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病毒传染分空气传染和接触传染及食物链传染,像这次全世界疫情就属于空气传染。艾滋病毒来之于非洲大猩猩,这种类型的病毒应该是通过血液和人的吐液传染,那怎么样会传染到人类社会呢?这里有这样的传说,也许就是一种说法吧。
传说大猩猩的性能力很强,那里的土著人一般都有几个妻子,有崇拜这种能力的风气。用从文明社会传递过去的注射器从大猩猩身上把血液抽出来,涂抹、口服或注射在自己体内,使自己强大,但是他不知道已经感染了这病。把艾滋病这魔鬼从牢笼中释放出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多么大的灾难。
人的欲望也害了自己,传说在非洲有专门的男妓院,提供吸毒、色情服务。有一些生活放纵的人跑去尝鲜,通过淫秽和不卫生的毒品注射器传染,回家后自己还不知道被感染了病毒,这样就在文明人类社会流传。当你旅游到边境时,望着边境铁丝网外吸毒人群,老老少少,肆无忌惮地注射着毒品,这些人就是艾滋病传播的主媒体,无知、毒品和病毒摧残着人的生活,使这种人颓废。
艾滋病还有的说是生吃大猩猩的肉,或通过伤口感染的,但是要在人类社会流行那就要有载体,这就是人的生理欲望和颓废对毒品依赖,造就病毒感染更多的人,所以各个国家的法律都对毒品种情况犯罪重处,以绝后患。
人啊,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有高度自律性,如果把这种好奇、和欲望用在家庭夫妻之间调和,那么夫妻之间生活是多么地有情趣,我想这个家庭是幸福和睦恩爱的,也不会造成离婚率高。杜绝夫妻以外的生理欲望,杜绝毒品,也就是杜绝艾滋病侵入,平时走那里都注意卫生安全,保护自己也就是保护家人,从自我做起。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3种: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大猩猩,最后却传染给了人类,排除掉母婴传播的可能之后,还剩下2种情况:血液传播、性传播。
关于血液传播1,非洲各大部落都没有种地的习惯,他们更喜欢捕猎,以野生动物为食,大猩猩也是他们的猎物之一,大猩猩实力很强,搏斗过程中,经常抓伤、咬伤非洲人,大猩猩的血液很有可能会弄到非洲人的伤口上,艾滋病病毒也因此进入了非洲人的体内,并开始广泛传播。
2,非洲有些部落十分崇拜大猩猩,大猩猩身强体壮,部落里面的人觉得,饮用了大猩猩的血液之后,也可以让自己身强体壮,于是,部落里面的人便开始捕杀大猩猩,饮用大猩猩的血液,受伤之后,有些人主动把大猩猩的血液涂抹到伤口上,试图让伤口快速愈合。
3,几千年前,非洲原始部落里面还流行着一种古老的礼仪,女子割礼,需要将身体的某个部分切除,然后,她们会把大猩猩的血涂抹在伤口上,她们认为这样可以让伤口快速愈合,认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
无论是在伤口上涂抹大猩猩的鲜血,还是直接饮用大猩猩的鲜血,其实都是为艾滋病病毒提供传播途径。
关于性传播人类与大猩猩之间,可能存在亲密关系吗?
这个问题看似荒唐,但是,这种畸形的亲密关系真的存在!
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里,生活着10000多只红毛大猩猩,它们的智力很高,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高达96.4%,所以,它们被称为“森林之人”。
它们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里,与世无争,可是,贪婪的人类却突然出现,他们疯狂抓捕红毛猩猩,将其当成宠物进行售卖。
成年的红毛猩猩实力很强,不容易被驯化,所以,人类主要的目标是幼小的红毛猩猩,成年的红毛猩猩一旦敢阻拦,便会在人类的枪口下丧命。
一只名叫pony的红毛猩猩就是这样被抓获的,她的母亲为了救她,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下。
pony被抓的时候还不满1岁,她被关押在一个黑暗潮湿的房间里,邪恶的人类打算把她训练成一个“女人”,然后再用她赚钱。
pony一开始反抗得十分激烈,没有哪一种动物天生就具有奴性,她们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她们也试图反抗,但邪恶的人类总会用残忍的手段驯化她们,pony扛不住残忍的折磨,只能委曲求全。
pony在人类妈妈的培养下,穿上了丝袜,戴上了耳环,喷上了香水,涂上了口红,没错,pony作为一只猩猩,却被打扮成了女人的模样,并开始接待客人。
pony的内心充满了抗拒与绝望,可是她无法逃离!
