人烟稀少,为此清朝初年清朝统治者们接连颁布残酷的迁徙令,凡是违令不迁徙者一律处决!所以,突厥族后人们又随着这次中华历史上最大的迁徙潮,迁徙到中华神州各地!!!
5、清末民国初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逃避战乱、躲避饥荒,突厥族后裔们又不得不进行两次迁徙!!!
说明:虽然经历过二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作为突厥族的后裔们,逐渐融入到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但是作为民族的标记之一——后裔每个人脚上的小脚趾指甲自生下来就自然分成两半,无论是在和其它民族通婚后,都没有改变这一个明显的标记!! 有人说,小脚指甲会泄露你的血统,你相信吗?河南商报记者田仲煜/摄
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
专家说,因长期多民族融合,其实并没纯正汉人这一说
不过,复旦大学课题研究组的研究表明,这跟山西移民有关
河南商报记者 卢艳艳 实习生宋洁
你的小脚指甲是分瓣的吗?有人说,那是血统纯正汉人的标志。
看看四周有人没有,偷偷脱鞋看看,你的小脚指甲是否分瓣——外侧小,内侧大,剪掉后,长出新的还是两瓣。
近日,新浪微博上疯传这个消息。调查表明,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组研究证实这和山西移民有关。
微博
小脚指甲分瓣
是血统纯正汉人?
调查
七省调研: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
其实,在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拿到了他们的学术论文。
论文显示,他们在晋、陕、豫、苏、浙等7个省7个社区共调查2122人,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89岁。
在河南,他们选择了禹州市浅井乡的一个村,全村共分3组,全部为调查对象。342人中218人小脚指分瓣,占到了63.7%。
但是,和晋、陕、豫、苏、浙等其他省相比,河南并不是最突出的。山西79.51%的受访者中小脚指甲分瓣,陕西79.17%的人小脚指甲分瓣,然后是河南(63.74%)、浙江(62.54%)、江苏(62.45%)、福建(37.8%)、江西(36.84%)。
这些省份是怎样选出来的?
郝卫国介绍说,这次调查以山西洪洞县为起点,一路向东南,经过几个历史上山西移民数量和次数最多的省份,直到历史记载中与山西移民无太大关系的福建省。
研究结果:跟山西移民迁移路线基本吻合
这些调查表明了什么?蕴涵了怎样的意义?
调查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南向北,越靠近山西、陕西地区,瓣状甲的概率就越大。这种差异和山西大移民的人口迁移路线基本上是吻合的。
调查人员分析数据,认为瓣状甲是一种可以遗传的性状,并且与性别无关。
小孩子并非一出生就有瓣状甲,调查者中,最早的是在1岁时显现,最晚的到5岁以后才出现。
“从山西、陕西,经中原,到东南,明朝时期的移民方向和瓣状甲人群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重合。”郝卫国说。
他们推测,瓣状甲这种遗传性状可能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的一个生理性状,也可能是某个已融入汉族的古代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但要想归根到哪个民族所特有的,那就很难去考证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外国人小脚指甲会不会分瓣?
昨天,记者采访了五名白人,她们分别来自英国美国等,五个人的小脚指甲都没有分瓣。
疑问
有两片小脚指甲就是血统纯正汉人?
李林的疑问是,小脚指甲分瓣,真的代表血统纯正的汉人吗?
郑大一附院基因研究所所长孔祥东的答案,否定了她的想法。“其实并没有纯正汉人这一说。”孔祥东这样看,历史上,汉族和蒙古人都有过交流,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一带,也有过民族融合。战争和商业,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推动力,不存在纯正汉人血统一说。
“除非有人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几千年来不跟外族通婚,你说这样是纯正的汉人还可以理解。”孔祥东觉得,但这样容易引起近亲结婚,会有很多问题。
多出来的瓣有什么用
“小脚指甲分瓣不说明什么,只是脚指畸形的一种极度轻微的表现,不是病,不影响人体健康。”李建彪这样看。
做足疗时,总有人问李建彪小脚指甲分瓣咋回事儿,是不是灰指甲,他都这样回答。
在郝卫国看来,因为小脚指甲有分瓣,不具有功能障碍,所以也就不具有自然选择性,于是从几千年前一直保留至今。
这个分瓣会遗传吗?答案是,会。
郝卫国说,调查表明,父母双方小脚指均有分瓣时,其儿子、女儿以及子女合计的瓣状甲频率均显著高于仅父母一方有瓣状甲时。
说法
人种划分标准里没有小脚指甲
李林的疑问是,小脚指甲分瓣,说明不了是血统纯正的汉人,那么区分各地区的人究竟靠什么?
