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强硬反制,扣押悬挂米字旗的油轮,战争会打响吗?

在国际上曾有过这样的说法: 在西方阵营中,宁愿得罪美国,也不要轻易得罪以色列和英国。直白的说,这两个国家都是难缠的角色。假如触碰了以色列的生存底线,以色列是“不说就干”或“干过再说”,完全是“独狼式”的打法。而英国的方式就有所不同了!如果谁触碰了英国的底线,很可能就像是惹了马蜂窝。有可能就会遭到“群狼式”的围攻。因为,即便是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已经是“迷迷糊糊的月亮”,但它仍然在借助太阳的余热“偶尔发光”。这个“余热”就是英国曾统治世界近四个世纪的“遗产”。这个“遗产”自然包括曾经的英联邦国家以及欧洲的王室国家。因此,有人说,如果单论“关联性政治动员力”的话,与英国相比,连美国都要靠边站。

尽管英国早在二战中就“让”出了世界老大的地位,尽管英国今日之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尽管英国时常被嘲讽,但不得不承认,在今日之世界,英国的政治动员能力仍然是不容小觑的。对于英国和美国的关系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英国就是美国的跟屁虫”。可是,我始终不敢苟同。如果将英国和美国的关系看作是“老子和长子”的关系似乎更为恰当。只不过是这个“老子”老了,这个家目前是“长子掌舵”而已!我们以“五眼联盟”国家为例。虽然美国这个“长子”实力超群,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三个国家却经常不买美国的账,但这三个国家却对英国“毕恭毕敬”。

目前,以英国为核心的英联邦国家仍然有53个,另外还有16个国家尊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欧洲的王室国家多和英国有渊源。就连法国的国王头衔都被英国“挂”过近一个世纪。所以说,英国仍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如果有谁忽视英国这个影响力的话,那说明这个国家战略水平有问题。在当今世界上,美国的影响力虽然最大,但多是因为“硬实力”的原因。若论“软实力”(即关联性政治动员力)的话,美国未必强于英国。去年3月4日曾发生了双面间谍斯帕尔斯父女被害事件,英国在极端时间内就动员了几十个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外交围攻,俄罗斯算是领教了!有人说那是因为美国的影响力,我认为不尽然。因为,如果事情发生在美国人自己身上的话,美国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及对伊朗的制裁,响应者寥寥无几。所以说,伊朗虽然会毫不犹豫击落美国的无人机,但它未必会轻易招惹“米字旗”。

根据德国媒体7月6日的报道,伊朗革命卫队疑似在波斯湾“扣留”了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太平洋旅行者”号油轮。消息一出,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了!人们为什么轻易就相信了呢?应该说“纯属巧合”。因为在7月4日,英国在直布罗陀扣留了一艘伊朗的油轮,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愤怒。于是,伊朗方面向英国表示了抗议。伊朗国家利益委员会秘书长穆赫辛·礼萨伊还发表了强硬谈话说“如果英国不释放伊朗油轮,那么,伊朗当局就有义务扣押一艘英国油轮”。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就在伊朗方面发表强硬讲话,威胁要扣押英国油轮后,恰巧就有一艘悬挂“米字旗”的油轮在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后意外的“停”了下来,而且一停就是数小时。国际海事跟踪器上显示的居然是“不在指挥状态下”。于是,太平洋旅行者号油轮也就顺理成章的“被伊朗扣押”了。