这样的折磨长达6年,这6年时间内,她没有学会攀爬,没有学会捕食,却学会了如何梳妆打扮,学会了如何讨好客人。
让一只猩猩去做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令人发指!
有好心人发现了这件事之后,马上就在报纸上披露了这一丑闻,相关部门马上组织了武装队员,前往这些邪恶的村庄,对pony展开了营救。
pony得救了,她被送回了大自然中,而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却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至今还逍遥法外。
事实证明,大猩猩身上携带的艾滋病病毒,是有可能通过亲密关系传播给人类的,这是人类自作自受的结局。
世界上第一个艾滋病人盖尔坦·杜加是一位加拿大籍飞行员,他身材健硕,酷爱运动,擅长社交,会说多国语言,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名男同性恋者,在世界各地的飞行旅途中,认识不少“好朋友”。
盖尔坦·杜加最经常去的地方是美国,飞机降落之后,盖尔坦·杜加总喜欢找个地方放松一下,有时候去同志酒吧,有时候去同志浴室,因为那些地方,总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盖尔坦·杜加是一个社交能力很强的人,再加上他是一名飞行员,经常在各地飞行,所以,他的好朋友几乎遍布整个北美洲,粗略估计,人数在2000人以上。
盖尔坦·杜加的私生活非常混乱,无论在什么地方,他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开启一场狂欢,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1980年5月,盖尔坦·杜加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的身上出现了很多红疹和紫斑!
一开始,盖尔坦·杜加并没有当回事,他觉得这只是普通的过敏,或者是普通的皮肤病,可是没想到,红疹和紫斑越来越多,到医院检查之后被告知,自己患上了卡波西肉瘤。
在那个时候,人类还不知道艾滋病,更没有人为艾滋病命名。
1981年夏天,美国纽约又有8名男子被检查出了卡波西肉瘤,而且情况更加严重,他们胸闷气短,干咳不止,他们跟盖尔坦·杜加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男同性恋者。
随后,全美国都开始出现了这种疾病,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恐慌,这时候美国医学专家才知道,这并非是简单的卡波西肉瘤,而是一种全新的疾病。
盖尔坦·杜加接受了调查,他十分配合,主动提供了一份72人的名单,上面全都是他的好朋友,研究人员调查之后发现,名单上的这些人,或轻或重都出现过类似的症状,而盖尔坦·杜加似乎是一切开始的源头。
当时,美国媒体称盖尔坦·杜加是0号病人,是第一个艾滋病病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盖尔坦·杜加,各种攻击性的语言扑面而来,3年之后,盖尔坦·杜加去世了。
其实,盖尔坦·杜加根本就不是所谓的0号病人,更不是第一个艾滋病病人,他只是一个老老实实配合调查的人而已,与他同一时期患病的还有很多人,他们都隐瞒了身份,隐瞒了人际关系,没有配合调查,于是,0号病人的帽子就被扣在了盖尔坦·杜加头上。
事实上,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在没有传入美国之前,就已经在非洲泛滥很多年了,所以,美国的病例,又如何算得上是0号病人呢?
