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别说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三人联手,就是隋唐所有的英雄一起上,李元霸也根本没在怕。大概只有老天才能收了他吧!
隋唐小说有个特殊的设定,那就是我若比你厉害,就永远比你厉害,根本不会有例外。1+1的结果还是等于1,增加人数并不会改变优势,人海战术是靠不住的。
在开始分析之前,先来看看隋唐英雄的排名座次。这应该是所有历史小说最没有争议的一版,因为其他的历史小说都是后世的读者整理出来的排名,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版本都不一致。但是隋唐好汉的排名,是作者亲自排出来的,毫无争议。
隋唐英雄传
第1条好汉:李元霸,李渊第三子,一说第四子,西府赵王。三锤打跑裴元庆、一招打败宇文成都、两招杀死宇文成都、一招击败罗成、三招杀死伍天锡,后死于雷劈
第2条好汉:宇文成都,被隋炀帝封为天宝大将军,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十五合打败伍云召,一天之内打败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联手。后被李元霸所杀。
第3条好汉:裴元庆,银锤太保,力大无穷。能接住李元霸三锤,一锤击败秦叔宝、杨林、新文礼。后中新文礼之计,命丧火雷阵中。
裴元庆
第4条好汉:熊阔海,绰号紫面天王,太行山山大王。力举千斤闸,救出众反王。但因腹中饥饿外加劳累被压成了肉泥。
第5条好汉:伍云召,南阳候,因父亲遭奸人陷害起兵反隋。十合打败韩擒虎,八九合打败尚师徒,轻松打死数万大军。结局有点不可思议,被一匹马打死了。
第6条好汉:伍天锡,伍云召的堂弟,沱罗寨寨主。三镗打死梁师泰,与雄阔海大战半月不分胜负,后被李元霸一锤打死。
第7条好汉:罗成,燕山公少保,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必杀绝技回马枪。三回合杀杨林,三四枪打败尉迟恭。后遭李建成陷害被乱箭射死。
罗成
第8条好汉:杨林,隋朝靠山王,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死于罗成的回马枪下。
第9条好汉:魏文通,潼关元帅,号花刀大帅,又号赛关爷,连续几次打败秦叔宝、五六刀打败单雄信。后被罗成挑死。一说被王伯当射死,一说被罗士信打死。
第10条好汉:尚师徒,虎牢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速胜秦叔宝,后被秦叔宝用计打败,四件宝物都归了秦叔宝。
第11条好汉:新文礼,弘霓关总兵,善使铁方槊,武功高强,独战瓦岗二十多员好汉联手,后在瓦岗军攻打弘霓关时被杀。
第12条好汉:丁彦平,双枪老将,罗成干爹,被罗成暗算打败,结局一说出家,一说浪迹天涯,一说被罗成逼死。
秦叔宝
第13条好汉:左天成,汜水关总兵大将,曾力抗西魏五虎上将的车轮大战,面不改色,后被裴元庆锤震崖下。最后死在雄阔海的枪下。
第14条好汉:来护儿,隋朝名将。平定高智慧,三征高句丽。后随隋炀帝巡幸江都,江都之变后与隋炀帝一同遇害。
第15条好汉:梁师泰,挂锤庄庄主,后成为李元霸的开路将。曾两锤将天下第十八条好汉,瓦岗五虎之一的单雄信震得两手酥麻,虎口震开。后来在天昌关被伍天锡击杀。
第16条好汉:秦琼,字叔宝。人称小孟尝,外号赛专诸,山东历城人。兵马大元帅,有一手绝技撒手锏。曾与尉迟恭三鞭换两锏。
第17条好汉: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三个回合打败单雄信。
第18条好汉:单雄信,山西潞州人,二贤庄庄主,天下绿林首领。先期与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加入瓦岗,后投靠王世充,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之后,因家兄被李渊射死的原因,誓死不降唐,斩首而死。
第12名到第15名不是作者亲自排,因此可能有多个版本。
李元霸
按他们的武力值差异,还可以再次将他们分为五个档次:
第一档:第1条好汉,李元霸。
第二档:第2和第3条好汉,宇文成都和裴元庆。
第三档:第4至第7条好汉,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罗成。
第四档:第8至第12条好汉,杨林、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丁彦平。
第五档:第13至第18条好汉,左天成、来护儿、梁师泰、秦琼、尉迟恭、单雄信。
