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将要买车的人什么建议?

给将要买车的人一点建议可以吗?

奉劝一年开不到10000公里,动不动用车衣罩车的人,买车三思!不然除了后悔就是哀叹,买车容易养车难,比养媳妇难多了!

车如老婆,老婆是领证难,养容易;而车是领证易,养困难。10万的车哪怕全款,绝大多数打工仔出得起,但真买回来,养的成本,不出几年就可以买一部新车了。

你是否真的需要车?

你是否真的需要车?

你是否真的需要车?

没想好这个问题前,买车要慎重。如果下不了决心,可以去农村走一走,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家家门口停着一辆车,但是无一例外都罩着车衣,这就是很多人冲动买车的后果。

作为一个10多年驾龄的女司机,奉劝想买车的发烧友,一定要看完我的建议,这样买车会少走弯路,信不信由你!

‬能全款买车,就不要分期,4S坑你没商量!

我人生第一部车是飞度,当然是我老爸赞助的,当时我们要全款,那销售千方百计让我们分期。说全款占用资金,分期压力也小,而且是0利率,就问心动不?

其实这就是套路,一旦分期,贷款是0利率没错,但是杂七杂八会冒出更很费用,什么手续费,茶水费等,最后圈算下来被冤枉坑不少钱。

我当时怼了销售一句:姐不差钱,就喜欢全款。话音刚落,销售脸色就变了,服务态度立马大打折扣。

只要不是做生意,也不是买豪车,个人建议,20万以下的车能全款,不要分期,不要听销售的任何套路。

资金‬预算要比目标车要高,中配车型性价比最高!

比如看中一部10万的车,那么预算最好做到15万,很多人不理解,车价10万,我干嘛准备那多钱?

要知道买车是要交购置税的,比如10万只是裸车价格,还得交1万的购置税,这还不算保险(第一年全保)、后期加装配件等,甚至还要加价才能提车,否则要等半年(当然加价都是套路)。

再加上很多4S,拿该车的顶配做宣传,价格又用低配来博眼球,等你去看车的时候,10万就是低配的价格,要这没有,要那加钱,七算八算预算就上来了。20万以下的车,中配完全够用,不要被4S忽悠装一些鸡肋配置。

全景天窗,夏天热死,冬天还得担心冰凌,坏了漏雨就晓得什么叫全方位无死角。其它鸡肋配置就不一一列举,免得有人别有用心的人酸。

买车量力而行,切忌打肿脸充胖子,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要把所有积蓄压到一部车上,因为车是消耗品,只要交钱哪怕没摸方向盘,车就贬值了。

‬不要迷恋合资车,减配严重,侮辱国人不懂车!

对于新手小白,买车一般会选大街上的曝光率高的车型,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很多合资车不断地在减配,而且无良商家减配的位置,肉眼很难发现。

甚至有些车型直接玩双标,也就是投放到国外的是货真价实的,只要到了国内,减配不说,还加价,真的是欺负人。

以前合资车要进入国内市场,质量确实杠杠的,随着减配,不断出现断轴、A柱断裂、烧机油等,关键还店大欺客,死不认错。

随着合资车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买车前可以去论坛看看车主的真实留言,有些是个例,但有些可能就是通病了。国产车这几年改变也很大,不见得比合资车差。

‬有能力就买新车,二手车能不碰最好别碰,不然就是人傻钱多!

钱不够宁可再存钱,也不要为了便宜去买二手车,因为二手车已经被玩坏了,真正的好车很难流入市场让普通人看得见,因为这里面水太深。

而且汽车有个趋势,只会越来越便宜,想想20年前的桑塔纳,买得起的人,都可以买现在的百万豪车,但是现在街上还有几人开它?

车子就是一个高级玩具,拥有的人越多,它就越来越普通,看看美国汽车,基本就跟自行车一样廉价,所以车子越来越便宜这是不可逆的。

很多人说二手车好,只能说穷人才这么说,你给他钱试一试,看是新车好,还是二手车好!

‬买车最好要避开这几种坑!