真正的0号病人,或许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中国第一个艾滋病人中国发现的第一位艾滋病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美国小伙。
1985年6月,一个名为阿克斯的美国小伙在中国旅游,在西安看完兵马俑返回北京的时候突然发病,咳嗽剧烈,体温升高,生命很快就进入了垂危状态。
阿克斯被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外宾部抢救,当时的诊断结果是肺病,阿克斯本人也承认,自己的确患有卡氏肺囊虫病。
这是一种很罕见的肺病,死亡率很低,一般出现在抵抗能力低下的儿童身上,成年人抵抗能力很强,只要接受治疗,就能稳定病情,可是,阿克斯的病情恶化之快,却超出了医生的预料。
阿克斯的肺部出现了奇怪的阴影,短短24小时之后,他的体温飙升到了40度以上,虽然使用了呼吸机,但还是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在半昏迷状态下,阿克斯让护士拿来纸笔,写下了一行西班牙语。
现场没有人认识西班牙语,医生也只当做是阿克斯留下的遗言,并没有太过在意。
2个小时之后,阿克斯陷入了彻底昏迷的状态,再也没有醒过来。
阿克斯的病情恶化之快,远远超出了医生的预料,很显然,这肯定不符合卡氏肺囊虫病的症状,这时候,医生突然想到了阿克斯留下的那张纸条,找人翻译之后得到了答案:我是同性恋者!
原来,阿克斯已经猜到了自己的命运,也明白自己有可能患上了艾滋病,可那个时候,中国还从未出现过艾滋病病例,所以医生未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医生通过种种困难,找到了阿克斯远在美国的私人医生,却被告知,阿克斯早在去年就已经被确诊了艾滋病,也被明确告知不要旅游,以免传播他人。
阿克斯没有听从劝告,硬是跑到了中国,并永远留在了中国。
写在最后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艾滋病新增患者人数为170万人,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在3800万患者中,有1260万人无法获得专业的治疗。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近32万名青少年儿童患上了艾滋病,11万青少年儿童死于艾滋病,平均每100秒钟,就有一名青少年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
在国内,截止到2019年10月,全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为95.8万人,2019年全国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人。
关爱生命,遏制艾滋,人人有责!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艾滋病病毒(HIV),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攻击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对各种感染、肿瘤失去抵抗力,并最终可导致死亡的发生。
2015年,经多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引起人类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HIV),已知的4种亚型,M、N、O、P毒株,与黑猩猩与大猩猩体内的SIV病毒(猿猴免疫缺乏病毒)高度相似。科学家确认,人类的HIV,全部来自于非洲的黑猩猩及大猩猩,其中传播最广的M和N毒株,此前已证实来自于黑猩猩,而较为罕见的O和P毒株,则是来自于喀麦隆西南部的大猩猩。
从20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发现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现在,已经感染了超过7000多万人。
实际上,早在1959年,现在的刚果共和国的首都金沙萨,一名男子的血浆内发现这种奇怪病毒,只是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艾滋病病毒。
这说明,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跨过种族屏障传递到人类,在八十年代被正式发现之前,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很多学者认为跨种族传播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有研究者认为,在更早的十九世纪末期传播就已出现。
黑猩猩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热带丛林中,在更久远的时期,由于交通闭塞,并不会导致传染病的大流行,即使有艾滋病病毒偶然跨种族传播到当地土著人身上,病毒也会随着宿主的死亡而销声匿迹。
但在十九世纪末期,情况发生了变化。
欧洲殖民者纷纷登陆非洲,大片非洲土地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1887年殖民者在金沙萨开始建城,1898年修建了至马塔迪的铁路,从此,人员来往是过去的成千上万倍!一旦病毒跨越到人类,将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
至于艾滋病毒是如何从猩猩跨越至人类身上,目前仍是一个谜团。
黑猩猩作为与人类基因相似度最高的近亲,其身上的SIV病毒(猿猴免疫缺乏病毒)想要入侵到人体,变异成HIV,需要黑猩猩与人类的频繁密切接触才有可能!
HIV在人类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血液传播。推测SIV在跨种族传播时也有很大的可能与以上传播途径有关。
几种传播方式中,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人类在捕杀黑猩猩过程中,由于双方的受伤而发生了血液接触。
当地民众有着捕杀、进食黑猩猩、猿猴等丛林肉的习俗,而且由于世界各地对黑猩猩这种人类近亲的好奇,黑猩猩被大量捕杀、进食、及贩卖到世界各地。
而黑猩猩力大无匹,且拥有一定的智慧,除了人类以外,几乎没有天敌。当地民众及探险者想要捕杀黑猩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受伤很难避免!