这五个档次中,同一个档次的好汉的武力值虽然有高低之分,却还能互相交手,你来我往地打上几十个回合。若是跨档打击,则往往是秒杀的效果,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回到问题的分析,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很多人说,这就像是三国中的三英战吕布。吕布虽然英勇,但是架不住三英的轮番攻战,最后只能虚晃一枪,退入城内。然而隋唐却并非如此,人多并不能打胜。说唐全传中就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宇文成都大战熊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三人,取得了胜利。
四人自辰时战起,直战至午后,那杨林却想宇文化及有不臣之心,仗着儿子成都厉害,不如借反贼之手杀了他,以绝后患.就令军士只管击鼓,再不鸣金.宇文成都见三人终不肯退,又与他再战四十余合,三人虽勇,到底招架成都不住.雄阔海料敌不过,大喊一声,回马先走.云召.天锡见阔海走了,便对成都道:"我们今日不能取胜,放你回去,明日再战吧."言讫,回马就走
熊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分别排名第四、第五和第六,而且这三人还是结义兄弟,配合起来得心应手,不会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他们联手都战不过宇文成都。更别说宇文成都、裴元庆和熊阔海,三人各属不同的阵营,打起来可能你打一套,我打一套,互不配合。三人联手实际是各打各的,在李元霸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熊阔海
同样是在说唐全传里面,熊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这三兄弟还被李元霸给完虐了。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与李元霸中间还隔了第二档,根本就不够格对战。李元霸只用了一锤,就同时打败了三人联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裴元庆接住了李元霸三锤,逃命而去。有的版本则是裴元庆接了李元霸三锤之后,直接被震死了。而十八家反王的兵马,百万大军,被李元霸一人就像是砍瓜切菜一般,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所以在绝对力量的面前,人海战术是靠不住的。
元霸冲到西边,当头裴元庆一马迎来,见头上没有黄旗,就把锤打来.裴元庆把锤一架,大叫道:"好家伙!"元霸又连打二锤,元庆连架二下,叫道:"果然好厉害!"回马便走.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没有人挡得我半锤,你能连接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吧!"一马冲入营来,正撞着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三人围将拢来战元霸.元霸大怒,把手中锤一摆,撞着三般兵器,当地一响,三人虎口震开,大败而走.可怜十八家反王的兵马,遭此一劫.被元霸的双锤,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众反王个个舍命奔逃.
宇文成都
最后再来说说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之间的较量。
首先是两人刚见面时的比力气,李元霸站住不动,让宇文成都来推他,结果分毫不动,而李元霸轻轻挥一挥手,宇文成都就摔了个跟头。接着是比举金狮子,三千多斤重的金狮子,宇文成都只能举起一个,而李元霸则两手一边一个,上上下下举了多次。然后是比武,这次李元霸没有认真跟宇文成都打,只是招架了宇文成都两下,就把宇文成都震得手出血,然后把他从马上擒了过来。
后面跟宇文成都认真交战,仅用两招就结果了宇文成都。电视剧手撕鬼子的桥段,有可能灵感就是来源于李元霸手撕宇文成都。
且说宇文成都领兵十万,在潼关紫金山下.不料唐兵杀到,为首的大将就是李元霸,成都看见,吓得魂消魄丧,欲待退走,无奈人已照面了,只得叹口气道:"罢,小畜生,今日与你拚命也!"硬着头皮,举流金铛打来.那元霸的师父紫阳真人叮嘱他,若遇见使流金铛的,不可伤他性命.所以向年比武,就不伤害.今日见他有相害之意,竟忘记了师父之言.就把锤将成都的铛打在半边,扑身上前,一把抓住成都的勒甲绦,提过马来,望空一抛,跌了下来.元霸赶上接住,将他两脚一撕,分为两片.兵士见主将死去,走个干干净净.
