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几个军事评论员,哪位专业知识更强?

目前国内几位有名的军事评论员有,张召忠,李莉,杜文龙,房兵,尹卓。这几位都是现在活跃在国内各大媒体平台或者电视节目的解放军军官,其中李莉,房兵,杜文龙是大校军衔,张召忠和尹卓则是少将。其实这几位军事评论员都非常厉害的,有时候忽悠忽悠也是因为保密守则在头上压着,不该说的不能说。从10岁开始喜欢军事,但是还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杂志,另一个就是各大军事节目了。军事杂志的话当年主要就是看《世界军事》,我记得杜文龙就是主编之一,当时的《世界军事》杂志质量非常棒,满满的干货。《世界军事》杂志是黑白的,内容都是干货,就是黑白的图片看起来比较难受。除了《世界军事》以外,《环球军事》也非常火,只不过《环球军事》杂志虽然是彩色版的,图片也很好看,但是比较贵,买不起。依稀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买一套全年刊的《环球军事》杂志,可是,十年过去了,至今还没实现。另一个来源则是各大电视台的军事类节目,到现在我都还数的出有代表性的几个,中央电视台的《防务新观察》《军事科技》,北京卫视的《军情解码》,深圳卫视《军情直播间》。其中最具专业性的应该算中央电视台7套在军事新闻之后8点左右的《防务新观察》,张召忠将军和杜文龙大校(我看的时候他还是上校)都是常客。讲的军事内容也非常的专业,虽然说局座在那个时候已经准确的反向预测伊拉克战争的走向了,但是依然没能影响他在军迷心中的形象,甚至很快他就火遍军迷圈,目前算是军迷界的杠把子般的存在。张召忠是研究海军装备出身,军龄几十年,是一名解放军货真价实的将军。60多岁了,非常时髦,参加节目对自己的形象非常注重,打发蜡是他的基本标准。而且张召忠将军心态非常年轻,可以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不经意间就把军事知识传播出去了,当时我可是张将军的大铁粉。当然,张将军也有很多忽悠的言论,甚至被封为战略忽悠局局长。什么海带缠潜艇,雾霾挡激光等等被大家广为传颂。但,调侃归调侃,这位将军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军事专家!张召忠目前是国防大学的战略学博士生导师,获得了国家政府的特殊津贴。国防大学可是培养我国顶尖军事人才的高等军事学府,是我军高级指挥员的摇篮。能在如此关键的高等学府担任博士生导师,没两把刷子干的下来。我想,要真正的亲眼见见张召忠将军的实力,或许可以偷偷潜入国防大学的课堂,去听一下他是怎么给自己的学生授课。另外一位争议比较大的则是房兵大校。房兵大校是装甲兵出身,目前是国防大学的军事教官,也是一位实力满满的军事专家。人们说房兵教授最多的就是说他吹牛,过分夸大我国武器装备性能。其实吹牛这种事情很难说,武器装备的性能发挥很大程度上和人员有关。人家是实打实的军人,肯定操控过不少的武器装备,手里的数据比军迷不知道准确多少倍。真不知道说他的人,底气从何而来。除了这两位之外,李莉大校巾帼不让须眉,尹卓将军则时常官泄猛料引得军迷欢呼,受到众多军迷的追捧。其实我觉得这两位军事专家和前两位相比,表现更加平稳,圆滑。而房兵和张召忠则是充满特点,一个说起话来激动异常,气势磅礴,一个幽默诙谐,通俗易懂。正式这些军事评论员,为我国的国防宣传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觉得他们都是军迷的榜样。

国内的几个军事评论员,哪位专业知识更强?

笔者有幸听过尹卓将军的公开课,参与过房兵大校指导的军事书籍撰写,感触颇深,下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目前,我们国内有不少知名的军事评论员,比如张召忠、房兵、杜文龙、尹卓、李莉等。他们各有特点,风格也各不相同,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他们的军旅级别也不尽相同,比如,尹卓和张召忠都是少将军衔,而房兵、杜文龙和李莉都是大校军衔。如果论他们能掌握的信息,那可能尹卓和张召忠都更多,毕竟级别比较高,接触面和了解的情况可能要更多一些;当然,如果论对技术等的理解深度,恐怕作为大校的几位评论员,要更深入一些,当然,这都是我的一些猜测,不代表实际的情况。

很多人都用“战略忽悠局”来形容我国的军事评论群体,尤其是喜欢给张召忠少将冠以“战忽局局长”的名号。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在我们能看到的军事节目中,他们也许会表达一些个人的观点,但是他们也必须把握一个度,那就是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很多事情他们是肯定知道的,也有一套理论性的东西去支撑他们的观点,但是他们不能说。

