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
美军对东京的轰炸一共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轰炸行动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个阶段的轰炸是1942年对东京的报复性轰炸,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1942年1月,罗斯福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达了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的命令,美国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约瑟夫·金 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叫尼米兹 将军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对日轰炸的计划,决定把轰炸地点选择在日本首都东京。
之所以选择对东京进行轰炸,是为了提振当时美军的士气,同时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军队在日本本土上发动过攻击。美国的这次行动,虽然是轰炸,但本质上是一场“政治战”。
1942年4月,经过一系列紧张而细致的准备,美国开始实施对东京的轰炸。
执行轰炸任务的是美国飞行员杜立特中校和他的战友。4月18日,杜立特和他的战友驾驶16架B-25米切尔型轰炸机,原计划从距东京880公里的时候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执行任务后降落在中国,却因为日军在太平洋扩大警戒线,临时改变计划提前300公里起飞。
此举让执行任务的飞机陷入了被动,因为B25轰炸机载油量小,本来油量就非常紧张。提前起飞让 执行轰炸任务的16架飞机中一架轰炸机在半路就耗尽燃油,迫降在海参崴。
而由于情报沟通失误,在美军开始轰炸后,中国方面还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当美军飞机到达中国后由于浓雾,飞行员根本找不到机场。剩下的15架飞机分别在中国江浙和安徽等地迫降,飞行员全部跳伞,一些人落在了沦陷区。
75名飞行员中一人被日军杀害,六名飞行员被日军俘虏,两名飞行员降落时遇难,四名飞行员降落在新四军控制区被送到重庆,其他飞行员降落在国民党统治区被中国军民救助,后返回美国。
这次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由于航程和飞机性能的限制,对日本的轰炸更多的是象征性的。 虽然没有造成很好的打击效果,但却告诉了日本人民——这场由你们挑起的战争,你们不要想让自己置身事外!
第二次东京轰炸,才是真正致命的决定性轰炸不久,美国的空中战神B—29轰炸机问世,并开始在部队服役。B-29轰炸机时速能达到500公里以上,飞行高度达到1万米以上,一次加油能飞行6400公里,作战半径达到2400公里,一次可以携带9吨炸弹。
这种轰炸机的性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德国和日本的战斗机难以望其项背。高射炮射程不足,战斗机速度不够,根本无法有效拦截。
看到这种飞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美国终于可以对日本进行有恃无恐的轰炸,那种担心轰炸后不能安全返航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1944年6月,47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目标是日本九州的八幡钢铁厂。虽然这次攻击目标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但这47架全部顺利完成轰炸任务,安全返航。
1944年的11月24日,急不可耐的美军飞行员终于接到对东京打击命令,他们驾驶88架轰炸机带着对日本法西斯的仇恨对东京的目标进行了狠狠打击。为了造成震慑效果,他们选择在白天进行轰炸,但同时为了躲避日军防空火力,飞机只在在1万米高空投弹,命中率只有10%,参与这次行动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一架飞机受了轻伤。
当时美军在太平洋附近还没有等军事基地,从中国大陆起飞的飞机又面临补给问题,起飞的B-29必须减少载弹量以保证燃油,所以B-29从中国发动的轰炸,对日本的打击效果有限。
直到美军攻占了接近日本的马里亚纳群岛后,美军第20航空队被编制到了到第21轰炸师,开始筹备对日本本土的大规模轰炸。
美军在欧洲曾使用白天精确轰炸战术,但因日本属于岛国,高空云彩厚,投弹能见度低。准确率低,不适合精确轰炸战术,最终美军选择了在夜间使用燃烧弹进行地毯式轰炸。