一、玻璃破碎险、盗抢险可以不买,但是第三者责任险必须买大额的,最低不能低于100万额度,保费就多几百块钱而已,越有钱买的额度越高。

二、宁选鸡头,不选凤尾,宝马X1垃圾的一P,真不如宝骏,很多人买入门级豪车,就是为了虚荣心,须不知这种车型就是侮辱国人智商,花20万买它,难道雅阁、红旗HS5不香么?买豪车品牌低于50万,就不要为车标去买单了,不但没面子还傻。

三、一定要买自动挡,所谓买手动挡为了体验驾车乐趣的人,可以问问他在市内堵车的感受,问问他在半坡起步的想法,看他后悔买手动挡不?

四、家用别买7座车,因为平时基本就自己一个人开,真正坐满的时候少之又少,车越大就越重,油耗自然越大,当然有钱无所谓。

五、别买高油耗,小众品牌。车界流传的神车“大7”,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去加油站的路上,油耗太高。有些小众品牌,平时不坏还好,坏了零部件很难配到,价格也贵。

六、涉及安全缺陷的车坚决别买。比如说最近刹车失灵的T斯拉,时不时断轴的某神车,烧机油引起火灾等,需要慎重选择。

七、减安全配制的车,比如侧安全气囊,前后梁的材质,行车稳定系统等,一旦出事故,这些配置可能是仅存的救命稻草。

八、熟人说好的车可以不买,但是陌生人说差的车一定不要买。

九、刚上市的新车型不要买,可能自己成了小白鼠,要知道上了高速,命就交给了车,它必须可靠,所以买车一定要买经过市场验证过的稳定车型。

十、如果只是代步,10万左右的车足够使用,多几万给不了什么面子。50万以内的车,就别想做豪车梦,套用网络一句话,奔驰不过S,宝马不过7,奥迪不奔8,都不能算豪。

‬写到最后!买车需谨慎,且行且珍惜!

买车是仅次于买房的头等大事,不要头脑一热就下手了,因为买车容易,养车难,真不是虚话。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买车便宜但停车难,很多地方停车位比车还贵,为了一部车还得给它买“房子”,不然没位置停车,停外面随时还要担心被贴条子。

总而言之,买车量力而行,没车尽管有不方便,但买车也会带来很多烦恼,就看个人取舍了。

友情提醒:没有开坏的车,只有放坏的车!觉得有道理的点个赞,谢谢!

你会给将要买车的人什么建议?

本人买过2台车,给即将买车人的建议就是如下:

1.能全款千万别贷款,别听身边人嚼舌根子,什么贷款少花钱提前享受,还可以买个自己喜欢的好一点的车,甚至推荐你买他喜欢的车。

2.车的配置别看又多又花里胡哨,真买回来毛用没有,例如全景天窗,夏天死老热,冬天东北还怕楼顶冰溜子。还有我比较讨厌我车上的东西,自动雨刷,跟特么神经病似得,光感感应的,对面晃大灯或者路过带灯的摄像头都会启动,小雨灵敏度调到最高有时候也没啥反映,有时候小雨反映还特别灵敏,刷起来没完没了。车的配置买主要还是看发动机,例如同样车2.0高配跟2.5低配同价位,我只买2.5的。

3.变速箱选择,肯定就是AT优先,cvt其次,手动挡第三,双离合不看。如果买双离合开着其实也行,城市不堵车,喜欢大脚油门开还是挺好的,动力响应灵敏,适合换车频繁的,大概4,5年换车的可以考虑双离合。

4.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车不会给你提升多少面子,就算买了豪车身边人了解你的知道你啥样,不了解你的真到最后了解你了更会笑话你,你就把车当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就好,如果想多开几年,想省心点就勤着点保养,车这玩意,7分养3分修。我买的两台车网评都不好,都说小毛病多,可是我第1辆车开了11年11万公里,除了保养易损件更换那也没动过,油耗还特别低,第二辆现在2年半开了18000公里,还是稳定正常没小毛病。

5.说到小毛病,任何车都会有点,据我的观察来看,一般买回来车发现车竟是小毛病的都是别人推荐你买的,买回来跟自己想的逾期不一样,哪怕车轮卷起沙石打到翼子板都觉得是异响。只能说这样的人不爱车,也不懂车,你要真买回来车是自己精挑细选,上网多看看论坛真实车主的准确分析,说的一些小毛病看你自己能否接受,如果接受不了还买这个车干嘛。