就以张召忠少将为例,他不仅是电视台上的军事评论员,更是国防大学的战略学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实打实的将军,军旅生涯数十年,经历了我国海军从弱到强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以他的级别,肯定是可以阅读大量资料的,但是他不能把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保密是军人必须坚守的原则,他只能以幽默诙谐的方式,用他能说的语言,把他的个人观点讲出来,这就难免和大家看到的装备发展现象有矛盾,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要知道,国防大学是培养我国顶级军事专家的地方,而战略学更是培养我国高级别军事指挥人员、行政人员、参谋人员的重要学科,张将军能担任其中的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战略人才,可见其真实水平和理论能力绝对是属于顶尖的水平,只是他不能在电视上表达真实情况,显露真实水平,要想知道张将军的真正能力,恐怕还是去听他的课更好一些。

当然,同样作为少将的尹卓就要分析的更为深入一些,这个和个人的性格有关系,张召忠将军比较感性,甚至在某期军事节目中,回忆起海军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忍不住流下泪水,说“我们能有今天,真的太不容易了。”对于他而言,能用更加亲切的形象和语言进行评论,就是他最典型的特征。

而尹卓将军不同,他更加理论化,笔者有幸听过他的公开课,其中讲到了很多我们过去疑惑的、不解的事情,例举了很多国内外著名的事件,并且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大国较量与深刻原因,令笔者收获颇丰。总体感觉,尹卓将军更加理论化,他的理论功底很深,对于军事理论、战略学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当然,他也必须坚持保密的原则,因此也是有些能说、有些不能说,但是如果我们结合我国军事发展的现状来看,尹卓将军的很多推测和预言都是实现了的,其评论相对而言,要更加“靠谱”。

当然,笔者也只是作为一个晚辈对他们进行一些推测,实际情况可能差距很大。对于笔者而言,我们都是出身军迷,从小也是看着张将军、尹将军他们的评论长大,对军事研究的越来越深,对其中的各种理论和故事也更加痴迷,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除了张召忠将军和尹卓将军之外,还有李莉、杜云龙、房兵大校,他们也有很深厚的专业功底。祝福他们永远年轻吧,毕竟是他们陪伴了我们成长,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国内的几个军事评论员,哪位专业知识更强?

说实话是各有所长。

很多人都说“局座”不靠谱,但作为国防大学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导的他,一点真本事都没有话,能做到海军少将,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吗?

房兵也是如此,作为装甲兵起家的国防大学军事教官,很多人都说他是“吹牛”,但实际上来说,这些认为他吹牛的人,那个单拿出来个人军事知识储备都不如这位“吹牛大校”。

不仅他们二位如此,像李莉、尹卓、罗援等等这些已经算是“功成名就”的军事评论员,军事知识储备可以说都不差,但是,天真要告诉大家的是,做为军事评论员和做真正的军事技术科普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两种“概念”。

因为做真正的技术科普根本就没人看,受众面太小,很多高深的军事技术说出来能关注的人很少,或者根本就不明白,这是观众接受军事知识取向的不同所决定的。

所以“军事评论员”很多都是用很通俗的语言去对某些军事技术做些介绍而已,详细的技术解析很少会说。

这就造成了很多军事评论员有很多的分析看起来“很可笑”,但是不代表他们的军事知识储备很少。

但另一种情况就例外了,在现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所谓的“专家”、“评论员”都是披着大V的外衣在纯粹的误导观众(甚至不能说是误导,很多实际的分析他们自己都不明白)

天真和大家说一件在头条内部军事群中公认的事吧……

很多大家所看到的什么专家啊……评论员之类的,他们的见解真的是没发看,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抓出几个“丢人现眼”的家伙来,基本上都属于是那种军事常识类错误。

可是呢?观众就爱看,不明白是不是?这就是明星效应和从众心里,为什么网络上无知的喷子这么多?就是这个原因,大V说的话可能不对,但人家是大V,所以有公信力,就这么简单。

而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就是利用着公信力的外衣做着最无耻的事(很多事,天真都不想说,以后你们会明白的,这就是一场交易,名利的交易罢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提高自己的基础军事知识的储备水平,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

天真为什么叫“天真小科普”,就是一直希望,用自己的一点能力,给大家科普一些常见的军事误区,给大家解释一下很多人疑惑的问题,能让军事圈中少几个被误导的“喷子”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事,这个科普军事知识的工作,要比我想象的难度要大的多的多,很多心酸你们永远也不清楚,每天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论文、算法,即使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也往往没人看,常常是入不敷出,天真也想过放弃,和专家同流合污算了,大不了当个“枪手”,挣的还多。

但是我放弃了,还会有人坚持吗?

算了,扯的有点多了,说实际的吧……尹卓老师不错!

最后谢谢大家的阅读!

国内的几个军事评论员,哪位专业知识更强?

这是个千人千面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喜好,就目前活跃于各大平台的几个军事评论员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杜文龙大校。作为军迷,平时会经常浏览一些军事评论类节目,也就对经常露面的军事评论员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经常语出惊人的局座张召忠,老成持重的海军专家尹卓,成熟大方的李莉教授,空军专家傅前哨和王明志,《世界军事》总编陈虎,以及经常大嘴发言的房兵教授等。这些军事评论员都各有特点,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妙语连珠,有的信口开河,但不论哪种风格,他们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广大军迷答疑解惑,都值得我们尊敬。

之所以最喜欢杜文龙,是因为杜文龙比较亲切,就像邻家大哥哥一样,而且他的评论风格成熟又不失幽默,知识面广,讲解干脆利索,关键节点一针见血,从不拖泥带水,专业知识极强,评论时妙语连珠,是我最喜欢的军事评论员,没有之一。

国内的几个军事评论员,哪位专业知识更强?