在孔祥东看来,区别汉人与其他民族的特征,一般从发色、发型、眼色、肤色、面部平度、鼻部形态、唇部厚度、头形、身高等外显的体征考虑,并没有听说过黄色人种有瓣状甲这一特性。
除了从外部特征来区分,还可以从深层次的基因来判断。
通过基因手段,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或者是西藏人等。南方北方人基因有很大的区别吗?
孔祥东介绍说,区别南北方男性主要看Y基因,各地不同的人Y基因序列标记不同。
女性可以看细胞线粒体DNA,不同的女性线粒体有差异,这跟种族不同有关。
南方人是从北方迁徙过去的
网友们在微博上探讨时,有人提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正宗”,因为南方民族融合没那么频繁。
在孔祥东看来,人类起源于非洲,这是世界范围都承认的。
人类从非洲出发,随后到东南亚,再到日本、朝鲜,随后才到大陆。在大陆,人类是从北向南迁徙的。所以,从基因角度来看,只能说,南方人是从北方迁徙过去的,无法论证谁更“正宗”。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刘朝晖也认为,从五胡乱华、晋室南渡起,五次大规模民族迁徙都是北民南迁,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人类确实是从北向南迁徙的。
但是,他认为,相对中原黄河流域,南方的民族融合没有北方那么频繁。唐末黄巢*后,汉人开始第二次南迁,南宋时定都杭州,达到了最高峰。
因此,如果一定要从区域上分,南方人会比北方人“正宗”一些。
亚洲人明显的遗传特性
是小孩屁股上的青胎记?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位于管城区,妇产科副主任程丽珍知道,很多孩子出生时身上都有青胎记,无论回民还是汉民身上都有。
在她看来,青胎记是色素沉着,长着长着就没有了,但有些人长大后还会留在身上。
不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陈华副教授认为,孩子们身上的青胎记可不简单,亚洲婴幼儿屁股上的青色胎记,学名叫蒙古斑,这是黄色人种的遗传性状,是经过实验数据测量和分类才得出的结论。
在孔祥东看来,不同种群人的身上,确实有很多不同的特征,这是规律性的东西,比如说,头发、眼睛、掌纹,人种不同各不相同。“确实有不少亚洲人出生时身上有青胎记。但目前学界并未进行大规模调查和研究,暂未被学界承认。”
【纯正的汉族人】据说纯正血统的汉人的小脚趾甲是分成两瓣的,其中靠外侧那一瓣比较小。现在你就可以看看,看自己是否是地道纯正的汉族人
小脚趾甲分两半为什么,这跟身体健康有关系吗?
小指甲分开,具说祖辈是山西人才有这种现象。
小脚趾甲分两半为什么,这跟身体健康有关系吗?
你的小脚趾甲分两半,我以前是右手食指指甲分两半,剪完指甲后,长出来的还是两半的。我说说我的情况看和你一样吗?
我刚去化工厂上班时指甲不这样,挺正常,才开始是生产无机盐,我在化验室做检测,上白班,五年也没事,可是等改产有机产品了,我们这边科室人员都让去车间做操作工,三班倒,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我的右手食指劈了,老挂衣服,别的指甲长了竖纹。好在新车间老放假,等两年后彻底停了以后,我离开化工厂开了书店,我的指甲又不劈了,竖纹也好了。后来我了解到指甲有竖纹是肝不好,我才意识到整天夜班影响到了我身体。
咱们的部位不同,但都是指甲分裂,情况差不多,我想你还是看看医生吧。有症状早预防是对的。应该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做一下健康管理,早预防,早治疗。
我是生活领域风平浪静,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帮到你。
小脚趾甲分两半为什么,这跟身体健康有关系吗?
