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蝼蛄,也是可以吃的。而且现在城市里一盘炸蝼蛄的价格也是不低的,毕竟这个东西说好抓也好抓,说不好抓也不好抓,毕竟这个东西只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才活动。
蝼蛄,在我们东北叫做地蝲蛄、蝲蝲蛄,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见得地下害虫,旱田水田都能发现。旱田去蛀洞,咬断作物的根茎,使作物死亡或者生长不良;水田区呢,在池梗上打洞,造成水田的漏水,而且这个漏水眼还不好找,因为小的啊。但是时间长了小眼就被涮大了。可以说,蝼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遭人恨的农业害虫。
在我们这边5-9月份天气暖和的时候到了晚上天黑的时候,就能看见拎着桶在马路上抓蝼蛄的人。这个蝼蛄在晚上有路灯的地方是比较多啊,这个时候也好抓。
而对于蝼蛄来说,也是可以吃的。一般都是去头、去尾之后油炸,味道还是可以的。但是据说是不能吃的太多,说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其实蝼蛄也是中药材,每到5-9月份,我们这边的一些中药铺子就会收购蝼蛄,晒干后作为中药材使用,只不过那味道还是比较难闻的,臭烘烘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中国人对美食颇有研究,什么样的动植物都有可能成为餐桌上的美食,昆虫自然也不例外,昆虫因为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丰富的氨基酸是非常健康的食材,尤其是粤菜和云南菜更是少不了昆虫的身影,比如"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蚂蚱"、“油煎竹虫”、“清水蚕蛹汤”、“酱拌蟋蟀”、“涮蝎子”等等,那么作为昆虫的蝼蛄也可以吃吗,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蝼蛄,我们家乡叫做蝲蛄、地蝲蛄,有的地方也叫土狗,蝼蛄棕褐色的体表,有铲状的巨大前脚,尾部有尾须,是一种地下害虫,喜欢啃食植物的嫩茎和根部,也会吃新播下的种子,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蝼蛄长期生活在地下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洞穴内休息,在夜间会用两个如同铲状的前脚在地表下面挖掘隧道,使刚种下的幼苗脱离土壤失水而死,如果刚刚灌溉农田里的水,特别是水稻田,就会顺着蝼蛄钻的隧道白白的流掉,让农民朋友恨的咬牙切齿,是农田里危害极大的地下害虫。
蝼蛄有小毒,食用需谨慎。现在天气开始升温,大地回春,藏在地底下的蝼蛄也开始出来活动了,春耕时节,随着犁地翻土,藏在地下的蝼蛄也被从地下翻了出来,尤其是土壤肥沃的农田,蝼蛄的数量更多,蝼蛄虽然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但是蝼蛄是可以吃的,尤其是春季的蝼蛄最为肥美,将蝼蛄洗干净了,用大火炒蝼蛄、放油锅炸,椒盐煎炸蝼蛄,或者穿成烤串刷上酱料放炭火烤蝼蛄,都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吃的时候掐头去肚,只吃脊背和它四肢,吃起来焦脆酥香,据说最大的特色就是鲜香,非常美味。不过像我这种有昆虫恐惧症的人,估计是吃不下去的,尤其是蝼蛄的长相实在是丑陋,做成再美味的食物我也是无法下咽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蝼蛄是一味中药材并且由来已久,但是蝼蛄有小毒,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不能保证去掉其毒性,所以好吃却不要贪吃还是好的,并且蝼蛄等昆虫含有高蛋白,比牛肉、鸡肉、鱼肉的蛋白质含量要高的多,对于蛋白质过敏的人最好不要食用,食用蝼蛄要根据个人对蝼蛄的适应力防止发生过敏。
蝼蛄作为昆虫很容易寄生病菌等,所以在烹饪的时候需要经过高温蒸煮或者油炸,不要随意吃未熟透的蝼蛄,防止感染病菌。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都说广东广西人啥都吃,虫类一上竹签,就咔嚓咔嚓放在火上烤,真的是这样吗?我在南宁那边生活的时候,确实看到过一些让人难以下咽的美食,比如蜈蚣和某些禾虫,这些东西不是每个人都吃,我是广西人,但平时看到虫类动物的时候都浑身不自在,更别提吃了。不过,我看到一些人可热衷于这些东西了,烤过之后直接下酒猜码。
蝼蛄是禾虫中的一种,还真有人吃它,烤的过程中撒上调料,仿佛和烤羊肉没有太大区别,正好适合下酒。
蝼蛄是可以吃的说到蝼蛄,我就想起小时候到地里抓蝼蚁的情形,在农村,蝼蛄泛滥,找到它们的洞穴,然后使劲儿往里面倒水,不一会儿,蝼蛄就被逼到洞外了,那时候纯粹是为了好玩,给童年注入活力,完全没想到蝼蛄也会被人端到饭桌上食用。
先前看到朋友秀照片,照片里是一盘炸好的蝼蛄,我这才相信真有人吃这东西,油炸蝼蛄似乎还成了某些饭店的特色菜。
蝼蛄是害虫,既然是害虫,那它便有可恨之处,它对庄稼不利,人们将其做成美食,也算是抒发了心中之恨,在我们广西这边的农村,吃蝼蛄的人,或许只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味道,那就是“野”。我从不吃这些乱七八糟的虫类动物,我感觉太脏了,蝼蛄长得也令我感到恶心,加上它本身的腥臭味,所以我坚决不吃。
