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近二三十年,春晚上一句“想死你们了!”让无数观众感觉到了温暖,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话是冯巩说的。

2009年,冯巩出演了电影《建国大业》里面的冯国璋,大家发现,冯巩和冯国璋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道这两人有什么关系?

确实有,而且很近,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父,亲的,没有一点水分。

1、

冯国璋出生在1859年,比冯巩大了整整98岁。冯国璋的发迹是从天津小站练兵开始的,当时的冯国璋从日本学习回来,专业能力不错,授课能力很强,是袁世凯绝对的的左膀右臂。

北洋三杰中的“北洋之狗”说的就是冯国璋。1911年12月15日,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禁卫军“总统”,兼职察哈尔都统,正是这样的任命,让禁卫军在溥仪和裕隆太后退位时,没有进行反抗,因为冯国璋曾经是这支禁卫军大多数骨干尊敬的冯老师。

1913年7月,冯国璋受命出任了江淮宣抚使,1914年,冯国璋晋升为陆军上将。袁世凯去世后,冯国璋成为了副总统,此时黎元洪为总统。1917年7月,冯国璋成为了代理大总统。1918年8月份,冯国璋辞去了副总统之位。1919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60岁,留下了300万大洋的遗产。

2、

冯国璋有五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叫冯家遇,出生在1888年的天津。冯国璋的这个三儿子很厉害,曾留学德国,后来投身实业。在抗战期间,汪伪政府华北政务委员长大汉奸王克敏数次邀请冯家遇出任高官,但被冯家遇以生病为由拒绝。为了逼真一些,冯家遇不惜用黄胆水涂面,真是认真,理由只有一个:不做汉奸,不为汪伪政府做事。

冯家遇在1953年去世了,享年65岁,比他爹多活了5岁。冯家遇有六子七女,其中,第三子冯海岗出生在1920年。

冯海岗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来在天津市河北区房管局工作。冯海岗有三个儿子,第三子,也就是最小的儿子,就是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冯海岗在1993年去世,享年73岁。

3、

冯巩原名冯明光,出生在1957年。由于曾经出身显赫,在十年动乱时期,冯巩没少受罪。

1973年,冯巩拜师马季,开始了自己的相声生涯。1986年,冯巩开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第一次春晚节目是《虎年说虎》,但当时搭档还不是牛群,是刘伟。1988年,冯、牛开始搭档,开始被广大中国人熟悉,那独有的冯氏喜剧(相声或小品)成为了春晚不可或缺的节目。

目前,冯巩是相声表演艺术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担任过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等职务。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北洋军阀冯国璋的第三个儿子是冯家遇,冯家遇第三个儿子是冯海岗,冯海岗第三个儿子是冯巩。曾祖父冯国璋被天下人熟知,过了三代,冯巩又是被天下人熟知,真是一个循环。

虽然,冯巩只是一个演员,但其做人做事可圈可点,深受亲人、朋友和粉丝的认可。可以说,冯巩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自己,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每年春晚冯巩那句“我想死你们啦”,都让我们感到特别的熟悉。冯巩——和蔼可亲的老艺术家。冯国璋——叱诧风云的北洋三杰。二者一文一武,又同姓冯,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话不多说,看图。瞧这眉眼、脸型和这法令纹。除去胡子来看,倒真有几分神似,只不过气场截然不同。还真别说,二人关系匪浅,这冯国璋正是冯巩的曾祖父。

北洋三杰之冯国璋,功绩伟业以和为贵

冯国璋1859年出生于河间县西诗经村,188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装备学堂。随后跟随聂士成四处征战,曾经历过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

