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有哪些药用价值?

叶下珠为大戟科 叶下珠属 (又名柑柚属) 植物叶下珠的干燥全草。

又名阴阳草、假油柑、真珠草, 夜合珍珠、关门草, 油柑草,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浙江等地, 夏秋季采集。

一 叶下珠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叶下珠及同属的多种植物, 作为传统中药以干燥全草入药, 始于清朝何谏的《生草药性备要》。

叶下珠味微苦,性凉,归感、脾、肾经。

具有平肝清热, 利水解毒、明目,消积的功效。

用于痢疾,泄泻,黄疸,水肿,毒蛇咬伤等疾病的治疗。

二 叶下珠的发生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

叶下珠活性成分为黄酮类,木脂素类鞣质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成分,叶下珠所含没子酸具有抗肿瘤,抑菌等药理活性。

槲皮素是黄酮类化合物,经酸水解可得到槲皮素,研究表明,槲皮素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氧化作用。

鞣质类化合物是叶下珠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好的抑菌抗病毒作用。

三 叶下珠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叶下珠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抗肿瘤,保护肝、抗菌,抗血栓,抗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1.抗乙型肝炎病毒

叶下珠在体内外均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能够抑制抑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DNA,具有清除HBs Ag的作用。

2.护肝

叶下珠及其复方制剂对免疫性肝损伤和化学性肝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叶下珠复方制剂具有较好的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减轻肝脏、脾脏肿胀的作用,并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坏死,有较强的保护肝细胞的效果。

3.抗肿瘤

叶下珠药液及含药血清均能够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 向正常方向分化,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叶下珠药物血清能诱导肝癌细胞向正常分化的抑制机制。

4.抗菌和抗内毒素

叶下珠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叶下珠含有的原儿茶酸、鞣花酸、没食子酸、阿魏酸、老鹤草素、柯里拉京等化学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5.抗血栓

叶下珠有效部位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阻抑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密切相关,叶下珠与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合用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增强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更多中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叶下珠有哪些药用价值?

点击右上角关注卖柚子的小伙子,为你分享更多三农信息!叶下珠有哪些药用价值?

叶下珠又名龙珠草,碧凉草,珠仔草,霸贝菜,月下珠,等俗称,是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西南等地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因为开花过后,叶片下面会结好多像珍珠一样的果子,老家也叫它珍珠草!

叶下珠喜温暖,喜湿,不耐寒,适应能力上,主要生长在500-1000米海拔上的山坡,草丛,树林等地,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一年四季都有生长的!

月下珠是我国传统的一味中药材,具有有利水通淋、苦补健胃、收敛止痢、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止咳平喘、祛痰通经、催乳、清肝明目等功效。对肾炎、结石、性病、黄疽、发热、肿痛,咳嗽、肝炎、眼炎、疥癣等症状有治疗的作用。

月下珠性味凉,甘,微苦,无毒,内服可以清热解毒散气去积,外用可以消毒退肿,对蚊虫叮咬,毒蛇咬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新鲜的月下珠叶片,茎叶,或者果子泡水可以起到清热解毒,保肝明目的作用。

叶下珠性味甘凉,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食用,尤其是孕妇孩子一定要禁忌。此外网上所说的叶下珠,可以乙肝转阴是没有效果的,需要治疗乙肝最好还是去正规医院!

叶下珠的功效和作用还有很多,欢迎大家补充分享。我是卖柚子的小伙子!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叶下珠有哪些药用价值?

生活在农村其实也是挺幸福的,只要您认识,路边的花草树木都有可能可以用来治病,其中叶下珠就是其中一种了。

记得前两年我们老主任的朋友刻意在野外挖了一株挺大颗的植物送给她,她还挺宝贝的用花盆好好种起来放在办公室里,我当时还挺好奇,问主任那是什么植物,她告诉我说是叶下珠,也是一种中药。

我当时对这味药并不熟悉,只觉得它长得还挺有特点,乍一眼看上去长得有点像含羞草,但是叶茎要长许多,叶片也比含羞草的要宽大一些,也没那么细密,最有意思的是几乎它的每一根叶茎下面都结着一排小果子,看上去还挺好看的,也很容易辨认。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把它叫叶下珠的原因了。后来我仔细去了解了一下这味药,才知道原来它就是我们中药里的珍珠草。下面紫茵就给您详细介绍一下它,了解这味药,或许在某些时候就能帮到您。

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中的一种,一般以全草入药,通常我们是在夏季和秋季的时候对它进行采收,带有果实的药效会更好一些。

