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就这么说吧,入侵我国19省的贪夜蛾,在亚马逊只能扮演“口粮”的角色,像在澳大利亚不断肆虐的海蟾蜍,也只是亚马逊雨林的“路人甲”。

整个亚马逊雨林占地面积高达550万平方公里,是法国国土面积的整整10倍。(不含海外领地)其中大约有14003种植物,超过10万种动物!

曾有科学家说过“普通人误入亚马逊雨林,都活不过3小时”,这句话虽然不太严谨,但足以从侧面说明亚马逊雨林的恐怖,下面就仔细来瞧一瞧,亚马逊雨林有多么恐怖!

“绿色地狱”

进入雨林后,首当其冲的就是“绿色地狱”,亚马逊雨林的植被极其茂密,各种参天大树拔地而起,99%的阳光都会被植被遮挡在外面。

里面简直就是一个漆黑的“天然迷宫”,过不了半小时,整个人就会陷入压抑,再加上四周密密麻麻的植被,在人类恐惧的心理状态下,真的就像“绿色地狱”一般。

即便有救援飞机从你上方飞过,你的声音也几乎传不到救援队耳中,除非站在空旷处用石头、颜色鲜艳的东西摆出求救信号。

到了晚上,四周潮湿的环境让你感觉就在“水牢”中一般,再加上夜晚氧气量的减少,人体很容易就会变得昏昏沉沉,甚至出现幻觉!

狂风暴雨

亚马逊的雨季高峰在10月到次年5月,暴雨犹如天河般不断倾泻而下,湍急的水流很容易升级成凶猛的洪水,所过之处,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的来形容。

一旦遇上暴雨,就得赶紧寻找避雨处,如果遇上洪灾,还得往高处躲,稍有不慎就会感冒,连带着全身免疫力下降,雨林中各种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比如肺炎等等。

各种疾病

潮湿的雨林环境,就是各种病毒、细菌的温床,在雨林中饮入的水,哪怕经过净化,也有可能存在某些细菌、微生物,如果不小心感染,接下来就是上吐下泻、虚脱乏力。

此外,昆虫也会携带疾病,例如疟疾和黄热病,一旦感染,如果不及时就医,很容易一命呼呜。

当年欧洲人初入南美洲,就差点被疟疾搞得全军覆没,而雨林中也不止疟疾和黄热病,这些疾病的传播桥梁,大多为蚊子,简直防不胜防。

各种丛林猛兽

1.箭毒蛙

进入雨林后可能会遇到箭毒蛙,你可千万别被它绚丽的外表所欺骗,虽然体型只有几厘米,但它体内的毒素,可以轻松杀死2万多只老鼠,就算放倒10个成年人也是绰绰有余。

2.子弹蚁

当我们走累了,坐在树边休息时,可能还会遭遇子弹蚁的“毒手”,这种蚂蚁是全球毒性最强生物之一,大多生活在树基处。

贾斯汀·施密特(美国昆虫学家)就曾亲自体验过150多种昆虫的叮咬,最后认为子弹蚁是top.1。

被子弹蚁咬到,到底有多疼痛?

其实从名字就能看出,据传当子弹蚁的毒素进入人体后,那种感觉就宛如被子弹击中一般,而且这种疼痛会持续24小时,在此期间不会减弱……

3.美洲豹

在雨林中行走,还要时刻注意美洲豹这种顶级掠食者,它们的体重一般在50~160kg之间,最高咬合力高达1250磅。

作为猫科动物的美洲豹,拥有迅捷的速度以及猛烈的攻击,一旦遇上美洲豹,如果没有兵器,只能含恨而终了……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陆地这么危险,而且难以辨别方向,那就走水路!

我只想说,河流的危险程度,堪称“地狱级”!