蝼蛄对身体的影响吃蝼蛄对身体有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蝼蛄也是一味药材,了解药用价值就知道有什么影响了。古时候人们以蝼蛄入药前,先把它烫死,再晒干,就连《本经》都有蝼蛄的记载,可见入药历史有一定的年头了。和全蝎,地牯牛一样,蝼蛄也在医疗上为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有利水通便的功效,解决了人体很多问题。
在《纲目》中就记载蝼蛄利大小便,通石淋等等,利水的功效可改善大小便不通的毛病,“利水”也能对湿热下注的淋证起到针对性效果,这样的药用价值可延伸到很多的病症中,比如水肿,腹水以及尿闭症等等,利水效果显著。
所以要说到吃蝼蛄有什么影响,那就是吃了可能会有尿频的现象,若是有水肿类的毛病,蝼蛄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吃不吃蝼蛄,就看个人口味了,如果你觉得它们和一般的烧烤没有什么区别,适当吃是可以的,它有利水的功效,吃多了可能会导致尿多,若是需要用到它利水的作用,入药也是可行的,需用药请遵医嘱。
我不喜欢吃这类东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身上可能会带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而可能会危害我们的身体。
尽管总有人敢于尝试,体验不一样的味道,但我的建议还是,能不吃就不吃吧!你见过蝼蛄吗?留言和老邪一起讨论吧!以上就是老邪的分享了,觉得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或分享给更多人,关注老邪,了解更多农村中药材。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蝼蛄是许多小伙伴小时候经常能够看到的一种昆虫,它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俗称,比如拉拉蛄、土狗子、蝼狗等等。笔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夏天的晚上没少抓它们玩,所以对蝼蛄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聊几个关于蝼蛄的问题,一个是蝼蛄是:一种怎样的昆虫?另一个是吃货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它可不可以吃呢?
蝼蛄是一种怎样的昆虫?蝼蛄在我们老家叫蝼狗,它是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蝼蛄种类多达110种,其中在我国分布的有11种,其中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为华北蝼蛄,南方最常见的为东方蝼蛄。从体型上看,华北蝼蛄要比东方蝼蛄要大一些,其中华北蝼蛄的体长平均在4.5厘米左右,而东方蝼蛄的平均体长在3.2厘米左右。除了体型差异外,东方蝼蛄的体色以灰褐色为主,而华北蝼蛄的体色则偏黄褐色。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蝼蛄都是农业害虫,它们的主要食物以植物根系和嫩茎为主,比如像一些小的庄稼幼苗,它们甚至能够直接将其咬断。通常,蝼蛄每年的4月份左右开始出现,到了六七月份达到高峰期,它们属于“全能”的昆虫,虽然其翅膀非常的小(只覆盖腹部上方的一半左右),但是它具有飞行能力,而且蝼蛄的前肢非常适合挖掘,因此它们能深入地下,除了飞行和挖土外,蝼蛄连游泳都会,妥妥的“海陆空全能”。
记得小时候,夏天在院子里乘凉,只要打开院子里的灯总是能够看到飞过来的蝼蛄,这是因为蝼蛄具有趋光性,作为一种昼伏夜出的昆虫,它们特别容易被夜晚的光线吸引,小时候拿着一个老师的手电筒去花生地里,一会就能引来不少。
除了趋光性外,蝼蛄也有趋湿性,它们夏天会出现在农家小院的菜园子里,就是被刚浇完的菜园子吸引过去的。
蝼蛄怕什么?能吃吗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昆虫都有天敌,蝼蛄也不例外,作为一种经常出没农田的昆虫,蝼蛄的天敌主要以鸟类、肉食性昆虫为主。只不过,它们昼伏夜出的习性,对于鸟类来说捕杀它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相比较而言,螳螂等肉食性昆虫是它们主要的天敌。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农药的使用,现在很少会发生蝼蛄的病虫害了。当然,除了自然界的天敌外,蝼蛄最怕的还是人,因为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意外发现了在施了农家肥之后,蝼蛄出现的频率和数量会增加,所以以前许多人都用在地里挖坑放动物粪便的方法来吸引蝼蛄,然后集中灭杀。
蝼蛄可以吃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昆虫,尤其是直翅目下的昆虫(比如蝗虫)都是可以吃的,因为这些昆虫主要以鲜嫩多汁的植物为食,喝露水。虽然野生的昆虫可能有寄生虫,但是经过高温油炸和烹饪之后,显然是一盘高蛋白的“野味”。
笔者小时候就吃过多次蝼蛄,都是用灯光诱捕的,用油一煎,非常的美味,尤其是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蝼蛄产卵的季节,此时诱捕的蝼蛄腹中满籽,比蚂蚱要好吃上不少。
