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坚持跑步10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是一名七〇后,已经坚持跑步30多年了,我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初中上学离家远,不跑步就迟到

上小学的时候,在我们村办小学,学校离家比较近,我没怎么跑过步,每年学校的运动会也很少参见。

上初中就要到距离我村七八公里远的邻村上学,当时农村条件很一般,大多数家庭都没有自行车,即就是有自行车的家庭,自行车也是大人用的。

每天上学就靠着两条腿,道路也不是硬化的,全是土路。早上、中午的上学、放学都需要跑步,否则就会迟到,只有下午放学后,才可以和同学步行回家。而我当时的初中学校没有食堂、不能住校,只能每天回家。

没想到到了初二以后,每年学校的运动会,前三名全是我们村的学生,我也拿过几次5公里第一名。

高中三年就开始住校了,加上学习比较紧张,也就放松了跑步。不过毕竟有三年跑步的基础,每年的校运动会也都参加,也拿过几次名次。

二、入伍后,5公里是家常饭

1990年我入伍,每天的5公里成为了家常饭,而且考核很严格。刚开始入伍的时候,因为在高中阶段,锻炼比较少,所以一度拖了我们全班的后腿,班长经常给我“开小灶”,很快就赶了上来。

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总感觉大学的课程不是很紧,加之还要包分配。所以学习没有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健身、运动放在了第一位。几年大学生活,体育馆、运动场常常会看到我的身影。

也就是从大学开始到现在,我的体型一直保持很好。

三、曾经因运动量过大受过伤

30多岁的时候,开始兴起了马拉松,单位有不少人跃跃欲试报名参加马拉松,我也想参加马拉松证明一下我的实力。

得知报名成功后,我就加大了训练强度,从每天10公里,增加到了20、30公里,周末的时候,常常要跑一个半马或者全马。同时开始追求速度了,也就意味着强度很大。

有一次因为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而造成了右腿膝盖半月板撕裂。导致了我马拉松也没有参加上,缺席了那次的马拉松。

后来修养了一段时间,通过动感单车,逐渐恢复了跑步。到了40多岁的时候,每周3—4次的跑步减少到了5公里。虽说运动量减下来了,但是配速一直没有降低,基本上都是在4‘30”左右,导致得了足底筋膜炎。

在西京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理疗和中医调理,加上医生建议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在脚底下踩一个网球,通过按摩逐渐恢复了过来。

四、50岁以后不追求跑量、速度

步入50岁以后,依然坚持跑步,每周也是3—4次的5公里,但是已经不追求跑量和速度了,配速控制在6—7分钟之间,心率控制在120次一下,基本上成了“养生跑”了。

2020年的总跑量只有1000公里多一点,要比以前降低了很多,随着年龄的增加,跑量还会越来越少。

更加注重跑前的热身了,每天运动时间大约1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是这样分配的:前10分钟热身,主要是活动好各个运动关节;中间40分钟慢跑,配速在6—7分钟之间,或者跑够5公里;后10分钟,做一下拉伸,拍打一下腿部肌肉。

运动鞋也开始换上了舒适柔软的底子,不再购买速度型的跑鞋了,不需要太贵,穿起来舒服就行。运动衣也是宽松吸汗的比较便宜的了。

五、跑步贵在坚持、贵在自律

无论何种运动,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靠着3分钟热度,想起来了就运动一下。通过30年的坚持和自律,每周的跑步已经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如果有一周不跑步了,会感觉到很难受,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做一样。

有人可能感觉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动作,坚持30年很难,觉得遥不可期,可是一天天坚持下来,也没有什么难度,犹如平常上班、过日子一样了。成为了日常行为的一种习惯。

六、坚持跑步带给我的变化

要说坚持了这么多年的跑步,给我带来了哪些变化,我还真的说不上来,因为我一直在跑步,没有觉得自身有什么变化。

要说变化,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1、时间观念

早上多年来坚持5:40起床,每天晚上19:30点看完《新闻联播》就是我的运动时间,因此工作上的事情,一定要在单位完成,不会带回家的,工作的事情就要在工作时间完成。

2、体型体重一直保持不变

我从来没有采取节食的方法来减肥,一日三餐是必须要吃的,荤素搭配,没有因为胡吃海喝而长胖了。通过节食减肥我感觉是最不可取的,看起来病恹恹的,无精打采,没有朝气。

而长期坚持运动,已经过了50岁的我,没有“三高”,上下楼梯腿不软、心不慌。一人一车自驾游西藏,青进川出,很顺利完成了。

3、几乎不感冒发烧

多年跑步,我几乎很少感冒发烧,即就是感冒了,如果不发烧,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看医生的,不吃药三五天感冒就会过去。

每年的体检,我的心肺功能一直得到医生的肯定,这也是我每次体检引以自豪的事情。

结语:

跑步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运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更不需要多好的装备,跑起来就可以了。但是几十年坚持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天运动1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