我们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人类手持大刀砍伤了黑猩猩的胳膊,血液流淌到黑猩猩的手上,它愤怒地一抓,给伤害它的人类胳膊上也留下了一个血窟窿,黑猩猩手上血液中的SIV病毒顺势侵入了人的伤口中,并成功的变异为HIV而继续生存下来……
而另一种更耸人听闻的说法是:人类与黑猩猩在丛林中发生了跨种族的性行为!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艾滋病在人类的传播流行,让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估计,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全球已超过7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有3500万患者死于艾滋病病毒。
敬畏自然,珍爱生命!这是艾滋病病毒给人类上得沉重而又深刻的一堂课!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说说艾滋病吧,毕竟现在这是一个很大的健康问题。很多人觉得离着艾滋病远,其实也不远,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说到艾滋病,很多人以为它是来源自黑猩猩,因为在2009年之前,医学界一直也都是认为黑猩猩携带的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最初来源。但是,就在2009年的夏天,随着英国《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发表,医学界开始认识到大猩猩也可能是人类艾滋病毒的来源。就像开篇问题所问,到底大猩猩如何把病毒传递给人类的呢?这要从一位喀麦隆老年妇女说起。
据法国鲁昂大学的研究小组发表的论文所说,他们一名喀麦隆妇女身上发现了一种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种HIV病毒与大猩猩携带的SIV有密切关联,而不是人类以前认识的黑猩猩所携带 SIV 病毒。
这位喀麦隆的老年妇女已经62岁,老伴去世后和多名男性有染,但是她确认没有和大猩猩发生过任何性行为。这就说明她的艾滋病病毒可能来自于其他男人,而不是雄性大猩猩。
这里还给大家科普一个小常识,艾滋病病毒(HIV)分为HIV-1 病毒与 HIV-2 病毒两种,这两种艾滋病病毒都会导致人类发生艾滋病(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但是,不得不说HIV-1病毒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而 HIV-2病毒常见于西非地区。
说到这里张大夫还要跟大家说一个我自己接诊过的艾滋病患者,他是个32岁的小伙子,一时糊涂和失足女性发生过一夜情,据他自己说真没想到一次他就中了。后期他特别后悔,处处遭受歧视,他找我看高血压,我给他调整降压药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他无比后悔当年的一时冲动。
所以在此张大夫也提醒广大的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大家要注意自爱,如果你满不在乎,可以多学习一下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学习完了我相信大家都会更加谨慎的面对人世间的各种诱惑。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艾滋病源于非洲大猩猩,但怎么传染到人类的呢?
如题,艾滋病病毒最初是来源于非洲大猩猩,但关于怎么传染到人类体中,这个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目前的医疗卫生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传播途径无非是血液、母婴、性行为三种方式,很多科学家根据这三种传播途径提出了几个可信度高一点的说法:
猎人学说这个目前是社会认同度最高的一种说法。在以前。非洲猎人经常捕杀大猩猩作为食物,或者驯服起来。但是在捕杀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受伤导致与大猩猩伤口的接触,提供了血液传播的途径,从而感染到了艾滋病病毒。
输血说根据记载,非洲大猩猩的血在当地是有“壮阳”之说,于是当地村民捕杀大猩猩然后给自己输血,以此来达到壮阳的目的。甚至有些村民将大猩猩的血涂抹在自己伤口上,以为能加快痊愈。从而为艾滋病血液传播提供了必要的途径,感染艾滋病。
兽交说其实比较热议的还有兽交说,毕竟目前在人类传播的途径中最热的也是性行为传播,猜测当地村民与非洲大猩猩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提供了体液传播的条件,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以上的几个说法目前也只是猜测,但为什么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已经传遍了全球,下面有几个已经证实的依据需要说明一下:
1、在二战期间,由于非洲大陆基本都是封闭的,所以当地并没有对这种疾病进行记录,而且当地医疗设备低下,导致没有对这种疾病的重视程度。
2、根据及时记载,艾滋病初期传播有比较大的贡献是来自加拿大飞行员,是个帅气的男同,经常利用职务便利,在美国各大酒吧浪,他被确诊患艾滋病后,为了报复反而更加放浪形骸。据相关统计,他一生的性伴侣不少于2500人。在最初死亡的19个人中,8人以上是他的性伴侣。在初期的200多名艾滋病患者中,也有40人以上同他发生过性关系,此后,艾滋病在全美盛行,进而感染全球。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Pony是一只红毛猩猩,她在人间的遭遇,让人震惊和同情。
印尼婆罗洲。2006年,当地开发热带雨林时,村民抓获了1岁大小的Pony。抓获她的村民,利欲熏心,将其予以囚禁,并浓妆艳抹,驯化成泄欲工具,为当地村民提供有偿服务。开始接待后,顾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Pony炼狱般的生活,持续了6年时间。2012年,有志愿者发现此事,试图营救Pony,但遭到村民的强烈反对。最后,35名携带AK—47的警察出动,才解救出Pony。获救的那一刻,Pony流下了悲喜交加的泪水。
这件事情,发生在印尼,不在非洲。可是,猎奇心理,是人类的共性,无论是在印尼,还是在非洲,都是如此。大猩猩和人类,虽属不同物种,但是性行为无疑是病毒从猩猩传播至人类的一种方式,但这不是全部。
一、现状梳理:感染人数上升、传播风险增加知古才能鉴今,抚今才能更好追昔。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艾滋病依然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它的传播风险是有增无减。
(一)我国感染人数
1985年,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当时,是一位外籍人士,因艾滋病死于北京协和医院而被发现。
三十五载春秋,新的病例不断被发现。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累计报告的死亡病例为35.1万人。这为中国疾控中心发现报告的数据。
另外,2021年新增艾滋病发病人数6.1万,2022年1—5月新增发病人数2万。可以看出,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速度。
根据研究分析,在我国最近几年的报告病例中,每年90%左右的感染者,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毒。其中,异性恋传播比例在70%左右,同性恋传播比例在20%左右。
(二)世界感染人数
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是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的。他是一位风流成性的加拿大空乘人员,也是一位同性恋。根据他回忆,此前十年,与他有过亲密接触的伴侣,多达两千余人。当年,美国发现报告了5例病例。
经过不断的蔓延,截至目前,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增长至3800万,其中2400万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感染者,都是生活在非洲地区。另外,全球每年新增感染人数在200万左右。
感染率比较高的,主要是非洲国家。比如,非洲的斯威士兰、博茨瓦纳、莱索托,感染率分别为38%、37%、29%。相当于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患者。
二、原因探究:从猩猩到人类,病毒如何跨界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客观、全面。艾滋病毒传播的方式,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方式。结合非洲人的生活习俗,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究这个问题。
(一)为何说艾滋病毒源自非洲大猩猩?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时常挂在口头的“病毒源自非洲大猩猩”,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很显然,这并非事实上的首例病例。科学家经过排查和寻找,目光最后聚焦到了非洲地区。在非洲的刚果,科学家发现了数份1959年保存下来的男性血液样本,通过检验发现其中就有人患了艾滋病。
病毒溯源工作,就此展开。HIV分为两个类型,其中HIV—1又分为M、N、O、P四个亚型。在溯源工作中,溯源目标首先聚焦在了与人类接近的猩猩身上。结果不出意外,科学家在黑猩猩身上找到了M、N两个亚型病毒,在大猩猩身上找到了O、P两个亚型病毒。
经过科学论证,科学家最终得出结论,HIV病毒就是来源于非洲的黑猩猩、大猩猩。
(二)病毒如何从猩猩到人类的?