6.国产车跟合资车,国产车不是不可以买,但是你最好选些正经的牌子,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这些,不要看那些什么众泰,斯威啥的乱遭的牌子,别今年买了明年4儿子店没了售后都费劲。现在国产造的车也挺不错了,就比如价位在7,8万的吉利gl或者奇瑞艾瑞泽5,跟合资的丰田致炫,现代悦动这类对比。人家车价甚至能比这两个合资车便宜,同样价位可以享受到的是配置,现在也不要说什么合资车省油,这么大点的车能费油费到哪去。1.5致炫就算他百公里4升油,举例吉利gl百公里算他6升油,同样92号弃游算5块5一升,百公里就差11块钱,1000公里才差110块钱,多了很多吗?你们对比油耗前请先看看你们对比过车重没?车的大小对比过吗?油耗的多少跟很多因素有关,拉几个人,轮胎,气温,大风天甚至都能影响油耗,而且影响的也就是那几毛钱,根本不需要算好吧。有的人说你一年才跑10000公里当然不觉得费油了,他们有可能1年三30000或者50000公里,我只想说你跑那么多是干啥?是为了赚钱也差不多应该挣回来油钱了吧,像我同事买的车1年开3万公里人家不觉得费油,单位出去跑业务赚钱,赚的钱足以赚回油钱,如果没有车他跑业务就得出门坐跑线大客车,又耽误时间,又不能想走就走,有时候着急还要打车。难道那3,5万公里觉得费油都是没事瞎溜达串门跑的?

你会给将要买车的人什么建议?

如果月收入低于一万,奉劝你在买车之前要三思,车的各种开销一定要提前了解,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很多人误以为车是刚需,这个观点不全对,大部分人买车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看别人有车了,所以我也要有。

于是很多人买车之后,开车出行频率很低,但是养车的开销却一分不少,最后因为沉重的养车负担而感到后悔和自责。

我月收入低于1万,开了3年车,对车的各种开销感触颇深,直到此刻我才明白,车是奢侈品,车是消耗品。

所以,在买车之前,车的各种开销你得先了解清楚,然后再根据自身能力决定是否需要买车或买什么样的车。

车辆开销之保险

大多数私家车都是5座车,以5座车为例,交强险是必须购买的,每年950元。

如果你能做到之后的几年中,不发生任何交通事故,交强险费用每年递减10%,最低每年665元。

由于交强险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最高赔偿只有12万块钱,所以为了在发生事故时有足够的保障,商业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也是必须购买的。

第三者责任险大多数人会购买赔偿金额在50万到100万之间,费用大概每年2000元左右。

车损险同样不可缺少,车损险负责发生交通事故后维修车辆的费用,10万块钱左右的车子,车损险每年2000元左右,具体费用看零整比,国产车一般比较便宜。

以上三种险购买车辆后必要的花销,千万不要图一时省钱不买保险,万一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将让我们损失降到最低,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这笔钱都不能省。

这三笔保险一年下来大概5000块钱左右,买一辆车,即使一年只开几次,5000块钱就已经提前支出了。

在这里稍微普及一下车险知识。

商业险分为主险和附加险

主险包含: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盗抢险、司机乘客座位险。

附加险:自燃险、玻璃险、涉水险、不计免险。

如果你处在低洼多雨的区域,涉水险可以购买一个,每年100元左右,主要保发动机的,注意车损险是不保泡水发动机的。

如果你经常载人出行,座位险可以购买一个,每年100元左右,每个座位上乘客有1万元保额。

以上所有的保险购买齐了,我们称之为全险,但购买保险还是要根据自身需求。

车辆开销之保养费、燃油费

车子保养费也是必要的开销,合资车保养费相对较贵,按照一年保养两次,保养费用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

