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拐枣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有什么功效吗?

密集恐惧症犯了……

小时候村里面有且仅有一棵大拐枣树,到了冬天他会自己掉落到地面,我们三五成群小孩便会一人捡一把高兴的吃着,非常甜,不知有什么功效,只知可以解馋。呵呵,童趣。

贵州拐枣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有什么功效吗?

拐枣的功效

1、醒酒安神,

拐枣中含有大量二氢杨梅素,葡萄糖,有机酸。这些物质既能扩充血容量,又能解酒毒,故有醒酒波,安神的作用。2、通利二便,

拐枣中丰富的水分,葡萄糖,有机盐,脂类物质具有不仅尿液排泄加速肠道蠕动等作用,故能通利二便。

3、祛风通络止痉,

拐枣只含有大量的钙和枳椇子皂甙,具有神经中枢抑制作用,能够抗惊厥,防止手足抽搐痉挛,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病麻木之症。这也是其独特的作用。

4、止渴除烦,补充营养,

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蔗糖、果糖、有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能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并能给人体补充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果实有益气补血功效,老少皆宜。

5、降血压

研究发现,拐枣中含有麦草碱、B-咔啉、枳椇甙C、D、G、H、 鼠李碱等,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营养价值

拐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果肉中含有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风味颇佳,可作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树”的盛名,又有“鸡爪梨”、“甜半夜”之雅称。此外,还含有丰富的 有机酸、苹果酸钾等无机盐类。含有多种 维生素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铁、磷、钙、铜、锰、锌等营养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碱。每百克拐枣肉质梗含 粗脂肪74毫克、粗蛋白3.07毫克、总酸345.8毫克、维生素C16.29毫克。是一种很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果类资源。

贵州拐枣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有什么功效吗?

贵州拐枣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有什么功效吗?

我们贵州各个地方都生长有拐枣树,大多数是野生的,过去在水果非常缺乏的年代拐枣是农村比较好的水果。拐枣树生长在山坡林缘或疏林中沟谷、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农户的庭院宅旁常有栽培。拐枣一般是在初霜后掉下来的果实比较甜,有一股清香味道,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吃。现在水果品种多了,现在的水果吃味比拐枣好,拐枣已经没有多少人采摘销售和当作水果吃了,现在一到冬天,人们就采摘拐枣泡酒,每家每年都要泡几十斤拐枣酒,泡制的拐枣酒在春节期间招待客人是非常受欢迎的。

拐枣是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高达10米多。拐枣的果实形态长得非常奇怪,相似于万字符,所以拐枣树又叫万寿果树。果实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浆,没有果核,种子裸露在果肉之外,拐枣略有甘涩,必须经过霜后才能去除涩味,通常都是在初霜后才采摘上市,否则拐枣有一股涩味的,很难食用。拐枣除广泛分布在贵州外,河南、陕西、甘肃陇南、江西、安徽、浙江、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在我们家乡,拐枣除了作为水果食用外,大多数是制作拐枣酒, 拐枣的果序轴肥厚、含丰富的糖,,除鲜食外,可用作酿酒、制醋、制糖的原料。可作果露、香槟、汽酒、汽水等饮料。还可加工成罐头、蜜饯、果脯、果干等。拐枣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我们家乡,枣拐除了作为水果食用外,大多数是制作枣拐酒,现将继续制作枣拐酒的方法介绍如下:冬季是拐枣成熟的季节,用拐枣泡酒口感不错,原材料是真正的有机原料。没有完全成熟的拐枣具有涩味,用来泡酒质量不高,口感差。一般需要等待其树叶片全部落完,经过一次以上的霜冻后采摘的拐枣泡酒口感最佳。将采摘回来的拐枣剪去上面的小树枝和杂质,保留果实(果序轴)并且清洗干净晒干备用。枣拐与白酒的比例是拐枣10公斤、50度以上的白酒50公斤、冰糖或者红糖3—5公斤,如果感觉甜味差,可以适当增加用糖量。将处理好的拐枣放入泡酒容器内,放一层拐枣撒一层冰糖或者红糖,三天后,当拐枣里的水分泡出来后再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盖上盖,必须密封。一般泡制两个月就可以,但是泡制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好,泡制一年以上味道最佳。

贵州拐枣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有什么功效吗?

拐枣又叫金钩,是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树的果实,也被称为“长得最丑的水果”,虽然可食用部分不多,但口感绝对一流,特别是霜打的金钩,是很多城里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美食,只要你能够有缘遇到,千万别错过,一定要记得尝一尝。

拐枣树的分布和果实特点

拐枣树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袤地区,因此,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可见它的身影,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自然分布,都能够栽培。

拐枣树树形高大,树干颀长,可高达十几米,这也给嘴馋的山里娃带来麻烦,通常用长竹竿敲打,用石块砸,偷偷爬树采摘,为此没少挨家长揍;拐枣的叶片卵形至椭圆形,纸质较为毛糙,6月开黄绿色小花,10月果熟,果实很奇特,呈弯弯扭扭的“卍”字型,因此也叫“万寿果”,成熟时黄色,称“金钩”