美军轰炸机采取了在1万米以上的高度对日本大城市的目标进行轰炸。由于日本多森林,房屋多是木质结构,美军的燃烧弹轰炸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军的燃烧弹轰炸行动自1945年2月23日全面展开,持续两天。当天晚上174架B-29轰炸机从美国太平洋马里亚纳的军事基地起飞,不久便到达东京上空,在东京投下大量凝固汽油燃烧弹,将东京方圆2.5平方公里的一切物体化为灰烬。
第二波轰炸在在3月9日至10日展开,美军派出的轰炸机数量上次多了一倍,每架飞机携带八吨左右的燃烧弹,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长达两小时的持续轰炸。第二次轰炸焚毁的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东京四分之一的面积变成一片废墟。
超过2千吨燃烧弹产生的高温,让燃烧区域内包括建筑物在内的物体燃起了熊熊大火,近17万栋建筑物被烧毁,8万多人死于大火,10万人烧成重伤。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轰炸计划中的22个既定目标全部摧毁。此次行动三百多架轰炸机里仅有9架轰炸机敌人被击落,5架受伤后在迫降在海面。42架受伤后和其它飞机安全返回。
美军大轰炸后,东京的日本当局仅仅是大火之后的清理工作就进行了将近一个月。
(遭到轰炸后的东京)
随后美军出动数百架轰炸机分别在3月12日、13日和16日对日本名古屋、大阪和神户几个城市分别进行了大轰炸。 5月26日470架B29轰炸机再次轰炸东京,造成7400多人死伤,20多万间房屋被烧毁。
接连不断的轰炸让东京一半的地区被焚毁,市内经济陷入瘫痪。对日本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彻底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有的朋友好奇——美国人拥有原子弹后,为什么没有扔到东京,而是扔在了广岛和长崎呢?原因就在这,因为东京当时已经是一片废墟,没有轰炸的价值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滔天的火焰让日本人清醒了过来,日本内阁开始把投降问题摆到桌面上。
关于美军飞行员的伤亡,早期的轰炸中75名飞行员有3人牺牲,还有1名被俘后不幸死亡,有71飞行员名生还。此后对东京的几次轰炸,由于是高空飞行,(后来的轰炸中,日军已经失去了防空能力。)前后有9架飞机坠毁,百名飞行员丧生,其余都安然无恙。
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
因为美国对日本的禁油政策和日本自身不断膨胀的野心。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自此,原本与二战并无直接关系的美国被拖入战争,美国正式宣布对日作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此次珍珠港战役,虽然打击了美国的军事基地,造成大量伤亡,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中沉没。但是也成功引起了美国方面的怒火,成了后面美军轰炸日本的导火索。
原本在太平洋地区占有优势地位的美军经此一战开始不断收缩,战争的接连失败引起了国内不满情绪的疯长。为了挽回美军的颜面,美国决定打击日本的锐气,让他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么,对于军事科技更先进的美军而言,打击日本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美军一共对日本本土进行了两阶段的大规模轰炸。
美军空袭
第一阶段就是“杜立特空袭”,为什么叫杜立特空袭?因为当时是杜立特领导79名飞行员乘坐“大黄蜂号”和“企业号”去轰炸日本东京的,当时的美军没有能力进行远距离奔袭轰炸。只能用航母将轰炸机运送到指定范围内才可以执行任务,原本计划在距东京880公里的时候从航母上起飞,这样的话,飞机的燃料刚好够飞到中国机场。
但是,由于日本海军突然扩大了警戒范围,导致美国舰队被提前发现,4月18日,16架经过改装的B—25米切尔型轰炸机在距离东京1200公里的地方提前起飞。虽然油量紧张,再加上距离的变动和装载量的原因增加了轰炸的难度,但是,B—25轰炸机依然在轰炸日本东京之后成功返航。
美军B—25轰炸机
尽管在执行任务中遇到日本防空炮的猛烈攻击,但是没有任何一架飞机被击落,只有一架受到轻伤。战斗结束后,飞行部队如约飞到中国机场,途中有一架飞机因为燃料问题被迫迫降苏联人控制的海参崴。机组上的飞行员全都安全着陆,但是五名飞行员被苏联人羁押了一年多之久,当然最后还是成功脱离。
另外十五架飞机虽然抵达了中国机场,但是由于美国高层并没有事先和老蒋交待,导致中国方面完全不知情。美军飞机抵达中国境内时,苦于没人引导降落,导致无法定位机场的确切位置,在油尽后纷纷选择跳伞保命。其中有两名飞行员溺水死亡,一名坠崖身亡,其余七十二名飞行员均在中国境内成功降落。