“太平洋旅行者号”油轮被伊朗扣留的消息已经证明是德国媒体的“误报”。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目前中东局势的紧张。总有一些组织或势力在有意制造紧张气氛,其目的无非是希望中东地区越乱越好,以便从中渔利。而对于伊朗来说,美国和以色列它已经应付不过来了,它实在没有理由和必要再去招惹“难缠”的英国了!尽管英国刚刚扣留了伊朗油轮,但那毕竟是按“程序”办的。而如果伊朗仅仅是因为报复而扣押英国油轮的话,那伊朗无异于是在激化矛盾,伊朗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2011年叙利亚内乱爆发后,欧盟曾出台过一个对叙利亚的石油禁令。虽然这个禁令随着“伊核协议”的签署早已名存实亡。但英国却又突然使用起来了!据海外网7月5日报道,一艘名叫“格雷斯1号”的伊朗巨型油轮7月4日在直布罗陀水域被英国扣押。直布罗陀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原属于西班牙,现属于英国。应直布罗陀当局的请求,英国出动了30海军陆战队队员在7月4日将“格雷斯1号”油轮扣下。这引起了伊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但是,伊朗也仅仅是抗议和说说硬话而已!如果说报复性扣押英国油轮的话,伊朗确实是需要“掂量”的。虽然英国此举有配合美国之意,但英国却仍然是以欧盟的制裁令名义进行的,是和美国切割的,所以,某种程度上具有欧盟角度的“合法性”。而伊朗如果贸然对英国油轮采取报复性扣留的话,无疑是连欧盟也得罪了!那样的话,对处于困境下的伊朗,那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伊朗现在的处境其实很不妙。虽然在6月20日击落美国无人机,而特朗普又叫停了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后,伊朗国内似乎是士气大振,但还应该看到,随着伊朗在浓缩铀储量和丰度上的突破上限,“伊核协议”面临着完全“作废”的可能,而那样的话,伊朗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7月1日,伊朗外长扎里夫正式宣布伊朗的浓缩铀储量突破了300千克的上限,就在昨天(7月7日),伊朗又宣布浓缩铀丰度达到了5%,超过了3.67%的硬指标。这就会使伊朗的处境更加不妙了!不管怎么说,虽然美国退出了伊朗核协议,但其它各方还是在坚持“伊核协议”的,这起码会给局势带来缓冲作用。但如果伊朗在浓缩铀指标上有明显违反“伊朗核协议”规定的话,其它相关方就很难办了!为此,7月6日,法国总统专门和鲁哈尼通了电话,在要求伊朗遵守“伊核协议”的同时,还严厉的警告了伊朗。而英国在早些时候已经表态,如果美国对伊朗采取措施的话,英国将“跟进”。而特朗普在独立日阅兵式上又发出了“磨刀霍霍”之声,并向美国士兵发出了不惜一战的号召。所以说,伊朗否定扣押英国油轮是明智的。假如伊朗真的这样做的话,则很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伊朗强硬反制,扣押悬挂米字旗的油轮,战争会打响吗?

战争暂时不会打响。不过这是伊朗扇向日不落帝国脸上狠狠地一巴掌,算是给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伊朗对英国的报复

伊朗没有英国那么蛮横霸道,并没有扣押油轮。而是在昨天拦截英国的船只,进行了登舰检查,检查结束后选择了放行。

但是这突然的例行检查就是针对英国而来。英国既然有本事扣押途径直布罗陀海峡的伊朗油轮,伊朗就可以扣押途径霍尔木兹海峡的英国油轮。昨天的检查就是一个小小的警告而已。

英国已经失去了对付伊朗的王牌,伊朗对付英国可以慢慢出招

伊朗现在因为美国的制裁,已经和国际社会逐渐脱钩,现在哪怕英国对伊朗制裁,收效也是微乎其微。伊朗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下次换一条路线,英国也没有办法针对伊朗了。

而且因为美国制裁,伊朗商船行驶数量的也越来越少了。可是英国还是要进行全球贸易的 总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途径霍尔木兹海峡海峡。

现在伊朗都已经这样了,被逼急了完全可以破罐子破摔,采取更激烈的报复。但是英国呢?家大业大,犯不上和伊朗针锋相对。英国更容易被伊朗抓住反制的机会。

双方都只是面子问题,没有实质损失

其实英国和伊朗矛盾也没有那么激烈。英国虽然扣押了伊朗的油轮和船上的工作人员,但是并没有占有这些石油,也没有抓捕油轮的工作人员。

同样,伊朗也选择了克制,在可以扣押船只的时候,只是选择了检查,双方都给彼此留了余地。只是面子问题,绝非实质损失。

就目前的冲突,还没有到动刀动枪的程度。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伊朗强硬反制,扣押悬挂米字旗的油轮,战争会打响吗?