后来经聂士成推荐以清朝驻日公使裕庚随员身份赴日,军事才干得到大幅提高。回国后受到袁世凯的赏识,编制军事教材,辅佐练兵。

凭借出色的练兵术,冯国璋成为了袁世凯的心腹。也正是“老师”这一角色使得北洋军阀集团中有很多都是他的门生,在后来的夺权分裂中起了很大作用。

最初,袁冯二人关系非常好。即便后来袁世凯失去了清廷的信任,冯国璋依然与其暗中保持联系,数次关键时刻都为袁世凯纂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当袁世凯称帝野心逐渐暴露之后,袁冯二人逐渐离心。民国五年,冯国璋公开反对帝制。全国上下民愤不断,北洋集团很快四分五裂。

也终于在这一年把袁世凯熬死了。同年冯国璋被推选为副总统,坐镇南京。民国八年,60岁的冯国璋突然病逝,一生期盼以和平统一的他最终没能亲眼目睹,这也成为了他的遗憾。以上就是这个集军阀、地主、资本家三个角色为一体的冯国璋的故事了。究其一生,也算是一个有远见有热血的末代将才。

冯巩――自身很努力,太爷给自己压力

正因冯国璋死时有憾,所以他对后代寄予了厚望。冯氏一族在此后的百年间也不负众望,均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人才。

不过,虽然祖辈有奇才高就,冯巩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好处。相反,他因为这个太爷吃了不少苦。

1910年,冯国璋曾为《冯氏家谱》重修作序,规定后代子孙以“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做字排辈。

到了冯巩这一代理应以“禁”字取名,可其出生之时正是1957年。为表忠心,冯巩的名字并没有遵循祖训。到了冯巩的儿子时才以开做字,取名冯开诚。

也是这一时期,冯家没落到了极点。一度捉襟见肘。当时由于政治原因,祖上的敏感身份使得冯巩一家成了反革命家庭。

不得已,11岁的冯巩和其二哥跟随母亲来到了“贫民窟”——大昌兴胡同20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直到20世纪末,新中国迎来了曙光,冯氏家族才再度崛起,当然这都是后话。冯巩自幼就有文艺天赋,偶得良师赏识开始痴迷于相声表演。十几岁的他期望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角。与此同时,周围人的欢声笑语也一直激励着他,彷佛告诉他“你可以成功”。

于是,他刻苦学习,卖力演出意图证明自己,盼望着当上一名文艺兵。他满怀期待得参加了军区文工团的面试,初试顺利通过,复试也顺利通过。

各区文工团慕名来函,众人好不羡慕。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个派人来到了冯巩的学校,他们带来了介绍信、报名信还有一张政审表。

文艺兵也是兵,那身绿衣服可不是那么好穿的,而冯家的政治外衣一时半会还披在身上。所以冯巩的出身成了最后的一道闸门,将冯巩挡在了文工团的门外。

多年努力功亏一篑,冯巩打心眼里讨厌这个坑了后人的太爷。不会一次打击并没有将其击溃,他仍在静候佳机。

终于1977年,政坛交替,人民稍有喘息。冯巩几经波折,如愿当上了文艺黑兵。不过因为“黑”不敌政,一张大布报将他离职处理。

坚韧如冯巩,他学习,演艺,做工三不误。1980年,冯巩这块金子终于等到了光明到来的这一天。23岁他背上行囊,离开天津,坐上了信心念念的去往北京的火车。

此后的他入了文工团,当了真正的兵。入了党,成为了政协委员。有学历也有了梦想,和他的相声小品一起活跃在荧幕上。从天津到北京,这短短120余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8年(从1972年学习相声开始)。之所以这段路走得如此艰难,还是要感谢他那素未谋面的太爷——冯国璋。

虽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过事实证明,家风家训可传世,而这官阶荣誉及财富却未必能流芳千古啊。搞不好还是口丢不掉的大黑锅。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冯国璋是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的太爷爷,也就是曾祖父。不过冯巩不仅没有沾太爷爷的光,小时候还为此吃了不少苦。

冯国璋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段祺瑞、王世珍并成为“北洋三杰”。1916年袁世凯死后,冯国璋出任民国副总统,并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可谓权倾一时。