空袭
在中国跳伞的大部分飞行员都被中国人救回,但是仍有八名飞行员降落在日本的控制区内,三名飞行员被日军当场击毙,剩余五名在日军的折磨下,一名因病去世,剩余四名在1945年被美军救回。被中国救助的72名飞行员中,有28人选择留在中国,并参加了后来的缅甸作战,不幸的是这次有8名飞行员再也不能活着返航了。其余的则转移到欧洲战场,死亡10人。
第一阶段的轰炸结束后,对日本的第二阶段轰炸随之开始。这一次的轰炸美军方面研发出来新型的B—29轰炸机,时速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可以直达一万米高空,一次加油可以飞行6400公里,能携带9吨的炸药在半径为2400公里的范围内执行任务。
二战美军飞行员
这种轰炸机的问世,给美国空军方面满满的“安全感”,在当时日本和德国都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飞机,在万米高空之上飞行,进出日本如入无人之境。
自新型飞机问世以来,1944年6月开始,美国不断的对日本东京进行大规模轰炸,一共派出660架次左右的飞机执行任务,在所有执行任务的飞机中一共有九架被击落,百名飞行员丧生。
在这两阶段对日本东京的轰炸中,除了早期被日军杀害的四名飞行员,再加上三名意外死亡的飞行员,还剩余73名飞行员,最后他们的结局如何,上文也提到了。至于第二阶段的飞行员,死亡比例在众多飞行员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一百个飞行员里只有一两个回不了家。
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
东京大轰炸,是美国人对“珍珠港事件”的雪耻和复仇,也是二战爆发后,第一次有人在日本本土发起进攻。
从1942年到1945年,美国进行了两个阶段的东京大轰炸,出动了上千架的轰炸机,直到把东京给轰炸成了一座“死城”。美国人损失了25架飞机,牺牲了10名飞行员,以非常小的代价,给了日本沉痛的打击。
但是,中国却为此牺牲了25万平民。
第一阶段:杜立特空袭二战爆发后,美国虽然属于同盟国阵营,但是一直没有正式参战,而是在背后悄悄的做生意,向参战国提供武器,石油等战略物资。
德国发动“海狮行动”后,日本驱逐了所有的在华英国人,接管了英国在华的利益,为了敲打一下日本,美国停止了日本的石油供应。
这一下,算是踢中了日本的小弟弟。日本石油的85%都是靠美国供应,没有石油,日本的飞机,坦克就是一堆废铁。不出6个月,日本就会全线崩溃。
为了获取石油,日本只有2条路,一条是北上,进攻苏联,获取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但是,日本刚刚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翻脸也不敢这么快,那就只能南下,攻占印度,马来西亚等地,那势必要和美国发生冲突。
日本当时也是高估了自己,觉得和美国掰掰手腕也没啥,活动活动更健康,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
美国也被打蒙了,没想到日本小个子真敢动手啊。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国耻”演讲,并正式对日本宣战。
怎么教训日本人呢?美国考虑来考虑去,决定直接打到日本老家去,在他家门口搞轰炸。
要轰炸,就必须有轰炸机。当时美国最好的轰炸机是B-25米切尔轰炸机,但是,为了达到最佳的轰炸效果,还必须对B-25进行一些改进。
因此,美国之所以在珍珠港事件后4个月,才对东京进行轰炸,这4个月时间里,其实是在改造轰炸机。
而负责改造和带领执行轰炸人物的人,就是美国退役中校杜立特。因此,第一阶段的轰炸,也被称为“杜立特空袭”。
为了能让B-25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杜立特对B-25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造,最主要的有:
第一,取消飞机上的机枪位,增加携弹量。
第二,在飞机周围加装了防弹钢板,因为整个任务期间没有护航飞机。
第三,增加副油箱,以达到最大飞行形成。
第四,在飞机尾部安装模拟机枪,以迷惑日本空军。
1942年4月18日,16架改装后的B-25轰炸机集结完毕,每个飞机配备5名机组人员,1名飞行员,1名导航员,1名通讯员,1名机械师,1名炮手,总共80人,登上了美国大黄蜂航母,向着日本方向驶去。
按照计划,航母会送轰炸机到距离日本800公里的地方,执行完任务后飞到中国浙江机场,加油后飞往重庆。
但是,当大黄蜂航母在距离日本1200公里的地方,被日本的巡逻舰发现,巡逻舰立马向日本发送了警报,形势逼人,杜立特决定立马起飞,就这样,轰炸编队提前了400公里起飞。
那个巡逻舰也没有跑得掉,被美国航母编队击沉了。
