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
乌梅在我们的印象中或许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零食,酸酸甜甜的,特别是一到夏天,许多人都喜欢用乌梅来制作酸梅汤,喝上一口,顿时感觉生津解渴,回味无穷。
不过乌梅却不只是一种零食那么简单,它在中医里其实还是一种中药,有着许多功效,经常进食的话,对人体也有许多好处。那么,经常进食乌梅对人体有哪些好处呢?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来聊一聊有关乌梅的那些知识。
一、乌梅有哪些医学功效?乌梅其实就是蔷薇科植物梅的经加工的未成熟果,因为经过加工之后颜色变成黑色,看上去乌黑乌黑的,所以就叫做乌梅。
根据《中国药典》里面的记载:
乌梅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因此,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乌梅主要有以下这几个功效:
❶敛肺:因为乌梅性味酸,酸可收敛,而且还可以入肺经,因为具有收敛肺气的作用,这就可以敛肺而止咳,因为对于肺虚久咳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
❷涩肠:因为乌梅性味酸,涩,酸可收敛,涩肠,而且还可以入大肠经,因此可以起到涩肠止泻作用,这对于久泻久痢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
❸生津:因为乌梅性味酸,可以促进津液分泌,因此能够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烦热口渴以及暑热烦渴等,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酸梅汤就能够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除烦的作用。
❹安蛔:乌梅还可以起到一个驱虫的作用,特别是像以前患有蛔虫病的患者,通过进食乌梅可以有效缓解蛔虫引起的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这是因为乌梅味酸,蛔得酸则伏,故能和胃安蛔。另外,乌梅还对蛔虫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可以使蛔虫从管内后退或者从管内退出,也适用于缓解胆道蛔虫症。
乌梅除了这几个作用之外,其实还可以外用治疗外疡弩肉等。比如《刘涓子鬼遗方》里面指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可治一切疮肉出;还有《圣惠方》也指出,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可治小儿头疮。
二、吃乌梅有什么好处?通过上面对乌梅的相关医学功效讲解,其实我们已经知道吃乌梅对我们有以下这些好处:
第一就是可以敛肺止咳,如果有肺虚久咳的不适症状,适当进食一些乌梅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
第二就是涩肠止泻,比如出现拉肚子的时候,适当进食一些乌梅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
第三就是生津止渴,比如在夏天炎热的季节,感到特别烦热口渴或者暑热烦渴,这个时候适当进食一些乌梅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特别是喝上一杯乌梅汤,还能起到一个解暑的作用。
第四就是驱虫,如果肚子里或者胆道里有蛔虫的话,适当进食一些乌梅就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虽然现在患有蛔虫的病例比较少,但是在以前也经常使用乌梅丸来驱虫。
三、哪些人不适宜进食乌梅?虽然说乌梅具有许多功效,我们适当进食的话对身体有许多好处,特别是像现在那么炎热的天气,可以起到很好的生津止渴的作用。
不过,乌梅也不是适合任何人食用的。特别是对于有实邪者是忌服的,这是因为乌梅具有收敛的作用,容易使实邪留于体内,不利于病情的康复,甚至可加重病情。
另外,乌梅进食过多的话,因为味酸容易损害牙齿,而且还容易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容易引起胃部不适。
最后,《药品化义》里面还指出:“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膈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因此,如果不是气虚引起的久咳或者是刚出现咳嗽的不适症状时,又或者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时,都不可进食乌梅。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大家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个赞!如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并转发,谢谢大家的支持!
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
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颜色变黑而成。四川产量最大,浙江质量最好。
乌梅常见的炮制品有四种:乌梅,乌梅肉,乌梅炭,醋乌梅。功效侧重点各有不同,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 1.乌梅:也就是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乌梅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安蛔。望梅止渴中的梅就是这种果实。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青梅,青梅和乌梅都是植物梅的果实,不同的是,青梅是未成熟的果实,而乌梅是快成熟的果实。乌梅味酸、涩(因其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鞣质),归肝、脾、大肠经。多用于虚热消渴,肺虚久咳,蛔厥腹痛。夏日解暑佳品酸梅汤,其主要材料就是乌梅。中成药复方乌梅祛暑颗粒,清热祛暑,用于高热所致的心烦,口渴。 2.乌梅肉:乌梅去核的果肉。乌梅肉的功效和乌梅一样,因为把没有用的核去掉了,所以作用更强一些。中成药乌梅丸使用的就是乌梅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用于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3.乌梅炭:乌梅或乌梅肉炒至焦黑色。乌梅炭长于涩肠止泻,止血,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崩漏下血等。乌梅炭有明显的凝血作用,其水煎液小鼠灌胃,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
4.醋乌梅:乌梅或乌梅肉用米醋拌匀,隔水加热2-4小时,取出干燥而成。醋乌梅功效与乌梅相似,因其酸味更强,其收敛固涩作用更强,尤其适用于肺气耗散之久咳不止和蛔厥腹痛。
上述炮制品不建议自行制作,中药的炮制是一个经验活,火候的掌握和炮制程度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经验。炮制后还要经过质量标准的检查,符合要求才可以被当做药品进入药店或医院使用。当然,像乌梅和乌梅肉药食同源,在家买来制作食物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不是多食久食,久食损齿。
药典中规定乌梅常用量为6~12g,临床上用量要灵活很多,根据不同的配伍,其治疗范围也更加广泛,患者还应面诊医师才能辨证论治,药到病除。
最后乌梅要置于干燥容器内,阴凉干燥处储存哦。
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
错过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要紧,可别再错过乌梅了。
秋天适合更适合吃乌梅,我说的乌梅并非食用的话梅,它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那时取下的梅酸涩,适合食用或入药,酸味决定了药用价值,就好比青皮,等它成为了陈皮,行气之功反而没那么强了,都是一样的道理。吃乌梅有什么好处?这要结合乌梅的功效来说。
早在《本草经集注》里便有乌梅的记载,尽管五月份就可以从树上摘下青梅,但要变成药食同源的药材,它还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遭受很多苦。
乌梅的处理方法宋时的李龙高在诗里写过乌梅:“任君百计相薰炙,本性依然带点酸”,就是不管你用什么“酷刑”来炮制,乌梅依旧带着酸味,所以药效就好啊!