由于直系军阀内部发生分裂,所以冯国璋的权力并没有维持多。1919年冯国璋辞去副总统职位,并于当年病逝,终年60岁。冯国璋掌权期间置办了不少家业,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几代人都花不完。

冯巩的爷爷冯家遇还算争气,靠着留下的遗产和冯国璋的关系,创办了不少企业,生意做得不错。但冯国璋去世后,冯家遇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到抗战胜利时,家产已经所剩无多。新中国成立后,冯家就只剩天津的一套祖宅了。

冯家遇生有6个儿子,冯巩的父亲冯海岗是老三,以当时的国内形势,冯巩家不仅没有继承什么遗产,还因为冯国璋“大军阀”的身份吃了不少苦。他们家被迫从祖宅搬出,住进了狭小的房子,父亲还丢了工作,生活十分清贫。冯国璋估计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后人竟然沦落如此。

虽然冯家没有出过搞文艺戏曲的人,但冯巩却是个例外。他上学的时候就对曲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因为出色的天赋被马季收为徒弟,名气也越来越大。

不过等到他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却因为太爷爷冯国璋的原因过不了政审这一关,因此无缘文工团,后来只能分配到纺织厂做工。

不过冯巩却一直没有放弃曲艺这条路,最终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并于1986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自此30年没有间断,并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现在形势变了,冯巩也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太爷爷了。2010年,冯巩出演了《建党伟业》,在剧中饰演了太爷爷冯国璋。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冯国璋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1859年出生,和袁世凯同岁。

冯国璋在武备学堂期间,休学去考科举。中了秀才,但是没中举。回来接着上军校。比同学大好几岁。

毕业后,冯国璋进部队,当参谋。主官是聂士成。

冯国璋35岁,正逢中日甲午战争。冯国璋跟随聂士成进入朝鲜。属于陆军。

甲午战争,陆军一溃千里。主帅叶志超跑在了最前面。聂士成倒是打了几仗,撤退时也不太狼狈。

战败后,冯国璋一时垂头丧气。这时候,袁世凯练新军,招冯国璋为左膀右臂。冯暗下决心,练兵图强。

1906年,冯国璋当了大清贵胄学堂总办。学生都是王公子弟。

1911年,任第一军统,领兵镇压武昌起义。

1911年12月,任大清禁卫军总统。

1912年,任直隶都督。(清廷退位,袁世凯当大总统)

1913年,带兵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

1913年,任江苏都督。

1916年,被选为副总统。冯国璋并不北上,依然坐镇南京兼任南京督军,遥领副总统。

1917年,黎元洪被张勋赶走。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之位。

1918年,大总统任期到期。冯国璋回老家养病。

1919年,去世。

冯家家谱,“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

冯巩,又名冯禁巩。为冯国璋重孙。

冯巩,从零起步,以相声为载体。一步一步攀登。

任到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正部级待遇。虽无乃祖实权,却也不遑多让。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冯国璋(1859~1919)河北河间人,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继袁世凯死后的第一任副总统。

袁世凯死后,根据民国宪法规定,袁在“金匮遗书”中指定黎元洪继任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总理是段祺瑞。

<冯国璋>

接下来黎总统和段总理尿不到一个壶里,经常发生矛盾,于是发生了民国时期的“府院之争”。

段总理架空黎总统,黎元洪愤而辞职,段总理重新组阁,副总统冯国章代理总统行使总统权力。

冯国璋是北洋三杰之一,是袁世凯生前十分倚重的将领。(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

“北洋三杰”的外号分别是:王龙、段虎、冯狗。说冯国璋是狗并无讽刺之意,是说他的忠诚护主如狗。

不过冯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爱财如命。段深知这一点,称其有“钱癖”。

冯进入中南海后,发现池中的“放生鱼”很肥很大,又听说这些放生鱼的头上都戴着金牌牌。

冯心动了:“如果把鱼打捞出来卖钱,我肯定能赚一把”。于是他打着清理池中污泥的幌子,抽干中南海鱼池里的水,捉鱼卖鱼。

把鱼拉到市上去卖,这些鱼都是前朝人放生的,又大又肥,十分抢手,当时小报刊文标题为:“总统鱼畅销,饭店老板疯抢”。

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辞去副总统职务,次年(1919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0岁。

冯巩是我国著名的小品相声演员,他的情况想必大家都熟知,知名度比冯国璋大的多,春晚一句“想死你们了”成了经典。

<冯巩>

有人问了,冯巩和冯国璋什么关系呢?