6个小时后,16架轰炸机飞临日本,对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但其实,这次轰炸对日本的伤害比较小,属于挠挠痒那种的。
不过,对于美国人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被人打了一拳,要立马反击,才能显示出男人的血性,对美国人来说,振奋士气的意义要远大于实际的军事效果。
虽然日本也进行了防空反击,但是16架轰炸机没有一架被打下来,只有1架飞机受到了轻伤,但是,全部都安全的退出了战场。
其中,8号飞机因为燃油不够,没法继续飞行到浙江,只能选择到海参崴降落。
另外15架飞机则在中国上空艰难的寻找着机场的位置。按照约定,中国方面要打开机场的灯光,为飞机进行指引,但是当天的天气情况过于恶劣,15架飞机都没有找到机场的位置。
在燃油耗尽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迫降和跳伞,其中,有人落到了日本占领区,有人落到了国民党占领区,有人落到了新四军占领区。这也带给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迫降和跳伞的75人中,有1人在迫降中死去,2年落水后死去,3年在降落地面后和日本的战斗中死去,另外有8个人被俘虏,其他61人则被安全的护送回国。
被俘虏的8人被带回了日本,接受了日本的审判,他们被判处死刑和无期。1942年10月15日,3人被执行死刑,1943年4月,1人在监狱中被虐待至死,剩余的4人在1945年8月北营救回国。
回到美国的61人,成了英雄人物,他们收到了罗斯福的接待,被授予了杰出飞行十字勋章,杜立特被连升两级,成为准将。
但是,在美国人一片欢声的时候,中国,却遭受了一次巨大的灾难。
被美国人反手抽了一个大嘴巴的日本,把仇恨记到了中国的头上。为了摧毁浙江的机场和军事设施,日本发送了浙赣会战,将浙江的衢州机场,以及周边的铁路全部破坏,并屠杀了25万的无辜平民。
第二阶段:李梅火攻第一次东京轰炸,其实只是面子工程,美国人被日本人揍了,怎么也得找回场子。在此后的2年时间里,美国再没有对日本进行过轰炸。
但是,美国人也没闲着,他们在捣鼓着更牛逼的轰炸机。
1944年,美国的B-29轰炸机研制成功,就是后来称为“空中堡垒”的轰炸机,这种轰炸机,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万米,飞行速度达到563千米/小时,续航里程为6430千米,打击距离2400千米,载弹量9000公斤。
在当时,没有任何其他飞机能达到这个高度,能达到这个速度。所以,这种轰炸机出动,基本上没有对手。
1944年6月15日,美国人决定小试牛刀一把。
68架B-29轰炸机,从中国成都出发,轰炸了日本九州岛的钢铁厂。但是效果却非常不好,只有47架飞机命中,有4架飞机没有起飞,4架飞机坠毁,6架机器故障,1架被击落。
看来,新产品还是得磨合呀。
另外,当时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美国,那就是飞行的航程太远,为了增加更多的燃料,就不能携带更多的炸弹。
1944年10月,麦克阿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有了这个跳板,美国轰炸日本就方便多了。73轰炸联队全部集结在塞班岛。
11月24日,美国再次出动88架B-29轰炸机,对日本东京进行了轰炸。当时轰炸都是在白天进行,这也是他们在德国作战的经验,但是,日本的天气和德国不一样,导致飞行员判断不准,命中率只有10%。
而且,日本的工业以小作坊为主,生产出来的零件再集中到大工厂进行组装,所以,这次轰炸,看着架势挺大,实际上对日本的影响还是很小。
1945年1月,“冷战之鹰”李梅接任了美国轰炸机部队司令,他开始改变战术,把炸弹换成了燃烧弹,改白天轰炸为晚上轰炸。
2月23日,美国出动174架B-29轰炸机,在日本东京投下了凝固汽油弹,瞬间东京成了火海。
看见战术成功,李梅加大了力度,他让飞机拆除机枪位,增加燃烧弹的数量。
3月9日,334家B-29轰炸机再次升空,这次对东京投下了2000吨的燃烧弹,让东京1/4的土地夷为平地,10人丧生,26万建筑物毁灭。
5月9日,再次出动300架B-29轰炸机,5月26日,再次出动500架B-29轰炸机,对东京进行了扫尾式的轰炸,至此,东京正式成为一座“死城”。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没有投在东京的原因,因为东京已经没有再轰炸的价值了。
在第二阶段的轰炸中,美国被击落9架飞机,4架飞机受损,但是都安全的着落了,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
在整个东京大轰炸中,由于美国掌握了B-29轰炸机,基本上如入无人之境,日本毫无还手之力,美国几乎没有任何伤亡。
但是,即便是东京被夷为平地了,疯狂的日本人也没有停下战争的脚步,他们提出了“一亿玉碎计划”,号召全体日本人,不论男女老幼,全部参战,要死磕到底。
后来的两颗原子弹,才让日本彻底的清醒过来,认输出局。
至此,二战结束。