在合资车品牌中,卡罗拉的保养费比较便宜,车子比较耐开,维修费低,比较适合上班族代步。

国产车保养费相对较便宜,一年保养两次,保养费用在1000元左右。

在国产车品牌中,领克的保养费是相对较贵的,作为国产豪车品牌,保养费已经向沃尔沃看齐了,不过领克的确是辆好车,动力和内饰都符合豪车气质。

在买车时可以和4s店里的销售多要几次保养,一般都是首次保养免费的,如果你有丰富的谈判技巧,可以多要几次,我的车就送了3次免费保养。

开车就有燃油费支出,每个人的开车习惯不同,耗油量不同,如果经济实力一般,平常只是代步为主,我建议购买小排量紧凑型轿车,一般都是百公里6个油左右。

按照一个月500公里来算,一年6000公里,92号汽油价格大概6.78元每升,一年油钱在2440元左右。

这个油钱还是按照百公里6个油计算的,如果你夏天开空调,或者每月开车不止500公里,那么油钱绝对不止2400元。

车辆开销之停车费、交通处罚费

有了车就得有个停车位,每个地方的停车费不同,首先最少得交固定停车费,如果你小区免费停车,那恭喜你节省一笔开销。

我的停车位是租的,每月200元,一年下来2400块钱。开车出门也得交停车费,每次10到20元不等,就算我一年在外停车40次,每次停车10元,一年也得400元。

光停车费支出,一年最少要2800元。

有时开车会误闯红灯、违规停车,交通罚款是新手司机不可避免的,只有多交几次学费才能长记性,记得第一年我就被罚了小1000块钱。

养车开销总结

一年车险5000元左右,一年保养费1500元左右,一年燃油费最低2400元左右,一年停车费最低2800元左右,以上费用一共为11700元。

交通处罚费我没有计入在内,知道有这个支出就行,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辆车一年的开销最少也得要一万多块钱。

如果你的月收入低于1万,汽车对你不是刚需,每天上下班交通非常方便,不经常出远门,那么我不建议你买车,因为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并没有因此给你生活带来明显的改变。

如果你买车就是因为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理,或者是刚学完车手痒,就是想要买一辆车来开,我建议你先冷静下来考虑一下,每年多一万的开销,到底是改善你的生活质量了,还是降低你的生活质量了。

看清自己的需求,明白自己的能力,明白车是消费品,也是奢侈品,每年都在贬值,只有明白这些后再考虑买车才是明智的。若是盲目跟风买车,最后只会陷入后悔和自责当中。

买车建议之别过度迷信合资车

过去买车,第一选择就是合资车,可是合资车这些年为了同国产车竞争,价格一降再降,质量也跟着一起降了。

现在的合资车,不仅减配严重,车身材料已经和10年前无法比拟了,所以才会出现断轴、A柱断裂、烧机油、机油乳化等等问题。

对车的了解越深,我越来越发现,国产车的性价比才是最高,我们应该开始摒弃过去的眼光看待国产车了。

我经常看见开了10多年,还能继续开得比亚迪F3;开了百万公里,还没有大修过的吉利帝豪。

现在不仅仅是丰田车开不坏了,如今的国产车质量也是越来越好,配置越来越高。

相对于合资车,国产车的性价比最高,相同的价格,可以买到更高的配置和更好的驾驶体验。

在8到15万左右的价位,国产车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奇瑞艾瑞泽5、长安逸动、帝豪、星瑞、哈佛H6、长安cs75 plus。

这些车已经经过市场和用户的检验,质量好、性价比高、价格便宜。

其中哈佛H6,长期霸占SUV销量排行榜,不过最近刚被长安cs75 plus超越,足以证明这两辆国产SUV竞争力十足。

如果对混动车比较放心的话,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很值得推荐,这两辆车动力足、配置高、油耗低,百公里只要4个油左右,非常适合上下班代步。

买车建议之别买入门级豪车品牌

很多人手里有20万左右的预算,于是把眼睛盯到了豪车品牌上,比如花20多万买一辆奔驰A级、奥迪A3或宝马1系。

花了20多万买入门级的宝马、奔驰、奥迪,说实话,这就是花20万买了车标。

豪车的动力、配置、操控感、以及面子,全都无法享受到,甚至还会遭人嘲笑不懂车。

如果你有20万左右的预算,可以买合资车的雅阁、迈腾、本田CR-V、凯美瑞。

至少这些车外观内饰耐看,动力表现不错,市场反馈良好,肯定要比入门级的豪车要值得购买。

如果你能买20万左右的国产车,哈佛H9、比亚迪汉EV、红旗HS5、吉利星越。

这些国产车可以满足你想要豪车配置,豪车动力、以及豪车所拥有的驾驶感受。

如果仅仅为了面子买入门级豪车,它给不了面子,只能给你豪车的保养费,所以买车一定要买同价位性价比和质量最高的车,这样才能给你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

买车建议之别买有明显缺陷的车

现在市场上,有些热销车型有明显的缺陷,比如断轴或碰撞时A柱断裂,可能车是一辆好车,但是它不安全,建议就别购买了。

在我看来,一切都要以人为本,行车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买车之前可以看一下中保研的碰撞结果,那些排名垫底的车型可以直接忽视了。