非但如此,蝼蛄自古以来就被写入了“药典”之中,是一味天然的中药食材,比如在东方药学巨典《本草纲目》中就有了:“蝼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鸣而飞,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飞翔。 吸风食土,喜就灯光,入药用雄。”的记载。在《神农百草经》中也有关于蝼蛄药效的记载:"主难产,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
所以,蝼蛄不但能吃,还是一味中药材,只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蝼蛄大都是养殖的,晒干后期价格约在60元每斤。
总结蝼蛄是以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们破坏能力强(吃种子,吃幼苗,吃根系),繁殖能力强(一只雌性蝼蛄一次就能产100-200枚卵)。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它们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了,这是一件好事。
当然,作为一种以植物为食且能够入药的昆虫,蝼蛄当然也是可以吃的(烹饪后),它们的口感甚至超过了蚂蚱。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这种长得形状怪异的蝼蛄,你敢吃吗?蝼蛄不仅能利水,还能通二便,蝼蛄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
蝼蛄是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体型小,身体显灰褐色为主,也有些偏黄褐色。背部长着一对短小的小翅膀,蝼蛄的前肢有一对有铲状的“大前脚”,非常适合挖掘泥土。
蝼蛄生活在哪里?能吃吗?味道怎么样,对身体有好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先来了解蝼蛄的生活习性。
蝼蛄是一种田间害虫。蝼蛄是田间作物的害虫,在农村十分常见,细心观察的话,在旱田或水田能发现它的踪迹。它在旱田去蛀洞,咬断作物的根茎,使农作物得不到营养物质而生长不良,严重会使农作物死亡,使得农作物减产。
蝼蛄还被人们讨厌的称之为“土狗”,它喜欢用那对有铲状的“大前脚”,在水田上打洞,造成水田的漏水,让人防不胜防,是田间一大害虫。
蝼蛄足可以吃的,蝼蛄还是一种美味的野味。还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天准备要耕田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水田里,捞小杂鱼,摸田螺,挖蝼蛄。拿回家用油炸,一个个蝼蛄用油炸得金黄色,香喷喷的非常下饭,你也吃过蝼蛄吗?
蝼蛄不仅可以吃,还是一位非常好的中药材蝼蛄也是一味药材,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代人们把蝼蛄入药前,先把它烫死,再晒干,有些用盐炙法将它炮制而成盐蝼蛄,再拿来入药配方。
蝼蛄有利水,通便之效,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等病症。
蝼蛄有利水之效
蝼蛄在《日华子本草》记载:治恶疮,水肿,头面肿。蝼蛄利水之效,常用于治疗水湿内停的病症,比如水肿,小便不利,腹水以及尿闭症等等。
蝼蛄利水效果显著,在《杨氏家藏方》就记载着用蝼蛄来治疗头面部水肿。在临床上,也有医生用来治疗肾方面出现问题,如尿路不畅,小便不利。
蝼蛄有通便之效
蝼蛄的通便之效,不仅适用于小便,也适用于大便。在《纲目》就说到蝼蛄:“利大小便,通石淋,治瘰疬,骨鲠。”它能通大小便,还能够排石。
蝼蛄是一种可食类昆虫,营养丰富,蛋白质高,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吃蝼蛄,还能补充蛋白质,氨基酸类的营养物质,味道和炸蚂蚱有点相似。
郑重提醒:蝼蛄是一种不常见的食用食材,胆小的还是别尝试。如需要使用,请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很高兴为大家分享中药的小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觉得不错的话,欢迎点赞,收藏,分享更多的人,如有疑惑,不妨在评论区中留言讨论。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谢谢邀请!
蝼蛄在湛江廉江农村也称为土狗,这蝼蛄在番薯地里是最多的!记得小时候家里整地插秧,特别是刚种过番薯的地里,大人在前面赶牛耙田,小伙伴们就跟在后面抓土狗,真的是非常有趣的,抓土狗抓的满身都是泥巴,抓得不亦乐乎!
蝼蛄可以吃吗?答案是可以吃的,小时候就是通过上面所说的那样去抓,抓回到家洗干净泥巴,把蝼蛄翼去掉,下锅用油来炸得香香的,吃起来非常好吃!记得那时也有人来收这个蝼蛄,两三块钱一斤!
至于吃蝼蛄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那就不是很清楚了,反正小时候吃的也不了,也没见有什么情况,吃是油炸后吃起来老香老好吃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