4.凯门鳄

凯门鳄在饥饿状态下,即便面对从未见过的生物,它也会冲上去撕咬,它们的体型通常在1.2~2.5米之间。

一旦遇到,普通武器根本破不了凯门鳄的表层防御,倘若被凯门鳄咬到,庞大的力量会不断把人体拉入水中,然后通过“死亡翻滚”来制服猎物。

5.亚马逊森蚺

亚马逊森蚺只要一出场,就自带“恐惧光环”,最长可达6米,体重高达200~250公斤,成年后的森蚺在亚马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如果咱们被森蚺注意到,基本上都是逃不掉的,这家伙实力太强,凯门鳄也不被它放在眼里。

6.牙签鱼

这种鱼体型很小,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它的存在,但它的杀伤力,却让各类生物闻风丧胆!

因为这种鱼会想方设法钻入生物体内,甚至从生殖器官中进入,一旦咱们被牙签鱼惦记上,只能通过手术将其取出,否则体内组织会被牙签鱼不断破坏,最终走向死亡……

7.食人鱼

2015年,秘鲁一男孩意外掉入亚马逊雨林某条河流中,粗心大意的家人并未第一时间发现,直到水面出现血色才反应过来,可就在这几分钟内,小男孩身体大部分地方已经被食人鱼啃食殆尽。

它们尖利的三角状牙齿,很容易刺穿表层皮肤组织,再加上又是群居生物,几十条、上百条食人鱼一同啃食,谁受得了!

不过站在科学角度讲,食人鱼生性胆小,很少主动攻击,如果长期被人类投放食物,又处于极度饥饿状态,是有可能将落水儿童误认为食物的。

8.电鳗

电鳗善于隐藏,但你可别以为它是个弱者。

电鳗最高每秒可放电50次,整个电流可维持10~15秒,它可以释放600~800伏特的电量,一次电死30~50条食人鱼更是基础操作。

如果人体遭受电鳗的攻击,基本上会进入休克,落水后只能溺水而亡。

9.自爆树(响盒子)

除了河流中的恐怖生物之外,亚马逊雨林中还有一种杀伤力较大的树木,名为“自爆树”。

这种树的躯干上布满着深棕色的尖刺,一旦到了成熟期,这些尖刺并不会自然脱落,而是通过“爆炸”的方式,高速发射到其他地方。

如果被自爆树的种子击中,可以说非死即伤……

以上这些物种,或许还只是亚马逊雨林的冰山一角!

来自人类的威胁

1.原始部落

亚马逊深处仍然生活着很多原始部落,甚至不乏食人族,这些人整天游走在雨林中捕猎,可以说,他们的身上,保留着最原始的兽性。

因为跟外界没有沟通,导致这些人极度排外,如果遇到“仇恨值爆表”的部落,可能真的就没命出去了。

2.毒贩

亚马逊就是因为太危险,慢慢就变成了毒贩的避难所,甚至他们还建立了小型根据地。

久而久之,毒贩组织逐渐兴起了“占山为王”的行为,他们除了贩毒之外,还干些抢劫的不法勾当,完事后再躲进雨林中。

如果被陌生人发现,以他们心狠手辣的性格,再加上热武器,很难有人能逃出来!

所以,亚马逊雨林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危机,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生人勿进”!

你觉得呢?

——END——

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亚马逊雨林看起来是绿色天堂,实则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占地550万平方公里,横跨9个国家,占全球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又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亚马逊雨林大半位于巴西,这里降水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从空中看雨林,这里郁郁葱葱,翠绿一片,而身处于雨林之中的话,则完全是另外的景象,由于高大的林木遮挡了阳光,显得很暗。

亚马逊雨林——动物王国

在亚马逊雨林中生活着许多珍稀的动物,比如美洲豹、凯门鳄、大食蚁兽、海牛、貘、水豚、金刚鹦鹉、赤秃猴等,它们生存在一望无际的原始热带雨林中,深入亚马逊雨林,可以领略到雨林生态的独特魅力。