买车建议之别买油耗大的车

如果月收入低于一万,买车只是为了代步,说实话,有一些油耗高的车真不建议购买,能买轿车就别买SUV。

SUV平时开百公里要8个油,要是夏天开了空调,百公里就要10个油以上了,这每百公里多几个油,一年下来对于工薪家庭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油耗大的车不建议购买。

买车建议之别买小众车

我一直强调支持国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产车都值得我们去支持,有些不思进取的国产车,有一些小众的国产车,特别是现在出来一众造车新势力的车。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没有必要拿自己辛苦挣的钱去当试验品,也许它们的车品质很好,但是大多数是资本的产物,前景不光明,未来不明朗。

也许你今年买了它们的车,后年它们品牌都消失了,想要维修连个配件都没有,到时候苦的就是自己了。

所以,买车一定要买实体品牌车,4s店多的车,品牌久远的车,比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红旗、荣威、五菱。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有一个豪车梦,都渴望体验速度与激情,但是在买车时,还是要回归现实,面对现实,根据实际能力和需求买车,买适合自己的车。

我想再一次奉劝想要买车的人,买车一定是为了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若是买车增加了自己和家人的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那么还是三思后再决定是否买车吧!

你会给将要买车的人什么建议?

第一,再确认一遍,你是否真的需要一辆车

汽车不是刚需,而是奢侈品。哪怕一辆只有5万块钱国产车,同样也是奢侈品。一次性花了这五万,这只是买车钱,之后每年至少要额外支出五千至一万元的养车成本。

你要租个停车位吧?来,每年2400,这算少的。你要维护保养吧?一年也得一千,保险不能不买吧?交强险必买,三者险不买真出事倾家荡产,怎么也得买一百万的吧?车损险,你不买?这又是两千多出去了。车得加油吧?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车这东西动一动就管你要钱,油管子往里面一触,你看加油机上面一蹦字……这个心啊!算好,这一年一万块钱的额外支出会不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如果会的话,还是要慎重。很多家庭买完车舍不得开,还小心翼翼的弄个车衣在小区里停着,也不知道图什么。

另外,汽车也不是投资,是消费。买车到手就贬值,要有个心理准备。一辆20万的车,三年后值个12万就不错了。

当然,汽车能带给你什么?其实现在交通很方便,汽车不是必需品,说方便,租车,打车哪都能去。私家车最大的意义,就是扩大你的活动半径,丰富你的生活。所以才说这是奢侈品。原来你很少回去公交、地铁线路不通的地方,节假日也不会想着全家去周边自驾。现在,在你的城市里,或者城市附近,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你不会考虑路途远近,想去就去了,这是私家车能给你的。

说句实在话:奢侈品,别翘着脚消费,量力而行。我知道你学了车手痒,但是收入没达到这个层次的话,车只能给你带来困扰。所以,不要贷款买车。

第二,把预算降一降

如果你家里有矿,当然当我没说,这贴是写给普通消费者看的。比如说你准备花30万买车,那看什么车评、选车工具,也是给你推荐30万这个价位的,它比20万价位的真的强那么多吗?把预算降到25万,你买到的车可能性能差不多,而这五万块钱是实打实省下来的。价格越高的车性价比越低。别听那些“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你老爸的钱,真的是一分一分攒下来的!

除非你选择的车型在10万元以下,否则的话,预算降个10%—20%,并不会对你日后用车造成太大影响。

总之,别为了面子买车,也别为了面子选车

普通老百姓,BBA这些豪华品牌尽量别碰,保险一年一万,保养、修车都贵,前三年再保还可以,等过保了之后,有点小毛病一修就是五位数起步,够你喝一壶的。

第三,选车时,自己看,别相信所谓老司机的建议

老司机的所谓经验,是开车的经验,不是选车买车的经验。而且即便有经验,他们的经验也都是过时的。比如说你听别人的意见,买了一辆日系车,比如说丰田,开了十年没什么大毛病,觉得很有道理,你也认为开不坏的丰田——殊不知,人家比亚迪F3也开了十多年,吉利帝豪也没大修。现在不管是国产还是合资,造车水平都不是十年前了。

不要迷信合资,国产质量现在也不差,而且合资车坑爹的也不在少数。大众、奥迪烧机油,丰田本田机油乳化,合资的通病其实也不少。相反,国产车还真就少有这样的维权门出现。选一款合资车多花两三万并不值得——你可以买合资,但是选车之前最好从脑子里把这种偏见摒除掉。

第四,如何选车,你不懂车可以,但是别不懂自己

很多人这样问选车问题:预算30万,SUV,家用,买什么车?