专业知识强的当然是科班出身的张召忠了杜文龙了,李莉了,宋晓军了。他们在军队一线干过,掌握的信息都是第一手的,只是受到保密法的约束,有些东西就不能说得太明,有的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但其专业性和能力是不容置疑。

香港这边的马鼎盛,董家耀。由于早期与大陆信息不对称,他们提供通过提供一些外军报道和动向,吸引了不少军迷,而攒下一些人气,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靠道听途说而发家的媒体也就逐渐没落了。

台湾军事评论员郑继文,施孝玮,亓乐义。更象是军事发烧友。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毕竟国际视野和信息等级都有所局限,另外,因为牵扯两岸利益,有时公正性也会打折扣。

国内的几个军事评论员,哪位专业知识更强?

对此问题我和朋友们讨论后结果如下。

1. 海带绳防潜艇,雾霾防激光武器,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不是忽悠。请不要断章取义。不是吹牛 是真的 我父亲也和房局一样装甲兵 装甲兵有种迷之优越感 就觉得自己开负重轮牛 陆军牛。只有深入战地一线历练多次实战历练,才能称得上评论自如。例陆上兵器火炮,海上攻防舰艇,空中战轰预机一体化地熟知。

2. 能上到中央电视台当嘉宾,就非比寻常了,肯定和军迷们不能同日而语了,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已。张召忠讲话不流畅总是喜欢讲过去的事。李莉分析清晰但不透彻。杜文龙讲述都是一些雾里看花,评论的都是武器对比,清晰度不明确。房兵讲述听着兴奋很在理,但思维轻敌,从不讲对方的优点。君卓讲述直接不拐弯抹角,分析很清晰,但是对事态分析很冲动。

3. 张召忠水平不敢苟同,主要原因就是伊拉克战争的分析感觉太不专业了,军事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什么游击战?拜托大家放过他们吧,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吃,不容易啊,

4. 张召忠在上世纪九九十年代出了一本书太平洋上的较量好多话在今天都应验了。李莉也比较喜欢,还有叶海宁,,尹卓都是顶棒。金一南的苦难中国演讲应大力推广特别是在初中高中大学应大力推广因为爱国的中流砥柱就是这些年轻人。张召忠将军的能力是把复杂的军事理论知识变成简单易懂,深得广大网民的喜欢。

5. 尽管俺当过几年兵,看了近来的几部国产军事题材的电影,只能说那是给没当过兵的人看的。俺从来也不是军迷,现在越来越趋向和平主义者。确实不能理解一个大校尽然能将领花带反。杜文龙更专业些。其实挺喜欢不是军事评论员的金灿荣,点到为止,点得很透。

6. 军事教官和军评都不是军事家,最多也就是个军事常识专家,战略、战术军事理论永远领先于军事科教书和现役将军,最强最新的军事理论都在国家军事理论研究所。一战的马克沁,二战的装甲坦克集群冲击,首次伊拉克战争的精确轰炸,二次伊拉克战争的远程精确打击都让军教们和现役将军们目瞪口呆。因为研究过去和想到未来就是二回事。

7. 局座,伊卓,杜文龙,李丽都很不错,局座讲座通俗易懂,伊卓分析很全面,杜文龙表达沉稳,李丽虽然为女将军,在任何知识层面都不输男将军。哦还有房兵表达语速过快,我最欣赏张召忠的忽悠。外号中国的贝利嘴。

8. 均是科班出身,资料情报略强于军迷而已。伊战终结前,美军坦克营已越幼发拉底河,张召忠还坚辞战局还有反复:伊拉克那么多重武器,飞机那去了!成为笑柄!专家?专业人士对各情况态势作些分析,正常,水平呢,怎么说呢,也算是正常发挥吧!

9. 任何的评论员背后,都有一个无敌的智囊团队,评论员本身只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就可以把智囊团队的杰作演绎得淋漓尽致。至于谁最专业谁的知识更强,完全取决于背后的智囊团队的专业水平了。没经历过战争,看不出水平高低,当娱乐看就行了,不能较真。

10. 这些军事专家讲讲军事专业知识都是内行,人们应该尊重和尊敬他们。他们之间在专业知识方面各有主攻的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没有必要去给他们排个队,说是哪位更强。但不管是哪位专家,一旦对战场上的实战态势分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纸上谈兵和实战透析完全是两码事。伊拉克那场战争,当时的一些专家在电视上的专场或专题节目,有哪位专家能看清和分析到会是如此战局的结果?这就是说,专家讲战例分析可以,但专家无法说清战局的演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