亚马逊雨林——植物王国

这里大部分都被植物覆盖,有生态学家做过估计,通过对1170个样本地的几百万棵树木进行分析,生态学家估计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共有近400亿棵树木。除了树木之外,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植物学家认为,在亚马逊雨林中有不下于五万种植物,到目前为止,仅有一半得到了科学鉴定。

雨林中的树木通常都很高大挺拔,这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生长,而处在它们枝叶之下的那些植物们,错综复杂,覆盖着地面。在雨林中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藤本植物,它们形态多变,有的相互缠绕,有的缠成一团,仿佛随时都能“活”过来一般,令人毛骨悚然,心里一寒,好像自己正处在电影里的奇幻王国中一样。

光有绿色还是不好看的,五颜六色的雨林附生植物登场了。在亚马逊雨林中,附生植物生长在树木枝干与枝叶之上,顾名思义,附生植物就是附着生长,它不吸取树木的营养成分,它本身可以光合作用,利用雨水、空气中的水汽以及少量的腐殖质生存,之所以附生植物攀附在高大的树木之上,是因为可以获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它与寄生植物是有根本区别的。在亚马逊雨林中,最普遍的附生植物是凤梨科、天南星科、兰科这几种。它们的花朵争奇斗艳,俨然空中花园的景象。

如果身处亚马逊雨林之中,你一定会迷恋其中,然而越是美丽的景色中越是潜伏着危险。

热带雨林中独特的闷热潮湿的环境是蛇类的天堂,其中不乏体型巨大的蛇,比如亚马逊森蚺,亚马逊森蚺号称世界上最重的蛇,最重可以达到225公斤,体长最长可以达到十米,一般情况下的森蚺体长只在五米左右,尽管如此,在人类面前,它们仍然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亚马逊森蚺喜水,常在夜间活动,也可以在大白天看到它们在岸边晒太阳。

在陆地上还潜伏着各种各样的毒蛇。

亚马逊巨蝮,是亚马逊雨林中体型较大的毒蛇了,喜欢潜伏在潮湿的灌木丛中,如果被咬伤,极具危险性。

除此之外,还有蝰蛇、矛头蝮、珊蝴蛇等几十种上百种毒蛇,可以说是到处都潜伏着危险。

陆地上不光只有毒蛇,还有毒蜘蛛、箭毒蛙、各种各样的毒虫、毒蝎子等等,甚至连有些蚂蚁都是有剧毒的,比如子弹蚁,可别小瞧这个子弹蚁,子弹蚁曾被评为“全球十大毒性最强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

其实,雨林中闷热潮湿的环境有这些毒虫并不奇怪,只是感觉在这种美丽的雨林中有这些毒物,不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打起了冷颤。

所以,在去亚马逊雨林探险之前,首先要准备一本探险指南,因为当你一旦踏上了这片土地,雨林中成千上万种毒物都可能是威胁。

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几秒内就能将落水的动物,啃食殆尽”“只要是活着的,就算是神,也吃给你看”这是真正的人类禁区,地球之肺,整个森林遍布毒虫猛兽,巨蟒的原始丛林,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虽是人类禁区,那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因为普通人没有野外的生存经验,加之亚马逊雨林危险异常,普通人难以成功穿越,但是近年来依旧有着大量的科研人员进入这里,探寻这里的秘密,亚马逊丛林也并非全无人烟,从直升机拍摄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原始雨林中依旧有着原始的部落生存着,从其穿着以及眼神可以看出,这些部落是真正的与世隔绝。亚马逊雨林被称为人类禁区,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

以下几种动物遍布整个原始雨林,人类踏足其内,极易发生不幸。

  • 食人鲳,很多小伙伴认为最恐怖的应该是巨大的巨蟒与森蚺,殊不知在亚马逊雨林中,食人鲳才是最恐怖的,因为食人鲳是群体行动的动物,它们能在瞬间将落水的水牛啃食殆尽,如果是人不小心落入,片刻间也只能剩下一堆白骨。