叶下珠归属于中药中的利水渗湿药,可见在它的所有功效当中,它的利湿作用相对来说是比较突出的。

叶下珠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叶下珠味苦性凉,有泄火的作用,它能入肝经,可以泄肝热,又能解毒,肝热的病人通常眼睛会红肿涩痛,叶下珠能清肝热而明目,因此对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肿涩痛有效果,可内服也可外用,这个功效与菊花、桑叶等药相同。另外,它还有一定的保肝和护肝的作用,对于夜盲症也有治疗作用。

叶下珠有清热利尿、利湿退黄的功效

叶下珠不仅能清泻肝热,又能通利肝胆,擅长利湿退黄,与同样有利湿退黄作用的茵陈配伍治疗湿热型黄疸效果会很不错。它又有清热利尿的作用,能使湿热随尿液排出体外,常与能利尿通淋的金钱草配伍治疗膀胱湿热型小便热淋涩痛效果好。叶下珠还能入脾经发挥燥湿健脾的作用,使脾的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运化水湿,加上它有利尿作用,因此它也能帮助到水肿病人。另外,叶下珠既能清利湿热,凉又可解热毒,因此对于湿热下注所致的泄痢之证也有效果。

叶下珠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蛇犬咬伤

叶下珠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体内热毒炽盛所导致的痈肿疔疮也有效,也可用于治疗毒蛇或狂犬咬伤,可同时内服加外用。当然了,对于毒蛇和狂犬咬伤,这样只是应急处理,患者还是要及时到医院让医生系统治疗的。

叶下珠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证

另外,叶下珠还具有甘味,甘可入脾,它有健脾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儿食用太多过于油腻和过甜的食物、脾胃功能失常等症有治疗作用。它健脾的同时又能清热,还可治疗小儿由于食积化热所导致的疳积之证。

需要注意的是,叶下珠是苦凉的药物,对于阳虚身体孱弱的人来说,还是要慎重使用的。如需用药,还请先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使用为好。

以上就是紫茵的回答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觉得本文还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谢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叶下珠有哪些药用价值?

叶下珠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这种植物有利湿,明目以及清热的作用,民间将它形容为“天然除石草”。

我在农村长大,对野菜颇为熟悉,以前条件受限,餐餐吃肉很不现实,只能是常吃野菜。有的野菜食用之后尿多,比如车前草,蒲公英等等,它们有利尿之功,吃完明显上厕所的次数多了,但也都是在正常排尿次数的范围内。

这次老邪要说的叶下珠也是利尿药材之一,比起那些野菜,叶下珠的形态特征更明显,药用价值高,容易找,又非常好用。

叶下珠就是珍珠草

为什么说叶下珠容易找?就因为它自带一颗颗珠子,珍珠草是它的另外一个名字,这些珠子的存在加强了它的辨识度。

珠子成排分布,分别在叶子的背面,用肉眼看到的珠子接近圆形,实际上较扁一些。叶下珠的分部之处不固定,凡是满足潮湿温暖的条件,在田间或是林下都可能找到它,它以全草入药,但是采集过后要除掉上面的杂物。药材均免不了晒干这一步,我们药用上的叶下珠使用的就是干品。

叶下珠的药用价值

开头我们就说到了利尿,利尿有多重要?我们所说的“小便不通”“水肿”等等,这些也都只是叶下珠的应用之一。

我们单位常用叶下珠来治尿结石,这和利尿也有关系。我们每天排尿都要达到一定次数,若你在尿急的时候憋着,或者是因为某种毛病而排便不畅,尿液就会浓缩起来,时间久了,可能形成结石,叶下珠解决了排尿困难的问题,防治结石形成,对于有结石的人来说,叶下珠通过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结石排出。

叶下珠明目之功针对的是某些眼疾,它归肝经又能清热,肝火旺所致的目赤,用它是比较合适的,这和决明子有相似之处。以前我总会在村里找独脚金,因为独脚金一般用来治小儿疳积,但独脚金近年来太难找了,其实找叶下珠也不错,叶下珠的“消积”针对的就是小儿疳积,此外,叶下珠的应用还有疮痈肿毒,泻痢等等。

叶下珠虽是利湿药,但性凉,阳虚体质的人要谨慎使用!老邪建议需用药的朋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叶下珠自带一颗颗珠子,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对它印象深刻,在农村很容易找得到,它同样是一种很实用的药材。

因为有利尿之功,叶下珠对排便困难者和结石患者有帮助,同时又能治目赤肿痛和小儿疳积,用药请遵医嘱,你记住它的药用价值了吗?

老邪就分享到这了,觉得有帮助的话别忘了收藏和点赞,转发给身边的人认识叶下珠吧!关注老邪,了解更多农村花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