摘下的乌梅按大小不同分好类,分别炕焙,文火即可,温度大概在40度左右,梅子有六成干时就得翻动了,使其受热干燥均匀,一般要炕焙两到三天的时间,梅子表面起皱皮果肉黄褐色即可,而后再闷两天,让它的颜色变黑就行了。
得到的乌梅表面乌黑色,皱缩而凹凸不平,经过人为地给它改造,已经可以入药了,为健康助力。
食用乌梅的好处乌梅能化津生液而止渴。现在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因为选择的东西太多了,嗜食辛辣,加上烟酒等等,这其实是在耗伤自身阴津,我们所说的虚劳就是这么来的,吃乌梅来补充津液,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加上天气的缘故,秋季就应该吃乌梅,秋季是燥邪在作怪,体内的脏器随着气候变化而受到影响,乌梅化生津液,能润五脏,润肺就能止咳了。
乌梅对那些有睡眠障碍的人也有好处,这跟收涩之性有关。
在中医上,酸主收涩,其实乌梅对咳嗽有帮助不单是润肺,它还敛肺,双重作用下效果更好,肝是藏血的脏器,“藏”不就是收涩的作用吗?
吃乌梅能助肝藏血,睡眠障碍就是中医上的“心神不宁”了,具体表现为睡不着觉,能听到外界细微的声响,甚至是心烦等等,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心肝阴血亏虚,此时需要滋养心肝,滋阴补血,就能得到缓解,乌梅就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所以在一些安神剂中就用到了乌梅。
秋天是“收敛”的季节,这和乌梅的药性是相对应的,乌梅生津止渴,能够润五脏,缓解脏器的某些病症,比如咳嗽,失眠等等,对于那些耗伤津液的人来说也是好处不少!秋天错过了奶茶那倒没有什么,您可别错过了健康,愿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点击上方,关注【桂北老邪】,了解更多农村花草。
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
相信在大家的童年记忆中,乌梅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用它做成的乌梅汁,酸酸甜甜的,让人胃口大开,流连忘返,想起来都要留口水了。
其实,乌梅不仅是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同时还是一味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那么,有些朋友可能就好奇了,乌梅作为中药都有哪些作用呢?能治疗哪些疾病呢?对我们身体又有哪些好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乌梅的来源乌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皱皮,色变黑时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乌梅酸涩之味浓厚,药性平和,入肝,脾,肺,大肠经,善敛肺,涩肠,可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而且乌梅味极酸,善于生津止渴,用于治疗虚热消渴;又因“蛔虫得酸则静”,所以乌梅又是安蛔止痛的良药,可用于治疗蛔厥证。
乌梅能敛肺涩肠乌梅味酸,酸能收能涩,因此乌梅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常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可与罂粟壳,杏仁等药物配伍;除此之外乌梅还能用于久泻久痢,可与罂粟壳,柯子等药物同用;而对于湿热引起的泻痢,便血脓血,则可配伍清热燥湿药物如黄连,黄柏等。
乌梅能生津止渴乌梅还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于虚热消渴,可单味药煎服,或者配伍天花粉,麦冬,人参等药物,代表方剂如玉泉散。
乌梅能安蛔《本草求真》中提到:“乌梅,酸涩而温……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虫则伏……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紧关可开,蛔虫上攻眩扑可治,口渴可止。”乌梅具有安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蛔虫所致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等症,常与细辛,川椒,黄连等同用,如乌梅丸。
乌梅的其它作用乌梅炒炭后,收涩之力增强,善于固冲止漏,常用于崩漏不止,便血等;外敷还能消疮毒,可用于治疗胬肉外突,头疮等症;另外乌梅与金银花,淡竹叶,甘草等配伍,可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常用于下机暑热,口渴多汗,头晕心烦,小便短赤,并能防治痧痱,暑症,如金梅清暑颗粒。
乌梅的使用注意乌梅虽然药用价值很高,但并不是所有人群均适用,如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不宜使用,另外这种体质之外的人群吃乌梅也不宜贪多,因为乌梅味酸,食用太多易腐蚀肠胃,影响健康。
以上就是小杨关于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的介绍了,觉得还不错的话,不妨给我点个赞,谢谢,关注小杨,带你了解更多中药材知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
乌梅具有安蛔虫,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蛔虫窜入胆道,胆囊方面的治疗。乌梅是我们喜爱的水果,用它做的乌梅汤,是吃火锅时缓解辣味的饮料。那吃乌梅有什么好处呢?