亚马逊森蚺

  • 大家都知道,巨蟒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是在亚马逊雨林中的森蚺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亚马逊森蚺是地球上体系最大的蟒蛇,也是亚马孙森林中食物链最顶级的存在,也是雨林中最恶名昭著的“无声杀手”,长达6米,身重300斤的森蚺没有人可以从其口下逃脱。

当然,亚马逊丛林的恐怖绝不仅仅只是大家所熟知的这一些,神秘的亚马逊雨林,还是着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箭毒蛙”,体型最大的“黑凯门鳄”,当年一位生物学家,为了摆脱该鳄,被其吞噬了一条手臂,还有能将人类轻易电晕的电鳗等等。

在原始的森林,也抵不住人类的步伐,随着人类对亚马孙雨林的砍伐,该雨林每年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着,我们不知道地球之肺消失对地球与人类有何影响,但是环境的破坏,人类不加节制的开采,一旦地球环境不堪重负,所有的苦难,我们都将一一承受,我们能做的很少,但至少从我们身边做起,爱护好身边的环境。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我是虾扯,关注我不迷路

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1981年夏季,有一艘客轮载了300名乘客航行在亚马逊河区域,当客轮经过巴西的一个城镇“奥比多斯”的时候,

船不幸翻了,你知道结局有多惨烈吗?

只见河面急剧翻腾了一阵,没多久,河面就瞬间平静了下来!

那300号人呢?没了?

没错,全没了!

船上300来号人,就这么好端端消失在亚马逊河里,无一生还。罪魁祸首则是河里边成群的食人鱼,那些掉入水中的无辜生命全部成了食人鱼嘴里的美餐。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2015年的9月

当时,秘鲁一位11岁的小男孩,本是和家人高高兴兴地在亚马逊河边游玩,也许是安全意识淡薄,小孩玩起了独木舟,一不小心掉入河中,家人一时间慌了神,赶紧划船搜救。

但为时已晚,就在这么短短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小孩被打捞上来时已经变成了一堆白骨,父母伤痛欲绝。

援救之时,可怜的父母还在祈求孩子能活下来,最坏的打算至少也要等孩子被淹死之后再被食人鱼攻击,否则还要活生生遭受食人鱼的啃食,那是何等痛苦。

  •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恐怖传言真不是危言耸听

那里是动物和植物生存的天堂,是全球最丰富的雨林,这里孕育着全球生物种类的20%,被称为“生物的天堂”,“人类的禁区”。

丛林中隐藏着上百万物种,亚马逊河长6400多公里,有些河道的宽度甚至大过英吉利海峡,有科学家预估了一下,探索完它的上万条支流需要花费大约100年时间。

亚马逊热带雨林也被称作“地球之肺”,在这里的树木可以长到60多米甚至上百米,遮天蔽日,成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鸟类品种的欢聚地。

这里电闪雷鸣,暴雨倾注,潮涨潮落,动植物繁衍生息,这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共同维护着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作为人类探索的边缘和禁区,这里一直给人类保留着一份神秘和恐惧!

这里危机四伏,危险重重,水下能见度更是只有不到40厘米,无处不在的危险每时每刻都在警告着人类莫要任性,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尸骨无存。

  • 那么,堪称“人类禁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到底有哪些“顶级杀手”呢?这些“杀手”到底有多凶猛呢?