所以,综合以上所述,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三人联手根本打不过李元霸。宇文成都招架不了李元霸两招,而裴元庆因为力气大,使用的兵器与李元霸的相似,勉强可以抵挡李元霸三锤,至于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三兄弟,在李元霸手下都不能走一回合,就更别提了。三人联手的话,李元霸认真起来,五招就可以解决他们。
别说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三人联手,就是隋唐所有的英雄一起上,李元霸也根本没在怕。大概只有老天才能收了他吧!
雷劈李元霸
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要分析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三人一起能不能打败李元霸,从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太原比武就能得到结论。
宇文成都跟随隋炀帝来到太原,李元霸第一次见到隋炀帝,听说他的三个哥哥都封官了,自己也向皇帝讨封赏,他转来转去走到宇文成都面前,看到宇文成都胸前的金牌了,金牌上写着:天下横勇无敌,天宝将军第一名。就要把金牌摘下来,宇文成都当然不给了,隋炀帝对李元霸说:那金牌是宇文成都凭本领挣来的,你想要金牌,必须要有超人的本领。李元霸说:“我能耐大多了,力气就比他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宇文成都人高马大,在金殿上一站,比别人都高一头,乍一背,李元霸瘦小枯干,在宇文成都面前像个猴子,所以宇文成都没把李元霸当回事,轻蔑的对李元霸说:“比别得怕伤了你,就比下力气吧,咱俩拉勾,谁被拉过去了谁就算输了,”李元霸说道:“好。”于是两人一人伸出一根手指头扣在一起,这一伸手宇文成都就感觉到,这猴崽子怎么这么大力气,手指头被攥的生疼,他用力拉了三次,李元霸纹丝不动,这时候李元霸说了句:你过来吧,一下把宇文成都拉了过来。
宇文成都满脸通红,说道:这次是我没注意,让你占便宜了,这不算,看见门口的金狮子了吗,咱俩举狮子比力气,说完大步走到门口,这隋炀帝也喜欢看热闹,命令把龙椅搬外边,方便观看。宇文成都一手抓住左边一个金狮子的脚,推了一下,然后另一个手抓住金狮子的底座,一运气,喊了声:起,生生把狮子举过头顶,然后轻轻放回原处。李元霸过来也举了起来,轻轻放下。李元霸说这也分不出谁力气大,咱们比试看谁能把两个金狮子举起来。
这下难住宇文成都了,两个狮子自己绝对举不动,他认为李元霸也不可能举起来,于是对李元霸说:你要能举起两个金狮子,我这横勇无敌的金牌就给你了,李元霸一听高兴了,他先把右边的金狮子拿到左边,把两个狮子放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在一起。用一个铁杠穿了起来,运足力气,把两个金狮子举了起来。
李元霸力举两个金狮子,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宇文成都还是不肯认输,说大将上阵,单靠力气大也不是本事,必须武艺高强,他骑马挥舞凤翅鎏金镗来到比武的梅花圈,要和李元霸比武决胜负,李元霸取来了一对擂鼓瓮金锤,隋炀帝让人牵来几匹好马,让李元霸选一匹,没想到,这些马都不禁骑,李元霸双腿一夹,马肋骨折断,都倒在地上,幸好靠山王杨林赶到,送来一匹战马,李元霸才有了坐骑,飞马来到梅花圈。
这宇文成都见李元霸来了,先下手为强,抡起鎏金镗就砸了下来,李元霸双锤往上一架,宇文成都的镗飞上了半天空,人也从马上摔了下去,李元霸也不好受,从马屁股后边就摔下去了,锤也掉在地上。两人重新上马在战,宇文成都就不敢在和李元霸硬碰,凭借武艺大战李元霸,李元霸也施展本领,大战八十回合,隋炀帝怕宇文成都有损伤,停止了比赛。
以上的比武可以看出,李元霸的力气是大于宇文成都的,但比武较量也不能速胜宇文成都。裴元庆曾经两次胜过宇文成都,但都是在宇文成都经过大战疲劳的时候,不能说裴元庆比宇文成都强,两人武艺应该是不相上下。雄阔海就比两人明显低一个档次,联合伍云召,伍天锡还是抵挡不了宇文成都。
如果宇文成都联合裴元庆,雄阔海大战李元霸,就是隋唐版的三英战吕布,宇文成都先挑战李元霸,大战五六十回合,裴元庆在上前夹击,在战几十回合,最后压倒李元霸这个骆驼的稻草就是雄阔海。李元霸最后会被打败。