还别说二人关系匪浅,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父,也就是说,冯国璋是冯巩爷爷的老爸,也称“三世祖”。

冯国璋一生育有5个儿子,分别是:冯家遂、冯家迪、冯家遇、冯家迈、冯家周。

亲们发现了吗?冯国璋的儿子们都带“家”字,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冯国璋生前曾修《冯氏家谱》规定,以后子孙起名须从“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十个字为排辈次序。

比如他叫冯国璋,他为儿子们起名用“家”字,孙辈用“海”字,以此类推。

冯国璋的孙辈起名用“海”字,冯国璋的孙辈主要有:冯海岱、冯海嵊、冯海岩、冯海岗、冯海岛等。

<冯巩和冯国璋>

冯国璋开枝散叶子孙众多,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冯国璋的儿子冯家遇身上。

冯家遇是冯国璋的第三子,出生于天津,他就是冯巩的爷爷,年轻时曾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当过一段直隶兵工厂帮办。后经商,开办东方油漆厂,参与创办保定电灯厂,天津恒源纱厂等。

冯家遇生6子7女,第三个儿子名叫冯海岗,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曾在天津市河北区房管局工作。

冯海岗育有三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就是冯巩。

按照家谱来说,冯巩的名字应该带“禁”字,老爸冯海岗认为“禁”字含义不好,于是商定越过“禁”字。要不冯巩应该要冯禁巩。

不过到了冯巩的儿子,起名又重新回到了家谱十个字上来了,冯巩的儿子起名叫冯开诚,按家谱的规定带上了“开”字了。

综上捋顺一下关系就是:【冯国璋→冯家遇→冯海岗→冯巩→冯开诚】亲们明白了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文/秉烛读春秋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冯国璋是著名的代总统,冯巩是著名的相声演员,两人的关系就是:冯国璋是冯巩的爸爸的爷爷,冯巩是冯国璋的儿子的孙子。绕晕了吗?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冯巩是冯国璋的曾孙。今天福垊就为您详细讲述冯巩和冯国璋的世系关系。

冯氏来源及冯国璋的谱系

冯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冯文孙。冯文孙在魏国担任长卿一职,因受封于冯城(在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遂以封地为氏。冯氏名人有战国时献上党的冯亭,有光武帝时的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的将军冯异,有明太祖时期的功臣宋国公冯胜。冯国璋就是宋国公的后裔,冯国璋的始迁祖(迁入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诗经村乡西诗经村第一代)为冯禄,冯国璋的高祖为冯克任,曾祖不详,祖父为南院冯丕振(还有东、西、北等院),父亲为冯春棠。世代为书香门第,可大多科场失意。冯春棠娶妻孙钗,育有四个儿子——长子冯佩璋,次子冯蕴璋,三子冯琥璋,四子冯国璋。

第一代:冯国璋,国字辈

北洋副总统、代总统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妻妾七人,子女九人,为子孙规定的辈分为“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

  1. 原配吴凤,冯国璋在河间毛公书院求学时,迎娶的。两人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冯家遂、次子冯家迪、三子冯家遇、长女冯家逊。