这么跟你说吧,人类可以成功登陆月球,却没人敢随意扎入亚马逊河河底;

食人鱼凶狠吧?在亚马逊那也只是开胃菜;

蟒蛇厉害吧?那顶多算根辣条,亚马逊雨林的强弱规则,难以想象!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顶级杀手”

食人鱼

食人鱼又叫食人鲳,长相丑陋,加上电影画面的渲染,给人一种极其凶残的印象。它们体长约30厘米,下颚突出,牙齿锋利,两颚虽短但咬合力惊人,生性凶猛,咬住猎物后绝不松口,能轻易将猎物的皮肉撕扯下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猎物啃食得干干净净。

这货喜欢群体觅食,对血腥味尤为敏感,任何一点血腥味,都会激起它们的狂暴攻击,曾有人目睹一大群食人鱼在数秒内将一头成年牛撕成了碎片,简直就是一台碎肉机,凶恶起来连自己的同类都吃。

电鳗

作为地球上少有的能自己发电的动物,它的可怕程度丝毫不亚于食人鱼,甚至可以说,电鳗就是食人鱼的克星。它们体型长达2.5米,全身有五分之四的部位能放电,剩下不能放电的部位则是头和尾,分别充当正负极的角色。

它们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输出的电压可达300-800V。一条成年电鳗瞬间释放的电压能将3-6米范围内的生物电晕甚至直接电死,食人鱼也奈何不了,因此电鳗又有水中高压线之称。

有人因此会好奇,电鳗放出的电能电到同类吗?答案是不会,因为电鳗厚厚的脂肪层就是一层优秀的绝缘层,所以互相伤害不了。

吸血鬼鱼

这种鱼长相凶残,体长可达1.2米,是亚马逊河里算得上很凶猛有带毒的食肉鱼类,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繁衍了近亿年,长长的獠牙常常给猎物以贯穿般的伤害。

寄生鲇

这种鱼体型细小,身体透明,人很难察觉。传说这种鱼是男人的噩梦,它能嗅到人类的尿液,然后顺着尿液钻到身体里,利用自身的倒刺,牢牢地寄宿到宿主体内,慢慢吸食体液和其他身体组织,再繁殖直至宿主死亡。寄生鲇钻进体内除了手术取出再无它。

1997年曾有一男子因遭受了寄生鲇的袭击,钻到了男子体内,还好被及时送到了医院,在医生的努力下,经过了长达4个小时的手术才将寄生鲇取了出来,算是捡回来一条命。

巨型水獭

这种水獭面部长相类似平头哥蜜獾,憨萌可爱,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但打起架来毫不手软,它们是群体出击,除了凯门鳄,其它动物都是它的手下败将,几百斤重的绿森蚺在它们面前都要绕着走。

绿森蚺

绿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类,平均体长3-4.6米,最大体长8米,最大体重有200公斤,比成年人的躯干还要粗,虽然无毒,但尖利的牙齿和可以开合到180度的大嘴,再加上强大的缠绕力足以让其它动物闻风丧胆。

亚马逊鳄鱼

又叫凯门鳄,最大爬行动物之一,亚马逊雨林中最大的食肉动物,体长2米-5米,重达200-500公斤,其颅骨比尼罗河鳄鱼的还要大,堪称亚马逊河域的顶级掠食者,河中霸王,这家伙不挑食,什么都吃,菜谱种类繁多,这里边包括巨蛇、食人鱼、猴子等,当然也包括人类。

在2010年,一位生物学家被一条亚马逊鳄袭击,虽然最终捡回来一条命,但还是失去了一条腿,更可怕的是,这条鳄鱼竟然在这位生物学家的船屋下边伺机等待了8个月之久,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细思极恐。