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首先,宇文成都和裴元庆再加上雄阔海,三个人一起上也打不过李元霸的。主要是隋唐十八杰的第一名李元霸的设定实在太高了,和第二名宇文成都的实力差距有天壤之别。
其次,宇文成都最多能接住李元霸两锤,而裴元庆自带光环,明显受到作者偏爱,故而能够做到“三杰篡二杰”,裴元庆倒是能接住李元霸三锤,但是也仅仅定格在三锤。
其次,至于紫面天王雄阔海,在宇文成都面前都不堪一击,曾经伙同伍云召和伍天锡两个兄弟,在四平山和宇文成都大战一天还是落入下风。
所以雄阔海在这三人组合里,实力可以忽略不计,李元霸只需一锤就可以搞定他。
综上所述,李元霸绝对不是仅仅靠车轮战就能解决的恐怖对手,因为他的武力是神明一般的存在,和隋唐英雄排行榜上的第二名、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差距太大,这三个人理论上只要李元霸发出六锤,就可以解决掉。
不然李元霸绝不能以一人之力锤打十八国,轻松夺得玉玺。
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打不过!
李元霸是唐公李渊第四子,年方十二岁,长得尖嘴猴腮,面如病鬼,日食斗米,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手中两把铁锤,重八百斤。排名隋朝第一条好汉。
再看排第二的宇文成都,身长一丈,腰大十围,手中一杆重达四百斤的凤翅镏金铛。这长相就是金甲天神啊,但就这在李元霸马前都走不了一个回合!四明山一战,李元霸的两柄大锤就如两把大号苍蝇拍子,十八路反王总共加起来一百六十万人马,无论是普通士卒还是大将偏将牙将,在李元霸面前都成了弱小的苍蝇一般,被李元霸手里的两把大号苍蝇拍子如拍苍蝇一样,把一百六十万人马拍死了一多半。而且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还让李元霸当场给撕成了两半!
李元霸的武力设定太高了,除了他自己,剩下的所有人在李元霸马前走不过一个回合,别说宇文成都和裴元庆再加上个雄阔海,就是隋唐十八条好汉都上去也白给,保证半小时之内给你清理干净!或者说,隋唐十八条好汉除了李元霸剩下的十七人,再加上那一百六十万人一起都不够李元霸一个人打。
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相信许多人看到这个问题后便直接给出答案:不能。原因是李元霸太强悍了,天下无敌,也只有老天才能治得了他。其实这说法是错误的。
《隋唐演义》中,十八条好汉排名的依据是什么?力气。谁的力气大就排在前面,从这点上来说,李元霸确实天生神力,直接可以把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按在地板上摩擦。但大家经常忽略的一点是,上战场打架光凭力气就能打赢人家吗?答案是否定的。
像李元霸和裴元庆那样你三锤我三锤,比的就是力气,毫无技巧可说。按这种比法,我觉得排名二、三、四的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加起来架着兵器都受不了李元霸的几锤。但如果他们三个分开,分别从不同地方攻击李元霸的不同部位呢?这结果恐怕就很难讲了吧。
正如排行第十三的王伯当可以一箭射死排行第九的魏文通,你能说这个事情不合理吗?人家王伯当的专长是射箭,谁还跟你魏文通掰手腕,是吧?其实就李元霸来说,脑子不太好使,只要宇文成都他们三个配合默契,打败李元霸是绝对可能的。
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引言
话说这隋末唐初,群雄四起。在这乱世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好汉。
在这些英雄好汉之中,最厉害的有十三位,号称十三杰。这十三杰中,头一位就是唐国公李渊的四公子,赵王李元霸;二一位号称天宝大将军,叫宇文成都;三一位是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小舅子裴元庆;四一位是太行山的紫面天王熊阔海……
分析与隋唐有关的书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