英国已经不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拿什么打伊朗?21世纪以来,英国在历次战争中都是充当“马前卒”的角色,为美国冲锋陷阵。如果仅仅凭借英国自身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发动一场针对中等国家的战争。即使伊朗扣押了英国油轮,英国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面咽”,根本不可能主动挑起战争。但如果美国发动了伊朗战争,英国必然再次成为“小喽啰”,派兵协助美国。不论是在阿富汗战争,还是在伊拉克战争,英国人都紧紧追随美国,出人出钱帮助美国打仗。

7月4日,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轮。7月6日,流传着伊朗在波斯湾海域扣押了一艘名为“太平洋旅行者”号油轮的消息。消息一经传出,全世界都绷紧了一根弦,英国与伊朗的冲突可能就此升级。

不过,英国与伊朗都出面否认了这条消息。观察室认为,即使现在伊朗还没有采取扣押英国油轮的对待报复措施,但局势发展下去,最终伊朗也必然扣押英国油轮,至少要对经过波斯湾的英国油轮进行检查。

在英国扣押伊朗“格蕾丝一号”油轮以后,伊朗国内非常愤怒,即使是身为温和派的伊朗专家会议成员、资深宗教人士贾扎耶里都表态,英国可能会害怕伊朗接下来的报复行动。伊朗人普遍认为,英国人扣押伊朗油轮无疑是海盗行为。

面对国内的滔滔民意,伊朗政府当然需要采取措施反击英国。英国人这次做的确实非常过分,明显是在为美国人冲锋陷阵。欧盟已经对叙利亚发布了7年多的经济制裁法案,但却没有扣押过任何油轮,英国人做了第一次。已经要脱欧的英国人,为何如此积极履行欧盟的禁令?如果答案是美国作祟,那么一切都能够解释得通了。

英国正在脱欧

英国早已经不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早已经是日落夕阳帝国,哪里还有能力发动战争?特别是,英国现在国内对于是否脱欧的问题已经吵成了一团,怎么可能有精力、更不会有能力对伊朗开战?

即使是美国强大的国家实力,也忍了40多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对伊朗开战。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英国会因为伊朗的反击,而主动发动针对伊朗的战争。

观察室认为,英国人既傲慢,又务实。一旦伊朗采取对等报复措施,也就是在波斯湾海域扣押英国油轮,英国人最终也只能认怂。波斯湾与霍尔木兹海峡才是真正的世界石油贸易的大动脉,如果伊朗对英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英国人除了认怂,还有其他的对策吗?

伊朗海军在波斯湾演习

不过,英国人毕竟一直是美国的“马前卒”,如果美国发动伊朗战争,英国人可能再次为美国冲锋陷阵!

伊朗强硬反制,扣押悬挂米字旗的油轮,战争会打响吗?

在战争边缘的危险博弈中,伊朗咬咬牙,敢于击落美国最先进的“全球鹰”无人机,却没有勇气对英国实施对等报复,也扣押一艘英国的油轮,或者也去击落一架驻扎中东的英军的无人机,因为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英国为了讨好美国,突然对伊朗下黑手,7月6日派遣海军陆战队第42突击队的30名特种兵,协助海外领地直布罗陀当局,扣押了一艘运载着200万桶伊朗原油的超级油轮格雷斯1号,理由是违反了欧盟的制裁法令。