箭毒蛙

箭毒娃体型很小,小到能坐到一枚硬币上,通身鲜明多彩,皮肤颜色醒目,四肢布满鳞纹,堪称最漂亮的毒蛙,表面给人一种怜爱之情,可千万不要被这种漂亮的小东西迷惑了。

这家伙虽然体型娇小,但丝毫不影响它在热带雨林中的地位,体内的毒素可以轻松干掉2万多只老鼠,凭借一身漂亮的外衣,在森林里霸道横行,无所顾忌。

据科学实验发现,一只小型的箭毒蛙,所具有的毒素足以杀死两万只老鼠。其中,毒性最强的金色箭毒蛙,一次喷出约2毫克毒素,就可以杀死一万只实验用的老鼠或10名成年人。

原始部落,防不胜防

曾经有过报道,2015年,有一名20岁的男子就不幸被当地的土著居民用弓箭射杀。

土著部落在此繁衍生活了几百年,未曾受过现代文明的影响,依旧过着狩猎采摘的原始生活,他们有很强的领地意识,敌对情绪很高,凡是外界的“异类”均有可能被视为入侵者。

  • 以上种种表明,号称人类禁区的亚马逊绝非虚言,既然如此,你会不会好奇,人类为何至今都不在亚马逊河上修建桥呢?

不是不能修,只是成本太高,基于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没有必要修,亚马逊河流域星罗棋布,支流上万条,错综复杂,又加上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大部分是印第安人,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造桥成本太高且获得回报微小,完全没有造桥的必要性。

更何况亚马逊河流宽广,有的河道宽达40公里,想要在上边建一座横跨亚马逊河的桥梁代价太大,根本不划算,更无法收回成本,那么又有谁会愿意去做这亏本买卖呢?

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水里有成群结队寻找猎物的食人鱼,草丛里有剧毒无比的箭毒蛙,树上盘踞着世界上最大得巨蟒,地上爬着你见过的最大蚂蚁、蜘蛛,天上飞着各种个头巨大的蚊虫......

然而,你需要防范的还不止这些动物,那些看似绚丽夺目的花朵也可能有暗藏毒素,看似清澈的河水可能让你身患疟疾,看似平坦的草地上可能暗河涌动,随着准备把过往的生物吞没......

没错,这些只是亚马逊雨林恐怖的一部分。不管你在照片、电视中看到的雨林是多么的漂亮、神奇,但是不能否认,它其实是真正的人类禁区!即便是有贝尔这样的野外求生经验的人,也不能保证能够安全的冲出亚马逊!

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且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它位于南美洲,横跨多个国家,占地55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占了世界上雨林面积的一半。

由于亚马逊雨林地处赤道区域,因此常年高温多雨,充沛的降雨使得当地的植物生长的非常的茂盛,植物们为了争夺阳光,只有拼命的往上生长,所以雨林中生活着很多的参天大树。当你进入这片雨林,你可能因为树木太过茂盛而感到地面上相当阴暗。

茂密的丛林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亚马逊雨林有着“世界动植物王国”的美称,生物物种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有着数不清的人类未曾发现过得动物及植物。仅2010年到2013年之间,科学探测员就在此发现了441中新的动植物物种。

亚马逊雨林面积占了世界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十分之一,因此也有“地球之肺”的称誉。

危机四伏的雨林

由于亚马逊丛林中物种机极其的丰富,也就意味了这里的动物生存竞争相当激烈,很多的动物都进化出了一套保护自己的机制。对于人类来说,这里隐藏着众多的“杀手”。

当你进入雨林中时,千万不要因为河水清澈而随意下水,因为水中潜伏着亚马逊流域特有的一种食人鱼,它们体长一般在30厘米左右,长着锋利的牙齿,头骨十分的坚硬,喜欢成群结队的在水中游走并疯狂攻击落入水中的大型动物。

据当地人讲,一群食人鱼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将一头落入水中的牛撕成碎片,最终只剩下一堆白骨。不要看食人鱼个头不大,但是其性情却十分的凶猛,一旦闻到猎物的血腥味,食人鱼就会变得狂躁无比,确实曾经发生过食人鱼攻击落入水中的人的事件发生。

在雨林中你可能遇到你这辈子见过的最漂亮的“青蛙王子”——箭毒蛙,但是千万不要被它的美貌欺骗,它体内的毒素是世界上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箭毒蛙的个头很小,最小的仅有1.5厘米,它体内的毒素主要来自它的食物,如毒蜘蛛、毒树叶等,也就是将食物中的毒素转变成自己体内的毒素并保护自己。