从兴隋开始的天下第一枪;到隋末唐初的隋唐演义;再到后来的薛礼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一直到以郭子仪为主角的月唐演义;和唐朝末年的残唐五代演义。
内容之丰富、版本之繁杂,可以称得上我国演义小说之最。这些丰富多彩的小说,在被艺人们加工创作之后,更是让人物活灵活现,让读者爱不释手。
不过要说到经典,还得是以隋末唐初那些英雄好汉为主人公的故事。
- 弱化版李元霸
这里说的隋唐,特指隋末动乱那一段轰轰烈烈的故事。
与这一段故事相关的作品,有很多。但流传最为广远的就是大隋唐、隋唐演义和兴唐传。
三部书的主线虽然一致,但对于人物能力的刻画却有所不同。
有的书中明确的提出了十三杰或者是十八条好汉;而有的书中对此并没有直接描述。
就拿兴唐传来说,李元霸虽然厉害,但却并非书中最厉害的人。在这部书中,李元霸曾败给过罗成,而在扬州夺玉玺一战中,又被裴元庆二次拜师所学习的流星锤所伤。
虽然李元霸在这里面劈了宇文成都,可他最终也死在了宇文成都的老师,兴隋九老之一的鱼俱罗的拖刀计下。
在这部书里,李元霸只是力大无穷,并没有什么精妙的招式。
- 通行版李元霸
兴唐传中的李元霸,是众多作品中的一个特例。除了这一部书之外,在小编所见过的其他与之相关的书目、曲艺中,李元霸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条好汉。
那么,在这些版本中的李元霸,能否力敌宇文成都、裴元庆、熊阔海三人联手呢?
这个答案基本上就是肯定的。即便三人联手,也绝非李元霸的对手。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通行版,有十三杰或是十八条好汉的版本中,李元霸的设定实在是太高了。
不管是十三杰也好,还是十八条好汉也罢,如果按照武力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档次。
李元霸独自占据榜首,自己一个档次;宇文成都和裴元庆二人一个档次;熊阔海、伍天锡、伍云召三人一个档次;其余的人一个档次。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同档次之中的人,可以有长时间的回合交手,而一旦跨了档次,基本上就很快会落入下风。
听过评书的朋友应该对此感受会更加深刻。熊阔海、伍天锡、伍云召三人,虽然排行在四、五、六,但他们三人联手,都会败给宇文成都。但他们三个人比后面的罗成、杨林等人,又明显高了一个段位。
至于李元霸,就像前面所说的,当之无愧的榜一,而且榜二的宇文成都和他就有很大差距。
宇文成都虽然可以轻松举起一个石狮子,但当它举着这个石狮子走一圈的时候就已经面红耳赤了。可李元霸不同,李元霸举起两个石狮子就跟玩一样。
李元霸的武器是一对擂鼓瓮金锤,各重400斤;宇文成都的是凤翅镏金镋,重400斤;而裴元庆的是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各重200斤。
比较武器重量,我们就可以看出,李元霸的力气要远超宇文成都和裴元庆。
而我们看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单打独斗的战绩。宇文成都用尽浑身的力气,撼动不了李元霸的一只手。不仅如此,在有些版本中,宇文成都带武器偷袭李元霸,可结果却是被李元霸一招制服。
至于裴元庆,有过和李元霸交手的记录,可不过就是能接李元霸三锤,然后就吐血了。
由此可见,李元霸单挑宇文成都和裴元庆,那都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也就是三五招就可以解决战斗。差距如此之大,即便是宇文成都和裴元庆联手,只要他们的武器和李元霸碰上几下,那也会很快的败阵。
而熊阔海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他排在第四位,可他跟前三位的差距是差没边了。就熊阔海的实力,也就是李元霸一锤就能给KO掉。
结语除了兴唐传之外,其他的书,给李元霸设定的太强了。
他强大到,即便是二、三、四联手,最多也就能跟他打三十回合。
实力相近的宇文成都和裴元庆,拼尽全力也最多能抵挡李元霸三锤;雄阔海的实力,李元霸打他就跟打小孩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