人家媒体人又不花自己的钱,就在30万这个价位给你推荐呗。什么汉兰达、锐界、帕杰罗。更有甚者,给你推荐个奥迪A3,宝马X1,说30万这个价位已经够得着豪华品牌了。你听他们的,30万花了,车开几年没问题,也不觉得自己吃亏上当了。但是……

SUV家用根本就特么用不了30万!为啥先让你降低预算呢?汉兰达、宝马X1,那都是家用车吗?那是装X用车。同尺寸的,你上个红旗HS5,比这些车有面,你上个唐DM,一脚油门这些车都得吃烟。说实话,家用的话,你非要买个SUV,紧凑级足够了。10—15万的国产品牌真的有很多选择。两者比较,你多花了15万买到了什么?大一点的空间,其实你全家满载的情况一年也出现不了几次。

30万的合资,比15万的国产真的好多少?我开过汉兰达,奥迪Q5,舒适性确实更高一些,也开过瑞虎8,荣威rx5,科技感满满,也不差。就算30万的合资更好,但是绝对不值那30万。尤其是你只需要家用的情况下。

当然,你家里有矿是另外一回事。

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比如说我就是上下班代步——那你选个十万左右的轿车够了。我周末还想全家郊游,那就SUV,15万左右的国产SUV能满足你这些需求。说我想开出去有面子的——一辆荣放、CRV,思域,给不了你什么面子,宾利劳斯莱斯你又买不起。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车给你的。

25万以上的SUV,20万以上的轿车,都不适合家用

第五,选车时,这些坑别踩

1、低端豪华品牌:20多万的宝马X1,奔驰A级,给不了你豪华品牌的面子和豪华感,只能给你豪华的售价保养,保险费用。

2、小众品牌:你车是要开几年的,可是几年后,这些车企都不在了,你维护保养找谁去?小众品牌,你所在的城市只有一家4S店,这家店撤了你去哪保养?车坏了找谁?一些造车新势力也应该慎重,营销做的都不错,车怎么样我不发表意见,不过这些造车新势力都在一年几十亿,上百亿的赔钱,他们能不能活下去?我觉得先看几年再说。

3、缺陷车型:本田机油乳化,大众烧机油,日产某些新车漏油。类似这种存在通病的车型,人家老车主还在那拉条幅维权呢,你又一头扎进去了,那被坑不是活该?怎么知道这车质量怎么样?我特意举了合资的例子,就是提醒你,别以为日系车就没问题,投诉也不少。去车质网查一下,看看车主投诉都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大众,都投诉变速箱,那咱就避开,毕竟可选的车型那么多。都说马自达浑身异响,你买不是头铁吗?都说特斯拉做工糙,你是不是得再琢磨琢磨?偶尔一两项是个例,如果投诉都集中在这里的话,说明这个车型存在缺陷。三大件的毛病千万要绕开,一些可以忍受的小毛病,你可以自己选择。

4、安全测试差的车型:车开不开不重要,命才重要。选什么车之前,中保研的碰撞测试看看,想买帕萨特,途观L,想一想,你命是不是这么不值钱?咱开车都不愿意出事,可是真出事了,沃尔沃、比亚迪车主下车从容的打电话拍照,这边开帕萨特的还哗哗淌血呢,活着不好吗?

5、油耗高的车型:对于家用车来说,油老虎真是有点伤不起。实话实说,百公里8个油和百公里10个油也就差个十几块钱,你一年开一万公里,也就是一两千。为啥说这是坑呢?因为同价位,其实你能买到更好的。几年后你还以为你车挺好的,没啥毛病,就是油耗略微有点高——其实避开坑的话,不用这么高的。

最后,去了解一下新能源。

如果你预算在15万以上,而且有车库或者车位(租的也可),那在决定之前,一定要去了解一下新能源。纯电车的确有局限性,但是插电式混动,已经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车了。比如说比亚迪汉DM,高性能低油耗,20万元,几乎在50万以内找不到对手,做做功课,或许可以让做出更好的选择。

你会给将要买车的人什么建议?