我的小脚趾甲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分成了两半。记得小时候刚发现时,觉得很稀奇,老是和其他小朋友比,如果发现哪个小朋友的小脚趾甲不是两半,那我就会跟他得瑟。不过时间一长,连我自己都忘了,因为我发现,周围有很多人的脚趾甲跟我一样,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长这样,所以这个新鲜劲早就过了。
一部分人小脚趾甲分两瓣的这种情况,实际上医学上早就注意到了。在医学上,这种小脚趾长成两瓣的,有个专有名词叫“瓣状甲”,它属于脚趾甲的一种轻微畸形。这玩意除了有点影响美观,有时候脱袜子时会把袜子挂住外,真的没有什么坏处,大多数情况下也与身体健康没有关系,大可不必杞人忧天,自己吓自己。
当然,“瓣状甲”这种现象很甲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围绕着这个特殊现象,甚至衍生出了一些传说,有人还把具有这种特殊生理特征的人称作是“血统纯正”的汉族人的象征。
关于“瓣状甲”的那些事下面我们就从医学的角度来谈谈这个事情,了解一下与“瓣状甲”有关的知识。
如前所述,小脚趾指甲长成两瓣,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瓣状甲”。有两瓣的,也有三瓣的,总体上说两瓣的比较多一些。瓣状甲内侧瓣被称为“主甲”,外侧瓣被称为“副甲”。
通常我们把瓣状甲分为3种类型:清晰型、融合型、退化型。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感受,就不上图了,大家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
清晰型瓣状甲,是指脚趾两瓣指甲质地相同,但二者间有清楚的分界线,能达到指甲根部,副甲面积占小脚趾指甲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种形状,直接堪称完美。
融合型瓣状甲,是指主甲与副甲之间并无明确分界线,副甲质地较软,跟主甲呈现融合状。这种情况实在不好区分。
退化型瓣状甲,是指主甲和副甲呈现分离状,二者间有清楚的分界线,副甲面积很小。实际上相当于在小脚趾上长了两个脚趾甲,只不过一个较大,一个较小。
瓣状甲的出现跟性别无关,不论男女都有可能出现瓣状甲。此外,它可能出现在一只脚上,也可能两只脚都有。
有关研究成果显示,瓣状甲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状。这句话的意思就不再具体解释了,解释得过于详细的话,有可能头条君不给通过。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小脚趾指甲是瓣状甲,那么你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长有瓣状甲。这样一说,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
新生婴儿是没有瓣状甲的。现在观察到最早出现瓣状甲的孩子在3岁左右。绝大多数人都是在5岁以后才开始外显,逐渐形成肉眼可见的“两瓣”或“三瓣”的瓣状甲。
那么小脚趾上多出来的一小瓣趾甲有啥用吗?啥用也没有。不过大家也不要嫌它碍事或者丑陋,从而想方设法把它拨掉,如果这样,万一造成伤口感染就不好了。再次肯定地答复,瓣状甲的存在真的与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关系,不用担心。而且很多人都有,更不用自卑。它就是人们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特征而已。
瓣状甲是如何形成的一、从医学角度看瓣状甲的形成。虽然说瓣状甲对人体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既然它出现在我们的身体上,而且还代代遗传,那就说明它应该是具备某些不在明显的作用的,否则在进化过程中早就把它给淘汰了。
应该说,作为种群遗传特征之一,对瓣状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推断某个特定种群的起源、演化及迁移过程,同时也可以寻找到不同种群之间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亲缘关系。
从医学角度来说,我们今天的瓣状甲,当然是老祖宗们遗传下来的。由于瓣状甲通常不会引发不适,故而关于它的研究起步非常晚,并且研究成果也不多。直到现在,有关瓣状甲的形成机制,实际上尚无一个完全可信的结论。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瓣状甲形成原因,可追根溯源到远古华夏时期。那个时候,中华民族的先民在田间地头劳作耕种时,他们是没有鞋可穿的。在这种条件下,长时间的田间耕作,就会导致脚趾甲跟泥土等产生摩擦,导致最脆弱的小脚趾甲开裂,从而形成两瓣。并且,这种变化并没有带来功能障碍,相对于有害基因来说也更容易保留下来,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最终成为一种遗传特征传了下来。
此外有的研究人员猜测,瓣状甲的形成也有可能与疾病有关系。指甲是由甲体及周围组织共同组成的,也有可能在远古时期由于甲体受到某些致病菌的侵蚀而导致开裂,最终形成一大一小两瓣甲体。不过到现在仍然未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证据。
二、从人文角度看瓣状甲的形成。不知道大家有不有听到过这样一句民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相信生活在北方的很多朋友都知道,而南方的朋友可能要少一些。就是这十四个字,居然与我们的瓣状甲的形成有关。
几百年前,大约在元末明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导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明朝建立后,为了恢复这些地区的生机,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制度,也就是强行从人口稠密的地区把大量人员迁移到上述人烟稀少的地区。