大猩猩、黑猩猩,同属灵长科目,但相互不相同。
研究发现,红毛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97%,大约在1400万年前与人类分家;大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98%,大约在1000万年前与人类分家;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99%,大约在600万年前与人类分家。
那么,人类对猩猩做了什么,让病毒从猩猩身上传播至了人类身上呢?当年的人,已经沉默不语。作为后来人,我们只能作可能性分析。
1、猎杀活动的血液传播风险
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段征服动物的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珍贵动物,从过去的杀戮,变为现在的保护。
调查发现,在非洲,当地人过去有猎杀捕食大猩猩、黑猩猩等动物的习惯,借此补充食物。有的,还有吃肉饮血的习惯。另外,也有人以能够猎杀猩猩为荣,或者以此获取经济收益。
在科技欠发达的时代,非洲人的捕猎工具相对简单,保护措施也较为匮乏。在捕猎过程中,人们不免会受伤。当伤口碰到携带病毒的猩猩的血液时,人类感染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这种传播途径,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大。个人认为,这也是最初艾滋病毒从猩猩传播至人类的主要途径。
2、跨界活动的性行为传播风险
正如开篇所说,人类的猎奇心理,是具有共通性的。在印尼发生的事情,在非洲也有可能也会发生过。
但是,艾滋病毒的传播,在最初跨界之时,这绝不会是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跨界性行为,应该是少数、极个别,而且带有地域性,传播速度应该会比较慢。二是当前的新冠肺炎病毒,源自于蝙蝠。二十年前的萨斯病毒,源自于果子狸。同样是从动物到人类,病毒的传播,应该是没有跨界的行为。
抛开猎奇心理,客观看待: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有,但绝不是主流。
3、可以排除的母婴传播
当前,人类的生殖隔离,已经断绝了与其他所有物种的生殖联系。哪怕大猩猩、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序列相似度高达98%、99%,也没有生殖的可能。
现在,因为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约束,杂交实验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在上个世纪初,因为国际环境动荡,同时制度不健全,一些秘密实验没有被干预。
前苏联曾经在非洲尝试过此类实验,通过人工方式,将人类的精子与黑猩猩的卵子、人类的卵子与黑猩猩的精子结合,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另外,人类的孩子,也不会交给猩猩去喂养。所以,病毒从猩猩到人类,母婴传播是一项可以排除掉的途径。
(三)猩猩没事,为何人就有事?
艾滋病病毒,在猩猩身上,猩猩为什么就没有事?而传播至人身上,人的免疫系统就受到攻击呢?
归根结底,是基因的问题。经过生物进化,猩猩能够携带,但是能够控制病毒运作。而对人来说,艾滋病毒属于入侵者,人体的免疫系统没有对付它的手段。
三、艾滋预防:事前防控,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目前,人类对艾滋病,仍然缺乏彻底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所以,事前预防,成了防治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一)艾滋病感染症状
HIV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时间。在此期间,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工作和生活。
经过上十年的潜伏,艾滋病毒携带者会慢慢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不断被破坏,艾滋病病人会出现多种感染。
初期的症状有,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
中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不停地消耗生命,直至全身衰竭而亡。
(二)艾滋病治愈者
全球感染者多大3800万,但到目前为止,彻底治愈的患者,只有4例。
第一例治愈者为“柏林病人”。他1995年发现感染艾滋病,之后一直接受治疗。2006年因患上了白血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后,他身体里逐渐检测不到HIV病毒,因此被认为是治愈了艾滋病。该治愈者2020年死亡。
第二例治愈者为“伦敦病人”,他是因为肿瘤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体内检测到没有HIV病毒。
第三例治愈者为“纽约病人”,他是通过移植脐带干细胞,之后体内检测到没有HIV病毒的。
第四例治愈者为“感染31年被治愈”,他经历的同样是干细胞移植。
(三)艾滋病预防
事前的预防,好过事后的补救。对于艾滋病,尤其如此。当前,艾滋病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预防艾滋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洁身自好,保持理性,拒绝没有保护、不安全的性行为。
2、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
3、增强警惕,远离毒品,保持身心健康。
4、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怀疑可能感染,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
5、定期开展监测,确保彼此健康。
6、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总结: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它们是如何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当前,艾滋病感染人数持续上升,艾滋病毒传播风险也在增加,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之一。
根据艾滋病毒传播的途径分析,病毒从猩猩传播至人类,主要原因是人类在捕杀猩猩过程中,病毒通过血液方式传播。从猩猩的角度说,这也是对人类捕杀行为的报复。
目前,人类对艾滋病根治缺乏有效药物,所以,事前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关爱艾滋病患者,帮助他们树立抗击病毒的信心,携手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