车要买是刚需,选好车·合适最重要。

买车可能是除了买房之后的第二大人生中的大宗商品,所以不能马虎。正常情况一辆汽车少说要陪伴一个人三五年甚至更久所以选一个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车非常重要!

选一辆汽车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1. 价格:价格包括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购车成本顾名思义就是购买这辆汽车的花费,也就是做好预算。比如你的预算是10万元,那么你只能考虑裸车价在8到9万的车型。因为剩下的钱要交购置税、保险费和上牌费等闲杂费用。建议从各大汽车网站看看但只看官方指导价不要轻信网络报价,确定车型后再去4S店询问大体价格或打电话询问。接下来就是用车成本,包括车辆的维修保养费用、小区停车位费用、燃油费用、停车及违章费用等。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购车前要大概计算一下一个月的用车成本看一看是否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内。汽车是工具要为人服务不要把它变成累赘影响了生活品质。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得不偿失!
  2. 当地政策:假如你生活在北上广这样有摇号限行的城市,你就要考虑到政策问题。你是否有燃油车指标,如果没有是考虑参与竞拍或者混动车型还是纯电车型。如果参与竞拍就要把竞拍的费用加在购车成本中,如果考虑混动车型要考虑是否超出预算因为往往同一款车混动版要比普通版的贵一些,如果考虑纯电车要知道小区是否可以安装充电桩解决充电问题是否经常跑长途电车的续航够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只有把这些事都想到前面买车才不会后悔!
  3. 刚性需求:这里的刚需指的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比如我是一个长腿欧巴一米八几就要选择空间大的车型。比如我喜欢带着一家去郊游而家里又人多就要考虑MPV还是7座SUV或者是大空间的轿车。再比如这辆车要既商用又家用,有时候会出事正式场合或商务洽谈就要选择偏商务的车这个时候激进的运动的个性车型就可以pass了。所以刚性需求每个人都不同,在价格基础上排除掉不能解决自己刚需的车就又向前迈了一步。
  4. 外观内饰和个人偏好:这一点就比较随机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一个自己喜欢的外观内饰用着舒服。个人偏好是指自己独特的喜好,比如我喜欢运动的驾驶风格和速度与激情,那就要挑选动力表现好转向精准的车型乃至人车合一。比如我追求舒适和奢华就要挑选相对底盘调校软、内饰做工精良、隔音效果出色等可以营造高级感的车型可能要舍弃的是激情驾驶和强劲的动力。一辆车就像搞对象,我们都希望另一半看起来顺眼,交起来对胃口。
  5. 品牌和性价比:为什么这一点在后面,因为在喜欢这个拦路虎面前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当然得买得起哈。在品牌上更多的是面子和保值率问题,好面子的倾向于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甚至进口车。如果你的车可能会买掉那就要考虑保值率问题了,尽量选择大品牌的畅销车的畅销型号拒绝小众车,在用车时要注意保养爱惜使用你的爱车会在二手车市场上卖个好价钱。所谓性价比就是配置方面,选出的几种心仪车型要对比一下他们的参数配置和实际终端优惠。哪几个配置是必须有的,哪几个是有没有都行的,哪几个配置用不上的。再看几个备选车型的独有配置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出目标车型。买对不买贵才是聪明人!
  6. 其他因素:这一点比较笼统。比如上双离合还是手自一体、买自动还是手动?我建议如果是在城市用车又预算充足尽量选自动挡毕竟省心省力,秋名山车神另说。再比如媳妇儿说喜欢哪个哪个,毕竟是家庭共同使用商量着来。等等………
笔者仅仅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还有许多其他问题就不再一一列举,欢迎补充。买车是一件需要精心考虑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车型只有适合自己的车。记住这句话:车是工具而不是负担,喜欢至上,买自己的车让别人说去吧。最后,祝大家买到适合自己心仪的车!(如果觉得本文不错就点下关注吧,每天回答一个汽车问题,欢迎在评论中讨论,作者会认真看认真回复,谢谢)

你会给将要买车的人什么建议?

给即将买车的人10点建议!想买车的人都应该看看,句句说到了点子上!