随后,德国媒体报道了一则劲爆的新闻,称伊朗7月6日在波斯湾中部扣押了英国的超级油轮太平洋旅行者号,但遭到伊朗、英国的齐声否认——伊朗并没有对英国实施对等报复,虽然对英国的行为十分愤怒,抨击英国是在实施海盗行径,外交照会英国驻伊朗大使,表达强烈抗议,要求立即释放格雷斯1号油轮。

与此同时,伊朗革命卫队前司令、伊朗国家利益委员会秘书长穆赫辛·礼萨伊少将威胁称,如果英国不归还格雷斯1号油轮,伊朗的执法部门有责任也扣押一艘英国的油轮,这样才算“礼尚往来”。

伊朗的强硬保守派高官的威胁,往往都是空炮——伊朗政府通常都不会当真的,去落实,去实施,这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而已,被他们威胁的对象国心知肚明,往往是置之不理。

无论是伊朗,还是美国、英国都不会因为一艘油轮的扣押而爆发战争的,这个还不足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而是西方公明正大地捅伊朗的刀子的卑劣行为,给至今还不屈服的伊朗一点颜色看看的小动作而已,四面楚歌的伊朗愤怒过后也就认栽了,不会对英国实施对等报复,更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比较有意思的是,为什么是英国向伊朗捅刀子,而不是欧盟的另外两个大国法国、德国?伊朗敢击落美国的无人机,为什么不敢对等报复英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英国的软实力世界第二。无论是高等教育、流行文化的输出,还是西式价值观的输出等等,英国都强于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仅次于美国。

2、美英的特殊关系使英国保持着比法国、德国更强劲的全球影响力。虽然多数人都很讨厌英国,瞧不起这个破落户,但不得不承认,在全世界,英国的确比俄罗斯更受欢迎——的确很难让人接受这样的事实,但现实很残酷。

3、作为全球首席搅屎棍,英国的政治动员能量在西方仅次于美国,同样也比俄罗斯、法国、德国强大。英国早已盛况不复存在,早已从日不落帝国沦落为日已落帝国,但依然是国际事务的狠角色,与俄罗斯不相上下,有时候俄罗斯在与英国的较量中还被对方修理得眼晴鼻肿。论战争,英国肯定打不过俄罗斯,但和平时期的政治较量、外交博弈,俄罗斯多数时候搞不过英国。

去年,英国爆发了双面间谍中毒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不仅在议会要求俄罗斯在24小时内配合英国接受调查,公开羞辱俄罗斯,还纠集了20多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俄罗斯的外交官,外交围剿俄罗斯,还遭致美国的二次制裁。那段时间,俄罗斯的疲于招架,狼狈不堪。

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大阪G20峰会上,特蕾莎·梅与普京会晤,全称板着一张臭脸,对普京没有好脸色,当面厉声指责俄罗斯政府直接参与了双面间谍中毒案,并警告俄罗斯必须停止破坏国际条约,危害各国集体安全的活动,否则,英俄关系不可能解冻。

另外,在21世纪爆发了战争,无论是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是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英国全都出兵参战了,并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伊朗强硬反制,扣押悬挂米字旗的油轮,战争会打响吗?

的确在昨天(7月6日)就有德国媒体报道,伊朗在7月6日下午的波斯湾中部水域扣押了一艘英国的“太平洋旅行者”号(Pacific Voyager)油轮。这个消息被迅速扩大,这被解读为伊朗直接报复英国扣押行为。毕竟在7月4日英国在直布罗陀扣押了伊朗满载200万桶石油的“格雷斯1号”油轮,扣押的原因是因为该油轮涉嫌违反欧盟2011开始的对叙利亚的石油禁令。

不过,伊朗扣押英国油轮的消息已被证实为假消息,只是德国媒体的推测,伊朗和英国政府都已经否认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据伊朗官方通讯社(IRIB)7月6日的报道,伊朗否认在波斯湾海域扣押英国油轮之事,相关报道纯属是“捏造”。而英国方面也声称没有英国油轮被扣押,英国在波斯湾地区的油轮都在正常行使。