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
当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对日本东京实施了报复性轰炸。当时的日本基本没什么防空能力,美国对东京的轰炸,可以说是单方面的碾压,如入无人之地。日本毫无还手之力,任凭美国把它的头按到地上摩擦。
美国一共出动16架轰炸机,共80名机组人员。在整个轰炸过程中,美国飞机全都完好无损,因为日本的防空炮根本就打不到他们。而日本的战斗机一方面缺少飞行员,另一方面也没美国的飞机先进,飞行高度没有美国飞机高,所以对美国的轰炸一点办法没有。
美国的80名飞行员离开日本的时候毫发无损,只有2个人在前往中国迫降的时候不慎落水淹死,还有1个人掉落悬崖摔死,最后生还的有77人。
因为日本距离美国太远了,所以当时的轰炸机是从航母上起飞的。但是执行完轰炸任务后,燃料是不够他们再飞回去的。所以按照原定计划,轰炸完了飞机是要飞到中国重庆或海参崴的。
前面一直都很顺利,但是到了中国境内的时候遭遇了波折。他们飞到中国境内后燃料告急,再加上当天的天气情况非常不好,最后不得已只能选择在沦陷区迫降。这些飞机有的落到了浙江,有的落到了江西,还有一架落在了海参崴。
这些美国飞行员受到了中国百姓的救助,但随后小鬼子对这些飞行员进行了大肆搜捕,有许多人被鬼子抓住。而帮助过他们的老百姓也遭到了小鬼子的报复。
落在海参崴的几人也被苏联方面扣押。因为当时苏联和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日本不想苏联把这几人交还美国,苏联也不想跟日本闹翻。后来美国贿赂了一个苏联特工,又经过英国的协助,最终救出了这几人。
而迫降大中国境内的飞行员,他们中有几人最后被鬼子杀害,大部分都在日本投降后被解救,不过在被关押期间也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最后活下来的有73人。
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
美国轰炸东京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1942年4月2日80名美国陆军航空兵飞行员驾驶16架B—25中型轰炸机在杜立特上校率领下从航空母舰起飞空袭东京。这次空袭除了对日本国民在精神和心理造成巨大打击外对东京造成的组织损失十分轻微。因为是出其不意,所以等日本人反应过来准备还击时美军飞机已经贴着海平面远去,没有一架飞机被击落。
但是由于美军是提前发起行动,飞机燃料不够到达预定的着陆机场,最后被迫弃机跳伞或迫降。包括杜立特在内的80人当中,有1人在跳伞时当场牺牲,2人失踪,8人被俘虏后有3人被杀害、1人病死于狱中、4人战后生还。还有1架飞到了西伯利亚着陆,5名机组人员被苏联人扣留13个月释放。剩下64人在中国着陆被中国军民成功营救。
因此整个空袭行动有73人得以生还并返回美国。
第二次,李梅火攻东京。
太平洋战争进入第3个年头,即1944年,日本海空军在太平洋上被美军的沉重打击下节节败退。面对距离战线越来越近的日本本土,美国祭出了在欧洲打击德国的法宝——战略轰炸。
1944年下半年,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将这里建造可以起降重型轰炸机的机场,准备对日本实施更大规模的轰炸。而此时美军最大的战略轰炸机B—29也有数百架入役,可以执行大规模战略轰炸任务。
进驻关岛的美军第20航空队的第21轰炸机队司令李梅少将决心动用麾下334架B—29重型轰炸机携带燃烧弹趁夜轰炸东京。
1945年3月9日下午,334架B—29战略轰炸机在3000余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驾驶下从关岛基地腾空而起,编成巨大的飞行编队后朝着日本东京飞去。
驻扎日本本土的日军飞机约5000架,其中3000架自杀机。但是飞行员奇缺,其素质更不能和战争初期的飞行员相比。因此,美军此次空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1/4的市区化为一片灰烬,27万幢建筑被毁,8万余人葬身火海,10万人被严重烧伤。而334架美军飞机仅有9架B—29被击落,47架负伤但是安全返回基地。
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
东京大轰炸后来又被称为“李梅火攻”,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常规轰炸。当然了,轰炸的一方是二战时期的美国,被轰炸的一方就是:二战时期恶贯满盈的日本帝国主义了。
其实整个东京大轰炸分为两个阶段和时期:一是,美国人有限报复的阶段;第二个才是全面战略轰炸日本的阶段。说白了,东京大轰炸是美国为了迫使日本投降,也是为了报空袭珍珠港的一箭之仇而采取的地毯式、战略性的轰炸。
此次轰炸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惨重的常规性轰炸。不过随后日本又遭受到了两颗核弹的攻击,这样看来日本人也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了。