那些正打算购买人生第一辆车的消费者,他们此时肯定是抱着激动的心理,在网络上看各种车型,选择自己想买的车型,这时候,我希望你能沉下心来,认真看完我这10点建议,也许就能够改变你的用车生活。

1、认真考虑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买车。也许你是脑门一热,也许你是看了周围的人都买车了有些羡慕,也许你是真的有用车的需求,但是千万别把伪需求当成真正的需求。但是你要知道,汽车是消耗品,它是会不断贬值并且需要你不断花钱的,如果你的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需要花钱的事情还没有完成,不妨先把买车的事情放一放。

2、明确自己的购车预算。如果真的决定要买车,给自己大致一个预算范围很重要,千万被10万加到15万,15万加到20万,你要知道,汽车这东西,价格是无止境的,在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尽量买一台好一点的车,是你购车的准则。

3、别全信车评人。看评测可以,但是不要全信。你要知道,除了极个别的车评人以外,其他的车评人不过都是拿钱办事而已,不管他平时表现的多么客观,多么具有批判性,都是立住了人设博取信任,以便拿到充值。可以看评测,但是要多看几个车评人的评测,而且不能全信评测,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否则在这个网络时代,你很可能会被网络的舆论左右。

4、别迷信豪华品牌。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别认为豪华品牌的车更有面子,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的情况下,大家对于什么车什么价格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戳破而已,你买个入门级豪华品牌车型,也就能唬下农村的大爷大妈,如果这就是你的目的,那当我没说。而且,豪华品牌会带来更高的用车成本,因为更高的品牌溢价,其实产品力不如同级别的非豪华品牌车型。当然,30万以上的车型就另说了。

5、别相信什么国别。每个车系都有很多品牌,每个品牌旗下都有很多车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千万别相信什么德系车怎么怎么样,日系车怎么怎么样,这些人非蠢既坏罢了,理性判断很重要。

6、别相信硬件决定体验。不知道哪里传来的歪风,双离合就是不如AT,多连杆就是不如双叉臂,CVT就是垃圾,这些人基本上只是口嗨而已,硬件永远不能决定体验,记住这句话,硬件只是基础,调教才是关键,哪怕硬件完全相同的两款车,通过软件调教也能开起来完全不同。

7、要关注油耗。网络上有人说,油耗不重要,差一两个油,一年不就一两千块钱吗?或者压根就没车。现在说一两千油钱没啥,真让他多掏两千块钱,比割他肉还心疼,一年一两千,10年就是一两万。而且你看着是差1-2个油,那是综合油耗,一堵车差的就不是1-2个油,而是3-4个甚至5-6个油了,到时候又来发帖,我这车怎么油耗这么高,真后悔。别怀疑,都是同一群人。

8、保值率很重要。很多人总是说,保值率不重要,我买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卖的。这些人,基本没啥脑子,刚读完九年义务教育那种。男人说我这辆车要开到报废,就跟和初恋女友说,我会爱你一辈子一样,都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一辆车开一辈子的概率,还没有和初恋过一辈子的概率高。等到卖车的时候流的泪,都是当初买车时候脑子进的水。

9、一定要试驾,一定要试驾,一定要试驾。网上云评车的太多了,我求求你们去摸摸车吧,试驾不要钱。很多人说,试驾不出来什么,那是你们没掌握方法。你上周试驾朗逸,这周试驾轩逸,上周的试驾感受,忘得一干二净,你能试驾出什么才是有鬼了。你把你想买的车,放在一天之内去集中试驾,这样就能够有个比较。在试驾的时候,重点去对比这几个方面:低速起步动力的轻快,堵车走走停停的平顺性,压过窨井盖底盘的反馈,过减速带底盘的反馈,城市高架的隔音表现。如果你按照这个方法试驾,回头你会来感谢我的。

10、买车时多对比。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汽车网站上的价格,是有可能拿到的,但是关键要看你怎么去谈。你就跑了一家店销售一忽悠就交了定金,你有可能拿到好价格吗?买个衣服都要货比三家,怎么买车的时候耳根子这么软呢?多对比,以价压价,这样才能大概率拿到一个好价格。

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告诉大家一点,买车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需要用心去对待,当然了,土豪随意,我们会说的是普通家庭,一定要多跑多看多听,不要被网上良莠不齐的声音左右,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和思考,这样你才有可能买到一辆适合你的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