坚持跑步不一定长寿,也可能造成运动受伤,但是可以带来健康。只要运动前充分热身,一些运动受伤是可以避免的。

那些坚持跑步10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感觉自己比以前更开朗,更阳光了,更有精神和活力了。跑步可以使大脑较多的产生内啡肽,从而使人兴奋。每天下班后换上装备出去跑一段路,跑到大汗淋漓,顿时感觉一天工作下来的疲惫都被抛到烟消云散了,人也精神多了。跑步以后肚腩也越来越小了,身材也越来越精壮了。

跑步以后自己的免疫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没跑步之前因为要经常加班,还晚睡,所以每次一变天的时候身体就扛不住了,经常感冒流鼻涕。自从坚持跑步之后,我就感觉身体多了一层保护罩一样,感冒等疾病都离我而去了,看着一天天变的强壮的身体,好庆幸自己坚持了跑步。

跑步让我没有再偷懒过,生活也更充实了,没再抽过烟,没再喝过酒,所有坏习惯一律跑光光,跑步给我带来的是对未来充满无比的自信。

那些坚持跑步10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的一个同事,当了个领导,年轻的时候应酬多,酒量大,整天吃吃喝喝,忙忙碌碌,自以为是人生的胜利者。突然有一天早起起床瘫倒在窗边。过了上班时间了,通讯员去他房间打扫卫生。发现了情况,赶紧拨打120送去医院抢救。脑出血,住院了将近一个月。出院的时候瘦了十斤。医生安排他别喝酒别抽烟多锻炼。

出院之后,这人决心也很大,把工作职务辞掉了。然后坚持跑步,每天起的比鸡还早。跑完十多公里之后,就在回来的路上买了早餐回家。

到现在跑步已经快二十年了。年龄也六十多了,现在身体像个牛犊子一样壮实。就是以前嘴结巴的毛病没治好。一切都是很好的。

看来跑步锻炼还是有效果的。

可能大家担心跑步的原因就在于传言膝盖受损的问题。经过咨询专家,膝盖损害是有的,但只要注意方法,是可以避免的。关节老化的问题谁都避免不了,不跑步不锻炼的人,膝盖关节甚至退化的更快一点。

如何避免膝盖关节受损呢?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1.保持健康的体重。体重越大,造成膝盖的压力越大。原因不用解释了。

2.做好跑步前后的准备活动,把关节肌肉活动开,让身体放松。

3.锻炼膝盖旁的肌肉,减轻膝盖活动的压力。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关注和转发。👩‍❤️‍👨

那些坚持跑步10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60岁开始跑步,如今跑步二十年了。腿脚,膝盖无伤,无痛。

这主要是因为坚持慢跑,不追求速度,开跑配速8分/公里,逐步加快。

跑步落地轻松,体重125斤,保持体重不变。

虽然坚持天天跑,但只用七分力,不强行坚持,累则休息。

虽不拉伸,但天天按摩,腿从來不酸不痛不抽筋,和走路一样随便。

每天跑5一10公里。

明年八+岁,还会继续跑到九十岁。

那些坚持跑步10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是跑了15年了,最早每天6公里,后来加到10公里,好处是每天吃饭香,睡觉好,累了睡一觉第二天就能恢复,抵抗力也好,感冒少了,不过今年46了,感觉身体恢复慢了,天冷肌肉也容易受伤,今年改成只跑6公里,每周跑四次,再做点单杠双杠无氧运动。我懂中医,跑步不要过量,视自己身体恢复状态,跑完步后微微疲劳最佳,第二天不觉得累为好,马拉松绝对是过量运动,对身体是很大伤害,40以后最好不要参与了,我锻炼没想着长寿,只想活的有质量,不要老了卧床让人伺候

那些坚持跑步10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今年52岁,7年前开始跑步,从什么都不懂,经常受伤,到现在每周稳定跑两次,一次10公里多一次半马,都能一口气跑完,半马成绩在100分钟零一点。不跑步的几天也都是器械锻炼,哑铃拉簧俯卧撑仰卧起坐什么的,每天早上1个小时。现在的感受当然是身体素质好了不少,以前冬天怕冷晚上睡觉要电热毯,现在不但不用被子也薄了不少。养成跑步习惯以后,每周两次的跑步成了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为了保持状态,刻意保持体重,每天早上便后秤净重,根据变化决定当天的进食量,所以体重一直保持不错。静息心率不到60,血压也常在60几,110左右。但还是有些问题不理想,7年前血糖偏高,糖耐量异常,医生说我糖尿病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还是这个状况,夏天都是好的,冬天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也是好的,就是早上的空腹血糖经常6点几。还有不能喝酒,连续几天喝酒的话,胆汁反流性胃炎也要复发,血糖也会失控。但是这些问题,我想不锻炼的话可能会更严重吧。无论如何,跑步和锻炼,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