拐枣的口感与吃法

拐枣的口感非常有个性,属于一种最地道、最淳朴、最自然的酸甜味道,任何一种水果都吃不出拐枣的风味。入口微涩、酸,咀嚼以后,是一种最醇厚的甜,夹杂着一种很自然的酸,再品,如沐甘霖,这时候你会由衷赞美大自然的精妙,让这种“丑陋”的水果,有着如此超凡的美味。

拐枣是需要霜打以后才能采摘食用,否则,是品不出拐枣的精妙之处的。如果你操之过急,提前食用,那么留给你的是酸涩,那种甜美很难品尝到,因此,记住一定要在下霜以后再去享受。

拐枣的功效

拐枣有解酒神物之赞誉,传说有商贩携带美酒与拐枣乘船,船工百无聊赖,便拿根麦秆插入酒坛偷酒喝,顺手扯下拐枣下酒,不知不觉一路上喝光了一坛酒,自己竟毫无察觉,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拐枣解酒的功效确实是真的。

拐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拐枣也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拐枣味甘、性平、无毒,具有祛风、通络、止痉、安神等诸多功效,可入药。

拐枣虽然外貌“丑陋”,实则是难得的美味野果,当然,全世界的拐枣都长得差不多,并非贵州的拐枣长得很奇怪,在这里基层林业提醒各位,特别是没吃过拐枣的朋友,如果在乡下看见拐枣,记得一定要去尝一尝,不然,你会一辈子不知道大自然的酸甜滋味,真的,只有拐枣的酸甜,才是最正统的酸甜味道。

贵州拐枣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有什么功效吗?

拐枣的样子似乎不讨喜,价值却很高。老邪以前在农村生活时,专门到野外撸野果,若是撸到拐枣,那我可开心了,果断拿它来啃上几口,剩下的打包回家之后,村里的老人拿着糖果跟我换。听说他们要将这拐枣拿去泡酒喝,如今一想这是不值得的,糖果根本无法和拐枣相比,如今十元都未必能买到一斤拐枣。

说这拐枣价值高,是因为它有药用价值,这也就是拿它泡酒的根本原因,以前我只当它是一种野果来食用。

拐枣只是长得奇怪,甜味很足,就适合当野果来食用。

拐枣怎么长得奇怪呢?它就仿佛是很多的鸡爪连接在一起,弯弯曲曲的,辨识度很高,在大老远的地方就能判断出树上的果实是不是拐枣。就因为它长得奇怪,有的人以为它不能吃,实际上它的食用价值可高了,我小时候啃过不少,现在吃不到了。

别看它奇怪,甜度很足,把外皮轻轻削掉后就能吃了,当然,也可以带皮吃,但味道可能有点生涩,还是除去皮比较好。果肉很好吃,我感觉拐枣里面的纤维有点多了,吃完还剩出一根根渣丝出来,如果太小的果实,吃到果肉的比例就很小了。除开生吃,泡酒是很多人的选择,我没喝过这种酒,听说泡过的酒含有一种果香味。

拐枣有药用价值,入药部位是带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

拿拐枣来泡酒,不单是因为味道好了,说明药用价值必不可少,若是没有一些好处,拿来泡酒纯属浪费时间。

早在《唐本草》中就有拐枣的记载,只是它的名字没有那么直白,而是叫做“枳椇子”,《救荒本草》里才把它记为拐枣,后来此名在民间用得普遍。拐枣有止咳除烦的功效,拐枣在不同程度的成熟期,味道会有点不一样,比如在生熟初期还会带有一点酸涩感,《本草再新》中就说它味甘酸,我认为,酸而生津,这让它作用更广。

显然,拐枣适用于热病,比如烦热,口渴等等,热病初起,我们食用拐枣,就能对此病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甚至是能够用于治胸中之痰火。我翻看过治酒醉的方子,这方面少不了拐枣,古人就曾用它治酒毒,而用它来泡酒,利用的就不是这个作用了。在《滇南本草》中就有泡酒的记载,说它是治风湿麻木的药材,这就是“利水”的功效了。

在《本草拾遗》中对拐枣的记载是很详细的,除开止咳除烦,还有通利二便的功效,我看过路边一些卖拐枣的阿姨,上面就写着“便秘者适宜食用”这个大字,这些都是有依据的。利水或者说是二遍,总结起来都是通利的作用,那对于关节的通利,也有一定额帮助了,被风湿缠身的人适合拿拐枣泡酒,如需用药请遵医嘱。

这些年拐枣越来越少了,真正发现它的药用价值时,已经很难再找到这些野生的果实了,先前我在网上查看了拐枣的价格,一斤达到二十元,感叹如今好物变少了,价格也贵了起来。若是在以前,我直接到自家后山转一圈,都能带一篮子拐枣回来,只是时过境迁,那里的树被砍光了。愿老邪的回答,让您认识拐枣这位药材。

觉得本文不错的话,别忘了给老邪点赞,关注老邪,了解更多农村中药材。

贵州拐枣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有什么功效吗?

哪里的拐枣都这个样。

拐枣果肉肥厚、含丰富的糖,可生食、酿酒、熬糖,民间常用以浸制“拐枣酒”,能治风湿。

种子为清凉利尿药,能解酒毒,适用于热病消渴、酒醉、烦渴、呕吐、发热等症。

小时候很喜欢拿一串在手上吃,特有的甜味令人记忆犹新。不过在霜降前吃会有些麻,霜打后不久食用才会更甜,大概是糖份充分转化过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