乌梅
乌梅是一种水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乌梅这种植物在农村特别常见,在农村土地广阔上,家家户户喜欢种植一两颗不同的水果,满足人们对时令水果的需求。
乌梅属于蔷薇科植物,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每年花期,吸引人们驻足观赏。
人们常用乌梅做水果的食用,用的是未成熟青色的果子,在我国栽培面积广泛,我国有上千年的栽种乌梅的历史。它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人们致富的经济作物。
乌梅花开
有人问吃乌梅具有什么好处?我们从乌梅的药用价值来了解。药用的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近成熟的果实,吃乌梅可缓解口渴症状。
用乌梅作为药用时,摘取乌梅,并不是采用完全成熟的果实,用的是还未成熟的果实。夏季采收后用低温烘干,闷致颜色完全变成黑色即可。
小学的时候,大家都学过曹操给士兵画梅林的故事,为让士兵缓解口渴症状,望梅止渴的成语缘由。
乌梅成熟果实
说到乌梅,都不用吃了,嘴里都流了口水。大家都了解乌梅味道极酸, 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吃它可缓解口渴症状。
乌梅具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功效。乌梅味道极酸,属于收涩药中的一种, 这类药材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滑脱病症。
乌梅具有酸涩收敛的药性,入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之功。可用于久泻,久痢方面的治疗,在配伍上,其他涩肠药如五味子,诃子,山茱萸等, 可增强止泄痢的作用。
乌梅的收涩之力,可入肺经,能敛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者干咳无痰症状。可见乌梅的药用价值不一般呐。
乌梅味极酸,蛔得酸则静,具有安蛔虫,止痛的功效。蛔厥证是由于蛔虫窜入胆道,胆囊,致使气息不畅,疏泄失常,脘腹剧烈疼痛的症状。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上下腹部剧烈的疼痛,浑身冒冷汗,严重者还会口吐出蛔虫。
蛔虫
小的时候,听老人们常说这种病症,有人得蛔虫病,又拉又吐。
乌梅将蛔虫酸倒麻痹,排出体外,并不能杀死蛔虫,《伤寒论》中著名的乌梅丸,用乌梅为君药,与细辛,花椒,黄连,附子等配伍,具有温脏安蛔的作用,可缓解体内蛔虫躁动引起的剧烈疼痛。
乌梅汤是炎热夏日助人开胃的饮品,吃饭时能喝上一两口乌梅汤,令人胃口大开。常吃乌梅,对身体有好处。
乌梅虽好,但也不能多吃。《日华子本草》中说到,“多啖伤骨,蚀睥胃”。乌梅味道极酸,过量食用会损伤牙齿健康。
以上就是大顺的分享,感谢您的阅读。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的人。
乌梅吃了有什么好处?
将梅子在夏季果实接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黑就称作乌梅,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份持续的阴雨天气正赶上江南梅子的成熟期,这个时间段就被称作梅雨季节。乌梅是常见的中药,也是常吃的食物。梅子食用由来已久,三国时就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夏天人们常喝的酸梅汤就是以乌梅为主要原料再加上山楂、陈皮、冰糖等做成的,既消暑又止渴,还能增进食欲。梅子不宜生吃,常制成各种果脯食用。
作为一味中药,乌梅酸涩,功能涩肠,敛肺生津。乌梅药用主要用来治疗久泻久嗽,消渴等证。乌梅酸能制蛔,乌梅丸中与温脏驱蛔的蜀椒、细辛以及苦能下蛔的黄连、黄柏同用,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可治疗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或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二陈汤中用乌梅一枚,是用其收敛肺气的作用,使散中有收,既使痰湿得除,又使肺气不耗,津液不伤,与燥湿化痰的半夏、陈皮配伍,既相互制约,又协同增效。
经常腹泻或者大便次数过多的人吃乌梅可以涩肠止泻;经常咳嗽或久咳不止的人吃乌梅可以敛肺止咳;虫积腹痛,吐蛔的人吃乌梅可以让蛔虫安静下来,起到安蛔止痛的作用;平时经常口渴或早晨起床时口干口渴的人吃乌梅可以生津止渴。
虽然吃乌梅有很多好处,但要控制不可吃过多,并且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的人尽量不要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