科学家估算,一只箭毒蛙体内的毒素甚至可以毒死10个人。可以说,除了人类,在雨林中身怀剧毒的箭毒蛙是没有天敌的。

亚马逊巨蟒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类,简直是BOSS一样的存在,其成年巨蟒长度可达六米以上,体重可达两百多公斤,可以说是亚马逊丛林中食物链顶端的物种。

虽然亚马逊巨蟒没有毒性,但是由于其体型巨大,几乎可以吃掉雨林中生活的任何动物,甚至有时可以将一条三公尺的凯门鳄整个吞下。

电鳗曾经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质中“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电鳗虽然动作迟缓,但是却有一招极其致命的本领,那就是可以瞬间输出极高的电压,300伏至500伏的电压可以电晕几乎所有的猎物。还有探险队员曾经拍到电鳗将攻击自己的鳄鱼电死的场景。

子弹蚁同样被评为“全球十大毒性最强动物”之一的子弹蚁也是亚马逊都去恐怖的存在,它们体长越3厘米,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长着强壮有力的上颖和尖锐带毒的尾刺。

子弹蚁“蚁如其名”,被它咬上一口虽然不会死掉,但绝对能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疼痛,而这种疼痛可以持续24小时且不会有所减弱。

当然,如果这些危险的动物你都躲过去了,也不要太大意。因为在这里最大的威胁不止是看的见的动物还有看不见的疾病,如:疟疾、黄热病等。

危险可能来自丛林中的蚊子,可能是因为喝了有病菌的水,这会导致发烧、腹泻和脱水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丧命。同时,还要多留意地下的暗河,这里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暗河,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深陷其中。

正在消失的亚马逊雨林

亚马逊雨林虽然是人类的禁区,但是它对于地球、对于人类来说相当重要。然而,人类却没有好好地保护它。

特别是这些年来,当地人为了种植农作物,对亚马逊丛林进行了大量的砍伐。热带雨林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森林覆盖率从80%减少到58%,可以说每秒就有大片的森林在那里消失。

最痛心的是,这几年人为导致的亚马逊丛林大火一直不断,去年的亚马逊大火持续燃烧了16天,过火面积已超过80万公顷。不但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同样也让其中的很多动植物死于这场大火。

保护亚马逊雨林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亚马逊雨林覆盖了南美洲超过7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地区。亚马逊河的大部分位于巴西,还包括秘鲁和厄瓜多尔在内的其他几个国家也拥有这片巨大丛林的大部分。亚马逊的自然美景和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游客去寻找异国冒险。然而,这个地区既美丽又危险。

外人在亚马逊雨林特别容易生病。最大的威胁来自携带疟疾和黄热病的蚊子。这两种疾病都很严重,所以在去亚马逊之前要接种适当的疫苗。也可能因为当地的食物和水而生病。即使相对干净的食物和水有时也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和微生物,外来人的免疫系统不习惯处理这些,这会导致发烧、腹泻和脱水。

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亚马逊野生动物是外国游客访问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野生动物也是主要威胁之一。与好莱坞电影《狂蟒之灾》对亚马逊雨林的描述相反,大多数动物并不刻意猎杀人类。然而,雨林中充满了自卫攻击的生物。当想到亚马逊最令人生畏的动物时,美洲虎、短吻鳄、水蚺和食人鱼的形象就会浮现在脑海中。此外,雨林中还有许多种类的小型有毒生物,如毒蛇和箭毒蛙。然而,最常见的问题来自与吸血水蛭的相遇,以及与携带疾病的蚊子有关的健康问题。

天气也给亚马逊雨林带来了危险。亚马逊的雨季高峰从十月持续到五月,尤其是三月和四月的大雨。雨水冲刷道路,导致亚马逊河和数百条相连支流的水位急剧上升。这导致了洪水以及会使船只沉没的极其强大的水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