而这些报道实际上是德国媒体根据对“在线船舶追踪服务网站”(“MarineTraffic)消息的过度解读:据“MarineTraffic”发布的信息显示,“太平洋旅行者”号(Pacific Voyager)油轮7月6日下午在波斯湾中部水域停止了行驶(Stopped),随后又变成了“失控”(Not under command)状态。而当时伊朗方面确实有小艇拦截了油轮,但是只是例行检查,并没有进行所谓的拦截。而太平洋旅行者号也只是进行了航线的调整,而后又继续行使了,不存在被伊朗扣留。

而在德国媒体报道的消息之前,伊朗半官方媒体迈赫尔通讯社5日报道,

伊朗国家利益委员会秘书长穆赫辛·礼萨伊(Mohsen Rezaei)威胁,如果英国不归还伊朗油轮,伊朗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报复措施,扣押一艘英国油轮。礼萨伊同时也是伊朗革命卫队的一名少将。

因此,伊朗方面有这样的先前威胁,德国媒体有这样的相关报道,因此,很多人就认为伊朗方面已经扣押了英国油轮。既然伊朗方面并没有扣押英国的油轮,那么就不存在伊朗与英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不过随着英国扣押油轮时间的推移,显然伊朗方面也不会善罢甘休。不过伊朗局势的复杂,已经不是这一个问题了。(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朗强硬反制,扣押悬挂米字旗的油轮,战争会打响吗?

几天前英国海军应直布罗陀的请求,扣押了一艘伊朗运营的油轮,此后媒体就传出伊朗在波斯湾扣押了一艘英国油轮。外界认为这增加了地区紧张局势,甚至认为美国也在背后策划。

但木叔7月7日仔细查看了各大国际媒体,可以告诉大家两件事——

1)伊朗人根本没扣押英国油轮,这是一起媒体乌龙。

2)伊朗人和英国人在接触,甚至伊朗人还有“妥协”迹象。

有这两件事,难道英国和伊朗还会爆发战争吗?

当然不会!

而且扣押油轮的事件也会有一些和平解决的渠道,并不是只能走向冲突和对抗。

第一件事而言,确实是一些媒体在捕风捉影。

英国油轮“太平洋航行者”号在波斯湾停泊了一些时间,这就被外界认为是被伊朗扣押了。

7月6日伊朗和英国双双否认了这点。

如今“太平洋航行者”号还在正常行驶。之前之所以停驶,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是为准备靠港调整航向,是海上航行的正常操作。

伊朗官方媒体也说:伊朗扣押英国油轮的做法是捏造的。

双方都否认,国际主流媒体也没报道,那么当然可以认为这个消息有问题。

从第二件事而言,双方开始接触讨论油轮问题了。

伊朗副外长阿拉戈齐已经在7月6日表示,不仅和英国人交流,也要和西班牙驻德黑兰的大使等见面交流,各方要在这个伊朗油轮被扣押的问题上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这说明伊朗不想让局势恶化到战争的地步。

与此同时,伊朗方面传出消息称:这艘船并不是驶往叙利亚。

这就等于给英国和直布罗陀当局未来可能放船的借口。因为当初之所以扣船就是因为它非法向叙利亚运油,违反了欧盟的禁运令。

如果证明不是给叙利亚运油,当然一片云彩就散了。

(英国扣押伊朗油轮影像)

但问题在于这个伊朗的“妥协”迹象能不能被接受?

毕竟这艘船要进入地中海,才被直布罗陀方面警告英国进而被扣留的。

而欧洲早就没有国家进口伊朗石油了,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不可能用这艘船的油。

北非阿拉伯国家也不会用伊朗的石油。

那么地中海除了这些国家之外,还有哪国公开进口伊朗石油?

如果如伊朗所言不是叙利亚,那是土耳其?

因此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考验各方智慧了。

但可以肯定,不会因此爆发战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