而山西正是人口迁出地。当时,被强行迁移出山西的人,都要到洪洞县的一棵大槐树下集合,而负责押送这些人的士兵在出发前,给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上一刀,作为山西移民后人相认寻根的标志。
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原本只有一块指甲的小脚趾上出现了两块指甲,而这也成为了民间流传得最广的关于瓣状甲的起源。当然,作为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我们,把这个传说当成一个趣事就可以了,毕竟在小脚趾上砍上一刀所留下的疤痕,是无法通过基因遗传的。
但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通过复旦大学几位专家的研究,他们发现瓣状甲的确和山西地区有关。他们在对几个省市的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瓣状甲的人占人口的比例,从山西开始,逐步向东南方向延伸并逞递减趋势。这个发现也证明了瓣状甲的分布与人口迁徙是有一定关系的。
只有拥有“瓣状甲”的人才是血统纯正的汉族人?正是因为上面叙述的“山西大槐树”的传说,使很多人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瓣状甲的人,才是“血统纯正”的汉族人,并且这种说法在某个时期还盛极一时。
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瓣状甲并非中国人独有,更不是只有中国的汉族人才有,它广泛存在于东亚各民族中。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往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都有瓣状甲存在,哪怕是在新疆维吾尔族人口中,也有50%左右的人有瓣状甲。虽然与山西、陕西等我国北方其他省份 相比这个比例不算高,但也绝不是最代的。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哪怕是在汉族人口,瓣状甲出现的比例也是不尽相同的。比例最高的就是山西、陕西等北方省份,大致是在70%左右;其次为河南、江苏、浙江等中南部的省份,比例大约在60%左右;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和其他地区的省份,比例都在40%以下。
所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只有那些拥有瓣状甲的人才是血统最纯正的汉族人的话,你让其他的汉族情何以堪?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民族特征,更多强调的是民族的文化特征,而不是血缘关系或生理特征。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早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时至今日,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民族,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血缘民族,而是由不同部落种族的人不断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汉族同样与其他民族不断交融。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还在强调所谓的“血统纯正”,已经毫无意义了。
瓣状甲出现疼痛需要治疗吗?通常情况下,瓣状甲对于人体来说就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存在”,它不会无端引起主人的注意。 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不适感。
当然有的人由于趾甲的重叠导致趾甲增厚,在长期行走过程中,脚趾甲因为受到挤压、磨损、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脚趾出现不适,甚至就会出现小脚趾疼痛。并且由于小脚趾甲中间有缝隙,缝隙里面容易存在真菌和细菌,如果不慎磨破小脚趾,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容易患上指甲真菌病、灰指甲等。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平时一定要保持脚部干爽,注意在洗澡或洗脚后千万记得将脚趾缝擦干!同时不要过度剪趾甲,要让它保持一定的长度,避免牵连甲床。如果出现小脚趾局部破损红肿,建议就医治疗,及时控制炎症。此外,如果出现瓣状甲影响正常生活,行走时经常发生疼痛,此时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治疗,视情况可以去除瓣状甲,留下单个甲片即可。当然,具体如何操作,以医生的意见为准。如果只是偶尔的轻微疼痛,注意休息即可,可以不用治疗。
小脚趾甲分两半为什么,这跟身体健康有关系吗?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现在好多说小脚趾有两瓣的是纯正的汉人,其实并不是,现代医学把瓣甲叫做跰趾(pián zhi),实际上骈趾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也就是说,你的祖辈只要有一个人有这样的特征也许就会流传下来,比如你的父母一个有,一个没有,那你可能会有辦甲,当然也可能没有。这个性状属于哪个民族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即使它是属于汉族的标志基因,但根据它的遗传特征,现在通婚这么严重,“纯”种汉人早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是不是辦状甲根本不能证明你是不是纯种汉人了。看着自己的辦甲,心里还有点小激动呢,你也赶快看看自己有没有辦甲吧,毕竟这样的特征让自己更有神秘感了呢!
▼
小脚趾甲分两半为什么,这跟身体健康有关系吗?
据说是从洪洞搬出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