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中去看一看:当年的东京大轰炸到底有多惨烈吧!
美国人第一次轰炸东京纯粹是为了复仇,结果损失最大的却是我们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军的珍珠港海军基地,随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美国全面开启对日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国是举国哗然,国内也是义愤填膺的存在,罗斯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半个月之后也就是1941年的12月21日,罗斯福召开了会议,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尽快组织对日本本土的一次轰炸,并且目标是东京。
杜立特正在训练美军飞行员
当时经过了三个月左右的训练,美国海军开始正式实施对东京的轰炸方案。该方案计划用16架轰炸机,从太平洋上距离日本本土900公里的航母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由航空兵专家杜立特中校率领。
这个方案看起来很好,但是有两个重大的问题:
一是,运输轰炸机的航母如果被日本发现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就更大了,当时美国用的是B25轰炸机,这款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有限,轰炸完东京以后是无法返航的。
当时美国还没有占领距离日本本土很近的岛屿。总不能让美军飞行员学习日本的“神风敢死队”,炸完之后直接用飞机撞击东京吧!
当年美国人第一个选择是:轰炸完东京的飞机和飞行员可以降落在苏联的远东地区。不过当时苏联正被德国人打得无所适从,他们害怕此举又惹怒了日本,于是乎就没有理睬美国的这一要求。
被苏联无情拒绝后的美国只能拿起地图继续寻找迫降的地点,他们发现我国浙江沿海有几个地区没有被日本占领。此时我国正处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美国要轰炸日本东京,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立即同意了美国的请求,没办法:敌人的敌人就是“铁哥们”。
1942年4月2日,美军两艘航母搭载着几十架B25轰炸机开始向日本靠近。可是还没有靠近日本多远就被日本海军给提前发现了,杜立特只能提前十个小时开始行动了。
16架B-25轰炸机陆续飞抵日本上空,当时的计划是轰炸东京的10座军事和工业目标。不过由于日本的防空火力过猛外加上战机的拦截,美军轰炸机仓促地丢下了十几吨弹药就走了。
据事后统计,16架轰炸机总共投弹约13.6吨,只造成了约50名日本平民的死亡。这就是美国第一次轰炸东京的战绩,不过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最终受到重大损失的可是我们……
轰炸完东京之后,杜立特带领轰炸机编队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往我国海岸飞行,最终顺利降落在浙江衢州。
当时除了7名飞行员降落在日占区后被俘或丧生外,其余73名飞行员都被英勇的中国军民救了下来,为了掩护这些美军飞行员们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美军飞机降落后不久,日军立即发动了大扫荡,美军飞机降落地周围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都被无情的摧毁。
当地的老百姓们遭到了日军疯狂的报复和杀戮,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日本人为了搜出美国的飞行员,杀害的中国老百姓达到了25万人之多。
李梅将军
第二次东京大轰炸——“李梅火攻”,堪称人类史上最残酷的常规轰炸美国第二次东京大轰炸才是真正的超级轰炸,本质目标只有一个:减少自身的伤亡、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尽快迫使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第二次东京大轰炸中给予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美国研制出了最新的战略轰炸机——B29空中堡垒轰炸机。该轰炸机时速达到了563千米/小时,飞行高度已经超过1万米,打击距离达到2,400千米,并能携带9,000公斤的炸弹。