  2. 续弦周砥(周道如)及二姨太韩氏无出。周道如本是袁世凯的家庭教师,由袁世凯在冯国璋担任江苏都督时撮合。韩氏是当时的保定知府送给冯国璋的歌姬。
  3. 大姨太彭金梅,去世后被家族扶正。育有一子两女:四子冯家迈、二女冯家祯、三女冯家贤。并非传记所说的被嫡女扶正,而是去世后扶正。因为冯家迈的长女冯容曾提供大姨太在去世后被扶正的消息。
  4. 三姨太王氏(一说何艺花),在冯国璋任贵胄学堂总办时,陆军大臣铁良将使女相赠。育有四女冯家迭。
  5. 四姨太程氏,育有五子冯家週,及一女(早夭)。
  6. 五姨太胡氏,无出。
那么冯巩的祖父是谁呢?他就是嫡出的冯家遇!第二代:冯家遇,家字辈

冯家遇(1888年-1954年),字叔安,为冯国璋第三子,出身于军旅之家。他先学军事,在父亲所辖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学习,跟后来的东南王孙传芳是同班同学;再学化学冶金,留学于德国柏林工学院;然后投军,成为了兵工厂帮办;最后从事实业,以实现实业救国之梦。金融方面,创有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工业方面,保定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东方油漆厂等。天津东方油漆厂的那些事儿,最为后人津津乐道。

冯家遇还搞过“吃鸡”的爱国之事。当时,日本的鸡牌油漆占领着天津市场。冯家遇出于实业救国之梦,请德国专家在德国配方之上研制出了猫牌油漆。都说猫吃鱼,可冯家遇的油漆却是猫吃鸡,将日本的鸡牌油漆挤出了天津市场。不仅如此,越是危急之时,越能彰显的他的爱国情操。

抗战时期,冯家遇以病为由,拒绝汉奸王克敏邀请他出任伪职,王克敏时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冯家遇曾要求子孙:不可租界购置田产,不能留洋求学和娶妻,禁止女眷戴钻戒等。

冯家遇有妻妾三人,子女十三人。

  1. 原配邱氏,育有三子五女:长子冯海崙、冯海巍(排行不明,下同)、冯海崑;长女冯海曦、冯海昭、冯海昀、冯维、冯绶。

  2. 大如夫人(大姨太)李氏,育有三子两女:二子冯海嶷、三子冯海岗、冯海峩;冯海音、冯绅

  3. 二姨太王氏,事迹不详,无子女。

第三代:冯海岗,海字辈

冯海岗(1920年-1993年)按其家族兄弟排行,为冯家遇第三子,庶出次子。还记得上面福垊介绍冯家遇是学化学的吗?冯国璋希望儿孙远离庙堂,而有一技之长,故而让他们学习化学、经济、农业等。冯海岗秉承父命,学习的是教育,他是在辅仁大学读书的。读书期间,认识了自己人生的伴侣刘益素(1921年5月30日-),当时就发下“今生非此女子不娶”的誓言。两家门当户对,结为秦晋之好。

冯海岗、刘益素伉俪育有三子两女:长子冯信、次子冯达、三子冯巩;长女冯幸耘、次女冯传书。次子冯达,不是网上所传所说的次子就是冯传书的说法。此外,请注意墓碑的字体颜色。

第四代:冯巩,禁字辈

冯巩(1957年12月6日——)他一米八三,七十公斤,标准的身材,是我国著名的相声演员,师承相声大师马季。按照辈分冯巩应该叫冯禁巩,然而出于禁字不好取名以及时代因素,冯巩的谱名却是冯明光。通过上面的碑文,福垊发现一个现象,冯海岗为三子取名信、达、巩,那么会不会这个“巩”字最早是“雅”字呢?这只是个人的推测,错误请见谅。冯巩一家人长得非常相似,典型的是冯信、冯幸耕、冯巩、冯开诚。

冯巩与妻子艾慧育有一子,取名诚诚,寓意夫妇互相忠诚。永不相负。诚诚长大后,决定恢复其高祖冯国璋定的辈分,也就改名为冯开诚。

第五代:冯开诚,开字辈

冯开诚(1984年7月——),自幼擅长象棋,长大为学霸海归,鏖战商界,现在我一家IT公司的老总。他没做星二代,却做成了高富帅。已婚,家庭情况不明,但00后的东字辈,估计也早就会打酱油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