有了这款轰炸机之后,美国轰炸日本本土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不得不说,此时美军轰炸机的各项性能已经全面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了。
二是,美国采取了新的轰炸办法,以前是用炸弹来炸,这次改用“火攻”了。美国采用了李梅将军的建议,用B29战略轰炸机挂载着燃烧弹轰炸日本。
由于日本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所以美国的燃烧弹给日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末日到来了……
1944年11月一1945年8月期间,美军一共对日本的98座城市实行了战略大轰炸,共出动B一29轰炸机3.3万架次,投弹16万吨,炸死23万人,炸伤35万人。整个日本24%的房屋变成废墟,1600架飞机被摧毁,1650艘船舰被击沉击伤……
其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日本首都东京,所以这次轰炸又被称为——东京大轰炸。
1944年的11月24日,美军派出了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这是自上一次轰炸东京以后的又一次轰炸日本本土。
不过飞机是在10,000米高空投弹,结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只有10%命中了预定的目标。此次轰炸的效果严重的一般般,不过后来情况发生了逆转……
美军里面能人还是很多的,有一个叫做李梅的将军提出了一个建议:“火攻日本”,也就是用飞机载着燃烧弹去轰炸日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恐怖的效果吧:
1945年3月9日夜间,美军一共派出了334架B一29从关岛直扑东京,实行地毯式轰炸,投下2000余吨燃烧弹。此次轰炸给东京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市区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26.7万幢建筑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烧死83793人,另有10万人被烧成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
当时日本人为了清理尸体和废墟,总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清理完毕。
几乎被夷为平地的东京
往后美军又轰炸了东京几次,每次都是炸死数十万人、烧毁无数的房屋、无数的日本人无家可归葬身于熊熊的烈火之中。东京经过数次轰炸以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50%的房屋被烧毁、几百万人无家可归、几十万人被当场炸死、烧死等等。
此后的日本帝国主义仍然准备顽抗到底,准备实施所谓的“玉碎计划”。不过美国人最后送给了日本两个终极礼物:美国用两颗核弹袭击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当场就炸死了几十万人。
日本人眼看大势已去,于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那么两回合的东京大轰炸,美军一共损失了多少架飞机、有多少飞行员牺牲呢?其实美军的损失并不是很大,没办法实力的碾压最是无情了。
1942年的那次轰炸中,美军大概派出了80名飞行员参战,最终有7名左右的飞行员迫降在了日占区,最后被无情的折磨致死了。其余的73名左右的飞行员受到了中国军民的严密保护,基本都安然无恙。B25轰炸机倒是几乎全部坠毁了,16架中的15架坠毁。
1944年开始的真正的战略大轰炸,其实美军本身的伤亡也不是很大。美军在随后开始的“火攻”中,一共才损失了几十架飞机和几十名飞行员。主要原因很简单:
一是,美军的B29战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达到了10000米以上了,日军的防空武器很难够得到;
二是,当时日本几乎已经被打趴下了,没啥能力来彻底反抗了;
三是、美国占领关岛以后离日本本土就很近很近了,也就是可以来去自如了。
最后我想说,东京大轰炸被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常规轰炸。不过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中表现得更加残忍,说白了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罢了。我认为,要想让侵略者怕你、敬你,那么你只有比侵略者更加强大、手段更狠才行。二战中的美国人做到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